別因台灣的環境,小看了你自己 25 歲這年,我在新加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公司的第一年,因為已經是台灣所謂的「年薪百萬」,總感覺自己坐領高薪,但沒想到後來公司又再次招募新的員工──這次從韓國挖角一個背景相似、但工作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海外職場
職涯
別因台灣的環境,小看了你自己──25歲這年,我在新加坡
RaRa/讀者投書
2018/03/30
227006
PhotoCredit:
在不同的地方,你自身的專業價值,絕對會有所不同。
在4個小時的飛行後,拿著我的台灣護照,走過新加坡機場的快速通關通道,按下指紋迅速入關。
在著名的新加坡樟宜機場,40多個行李輸送台快速運作著,出關後已看到我的行李被運送出來──從飛機落地到我搭上Uber,竟花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每一次下飛機,總是讓我再次體驗到新加坡的「效率」,與「怕輸」的精神。
我今年25歲,畢業後在台灣工作了將近兩年,目前於新加坡住了一年又48天。
去年(2017)在我到新加坡半年後,偶然從台灣的新聞上得知新加坡在徵招台灣人來這邊當「輔警」的新聞,這幾天剛好又在《換日線》上讀到了第一批輔警的分享文章,引起許多關於「到新加坡工作」的正反意見與討論。
我想到這一年來,其實有不少親朋好友透過各種方式,詢問我是如何來到新加坡工作的、實際的環境又是如何?到底好不好?因此決定在此也把自己在新加坡的工作實況與觀察,分享給大家。
當然,不同工作的環境與條件,每個人的能力與機運,以及從何種角度看待新加坡⋯⋯都會有所不同,很難絕對客觀地說「到新加坡工作到底好不好」,但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到正在考慮海外求職的你,作為判斷的參考依據之一:
沒有任何海外留學經驗,工作兩年後立定決心「向外闖」
從小在台北長大,我沒有任何外僑學校或海外留學的經驗,大學時的專長是外語,畢業後在一間遊戲公司擔任「國際事務專員」,負責幫行銷人員與海外總部溝通。
近十年全球手機遊戲的市場成長非常快速,亞洲的日本和韓國,更是開發手遊的重點國家,但遊戲業界的規模較小,各公司往同業挖角的情形也就越發明顯。
在遊戲公司一年之後,我已經開始負責與海外的行銷公司聯繫,對於移動通訊app的行銷與廣告也小有涉略,再加上大學時學的兩個外語,2016年年底,有兩間歐洲廣告商正式向我招手,希望我加入他們位於新加坡或韓國的團隊。
在那一次的轉職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台灣目前大環境的問題:薪資太低、福利太差又太過血汗的共同點,促使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到國外闖天下」。
在這邊,想先建議有出走計畫或想法的台灣朋友們,如果有海外求職的決心,可以從找工作和準備履歷時就開始「國際化」:雖然台灣人常用的幾個「數字」徵才網站上,往往也有不少的國外職缺,但要知道跟Linkedin或其他國外的徵才網站相比,台灣網站上海外職缺的比例,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另外,履歷表應該要以流暢的英文表達為基準,若是想要表現自己會多國語言,除了在英文履歷表上寫上精通的語言之外,也可以準備一張簡單的他國語言簡歷。
有了這樣「破釜沉舟」決心,才能更有效的往世界出發。
面試時觀察到的「對待(準)員工態度差異」:
還記得畢業後,在台灣陸續進行企業面試時,我曾遇過當場給我難看、把我罵得一文不值的業務主管;也曾遇過聊了三、四個小時公司願景,卻直到現在都沒通知、回覆我詢問面試結果的公司──簡而言之,在我的經驗裡,絕大多數的台灣企業,都傾向以將面試候選人視為「你在求我給你工作」;而非「我們能否互相創造雙贏」的態度,進行人才的招募。
所以在與這幾間歐洲公司面試時,我緊張地一再事先練習英文問答,希望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沒想到兩次的面試竟然都是用skype通話的方式進行,人在歐洲的老闆,完全沒有要求打開視訊鏡頭,聽完基本的自我介紹後就切入正題,詢問過去相關業務的經歷、知不知道新業務的內容、對於加入團隊後的方向有甚麼想法。
比起「我要來測試看看這個員工的極限到哪」,老闆更想知道的,是「這個員工到底適不適合這個職位,是否適合彼此合作共創更大市場」。
在那幾場面試之後,我才發現過去那些我認為可以「磨練自己」的可怕面試,是不是就是因為台灣的就業環境過於傾斜,才會讓老闆們總是習慣性地看不起每一個「低聲下氣來求職」的員工?
驚覺自己深受「台灣薪資行情」桎梏
在面試過後,不到一個星期,這間歐洲公司在新加坡的人資主管就與我聯絡,和我談薪資和其他福利問題。
在提薪資的時候,我一直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但在後來公司幫我申請新加坡工作簽證時、還有在進公司一年之後,我兩度嚴重感受到自己「深受台灣薪資結構問題影響」的這件事──
新加坡的工作簽證大致上分為EP、SP和WP,依照薪資和經歷等有所不同,我的公司堅持要幫每一個員工申請最高級的EP,申請EP時公司要另外向政府支付外國人稅金,所以不見得每間公司都願意幫員工申請EP,但我的簽證竟然在申請時出了問題,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我向公司要求的薪水,低於申請EP的最低薪資限制。
當時我開的薪水,是新幣3,600元,換算成台幣大約是月薪8萬多元──這已是我在台灣時月薪的2.2倍。
開出這樣的薪水時,我甚至懷疑自己會不會被拒絕,或是被嫌棄「怎麼這個年紀敢開這樣的薪資」,也已經做好要被公司「砍價」的準備。
但沒想到,公司最後直接幫我把薪資調到高於4,000新幣(約新台幣9萬元),簽證也就在調完薪資後很快通過了。
在公司的第一年,因為已經是台灣所謂的「年薪百萬」,總感覺自己坐領高薪,但沒想到後來公司又再次招募新的員工──這次從韓國挖角一個背景相似、但工作經驗比我少的員工──我才了解這樣的薪資,在韓國的業界其實是非常基本的。
在會多國語言的狀況下,更有韓國同業跟我建議應該要「月薪6,000新幣」(約台幣13萬)上下,才是該職務的薪資行情。
圖/RaRa提供
「但是新加坡物價高,壓力很大」──真的嗎?
每每聽完我在新加坡工作的薪資待遇,台灣的親戚、朋友,都必定會接著說一句:「但是那邊生活費也很高,而且薪資那麼高,壓力一定很大⋯⋯」
但在新加坡的台灣朋友們聚會上,大家回想自己的生活:除了真的很貴、每月平均要600─1000新幣(約新台幣1.3萬到2.3萬)的租屋費用之外,新加坡生活「非必須」的東西的確是「貴得嚇人」──所謂「非必須」,指的是菸、酒、娛樂生活、咖啡廳或高級餐廳等。
然而,一般超市和平日中午我常去的美食街,基本上一餐也都能控制在新幣5到8元(台幣約150元)左右──還記得在離開台灣前,我在信義區上班,每天中午的餐費也都差不多是這樣,省吃儉用卻存不到甚麼錢。
反觀現在每個月都至少能夠存3─5萬台幣,哪個地方的「所得/物價比」高,相信不用多做比較。
另外談到壓力(或所謂過勞),新加坡是各國外商群集的一個國家,每一間外商自然有其不同的企業文化,每個人對不同制度的看法也不同。
但以我個人來說,我們公司「完全責任制」的氛圍,讓我非常喜歡──雖然有規定的上下班時間,但不打卡、也沒有遲到的制度,重點是完成責任內的工作。
這讓每個員工在需要與客戶溝通、或有重大專案時,會心甘情願地加班或在家工作,但晚下班的隔天,即使到中午才進公司也沒有任何主管會嘮叨;另外公司給所有員工20天年假,使用這些年假時,公司更完全不會過問為什麼要請假,在請假系統上也只要寫個簡單的「PersonalVacation」即可,沒有所謂「有假卻不能請」的狀況發生過。
在年假之外,還有新加坡政府規定的14天有薪病假,拿病假不僅不會像台灣一樣被扣半薪,去看醫生後的收據,還能向公司請款(每間公司的補助金額不一,大約是一次60─80元新幣左右)。
「別把自己看小了」,勇敢尋求不一樣的可能
在和新加坡同事聊天時,他們也總是好奇台灣的職場文化,但每次提到病假時,他們總會問我:「為什麼你們在台灣看醫生,不能跟公司報帳?」每每被問到這問題,我也都語塞無法回答──新加坡的醫療費用比台灣高上許多沒錯,但政府的公積金也有保障新加坡人看醫生時的補助。
且即便如此,多數具規模的公司,也都會有一個讓員工生病時看醫生報帳的機制。
單從這點來看,比起台灣「不能報帳還要扣半薪」的環境,感覺上在新加坡外商工作,真的比較有被公司看成「一份子」的感覺。
如同前述,每個人看待新加坡的角度、每個人在不同公司的制度規範下工作環境也不同──我也相信,應該會有很多同樣在新加坡打拼的台灣朋友,對我的這篇文章有不同意見。
但我想說的是,每間公司一定還是會有自己不同的企業文化,而「新加坡」的「好或壞」,也不是本文重點──透過這篇文章,我想告訴大家的重點在於:也許在台灣不被重視的,我們的專業,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能夠找到更好、更完善的待遇。
在公司相對保障勞工的工作環境下,在新加坡生活一年多的我,已經決定要繼續在這裡,為接下來的職涯好好努力,就連當初捨不得、每天打電話要我回台灣的父母,如今也認同了我的決定。
雖然也期待未來有一天能夠帶著在國外的所見所學回到台灣、貢獻台灣,但反觀目前台灣的大環境,也許,這一天還要再等一陣子⋯⋯。
文末,想再次對所有身在台灣的朋友們說,趁年輕時,真的應該多嘗試不同的可能性、以世界為範疇思考可能的職場舞台──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會了「謙虛」、「順從」、「不自滿」,但千萬別把自己看得太小──堅持做對的事情、爭取符合自己能力的待遇、當然還有不斷學習精進專業能力,在世界的某個舞台上,一定有你發光發熱的機會。
圖/RaRa提供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Credit:Alexlky@Shutterstock
新加坡
工作
海外
薪資
消費
關聯閱讀
一橋之隔,二個國度,三倍以上的物價與「薪情」──來自檳城的男孩,在新加坡執著地打拼
新加坡眼中的台灣人,早已與過去不同──想來嗎?請務必先做好功課
新加坡租屋歷險記:說好的整間有冷氣,結果令人超傻眼
作品推薦
參考資料
TOP
RaRa/讀者投書
台灣台北人,大學時選了一個被高中老師說是「學了沒有用」的語言當主修,畢業後用這個語言出了一本書,也因此拿到了新加坡的工作機會,固定在歐洲和亞洲各城市出差。
從小有點叛逆,一直以來對於生活有很多迷茫,但現在的生活準則是隨遇而安,從台灣到新加坡,期待下一站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發展出更多叛逆卻精采無比的樂章。
看更多
上一篇
【全球魯蛇世代?】致年輕而迷惘、憤怒的你:當我們終將成為「大人」,切莫忘了此刻的自己
下一篇
那些年輕有成的「人生勝利組」教我的事:「事業」未必帶來快樂,「志業」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職涯Career
【歐洲DESK】台灣人在德國職場,「不浪漫」的利弊得失大公開
評論Opinion
回台灣的理由?政府官員的「幽默投影片」,讓我痛心到笑不出來──「愛台灣,就是畢業了先不要回來」再補充
職涯Career
為了留在喜歡的團隊,放棄月薪20萬挖角?──從跨國行銷到海外高管,「開心就好」的工作哲學
專訪Feature
一技在手,踏實築夢技職教育打造未來產業搶手人才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神秘」的中國快時尚品牌,為何在西方年輕人中引發熱潮?(BBCNews中文)
2
陽明交大副教授,給高三生的一封信:你該問的不是「如何選系」,而是⋯⋯
3
在北大與台大之間,一場申請之旅的領會:放棄北大法律,但忘不了面試過程⋯⋯
4
世界第二多烏克蘭移民的國家──在加拿大,我看見俄裔、烏裔移民正上演「另類戰爭」
5
痛苦太多,收穫太少──「教授」是美好職業?台大助理教授破除「天大誤解」
6
當教授有苦有甜,投入前請詳閱7項「特殊遊戲規則」──來自歐美學術界的第一手觀察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延伸文章資訊
- 1找工作
- 2別因台灣的環境,小看了你自己 25 歲這年,我在新加坡
在公司的第一年,因為已經是台灣所謂的「年薪百萬」,總感覺自己坐領高薪,但沒想到後來公司又再次招募新的員工──這次從韓國挖角一個背景相似、但工作 ...
- 3台灣 職缺,徵才2022年3月19日
應徵工作內勤人員工作地點基隆市刊登日期2022.3.11 學歷無限制工作待遇月薪30,000 至35,000 元上班時段依公司規定福利依公司規定工作內容面試時詳談. Posted9天前·
- 4找工作-- 職缺查詢 - 台灣就業通
台灣就業通求職專區提供求職者多元化職缺,您可以直接在首頁上依職務、地區、產業或是關鍵字去搜尋您所想要的職缺。除了台灣就業通上的職缺 ... 工作地點▽ 職業類別▽
- 5缺工海嘯襲台|台灣工作大未來全追蹤》 職缺多24%,求職者 ...
缺工海嘯襲台|台灣工作大未來全追蹤》 職缺多24%,求職者只增1%,人才荒再燒十年! ... 「台積電強力招募技術員/工程技術員,高中職以上畢業,無經驗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