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肝與膽的病機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醫基礎理論——肝與膽的病機 ... 肝主疏洩,主藏血,體陰(血)用陽(氣),肝氣喜條達而惡抑鬱。

這些生理特點決定了肝的病機特點爲肝氣肝陽常有餘,肝陰肝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中醫基礎理論——肝與膽的病機 2020-12-14東坡醫生 肝的病機肝主疏洩,主藏血,體陰(血)用陽(氣),肝氣喜條達而惡抑鬱。

這些生理特點決定了肝的病機特點爲肝氣肝陽常有餘,肝陰肝血常不足。

肝爲五臟之賊,肝的病變常影響到其他臟腑,主要表現有氣機失調、血液生成運行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異常、神志活動改變、水液代謝失常。

肝氣、肝陽失調肝氣鬱結:是肝的氣機郁滯不暢的病理變化。

1、肝能條暢氣機,肝失疏洩導致肝及其經脈氣機運行不暢,在肝經循行部位會有脹痛的氣滯表現,如脅肋脹痛、乳房脹痛、少腹脹痛等2、肝能調節情志,肝氣鬱結會有精神抑鬱的情志改變。

以上是肝氣鬱結導致氣滯的一般特徵,實際上氣滯還會有不同的病理發展趨勢:1、氣滯必血瘀,不同於氣滯的脹痛,血瘀是刺痛拒按,肝的氣滯血瘀表現爲脅肋部刺痛、癥積腫塊、痛經、經血紫暗有血塊、瘀斑瘀點等;2、肝氣橫逆犯脾克胃,導致脾不運化胃不受納,肝脾不和肝胃不調的病症。

3、肝鬱必犯脾克胃,脾不運溼,溼聚生痰,氣與痰結合,形成梅核氣停聚於咽,即咽部有異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

4、肝鬱必化火,氣火上逆表現爲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肝陽升發太過,氣火上逆的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爲1、氣火上沖頭面部,會有面紅目赤、眼乾、口苦口乾等頭面部熱象;2、血隨氣逆,上沖頭面,會有耳暴鳴、頭暈目眩甚則昏厥的症狀;3、肝火由氣滯引起,同樣引起情志失調,會有急躁易怒的情志改變;4、肝陽太過,迫血妄行,會有咳血、衄血、吐血等肺、胃部出血症狀。

肝血、肝陰失調肝血虛:是肝血虧虛,肝失所養的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爲1、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會有視物模糊、眩暈眼花等血不上榮的症狀;2、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肝血不足會有肢體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爪甲不榮等筋脈失養的症狀;3、女性沖任二脈經血不足,會有經少、閉經的症狀。

肝陰虛:是肝的陰液不足,虛熱內生的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爲1、肝的陰液虧虛,使肝經、頭目、筋脈失養,會有眩暈、目澀、脅肋隱痛的症狀;2、虛熱內生,會有面目烘熱、手足心發熱等陰虛內熱的症狀;3、肝腎同源,肝陰依靠腎陰不斷補充,所以肝陰虛常由腎陰虛引起,與腎陰虛並見。

肝陽上亢:是肝腎陰虛,陰不制陽,肝陽上浮亢逆的病理變化。

名稱上是肝的病理變化,實則常見腎陰不足不能補充肝陰引起的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肝腎屬下焦,肝腎陰虛於下,肝陽亢於上,所以肝陽上亢是本虛標實,上盛下虛證。

主要表現爲1、肝腎陰虛於下,會有腰膝酸軟、頭重腳輕的症狀;2、肝陽亢於上,會有類似肝火上炎的面紅目赤、頭暈目眩的症狀。

肝風內動:是肝的氣血陰陽失調發展到後期風氣內動的病理表現。

在《內生五邪》中提到到過,常見的風氣內動的原因有:1、熱極生風:陽主動,熱邪太盛陽升無制會化風;此外熱邪灼傷陰液,筋脈失養也會引起內風症狀。

以高熱、手足抽搐有力爲主要特徵。

2、肝陽化風:肝腎陰虛陰不制陽或腎陽虛陽浮不斂,都會導致肝陽上亢化風。

以眩暈,肢顫,半身不遂爲主要特徵。

3、血虛生風:肝血虧虛,筋脈失養,虛風內動。

以手足麻木,震顫或蠕動無力爲主要特徵。

4、陰虛風動:肝陰虧虛,特徵在血虛生風的基礎上加熱象。

膽的病機膽的功能有貯存和排洩膽汁和主決斷,膽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膽汁疏洩失常和情志改變兩方面。

膽失疏洩:是膽汁淤積的病理變化。

肝失疏洩,膽汁生成排洩不暢,會影響消化功能;膽汁上逆就會口苦、吐黃綠苦水;膽汁外溢肌膚則發爲黃疸。

膽氣不足:是膽主決斷的功能低下的病理變化。

有心悸易驚、虛煩不寐、噩夢驚恐的膽虛氣怯表現。

膽郁痰擾:膽郁由肝鬱引起,是膽郁而生痰化火,痰火上擾心神的病理變化。

會有驚悸不寧、心煩失眠的病理表現。

相關焦點 中醫基礎知識·五臟病機{肝的病機} ,與膽相表里,在志爲怒,開竅於目,在體爲筋,其華在爪。

肝阻上亢進一步發展,陽愈浮而陰愈虧,肝之陽氣升而無制,可亢而化火,則虛火上炎,或亢而化風,出現肝風內動。

肝風內動是與肝密切相關,體內陽氣亢進變動的病理變化。

又稱內風、肝風。

根據致病原因和病機特點的不同,分爲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等。

詳見前文「內風」部分。

中醫基礎知識·內生五邪病機{風氣內動}肝爲五臟之賊,故肝病常影響其他臟腑。

中醫基礎理論病機 病機的概念:是指臟腑病變發生、發展、變化以及相互影響的病理機制。

內生「五邪」病機所反映的病證,多爲里證、虛證或虛實夾雜證;外感六淫邪氣所致的病證,多爲表證、實證。

2.內生"五邪"病機的內容:(一)風氣內動1.概念—即「內風」。

其發生與肝的關係密切,故又稱肝風內動或肝風。

2020年自考《中醫基礎理論(一)》真題練習題 自考中醫基礎理論(一)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中醫基礎理論(一)》真題練習題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1.整體觀念2.陰陽轉化3.五行4.藏象5.氣隨血脫 中醫基礎理論——藏象學說 體內的內臟可以分三類: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五臟(心、肝、脾、肺、腎)與現代醫學不同的是中醫的五臟指的是人體的五個系統,包括臟器和功能,而不是臟器本身。

中醫的用字上很有講究,這裡的「滿」形容的是精氣盈滿,「實」形容的是水谷充實,一個偏功能一個偏物質。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的作用是受盛和傳化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水谷,所以六腑的形態必須是中空的,這樣才能儲藏傳送水谷。

所以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中醫基礎理論③ 中醫基礎理論就是中醫學在現代科學分化與綜合的結果。

在中醫基礎理論學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其自身的科學體系也在不斷地分化與綜合。

如髒象原規定爲生理病理的綜合性概念,髒象學說則囊括了中醫學的生理學和病理學的全部內容。

因此,在中醫基礎理論的科學體系中,只有病因學而無病理學。

 潘毅老師說丨如何有效地學習中醫基礎理論? 實質掌握版(重點)下來要討論的是《中醫基礎理論》最該掌握的是什麼?掌握的程度或層次如何評價?(五)病機中陰陽失調與氣血失調。

二、其他本科考試版中的經絡內容及短語還是要背。

辨證論治中病、證、症的內涵及區別要吃透。

中醫臟腑辨證診治法,原來這麼深邃 原創:唐伊中醫能治病,西醫也能治病,二者都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人類爲了減輕病痛,減少死傷,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手段。

中醫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控制轉變,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爲防治原則。

中醫基礎理論——腎與膀胱的病機 腎的病機腎藏精,主水,主閉藏,主納氣。

腎精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質,腎主閉藏,腎精宜藏不宜洩,腎陰腎陽是人體諸陰諸陽之本,所以腎的病機特點是虛多實少,即使有實證也是本虛標實。

膀胱的病機膀胱的功能有貯尿排尿和司開合,膀胱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小便異常。

膀胱虛寒:是腎陽虛衰,膀胱開合功能失常的病理變化。

中醫基礎理論——奇恆之腑 奇恆之腑是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總稱,中醫藏象學說以五臟爲中心,奇恆之腑的生理功能也分屬五臟。

奇恆之腑不同於五臟六腑,功能似髒,都是貯藏精氣的器官,形態似腑,大多中空,所以另立一類。

在五臟之中,腦與心、肝、腎的關係尤爲密切。

因爲心藏神,人的精神活動都歸心管,所以也將腦的生理病理統歸於心。

除了心以外,肝主疏洩可調情志,腎藏精可生腦髓,都與腦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

髓髓是腦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稱,由先天之精生化而來,通過後天之精的不斷充養在骨腔中形成。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第十四次學術年會隆重召開 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可建副校長致歡迎詞,祝賀會議的召開,表達了對與會代表的歡迎,展示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在醫療、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成果,特別強調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發展的基礎,中醫藥現代化是中醫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加強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是關係中醫人才培養的重要事情,是堅持中醫發展道路的關鍵,同時也是實現中醫現代化的基礎工作。

中醫基礎理論——五臟的關係(一) 中醫基礎理論——精氣血津液」中提到肺中宗氣的作用是「走息道,行呼吸,貫心脈,行氣血」,血沒有氣的推動就會瘀滯心與肝心主血主神志,肝藏血主疏洩;所以心和肝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和神志兩方面。

肝血充足,肝氣舒暢,氣血運行才能通暢不瘀滯,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不受影響;同時心血充足,肝貯藏的肝血旺盛,制約著肝陽不至於過亢,發揮肝主疏洩的生理功能。

在病理上,常見有心肝血虛和心肝火旺。

論病機十九條及其運用規律 「變」,提示病機不是靜態的,而具有不斷運動、變化的特徵。

「病變所由出」,是言病機即病證產生的緣由、機制。

總之,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是疾病外觀症狀的內在聯繫。

從橫向看,病機綜合了病因、病性、病位、病勢諸要素;從縱向看,它以正邪鬥爭爲基軸,勾畫了疾病從發生、發展到傳變、結局的整個病程的變化規律。

病機是中醫診斷結論的主體,又是治療立法的基本依據。

中醫基礎理論10條-第六期 51、奠定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的古代醫籍爲——《黃帝內經》52、其性開洩,易襲陽位的邪氣是——風邪53、侵犯人體,易發腫瘍的邪氣是——火邪54、七情內傷致病多損傷的髒是——心、肝、脾55、《素問·五臟生成》中「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56、與結石形成關係密切的是——飲食不當、情志內傷、服藥不當、體質差異57、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是——正氣不足58、邪正盛衰決定著——病證的虛實 中醫:《黃帝內經》,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壯膽,膽是勇敢的「先鋒官」膽是一中空的囊狀器官,內藏膽汁。

位於右脅之內,附於肝的短葉之間,是六腑之首。

又因爲膽藏精汁,與六腑運化水谷,傳導糟粕有別,故又屬「奇恆之腑」。

膽具有決斷功能。

膽氣充實,則行事果斷,臟腑氣血功能發揮正常。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膽主決斷與心主神志密切相關。

《素向·靈蘭祕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人的精神活動雖由心主管,但其他臟腑也參與,不同的臟腑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心對精神活動起主宰作用,而膽起決斷作用。

膽氣通於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四十二難》),膽的經脈"上肝,貫心"(《靈樞·經別》),而主要是在神志上的主輔配合關係。

輕鬆學中醫-中醫基礎知識(13)-五臟之肝-肝藏魂主疏洩 肝主疏洩,表現在氣機的調節,精神情志活動和膽汁的分泌與排洩等。

肝藏血,就是說肝具有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

肝主筋,即是維持全身的筋肉關節等正常運動。

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前人稱爲「剛髒」,肝在五行主木,通於春氣。

中醫的埋線能治哪些病 中醫埋線也就是中醫穴位埋線,它是針灸的延伸,是利用線體對穴位的持續刺激作用治療疾病的一種臨牀技術。

那麼中醫的埋線能治哪些病呢?中醫學埋線治療法歸屬於高效穴道刺激法,依據中醫針灸學基礎理論,融合現代物理學方式,根據整線進到穴道或人體特殊地區後造成一系列功效,是集多種多樣治療法和功效爲一體的外治療的方法。

中醫治療「離魂證」醫案!魂魄飛揚!奇症一例! 我感覺到她陽氣實在是太虛,於是一下把她這離魂證的病因病機似乎給看得通透起來。

小L實際是陽氣太虛,陽氣不能守位,類似於虛陽浮越,所以自我感覺魂魄飄揚。

 因此,我給她處了一個方:四逆湯加蒼朮、龍骨、牡蠣、藿香、桂枝、茯苓等。

《素問·痿論》五體痿的病機和表現 歧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洩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爲筋痿;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2017年考研臨牀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大綱 評價的標準是高等醫學院校中醫臨牀醫學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於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擇優選拔,確保中醫臨牀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臨牀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範圍包括臨牀醫學人文精神,基礎醫學中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臨牀醫學中的中醫內科學和針灸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