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心理與行為的十大基本問題 - 科技大觀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時至今日,人類基因圖譜的定序已經完成,腦科學也蔚然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因此 ... 讓師生們瞭解有關犯錯的歷程及模式了解心理學探討人類行為的不同典範,運用心理學 ... 跳到主要內容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Login! × 請先登入 登入 註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人類心理與行為的十大基本問題 101/11/22 瀏覽次數 3861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醫學院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時至今日,人類基因圖譜的定序已經完成,腦科學也蔚然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因此人們對於心理與行為的探討更加深入,其中心智受到環境、身處的文化圈、個人經驗等顯現了多端的面向與複雜的生理歷程;而行為隨著心理的面向而改變,例如當人們身處錯誤的環境中,不會發現自身的行為有誤;如果做錯事的責任分散,人們通常會因不用負責而做出一些他們不會做的事,但相對此項,組群創造減少個人責任的環境,也從另一方面發揮人們的責任感。

有鑑於此,我們該如何區分心理與行為的問題? 人們遇到外界環境或社會活動的影響時,人體的大腦皮質對各種事件或環境必然會出現各種不同反應,因此行為的產生通常都是一體兩面。

透過黃榮村校長以實際案例及學術研究的觀點,讓師生們瞭解有關犯錯的歷程及模式了解心理學探討人類行為的不同典範,運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增進自我了解、體認人我的差異,學習尊重及接納多元性,建立起新的行為模式,同時運用時事資料與理論結合,顯示學科的應用性,歡迎大眾一起來認識自己! 基因定序(7) 大腦皮質(8) 推薦文章 111/04/29 我們與自然科學的距離其實不遠!一窺在地科學研究可以如何守護我們 黃俊儒|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儲存書籤 110/12/21 臺灣全球首創3D數位病理影像暨AI分析平臺——化影像為武器,對癌細胞做出反擊! 曾繁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01/26 學研升級正向循環,臺大資工系教授徐宏民:整合能源相關產業,臺灣才有機會 王明德|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0/12/23 為什麼網路廣告都知道我去過哪些地方?手機通訊的資安隱憂與個資保護新技術 吳謹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