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簡稱客委會),於2002年成立,是臺北市政府所屬的一級機關。

本會主要的職掌如下:依法令之規定綜理本市的客家事務,規劃並執行有關客家方面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語言 監視 編輯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簡稱客委會),於2002年成立,是臺北市政府所屬的一級機關。

本會主要的職掌如下:依法令之規定綜理本市的客家事務,規劃並執行有關客家方面的政策及促進族群間的和諧。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HakkaAffairsCommission,TaipeiCityGovernment(英語)中華民國政府機構基礎資訊所屬部門臺北市政府主要官員主任委員徐世勳副主任委員陳淑貞主任秘書池婉宜成立沿革成立日期2002年6月17日聯絡資訊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地址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電話+88622702-6141網站hac.gov.taipei 目次 1沿革 2組織架構 2.1會本部 2.2內部單位 3所屬館舍 4歷任主任委員 5爭議 6參見 7參考資料 8外部連結 沿革編輯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大門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 1998年2月22日,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客家藝文活動中心。

1998年10月3日,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2002年6月17日,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會址設於臺北市市政大樓6樓東南區。

2006年12月,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遷至臺北市市政大樓12樓南區。

2008年5月,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遷至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2009年6月27日,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

2011年10月15日,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組織架構編輯 會本部編輯 主任委員 主任秘書 專門委員內部單位編輯 第一組:掌理客家事務政策之規劃、研究發展與施政計畫、客家文化會館及客家藝文活動中心之設置與管理監督、國際客家事務合作與交流、綜合業務等事項。

第二組:掌理客家傳統文化之保存與推廣、客家語言之發展與保護、客家禮儀之研究、客家傳統民俗及語言等人才之培育、客家藝文創作及精緻化之輔導與客家社團輔導及客家社區大學等事項。

秘書室:掌理本會文書、檔案、資訊、法制、新聞聯繫、府會連絡、研考、事務、出納、採購等事項及不屬其他各組事項。

會計室: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所屬館舍編輯 臺北市客家文化會館 臺北市客家藝文活動中心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歷任主任委員編輯 任次 姓名 就任時間 備註 1 未知 2002年6月17日-2006年12月25日 首任 2 劉智雄 2006年12月25日-2010年12月25日 3 劉佳鈞 2010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25日 4 鍾永豐 2014年12月25日-2016年10月24日 5 曾年有 2016年10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 6 徐世勳 2018年12月25日-現任 曾任第12屆臺北市議員。

爭議編輯 2017年媒體批露,前客委會主委鍾永豐在離職後運用關係,導致客委會當年度眾多標案都由其關係人企業得標,涉嫌走後門。

例如「2017台北市客家文化節-蕭如松紀念音樂展」標案的企劃書鑽寫為大大樹音樂圖像策劃,法律規定企劃書撰寫方及其關係人不得投標、更不得中標,然而最後得標執行人員皆為大大樹創辦人的關係人。

同時鍾永豐是生祥樂隊的長期作詞人,恰好大大樹為生祥樂隊的發行公司。

外界質疑大大樹就是生祥樂團同一群人,而該群人實質領導者為前主委鍾永豐,離職後再透過人脈回頭承包策畫客委會標案,之後再自己得標。

後任客委會主委曾年有表示,該標案確實有疏失、可疑之處,不論有無惡意情事,光就一些疏漏點,依照《政府採購法》也要廢標再重新招標。

[1] 參見編輯 臺北市政府參考資料編輯 ^聯合晚報-特定廠商一年拿8標案北市府官員遭點名圖利.[2017-0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6).  外部連結編輯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文)(英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oldid=7051969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