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假想物质)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

是物理学史上一种假想的物质观念,其内涵随物理学发展而演变。

“以太”一词是英文Ether或Aether的音译。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以太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4个义项) 展开 收起 添加义项 ▪假想物质 ▪张冉著科幻小说 ▪漫威旗下六颗无限原石之一 ▪手游《王牌竞速》中的赛车 以太 [yǐtài]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假想物质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

是物理学史上一种假想的物质观念,其内涵随物理学发展而演变。

“以太”一词是英文Ether或Aether的音译。

古希腊人以其泛指青天或上层大气。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物质元素除了水、火、气、土之外,还有一种居于天空上层的以太。

在科学史上,它起初带有一种神秘色彩。

后来人们逐渐增加其内涵,使它成为某些历史时期物理学家赖以思考的假想物质。

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

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

但后来的实验和理论表明,如果假定“以太”的不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以有更为简单的解释。

中文名 以太 外文名 Ether或、Aether、Akashic、Space 别    名 乙太光乙太 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 提出时间 公元前300年以前 应用学科 物理学 目录 1 以太的定义 2 发展历史 3 以太说的进展 4 以太说的否定 5 现代物理学里的“以太” 以太以太的定义 编辑 播报 以太(Ether、Aether)、阿卡夏(Akashic)。

专指:组成空间的意识流、灵界创造物质现象界时所创造的第一种最基本元素。

物质现象界的万物生存在其内。

称为五大基本元素之第一,主声音。

也是四大基本元素的创造者。

亦经常作为“空间”的代名词。

在恒星与恒星之间,灵眼可观察到空间是由一种暗红色的流体状意识流所组成,形成一种形状较稳定的空间流体,此乃以太。

以太发展历史 编辑 播报 以太是一个历史上的名词,它的涵义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1]  。

在古希腊,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

是物理学史上一种假想的物质观念,其内涵随物理学发展而演变。

“以太”一词是英文Ether或Aether的音译。

古希腊人以其泛指青天或上层大气。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物质元素除了水、火、气、土之外,还有一种居于天空上层的以太。

在科学史上,它起初带有一种神秘色彩。

后来人们逐渐增加其内涵,使它成为某些历史时期物理学家赖以思考的假想物质。

在宇宙学中,有时又用以太来表示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

17世纪的R.笛卡尔是一个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

他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

在笛卡尔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

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

以太虽然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觉,但却能传递力的作用,如磁力和月球对潮汐的作用力 [1]  。

后来,以太又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相联系。

光的波动说是由R.胡克首先提出的,并为C.惠更斯所进一步发展。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波的理解只局限于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

这种媒介物质就称为波的荷载物,如空气就是声波的荷载物。

由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惠更斯提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

除了作为光波的荷载物以外,惠更斯也用以太来说明引力的现象 [1]  。

17世纪时,法国数学家R.笛卡尔建立了以太旋涡说。

他以此解释太阳系内各行星的运动。

笛卡尔的以太观念,既有助于推翻亚里士多德体系,又为后来物理学发展提供了一幅可供想象的空间媒介物。

荷兰C.惠更斯和英国R.胡克提倡光的波动说,他们都假定空间具有无所不在的以太,以此作为波动媒介。

这时期的以太便称为“发光以太”或“光以太”。

牛顿虽然在光学上提倡射流说(微粒说),但他也借助以太的稀疏和压缩来解释光反射和折射,甚至假想以太是造成引力作用的可能原因。

整个17世纪是发光以太的重要历史时期 [2]  。

牛顿虽然不同意胡克的光波动学说,但他也像笛卡尔一样反对超距作用并承认以太的存在。

在他看来,以太不一定是单一的物质,因而能传递各种作用,如产生电、磁和引力等不同的现象。

牛顿也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以太的振动不是光,因为光的波动学说(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横波,光波被认为是和声波一样的纵波)不能解释今天称为的光的偏振现象,也不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  。

18世纪是以太论没落的时期。

由于法国笛卡尔主义者拒绝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而使牛顿的追随者起来反对笛卡尔哲学体系,连同他倡导的以太论也在被反对之列。

随着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天体力学方面的成功以及探寻以太未获实际结果,使得超距作用观点得以流行。

光的波动说也被放弃了,微粒说得到广泛的承认。

到18世纪后期,证实了电荷之间(以及磁极之间)的作用力同样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于是电磁以太的概念亦被抛弃,超距作用的观点在电学中也占了主导地位 [1]  。

18世纪,波动说被放弃,微粒说占据上风。

同时,万有引力被认为是超距作用的。

整个18世纪,人们以为空间是空虚的。

以太观念处于沉寂时期 [2]  。

19世纪,科学家逐步发现光是一种波,而生活中的波大多需要传播介质(如声波的传递需要借助于空气,水波的传播借助于水等)。

受经典力学思想影响,于是他们便假想宇宙到处都存在着一种称之为以太的物质,而正是这种物质在光的传播中起到了介质的作用。

19世纪,以太论获得复兴和发展,首先是从光学开始的,这主要是T.杨和A.菲涅耳工作的结果。

杨用光波的干涉解释了牛顿环,并在实验的启示下于1817年提出光波为横波的新观点(当时对弹性体中的横波还没有进行过研究),解决了波动说长期不能解释光的偏振现象的困难 [1]  。

以太首先是个哲学概念,而物理学家总是期望将之变成物理学概念。

当一切寻找以太粒子的努力失败后,人们抛弃了以太说。

但是事实上,抛弃的仅是发现以太粒子的希望,以太这个哲学概念更加根深蒂固,大多数人认可了微观结构存在的可能性。

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

但后来的实验和理论表明,如果不假定“以太”的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以有更为简单的解释。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观测证据表明“以太”存在,因此“以太”理论被科学界抛弃。

以太以太说的进展 编辑 播报 19世纪,以太观念真正展现威力。

1825年前后,英国T.杨和法国A.菲涅耳提出光的波动说理论,以波动说成功地解释了干涉、衍射、双折射、偏振、甚至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菲涅耳提出的理论方法(现常称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能正确地计算出衍射图样,并且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

菲涅耳进一步解释了光的双折射,获得很大成功。

1823年他根据托马斯·杨的光波为横波的学说和他自己1818年提出的透明物质中以太密度与其折射率二次方成正比的假定,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推出关于反射光和折射光振幅的著名公式,它很好地说明了D.布儒斯特数年前从实验上测得的结果。

一个重要理论工作是导出光在相对于以太参考系运动的透明物体中的速度公式。

1818年他为了解释关于星光的折射行为,在杨的想法基础上提出:透明物质中以太的密度与该物质的折射率二次方成正比,他还假定当一个物体相对以太参考系运动时,其内部的以太只是超过真空的那一部分被物体带动(以太部分曳引假说) [1]  。

鉴于光的波动说需要传播光的媒介,因此,19世纪大多数物理学家相信以太的存在。

1817年,菲涅耳进一步假定,以太静止在自由空间和不透明物体中;同时推导出,在透明物体内,以太以小于透明体运动速度的一定比率(此比率与透明体物质的折射率相关,并被称为菲涅耳系数)而运动。

菲涅耳的推论被法国物理学家A.斐索在1815年的实验所证实。

菲索在这实验中测量了光在水流中的速度,得出水中的以太只是部分被拖曳而慢速前进。

其拖曳系数与菲涅耳的推导一致。

但在空气中,以太被大多数物理学家看作是静止的 [2]  。

在杨和菲涅耳的工作之后,光的波动说就在物理学中确立了它的地位 [1]  。

随着光的波动说的顺利,以太及其力学性质的假定也给物理学带来诸多负担 [2]  。

首先,若光波为横波。

另外,弹性媒质中除横波外一般还应有纵波,但实验却表明没有纵光波。

光学对以太性质所提出的要求似乎很难同通常的弹性力学相符合。

为了适应光学的需要,人们要对以太假设一些非常的属性。

因为杨和菲涅耳假定光是横波,这就必然要求有一种弹性固体的以太。

但是,它的存在又如何对天体的运动毫无阻碍呢?英国G.斯托克斯和开尔文又提出,以太就像鞋匠的擦线蜡。

它既可能发生振动(如激烈打击之下),又塑性地允许重物穿过它缓慢运动。

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频率,当它们穿过透明体时折射率也不同,于是,菲涅耳和菲索的拖曳系数也不同。

这样,有多少种频率的光在透明体内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以太 [1]  。

纵使如此,以太的观念毕竟助波动说获得了成功。

其后,以太在电磁学中也获得了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M.法拉第和J.麦克斯韦的贡献 [1]  。

1831年,M.法拉第关于电磁感应实验的成功,促使他建立了电磁力线的概念,并以此概念解释电、磁及其彼此感应的作用,后来,他又提出了电场、磁场和力线场的概念,放弃以太观念,但其间他也曾怀疑光以太是否为力线的荷载物 [2]  。

在法拉第心目中,作用是逐步传过去的看法有着十分牢固的地位。

他用力线来描述磁作用和电作用。

在他看来,力线是现实的存在,空间被力线充满着,而光和热可能就是力线的横振动。

他曾提出用力线来代替以太并认为物质原子可能就是聚集在某个点状中心附近的力线场,但法拉第的观点并未为当时的理论物理学家们所接受 [1]  。

19世纪60年代,J.麦克斯韦提出位移电流的概念,借用以太观念成功地将法拉第的电磁力线表述为一组数学方程式。

它被人们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导出这方程组时,麦克斯韦曾提出,磁感应强度就是以太速度;以太绕磁力线转动形成带电涡元;甚至将他的位移电流概念从绝缘体推广到以太范围。

人们将麦克斯韦的以太称为电磁以太。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可以导出,电磁扰动的传播速度与已知的光速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

因此,麦克斯韦在指出电磁扰动的传播与光传播的相似之后写道:“光就是产生电磁现象的媒质(以太)的横振动”,传播电磁与传播光“只不过是同一种介质而已”。

光的电磁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波的性质,这样以太不仅在电磁学中取得了地位,麦克斯韦在统一光和电磁现象的同时也统一了发光以太和电磁以太。

1888年,H.赫兹以实验证明电磁扰动的传播及其速度,也即发现电磁波的真实存在。

这个事实曾一度被人们理解为证实以太存在的决定性实验 [2]  。

关于电场同位移有某种对应,并不是完全新的想法,W.汤姆孙就曾把电场比作以太的位移。

另外,法拉第在更早(1838)就提出,当绝缘物质放在电场中时,其中的电荷将发生位移。

麦克斯韦与法拉第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不论有无绝缘物质存在,只要有电场就有以太电荷粒子的位移,位移D的大小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

当电荷粒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时,将形成电流,这就是所谓的位移电流。

[1]  尽管麦克斯韦在电磁理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他和赫兹等人试图将电磁理论推广到运动物质上并未成功,因为这理论的一个难题是物质本身并不会衰变为以太。

19世纪90年代H.洛伦兹提出了电子的概念。

他将物质的电磁性质归之为物质中同原子相关的电子的效应,至于物质中的以太则同真空中以太在密度和弹性方面并无区别。

他还假定,以太是静止的,不参与任何运动 [2]  。

但是,由于物体中的电子随物体运动时,不仅要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还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以及物体运动时其中将出现电介质运动电流,运动物质中的电磁波速度与静止物质中的并不相同。

在考虑了上述效应后,他同样推出了菲涅耳关于运动物质中的光速公式。

而菲涅耳理论所遇到的困难(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以太)现已不存在。

洛伦兹根据束缚电子的强迫振动并推出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

洛伦兹的上述理论被称为电子论,它获得了很大成功 [1]  。

这样,在19世纪结束之前,所有的物理似乎都可以简化为以太的物理 [2]  。

以太的假设事实上代表了传统的观点: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当参考系改变,光速也改变。

这个“绝对静止系”就是“以太系”。

其他惯性系的观察者所测量到的光速,应该是“以太系”的光速,与这个观察者在“以太系”上的速度之矢量和。

按照当时的猜想,以太无所不在,没有质量,绝对静止。

以太充满整个宇宙,电磁波可在其中传播。

假设太阳静止在以太系中,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相对于以太具有一个速度v,因此如果在地球上测量光速,在不同的方向上测得的数值应该是不同的,最大为c+v,最小为c-v。

如果太阳在以太系上不是静止的,地球上测量不同方向的光速,也应该有所不同。

19世纪中期曾进行了一些实验以求显示地球相对以太参考系运动所引起的效应,并由此测定地球相对以太参考系的速度v,但都得出否定的结果 [1]  。

19世纪末可以说是以太论的极盛时期。

但是,在洛伦兹理论中,以太除了荷载电磁振动之外,不再有任何其他的运动和变化。

这样它几乎已退化为某种抽象的标志。

除了作为电磁波的荷载物和绝对参考系,它已失去了所有其他具体生动的物理性质,这又为它的衰落创造了条件 [1]  。

当麦克斯韦试图用力学以太模型解释“场论”,当人们深入思考麦克斯韦方程组时,问题还是出现了。

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出的光波与电磁波的常定传播速度,究竟是相对于哪一个参考系而言的?从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看,以太是测定光速的绝对参考系。

整个麦克斯韦方程组只对于绝对静止的以太参考系才是成立的。

事实上,以太在这里成了牛顿力学中物化了的绝对空间。

那么,是否可以测定以太的绝对运动?以太会否随地球运动而漂移?1887年,A.迈克耳孙和E.莫雷以高精度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否定的(即地球相对以太不运动),并未发现任何以太漂移 [2]  。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方向上的光速没有差异。

这实际上证明了以太其实并不存在。

此后其他一些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于是以太进一步失去了它作为绝对参考系的特质 [2]  。

这一结果使得相对性原理得到普遍承认,并被推广到整个物理学领域(见狭义相对论)。

这个结果被称为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天空上的第一朵乌云。

突破以太观念与实验不合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以太。

它作为可供思考的假想物质的功用已经发挥到了极点 [2]  。

以太说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深刻地左右着物理学家的思想。

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推导出了符合电磁学协变条件的洛伦兹变换公式,但无法抛弃以太的观点。

然而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由于所测量的数据都是在地球上测量出来的,所以该方程里两个参数无方向的标量,是无需指明的指的是地球参考系,所以在地球参考系里光速都是不变的。

以太以太说的否定 编辑 播报 以太说的否定主要有3点:1:以太存在难以想象。

根据当时的以太学说:以太是一种刚性的粒子,十分地坚硬,比最硬的物质金刚石还要硬上不知多少倍。

同时又是如此稀薄,以致物质在穿过它们时几乎完全不受到任何阻力,“就像风穿过一小片丛林”(托马斯·杨语)。

然而事实是从来就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到或者摸到这种“以太”,也没有实验测定到它的存在,如果通过麦克斯韦方程来理解电磁波‘‘光”,那么以太非常柔软,因为介质密度越小,折光率越低光(电磁波)速越快一般情况下,真空中光速为c(2.99792×10^8m⁄s),空气中非常接近于c,在水中约为3⁄4c,玻璃中约为2⁄3c。

星光穿越几亿亿公里的以太来到地球,然而这些坚硬无比的以太却不能阻挡任何一颗行星或者彗星的运动,哪怕是最微小的灰尘也不行!因此许多科学家怀疑以太的存在。

不过以现在的观点看来也不算什么,现代物理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暗物质,暗能量。

按当时的观点来看也是难以理解的。

2: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

以太说认为以太是光媒介质,那么地球在以太中运动,在地球上各个方向的光速与地球运动应该符合伽利略变换,即C+V和C-V。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正是测量C+V和C-V中的V,得到结果为零。

这一结果让当时的科学家不解。

由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光的干涉实验,属光速测量的二阶实验。

所以实验结果并不能直接证明光速变化为零。

历史上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还有其它的解释。

爱尔兰物理科学家费兹杰惹,荷兰物理科学家洛仑兹就曾认为是量杆在以太中运动,组成量杆的原子和电子之间的距离变短了。

而这个观点是符合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的。

3: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得出光速为常数,其中ε0是真空电容率,μ0是真空磁导率。

这两个量当时是通过实验测量出来的,被认为是常数。

真空电容率和真空磁导率被认为是常数,有不合理的地方。

它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真空中什么都没有,所以真空电导率和真空磁导率是常数。

我们可以用相同的逻辑换个思路:因为真空中有以太,地球在以太中运动,所以地球上真空电导率和真空磁导率不同方向有差异。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还有些科学家努力拯救以太,但在1905年爱因斯坦大胆抛弃了以太说,认为光速不变是基本的原理,并以此为出发点之一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的前言中说:“‘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

”人们从此接受了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的概念,而场可以在真空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随后量子力学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粒子与波实为一个硬币的两面。

那种仅仅把波动理解为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的狭隘观点已完全被冲破 [2]  。

之后“以太”被主流物理学家所抛弃。

在相对论建立之后,无论发光以太还是电磁以太都被排除了。

但现代物理学的空间观念中仍然保留了某些和以太相似的看法。

例如,不存在超距作用;真空不可视为空无一物,而应当看作是许多能量作用的场所 [2]  。

量子力学的建立更加强了这种观点,因为人们发现,物质的原子以及组成它们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粒子的运动也具有波的属性。

波动性已成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的一个方面 [1]  。

然而人们的认识仍在继续发展。

到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又逐渐认识到真空并非是绝对的空,那里存在着不断的涨落过程(虚粒子的产生以及随后的湮没)。

这种真空涨落是相互作用着的场的一种量子效应。

今天,理论物理学家进一步发现,真空具有更复杂的性质。

真空态代表场的基态,它是简并的,实际的真空是这些简并态中的某一特定状态。

今天粒子物理中所观察到的许多对称性的破坏是真空的这种特殊“取向”所引起的(见对称性和守恒律、电弱统一理论)。

在这种观点上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电弱统一理论已获得很大的成功 [1]  。

这样看来,机械以太虽然死亡了,但以太的某些精神(不存在超距作用,不存在绝对空虚意义上的真空)仍然活着,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  。

以太现代物理学里的“以太” 编辑 播报 洛伦兹认为光速不变,相信以太存在,并不认可相对论。

1920年,爱因斯坦在莱顿大学做了一个“以太与相对论”的报告,试图调和相对论和以太论。

他指出,狭义相对论虽然不需要以太的概念,但是并未否定以太,而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具有物理性质,在这个意义上,以太是存在的。

他甚至说,根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无法想像的。

爱因斯坦所说的“以太”其实是广义相对论中的度规场,并不具有物质性。

1997年12月,作为“大红移超新星搜索小组”成员的哈佛大学天文学家基尔希纳根据超新星的变化显示,宇宙膨胀速度非但没有在自身重力下变慢,反而在一种看不见的、无人能解释的力量的控制推动下变快。

国际广义相对论学界认为,这种现象是和一种叫“暗能量”的尚不太清楚的宇宙内容物有关(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广义相对论书籍,比如梁灿彬《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第十章)。

人们经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发现,事实上宇宙是在不断膨胀并且这一观测结果完全与引入“宇宙常数”之前的引力方程的计算结果相符,爱因斯坦引入的“宇宙常数”便被人们遗忘。

后来的一次天文探测显示宇宙可能在加速膨胀,预示着宇宙中存在着某种“巨大的能量”,“宇宙常数”被赋予“暗能量”的含义。

当科学家一再通过各种的观测和计算证实,暗能量在宇宙中约占到73%,暗物质约占到23%,普通物质仅占到4%,预示着人们认识到的宇宙只占整个宇宙的4%,而占96%的东西竟然不为我们所知。

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客观存在性,李政道先生在其所著的《物理学的挑战》中已经有所讨论。

2005年10月25日,李政道在清华大学演讲中指出:“21世纪初科学技术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

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的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

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

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

”新世纪之初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一份题为《建立夸克与宇宙的联系:新世纪11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报告,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应该是未来几十年天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暗物质”的本质问题和“暗能量”的性质问题在报告所列出的11个大问题中分列为第一、第二位。

19世纪的“以太”观念可能包含了暗物质及暗能量,若与有关引力物理实质的文章中的基本粒子结构新观念对比,就可以看出“以太”观念和21世纪的科学新观念息息相关:其缺陷在于把夸克、磁单极子、引力子、能量子这些暗粒子流笼统的作为“以太”而混为一谈。

实际上,随着21世纪人类对暗物质、暗能量研究的开展,“以太说”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复活,但是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太说”。

zhua曲子白渡白颗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立即前往>> 分享你的世界 查看更多 以太的否定掀起了物理学新的革命!狭义相对论即将诞生 基于这种朴素的观念,人们自然而然会提出来宇宙中到处都充满着一种绝对静止的介质,只不过人们暂时还没找到这种介质罢了。

科学家姑且把这种充满宇宙的介质称为“以太”。

以太的概念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五种基本元素之一,笛卡尔则首次把以太引入到科学的范畴。

科学认识论 科学达人,优质创作者 以太 简介遥远的山林里有一种白化树,树肚子里住着一族“气味织网人”,我便是其中之一。

雨水从天而降,带走万物的气味,我收集雨水,将雨水化成有形的“线”织网,将世界用“气味之网”联系在一起。

后来我收集到的气味越来越少,生物间交集变得稀疏。

世间万物都在自然之神划下的轨 倩倩XKv 参考资料 1.    词条作者:曹昌祺.《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第一版)物理学词条:以太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    词条作者:戴念祖.《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第二版)物理学词条:以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07:493-494页 图集 以太的概述图(2张)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编辑次数:147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aABb12212 (2022-08-28) 1 以太的定义 2 发展历史 3 以太说的进展 4 以太说的否定 5 现代物理学里的“以太”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2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播报 编辑 讨论  收藏 赞 登录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朗读音色 00:00 00: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