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們常說的「系統思考」到底是甚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篇文章是解讀《系統思考》的內容,看完了這篇文章後,你可以對以下三點關於「系統的知識」有初步的認識: 1.系統到底是甚麼,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 ... 跳到主要內容 【讀書】人們常說的「系統思考」到底是甚麼?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7月29,2018 前言 這幾個月陸續看了幾本有關於自我學習、思考的相關書籍,並且在閱讀完畢後將書中的重點整理成一篇篇的部落格文章,包括了《【工具文】建構時間管理的小宇宙》、《【讀書】學習怎麼學習-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讀書】來自《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三個實用思維》,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些書籍的內容有一個很大的共通點: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

這些系統可以是「自我時間管理的系統」、「學習收納知識的系統」...等,可以說系統就是將我們學習到的「知識點」組織起來的一套邏輯,若沒有這套邏輯,這些知識點可能會過於零碎,也無法發揮每個知識點的效益。

舉例來說,我們時常會看到許多「時間管理」相關的文章,這些文章可能會教導我們一個個知識點,如「將任務依據緊急與重要程度進行排序」、或是「執行每件任務時可以使用"番茄鐘",來將自己的工作專注力最大化」...等,但是卻沒有告訴我們這些知識點應該如何串聯,也就是缺乏一個有效的系統。

有趣的是,雖然時常看到「系統」兩個字,但我自己對於「系統」的定義卻沒有很清楚,也很難體會人家說的「要用系統化的思維來想事情」。

「系統學」是一門很艱深的學問,通常在學習這類的知識時,很容易因為「專有名詞」過於複雜,或是內容過於抽象導致學習半途而廢,因此有一本「相較容易上手」的學習書籍是很重要的,而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分享「相較容易上手」《系統思考》一書的內容重點。

看完了這篇文章後,你可以對以下三點關於「系統的知識」有初步的認識: 系統到底是甚麼,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我甚麼? 系統的存量與流量概念,讓我們對系統的本質在看深一點 用系統的角度來觀察社會上的一些現象 《系統思考》學習內容心智圖 一、系統到底是甚麼,學習這類知識可以幫助我甚麼? 系統的組成是「要素」、「連結」及「目標」,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此三個要素來定義,實體的事物例如「學校」、「足球隊」、「森林的生態系」,抽象的概念如「個人的學習系統」、「社交人脈」、「老鼠會」。

而系統的定義是「一組相互連結的事物,在一定的時間內,透過特定的行為模式相互影響」。

讓我們先一起想想,這類的事情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 1.現在是流行性感冒盛行的季節,有些人很容易中標、但有些人就是不會感冒  2.一場緊張刺激的球賽中,某些隊伍可以不斷擊敗其他隊伍、但某些隊伍卻在一開始就出局  3.在一場暴風雨過後,某些種類的植物可以存活、某些植物卻奄奄一息 同樣的一個事件,不同的個體最後卻會有截然不同的結局,這就是系統有趣的地方。

這裡我認為用書中的例子有點難懂,我就拿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魔術來做個比喻,或是套用到每個人自行擅長的領域也可以。

讓我們依據概念涵蓋的範圍,由大至小來說起,對於一個「非以魔術為職業」的我而言: 目標:以娛樂生活圈的朋友、家人、同事為主,有機會也會進行公開場合演出,追求的目標屬於「自我的實現」。

連結:如何將自己的知識點連結起來,以達成目標的方式。

如果要能夠應付各種場合的演出,除了「要練習許多不同種類的魔術」之外,也要應用「時間管理的知識」在有限時間內做好練習。

要素:零碎的知識點,包含學習的每一個魔術、自我管理的工具...等,只要是能夠幫助自己達到此目標的知識點都可以包含在內。

書中此一段落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沒有「目標」就無法定義要如何「連結」知識點,沒辦法連結知識點(「要素」)意謂者學習在多的知識點都沒有用。

因此找出自己的「目標」是最重要的事情,不過有時候要找出自己的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可以透過觀察其他「系統」的目標來幫助自己決定目標是甚麼,這裡的「系統」指的是其他的魔術師、魔術愛好者或是其他領域的業餘愛好者。

當我們觀察這些人擁有甚麼樣的目標之後,可以進一步觀察他們是如何「連結」其他「要素」的,舉例來說:有位魔術師本身的職業是劇作家,因此這位魔術師將創作劇本的概念和魔術結合,為每一個魔術表演來撰寫劇本(Script),這位魔術師就是將「魔術」跟「戲劇創作」連結在一起。

因此學習「系統」知識到底可以幫助我甚麼呢?我認為它可以讓我們知道「達成一件事情」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甚麼,從前文中可以知道很顯然的是「目標」,接下來透過「連結」來將系統內的「要素」組織起來。

當有了這一層認知之後,就可以判斷每本書到底想傳達的事情是甚麼,例如它是想要告訴我們「如何連結此一領域的知識點嗎?」、又或是「此一領域單一知識點的介紹」,如此學習才可以真正意識到見樹又見林的感覺。

二、系統的存量與流量,讓我們看清系統本質 系統本身的特性是動態的,這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專有名詞-存量與流量。

存量(Stock):在任何時刻都可以觀察、感知、計數和測量的要素,例如浴缸中的水、一個人腦內的知識量、書店裡的書...等。

流量(Flow):一段時間改變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變化量。

有了這樣的概念,我們就可以將一個系統畫成圖,例如我們可以用此本書中的「汽車庫存量」(水龍頭圖示)來做舉例,這裡「存量」是汽車庫存量、「流量」則是汽車交付(流入)及汽車銷售(流出),雲朵則是代表「供應商」和「顧客」的簡化,透過一張圖可以將影響系統存量的要素表現出來。

這張圖它給了我們甚麼啟示呢?我認為是「圖解釋放大腦記憶的壓力,讓我們將注意力放在理解事物的本質」,這一點跟《【讀書】深度學習的技術》中解釋畫圖的力量是一樣的,也就是畫圖才能夠更容易幫助我們拆解一件複雜的事情,首先先將我們想要串連的知識點都寫下來,接著依據因果關係將這些知識點串聯,形成一張知識網。

在這裡我們又多學了關於畫圖的兩個小細節,一個是「簡化分析的事物(雲朵)」跟「存、流量的概念(水龍頭)」。

雲朵:如同上方這張圖的舉例,如果我們要分析的是自家汽車工廠的「汽車庫存量」,那麼供應商是如何從頭到尾將車製造出來、車子是如何經過經銷商到達客戶手中,這兩件事情相較之下就不是這麼重要,那麼我們可以用一朵雲來代表這兩件事情,我們只要知道這朵雲代表甚麼意義,不需多討論雲裡面的事物是如何構成,這個技巧大幅縮減我們畫圖的複雜性。

水龍頭:如果A因素會造成B結果,我們會用A→B來表示,但如果我們想表示這兩者之間的影響力,應該怎麼辦?此時水龍頭(流入/出量)就派上用場,可以想像存量就是一個大浴缸,影響浴缸中的水位高低就來自於水龍頭的自來水(當然水龍頭這只是一個概念代表,因為像是水要從浴缸流出就是透過放水孔而非水龍頭)。

雖然我自己還沒有實際套用這兩個概念在日常的工作中,但我認為「水龍頭」將會是很有趣的分析工具,例如「多閱讀書籍」→「對事物的理解力會有提升」是一個因果關係,但甚麼樣的事情可以在「多閱讀書籍」的情況下,加速「對事物理解力的提升」呢?此時這個「水龍頭」可能是「刻意練習」、「多花時間思考,將書籍內容做筆記或整理」...等多種原因,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問題在往下鑽一層,找出這層因果背後的原因。

三、用系統的角度來觀察社會上的一些現象 在書中作者列舉出8個社會上常見的怪異現象,事實上都是系統本身的行為所以引起,這一個章節有趣及厲害的地方在於-不同事情的背後,可能都是同樣的系統運作方式所導致的,讓我舉其中一個例子:政策阻力,治標不治本。

政策阻力的意思是說,當系統中有多個參與者,且彼此目標各不相同時,各自都會將系統存量往不同的方向拉扯,最後的結果有可能是大家都不樂見的。

例如: 對於社會上毒品的氾濫,社會採取各種禁止、打壓措施,但毒品依舊氾濫 對於農產品,人們年復一年的採取各種措施,試圖減輕供過於求的狀況,但產品過剩的問題依舊存在 在公司內部雖然強調組織時常保有溝通、透明度,但實際上「小圈圈」依舊盛行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原因來自於「大系統」內部的許多「小系統」都有各自的目標及利益,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有限理性的。

當一個新政策頒布時,可能對於某些「小系統」有力,因此就會刺激其他的「小系統」做出某些行為,將整體系統的方向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靠攏。

這邊給我的啟示是:透過第二點的畫圖技巧來建立每個複雜事物的關係圖,當累積的關係圖多的時候,很多時候表象的事情其實背後的架構都是一樣的。

書中雖然給了我們8個範例,但這些範例不一定都是我們關心的,也代表讀了就容易忘記,重要的還是學習這一章的思維模式,也就是透過「畫圖」來建立「系統」,建立「系統」來分析事情,這有點像是我們自己在寫自己的教科書一樣,先給出一個基本的系統原型,然後再用自己經驗過的事情來驗證這些模型的成功與否。

結語 說實在話,這是一本相當不好讀的書籍,如果是單純拿起這本書來翻閱,一定會覺得這本書非常的無聊。

因此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認為要帶著屬於自己的問題,哪怕只有一個小問題也好,試著從書中的某些段落找尋答案,並將這個答案實際的用來分析自己的問題,回應再文章開頭所說的,如果是想要在「系統架構」上有更多了解的人,這本書的分析方法與思維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閱讀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學習怎麼學習-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11月28,2017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樣的困擾:「我最近好像讀過很多書、看過很多文章、學習過很多五花八門的課程,但是對於自己有興趣的知識領域,還是充滿很多疑問。

最重要的是,有時候學習到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在適當的時機點"浮上心頭"。

」就像是上方圖片的樂高(積木),我們擁有非常多的組裝配件,但還是很難組出想像中的城堡、鐵路。

記得在半年前,有一次上班的路途上,我一邊聽著「得到」-萬維剛專欄的廣播,邊想著:「到底有沒有一個知識模型、知識圖譜可以將自己學過的東西串聯,就像我先將樂高(積木)的某些零組件先拼湊起來,當面對不同問題需要應用時(就像蓋城堡、鐵路),直接找到相對應的零組件即可。

」很可惜我想了很久,都還想不到適合的作法與答案。

直到最近,「得到」App最受歡迎說書人-成甲所出的《精準學習》,紛紛被許多的Youtuber介紹。

懷著好奇的心情,我也先到書店翻翻這本書在說些甚麼。

不讀還好,一讀當場就覺得:「這不就是解答我心中疑問的學習專書嗎!」,二話不說錢包掏出來就買回家,當下的心情只有「興奮」兩個字可以形容。

讀一本書,解答一個核心問題引言有點長,但主要是想表達這本書解答了我心中長久的疑問,就像是「被通了血路」,那種感覺真是神清氣爽。

網路上有許多人對於這本書的架構做了整理,在這裡我將不會以書中架構來撰寫文章內容,而是以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來寫。

我認為這本書既然叫做《精準學習》,那首先就是要先理解到底甚麼叫做「精準地學習」。

學習的資訊來源很多,都可以概稱為資訊,無論是網路文章、書籍內容、人家告訴我們的道理都可以稱為「資訊」,如果要將這些「資訊」轉變為「知識」,那我們就必須要「行動」。

簡單來說,「知識」就是「改變自己行為決策、認知」的資訊。

以上面說的三個範疇:網路文章、書籍內容、人家告訴我們的道理為例,如果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些資訊,但是並不會改變我們的行動,這些資訊就是無意義的,偏激一點來說就是「垃圾資訊」;而學習就是「藉由獲得知識,進而改變自己錯誤假設/認知」的過程。

所以如果我們要「精準地學習」,就必須理解一個核心的問題:學這個東西,到底可以幹嘛?如果根本不知道學習的目的,那這些充其量只能稱為「資訊」,假如再往下鑽研一些,便能理解核心問題其實是由以下三個問題所組成:學會哪些知識,可以 閱讀完整內容 【魔術觀念】【心靈】初探心靈魔術全貌 3月08,2017 一、前言最近經友人推薦,有幸閱讀了中國同濟大學魔術愛好者協會針對心靈魔術的專書,內容從「心靈魔術(mentalmagic)與心靈術(mentalism)的差異」開始說起,依序為「常見心靈魔術的手法/技巧」、「心靈魔術的表演與包裝」、「心靈術的運作原理與技巧」、「暗示與催眠」五大部分。

過去對於心靈魔術的認知僅停留在看招學招,也曾經想要藉由著名的13Stepstomentalism來學習,但看完第一章的部分就以睡倒在螢幕面前表示放棄...,一來是因為學習的基礎尚未穩固,二來是學習的語言,不得不說「心靈」這塊魔術領域在學習上,若沒有提點、指引會時常碰壁,最後放棄。

這本專書或許無法跟心靈大師的著作相比,但對於初學者(心靈魔術領域的初學者)的觀念建立,我認為可以打下一定的基礎,在學習心靈魔術的路上或許沒有老師引導,但在熱於分享朋友的指導下,有了今天這篇學習心得跟大家分享,若能夠對看到的各位有些幫助,那是再好不過了。

礙於篇幅與時間,這篇文章暫時不會對細節部分做非常深入的解說,僅在整個心靈魔術的架構與素材上做整理,之後有機會會再補充內容。

二、架構由於此本書內容相當多,可先由下方心智圖概覽:針對各個章節做重點整理:(一)、本質1.不可視化:心靈魔術跟其他魔術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可視化,也就是心靈效果的產生通常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而其餘像是紙牌、硬幣、繩子...等其他效果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變化。

2.發生的媒介:相較於紙牌、硬幣...等其他道具,例如我們要變牌,那麼撲克牌就是我們所使用的道具(媒介),魔術效果發生在撲克牌上。

那心靈魔術的效果發生在哪裡呢,例如預言、讀心、傳心,這些效果發生的媒介是在「訊息」,訊息的轉移、出現、改變...等。

如果再更往前一步思考,這些訊息的來源來自於哪裡?答案不言而喻,就是來自於觀眾身上,許多人喜歡說:「魔術發生在人與人之間。

」我相信是心靈魔術最好的註解。

3.和心靈術(mentalism)不同:簡單、現實一點來說,魔術一定是假的,但心靈術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心靈術通常有兩種表演、包裝方式:超能力或是心理學,具體的例子前者有MaxMaven、後者有DerrenBrown,在西方甚至會有觀眾在表演過後 閱讀完整內容 朱騏 瀏覽簡介 歷史文章 2018 6 十二月 1 九月 1 七月 1 【讀書】人們常說的「系統思考」到底是甚麼? 四月 1 三月 1 二月 1 2017 18 十二月 1 十一月 1 十月 2 九月 1 八月 1 七月 2 六月 1 四月 2 三月 2 二月 2 一月 3 2016 7 十二月 3 十一月 4 2015 4 七月 2 六月 2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標籤 工具 生活 閱讀 講座 魔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