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期刊官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選了2003 年7 月刊於《科學》的〈天敵:隱喻或誤解〉(Natural Enemies - Metaphor or Misconception)做為教材。

利用《科學》上的文章談隱喻,不消說, (相關連結) ... 專│欄│文│章 科學-技術與社會 科學史可以怎麼讀:從閱讀科學史反省知識架構的嘗試 陳恆安 開學不久,與教育學程的同學談到每位學習者心中都應建構自己學科內容的知識架構(framework)。

大家都同意,學習者擁有知識架構,有助分辨各種資訊之間的關係,進而形成知識,並賦予知識一種切身相關的意義。

(相關連結) 科學史中的先天後天之爭 王秀雲 「龍生龍,鳳生鳳」。

雖然龍鳳都只是神話動物,但是龍鳳及所引出的「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俗語,揭示了生殖與遺傳的生物現象。

對照之下,「孟母三遷」意味著孟母了解環境對於教養的重要性。

如果說「龍生龍」代表了一種強調先天(nature)的重要性的觀點, (相關連結) 博物館裡的牛 林宜平 我們在悶熱的四月天,氣喘吁吁地終於走到位在太平山麓,正在慶祝創立20周年的「香港醫學博物館」。

這家成立於1996年的私人博物館,我們久聞其名,早在開幕之初,《醫望》雜誌的王浩威醫師就造訪及報導過,文章結集在《醫生的意外旅程》,最近又收在《沈思的旅步》重新出版。

(相關連結) 彩色包裝下的灰色萬物 郭文華 在6月畢業季前不久,我應台灣大學「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課程計畫邀請,跟同學分享食品安全的看法。

之前我對該計畫所知有限,因為這類號稱跨領域,宣稱幫同學人生加值的課程很多,但對他們如何知道我感到好奇。

(相關連結) 罪犯的容顏─早期犯罪學與體質人類學的一章 李尚仁 捷運隨機殺人案的兇手鄭捷在死刑定讞之後,法務部以很快的速度執行死刑,引起了許多爭議。

其中批評論點之一就是,我們都還不了解鄭捷犯案的動機,難道不應該先好好研究釐清,以便找出哪些因素有可能促成隨機殺人案件的發生,並據以擬訂預防的政策。

確實,從案發以來的討論中, (相關連結) 墳墓街上的醫院 林宜平 最近參加香港醫學博物館為慶祝20周年舉辦的系列活動,有機會進入位在上環普仁街,金碧輝煌的東華醫院大堂,聽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主任袁國是演講「鼠疫、上環太平山區與十九世紀東華醫院」。

雖然聽不懂粵語,但是有香港大學吳易叡教授的同步翻譯,再加上投影片的照片與文字, (相關連結) 達爾文革命?!。

陳恆安 ?!。

達爾文的確不是什麼新鮮人物,讀者或許已不再對他感到好奇(問號)與驚訝(驚嘆號),甚至覺得他不過就是課本上的固有資訊(句號)。

但是,我希望今天能提供大家從歷史與文化的視角重新思考達爾文革了什麼命,從另外一扇窗看看熟悉的科學。

(相關連結) 小公主、豌豆公主與公主病─那些敏感的身體啊 許宏彬 「你小時候喜歡玩沙坑嗎?」一個朋友前幾天突然跑來問我。

當然不喜歡,開玩笑,記憶中公園裡的沙坑永遠都髒兮兮的,與狗屎是同義詞。

「那你小時候喜歡吃包子嗎?」過兩天他又古古怪怪地冒出一句。

夠了,到底怎麼回事?他才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自己的小孩3歲剛上幼兒園一週, (相關連結) 當科學與歷史文化相遇─談「景觀」的多重身分 陳恆安 讓科學說中文不容易,除了科學知識的特殊性與複雜性之外,更有任何學科翻譯工作都會遭逢的語言對應問題。

翻譯時,若碰到容易定義的科學新概念,問題倒也不大,譬如absolutezero直接譯為「絕對零度」,organelle譯為「細胞器」, (相關連結) 醫生的兩難─蕭伯納眼中的醫生與醫療專業 許宏彬 一些經典的電影橋段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也充滿著科技、醫療與社會的元素,例如歷久彌新的經典歌舞片〈窈窕淑女〉(MyFairLady)。

這部電影是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的代表作,也是影史中最受歡迎的歌舞片之一。

一位法國朋友便說, (相關連結) 讓自然自己說話?客觀、中立與理性 王秀雲 如果你有機會問大學生,科學是什麼?很可能你會得到如下的答案:「科學是客觀的」、「科學是中立的」、「科學是理性的」、「可被驗證的」、「可重複的」等等。

如果你有機會到網路言論世界遊歷一下,你會發現很多的爭論, (相關連結) 惡紫之奪朱?「灰色食品」的科技與社會 郭文華 我不是食品科學家,也不研究飲食文化,但這一兩年的食安風暴讓我有機會以科技與社會研究者的身分參與討論,分享食品管制的觀察。

在文章中,我指出處理食安不能全靠科技,也需要社會反省。

一味把科技從社會切離,甚至使它們對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因為把這些問題看作獨立事件, (相關連結) 安慰劑效應的研究史 李尚仁 醫療人員給予罹患生理疾病的病人毫無療效的假藥,但欺騙病人說這是特效藥之後,病人病情卻出現明顯的改善。

這種似乎違反科學醫學基本原理的奇特現象,稱作安慰劑效應(placeboeffect)。

(相關連結) 科技出演,藝術家注意! 林宗德 最近常常在媒體上看到一個人形機器人的身影。

它一身純白色流線圓滑的外表,張著一雙圓圓的眼睛,足蹬兩輪,還號稱可以判斷你的聲調表情,做出符合你當下情緒的回應。

官方網站開門見山,說它能做的其實不多:「不擅長清潔打掃,不適合煮飯燒菜,也沒有超強的能力⋯⋯但它能說話, (相關連結) 沙利竇邁悲劇半世紀 李尚仁 發生在五十餘年前的沙利竇邁(thalidomide)悲劇,可說是20世紀最著名的藥害事件,真相揭發時引起媒體很大的轟動。

這一悲劇事件導致歐美乃至全世界許多國家修訂新藥物上市許可的試驗流程與安全標準,對於藥物管制規則的建立有很大的影響。

(相關連結) 食安十日談─科技與社會治理的遊戲規則 郭文華 食安危機暫息的某天傍晚,幾個朋友約在某人家中小聚。

沒有客套,大家下班後各自前往,或談2014年掀起食安危機的混油案審理進度,或談茶飲店茶葉原料來源不實與農藥殘留的連鎖恐慌,或談無所不在,宣稱標準與食用級相同,流竄在胡椒粉與制酸藥中的工業用碳酸鎂, (相關連結) 大用小用或不用?身體檢查與儀器檢查 王秀雲 近代醫學的發展,除了醫學理論的轉變、外科的興起,以及現代醫院的建制之外,與過去醫學最主要的不同是各種檢查診斷和治療工具與儀器的出現。

無論是早期的產鉗、聽診器、電擊、X光、超音波, (相關連結) 感官世界─食品安全、信心危機與「標示不清」的身體感 郭文華 2015年,新春,看著電視的食安新聞,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雖然話題已經從劣質油品轉到一家知名大廠的政商關係,但評論者的手法和言語卻與幾年前檢討塑化劑的差不多,不外要求政府出面處理,為民眾把關,口味重鹹,態度激動。

對政論節目與名嘴文化已有學者批評,在此不論。

(相關連結) 實證醫學與降落傘 李尚仁 創刊於1840年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Journal,簡稱BMJ),是頂尖的醫學學報。

但是在2003年,它卻刊出了一篇「搞怪文」,標題是〈以降落傘預防重力導致的死亡與重大創傷:隨機控制試驗的系統回顧〉。

(相關連結) 瞧,人這部肉做的機器 陳恆安 1747年,法國啟蒙哲學家拉美特利(LaMettrie)發揮笛卡兒心物二元論哲學,發表了《人是機器》。

當代美國認知科學家與人工智慧專家,也是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顧問的閔斯基(MarvinMinsky),把人腦直接稱為肉做的機器。

以科技的觀點, (相關連結) 木棉道‧道木棉 許宏彬 曾經任教的國中坐落在宜蘭山腳下。

沒有圍牆的校園面對著青山,只有兩棵挺拔的木棉樹標記著校門口。

宜蘭的生活適合發呆,在課餘閒暇時我常呆望著校園裡的景致,像是看著有些魔幻色彩的默片:細潤無聲的霧雨、飄然而至的鷺鷥、趾高氣昂的孔雀,還有木棉樹上剎那盛開又凋落的木棉花。

(相關連結) 傳染病與政治經濟:從伊波拉疫情談起 李尚仁 這次在非洲爆發的伊波拉(Ebola)疫情來勢洶洶,除了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造成四千多人死亡之外,美國疾病管制局在9月中旬估計,如果未能實施有效的檢疫措施,明年(2015年)1月中旬可能會有高達140萬人遭到感染。

為了因應急遽升高的疫情, (相關連結) 「STS四不」終曲:STS不是史諾的「兩種文化」 陳恆安 之前在兩篇文章中談過三不,分別是〈STS四不首部曲:STS不是科普也不是科技與人文大師對話〉(2011.06)與〈STS四不之二:STS不是環境保護〉(2012.03)。

今天,就讓我們談談TS最後一不:STS不是「兩種文化」。

(相關連結) 醫學人文三問 王秀雲 「醫學人文」是個聽起來充滿承諾卻又眾說紛紜眾的名詞,它是醫界面對問題時提出來的解決方案,有時也是社會對醫界有信任危機時提出來的反省內容。

「醫學人文」浮現於各種情境,種類變化多端,令人不禁納悶它倒底是甚麼。

例如,早在1980年代即有學者認為,醫學科技發達, (相關連結) 遇見第50百分位的男假人 林宜平 《遇見100%的女孩》是村上春樹一本短篇集中文版的書名,在〈四月某個晴朗的早晨遇見100%的女孩〉文章中,村上春樹描寫他在原宿的一條巷子裡,和一位100%的女孩擦肩而過,而我則是在一個秋日午後,在日本名古屋的「豐田技術博物館」裡, (相關連結) 永生不死的細胞 王秀雲 「癌細胞殺死了亨麗耶塔‧雷克斯(HenriettaLacks,1920-1951),但也讓她永生不死。

」這是2010年一篇報紙的標題。

嚴格說來,雷克斯並沒有永生,永生的是她的癌細胞。

雷克斯活在人人聞癌色變的年代裡,醫學界對付癌症的方法還相當少, (相關連結) 風聲與耳語─戰爭與科學的神話與現實 郭文華 最近整理講義,發現我在大學部的「科技與社會導論」課程內容與以前有許多不同。

記得十多年前剛教授這門課時,我用一些思考科學家的社會責任的文獻,例如林俊義在《科學中立的神話》(自立晚報,1989)裡的文章。

我也讓同學討論1980年代蓬勃興盛的軍事科普, (相關連結) 落山風與洋蔥田 林宜平 一位在恆春旅遊醫院服醫療替代役的年輕朋友,不辭路途遙遠,帶給我一大袋車城特產的洋蔥。

「洋」蔥,顧名思義並不是本土的產物。

原產於中亞或西亞的洋蔥,栽培歷史悠久,在五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紀念碑上,就有洋蔥種植與採收的圖繪,16世紀傳入美國,17世紀傳到日本。

(相關連結) 看台灣的高度,做STS的角度 郭文華 在大學部「科技與社會導論」課裡,我常用田野調查當期中報告。

這個被戲稱為「校園找碴」的作業,它的構想沒有太高論調,只是運用科技與社會研究(STS)想法,只是運用科技與社會研究(STS)想法,對生活周遭現象做具體的了解與分析。

這個作業每學期的規畫不同。

(相關連結) 宇宙飛船地球號的永續發展 陳恆安 21世紀是個「永續的世紀」。

媒體中經常可見各種永續發展議題,譬如永續經營、永續校園、永續企業、永續林業、永續海洋、永續材料、永續消費、永續能源政策、永續生態旅遊等, (相關連結) 卿本佳人─〈風起〉與戰爭論述 郭文華 在冷冷的冬夜,我騎上摩托車,去附近電影院看動畫名導宮崎駿的〈風起〉。

對看著〈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等一系列吉卜力工作室出品,既富想像又深具內涵的作品長大的我們來說,這部暌違5年又宣稱是大師封鏡之作的電影,意義重大。

一如大師過往作品, (相關連結) 哪種理盲更值得擔心 陳恆安 無論是「科學史」或「科技與社會」課程,經常與同學討論「科學課」之外何處可見科學。

當然,理解何處可見之後,便會繼續討論所見為何?其實,在各種媒體流動的種種科學訊息,早已成為學生進入專業之前的先備知識,或至少是先備印象。

若以終身學習的精神來看, (相關連結) 世事似機,人生如戲—人與機器的生命敘事 郭文華 今年暑假藝文界有兩個事件,擾動被低迷經濟與政治紛擾籠罩的苦悶台灣。

如8月分《PAR表演藝術》呈現的,一件是舞台劇創作者李國修的英年早逝。

雖然在2011年底他宣布暫別舞台時,大家便覺得他的病情不樂觀,但知道這個訊息時仍舊感到錯愕惋惜, (相關連結) 牙醫的誕生 李尚仁 醫學社會史與文化史自1970年代以來蓬勃興起,針對醫學各面向、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十分豐碩。

然而,牙醫史是個顯著例外,專業研究成果很有限。

這樣的情況到1990年代末期才有所改變,牙醫史重要研究著作開始出爐,研究焦點則是18世紀法國。

為何如此? (相關連結) 文明病、文明人與文明生活—談過敏 許宏彬 隔壁理髮店的老闆娘是一個很古錐的阿嬤,每次我們帶小孩去剪頭髮時,她總愛逗小孩玩,捏捏圓圓臉,拉拉肥肥手。

每次去,不知為何總會出現同樣的對話:「這是第一胎歐。

你們要多生幾個啦,這樣小孩長大才末孤單、沒伴。

」「不行,不行,帶一個就已經忙翻了,沒力氣再養一個了。

(相關連結) 常態科學解謎與拼圖式創意 郭文華 我在大學部與研究所開設過「科技與社會導論」課程。

對很多人來說,經過這幾年國科會與教育部的提倡與支持,比方說邁向第二個十年的本專欄,這些課程在各大學的接受度似乎愈來愈高。



但或許是在研究型大學開課的關係,我的學生多半愛聽社會批判,較少用類似角度思考科技活動。

(相關連結) 台灣科學家如何看待科學與宗教:林朝棨與「進化神學」 陳恆安 老師,暑期營隊是否能幫忙上科學與宗教單元? 學期結束,外系學生邀請擔任暑期營隊講師。

我好奇,學生怎麼對科學與宗教這個議題情有獨鍾?這不是第一次了,過去幾年,只要課程中有這方面的安排,科學與宗教總是學生首選的報告題目之一。

只是多年來,無論學生為何青睞, (相關連結) 熱帶醫學的創建與未來 李尚仁 台灣醫學界以及對台灣醫學史略有涉獵者,對於「熱帶醫學」(tropicalmedicine)一詞不會感到陌生。

畢竟創建倫敦熱帶醫學校, (相關連結) 標準的藥物,不標準的世界—藥物開發與法規管制下的副作用論述 郭文華 診間裡常聽到這句話:「醫生,這個藥有沒有效,有沒有副作用?」 這句話乍看之下不難懂。

病人希望藥到病除,多一點負擔,少一點功用都不行。

但即使醫師已經解釋過藥物的可能影響,病人有時在領藥後還會跑回來再問一次,因為藥袋上會印上這個藥的功用與副作用, (相關連結) 從歷史看科技成敗得失 李尚仁 歷史有何用途?常見的答案是:論古今重要人物成敗,由此記取教訓。

隨著20世紀史學研究的領域與方法大幅擴大,史學研究旨趣早已超過這樣的傳統看法,但成敗得失的論斷仍舊是史學研究的重要部分。

論斷歷史功過並不容易,如果把對象由人物改為科技,那要如何品評? 今年3月, (相關連結) 陌生人的醫療 王秀雲 當代的醫師常會感嘆,病人權益意識高漲,醫療糾紛日多,醫師越來越難為。

病人與家屬也常會抱怨,醫師選擇性地提供訊息,一般人難以穿透專業語言的屏障,更難以洞察醫療措施是否合理,內心充滿了疑惑。

有時甚至抱怨醫師缺乏醫德良知,做出有害病人的醫療行為, (相關連結) 科普是否可能成為隱性的社會控制 陳恆安 近日讀書,讀到「科普是否可能成為隱性的社會控制」這句話。

短短幾字,卻讓人咀嚼再三。

原來,若從負面角度發問,科普除了不該只是科學教育的補充與延伸外,還蘊含著更基進的反省意涵。

在台灣社會大眾心目中, (相關連結) 醫療專業化的曲折道路 李尚仁 專業的興起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而醫學則常被認為是最古老而典型的專業。

歐洲在中世紀建立大學以來,醫學就是大學的一門學科,然而醫學成為一門專業卻是19世紀後的產物。

19世紀之前, (相關連結) 還我青空—空氣汙染與健康 林宜平 2012年的倫敦奧運,開幕典禮展開歷史回顧,在工業革命高聳的煙囪、濃濃的黑煙裡,勞工辛苦打造的5個鋼鐵巨環緩緩升空。

21世紀的英國倫敦,碧空如洗,觀眾可以仰望女王從高空跳傘進場。

而4年前的北京奧運,嚴重的空氣汙染引發各界疑慮,為即時改善空氣品質, (相關連結) 通信研究與瘧疾傳染方式的發現 李尚仁 近年來,在線上閱讀文章、下載資料或藉電郵與其他研究者交換資訊和意見,可說是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活動。

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書信往返是研究者交換訊息的主要方式,例如, (相關連結) E5、BiDil®、Warfarin與製藥年代的族群 郭文華 炎炎七月,是台灣的生技月(Bio-Taiwan)。

這個由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指導小組主導,結合研討、展覽、企業宣傳與行銷的整合型活動,至今已邁入第十屆。

從當初僅有百餘個攤位,到2011年時已逼近一千,內容也分化出各種論壇、閉門磋商與會員獨享活動, (相關連結) 科技與身體—運動、藥物與輔具 李尚仁 今年倫敦奧運中國游泳選手葉詩文表現突出,在四百公尺四式混合賽項目,以破世界紀錄的四分二十八點四三秒成績贏得金牌。

然而,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在締造佳績之後,體壇馬上出現她使用禁藥的暗示與懷疑。

其中最受注目的, (相關連結) 從醫療史談實證醫學的小危機 陳恆安 1996年台灣開始推展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

實證醫學以流行病學和統計學的方法,企圖從龐大的醫學資料庫中嚴格評讀、綜合分析找出值得信賴的部分,並把所獲得的最佳文獻證據,應用於臨床工作中,使病人獲得最佳的照顧。

(相關連結) 文以載道?標準論文開出的知識、社群與社會 郭文華 在研究所我帶過「研究方法」的課。

課堂裡我與另一位主持老師以研究計畫撰寫為授課主軸,並參考一些兼具啟發性與實用性的讀物,例如謝國雄主編的《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與畢恆達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版)等。

而在原理原則外這個課也佐以案例分析, (相關連結) 「補不足」之外—公民核心能力中的科學素養 陳恆安 教育部顧問室這幾年推行中程個案計畫,其中有個計畫名為「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

核心能力鎖定五大素養,即:倫理、民主、科學、美學、媒體素養。

在這先不論為何鎖定這五大素養,只打算從歷史切入,簡要勾勒科學學習多元視角的發展軌跡,以供當代關心科學學習的朋友參考與指教。

(相關連結)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除了常被詬病的SCI/SSCI之外,生醫研究者對於人體試驗委員會(InstitutionalReviewBoards,IRB)也不陌生。

理論上,研究者在進行任何與人體有關的研究之前,都要把研究計畫內容送到IRB接受審查,確認研究方法是否適切, (相關連結) 人機關係的身體學:符號交換、物我互動與感官開發 郭文華 去年某智慧型汽車繼「智慧讓科技有了體溫」之後,再推出機器與人的廣告,以「車,開始了解愛」為主題。

文案指出智慧車預先設想與守候,展現遠見,擁抱愛的初衷。

廣告中心是機器人引導女孩乘車的景象。

機器人如母親一般撫摸女孩,女孩也報之以微笑,幸福盡在不言中。

(相關連結) 器官移植的供需論述 李尚仁 近年關於器官移植的討論,國內外最常聽到的一個說法就是:器官供應嚴重不足。

常識判斷這個說法相當有說服力:醫院裡有許多排隊等待移植的病人,其中不少人會因為等不到器官而死亡。

因此,移植器官的供應確實嚴重不足,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然而,器官真能達到供需平衡嗎? (相關連結) STS四不之二—STS不是環境保護 陳恆安 國內STS研究的推手之一,陽明大學STS研究所的傅大為教授曾說:「STS不只是在作一般基於生態科學的『環保與生態』研究,而是充實之以STS的各種問題意識與理論反省,包括也會問題化生態科學本身。

」問題化生態科學,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 (相關連結) 有力檔有不有力—知識傳授的技藝 王秀雲 上課聽演講這件事可能是相當違反人性的。

試想,一群人安靜地坐在一個封閉空間裡聽一個人在台上講話,短則50分鐘,長則兩、三小時,要能維持注意力,若沒有好萊塢電影的情節,內容又不會挑起人的激情,恐怕就得有十八般武藝了。

道具很重要。

有人說, (相關連結) 旅館鑰匙、瓶中船、象牙球與奉茶小童—在技術物中體會STS 郭文華 過去幾年參與教育部的新興領域計畫,有機會聽到許多精彩的STS介紹。

其中,為說明這個領域的獨特觀點,講者往往以一些典範性的案例闡釋。

比方說,行動者網路理論(actornetworktheory, (相關連結) 博物館與現代科學的興起 李尚仁 今天在台灣談到博物館和科學的關係時,大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它的科普教育功能。

博物館的主要訴求似乎就是以模型、影像乃至電腦裝置,用聲光效果和趣味化手法吸引參觀者,設法把艱深的科學知識以淺顯的方式傳播給一般民眾。

一般人大概很難從博物館聯想到最先進的科學研究, (相關連結) 公道揮不去的惆悵—在歷史中的戰爭與人體試驗 郭文華 1970年代後期開始,一些團體聲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徵用台籍士兵的行為,原住民Sniyong(1919-1979;日文名中村輝夫,漢名李光輝)就是一個例子。

Sniyong在戰爭時被徵入義勇隊,在1944年夏季派往印尼,此後音訊全無。

(相關連結) 生命如同機器?─現代醫學的生死觀 李尚仁 已臻從心所欲不逾矩之齡的英國女作家珍米勒(JaneMiller),最近出版了一冊散文《瘋狂年歲》(CrazyAge),記錄她對老年的體驗與反思。

珍米勒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對現代醫療的使用也愈來愈頻繁:她雙膝都換了人工關節, (相關連結) 科學問題還是政治事件—1965年台灣進口沙克疫苗風波 張淑卿 在1950、60年代的台灣,夏季時家長深怕家中幼童有發燒現象,因為一旦發燒,常出現雙足無法行走的併發症,這是急性脊髓灰白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的典型症狀。

台灣地區自1955年通報小兒麻痺症,1957年少數的開業醫師或醫院自行進口於1954年發明的沙克疫苗, (相關連結) 跨領域的永續挑戰:研究型大學的教學卓越 郭文華 今年4月,眾所矚目的高等教育大型補助計畫—「邁向頂尖大學」,也就是一般所稱第二期「五年五百億」計畫的審議結果公布。

跟2006到2010年執行的第一期計畫相同,在30個申請學校中有12個學校雀屏中選,獲得從2億到31億不等, (相關連結)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隨便問一個大學生:「什麼是科學?」答案八九不離十都是「科學有方法」、「可以用實驗證明的」、「可以重複的」等。

可見近代科學社群所打造的形象頗為成功。

事實上,在科學革命的年代,科學方法的確是相當核心的問題, (相關連結) 「STS四不」首部曲:STS不是科普也不是科技與人文大師對話 陳恆安 STS是什麼?2007年教育部「補助推動大學校院科技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要點」,以負面表述簡要勾勒了STS的研究取向。

本文嘗試進一步說明其中的第一與第二條原則,即:STS不是科普,以及STS不是在做人文與科學、高僧與大科學家之間分庭抗禮的傳統「對話」。

(相關連結) 是心意相通還是行禮如儀—機器與人的交集與互動 郭文華 去年一個智慧型汽車廣告,以曖昧的男女關係為主軸—「他」走向工作台,喚起沉睡在機器手臂中的「她」。

他們互相交談,往未知前進。

途中她思考路況,讓他安心駕駛。

他看不見黑暗與死角,但她可以。

在兩人世界裡,他們雙手互握,十指緊扣,深情對望—到這時, (相關連結) 東亞病夫的起源 李尚仁 「中國人是東亞病夫。

」這樣的說法充斥於中文歷史著作和小說、電影等通俗文化作品中,可說每個華人都耳熟能詳。

只要看過〈精武門〉(1972年)中日本武師用「東亞病夫」的匾額侮辱中國人,都會印象深刻。

最近同樣的題材重拍, (相關連結) 鐵路的教化作用 李尚仁 火車現在是個人人習以為常的大眾交通工具,但除了「磁浮列車」、「子彈列車」之外,一般人很少會從「火車」聯想到高科技的炫目形象。

至於把鐵路跟大眾啟蒙連結在一起,更是把不相干的兩碼子事混為一談。

除非像「鐵道迷」那樣發思古幽情,進而激起對歷史與文化遺產的研究興趣, (相關連結) 科學發展與人類權利 戴華 任何科學研究,即使可望帶來重大福祉,都必須在不違背倫理規範的條件下進行。

毫無疑問的,這是所有民主社會的共識。

正如同前衛生署長葉金川當初在立法院,面對有關台灣生物資料庫建置計畫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展開的質詢時,斬釘截鐵地指出的:「寧可不執行這項計畫,也不要侵害人權。

(相關連結)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相關連結) 改革的理由:研究型大學的跨領域嘗試 郭文華 最近幾年,「跨領域」跟「卓越」似乎連在一起,成為研究型大學邁向頂尖,凸顯特色的新口號。

不管是以文科見長的某國立大學,提出認知科學計畫,標榜「透過注入人文觀點,為國內神經科學領域開創新的視野」,還是某公共衛生重鎮調整研究能量, (相關連結) 史懷哲與非洲人 李尚仁 大家都知道史懷哲是位擁有崇高人道精神與奉獻熱誠的醫師,也是位哲學思想相當深刻的作家。

他不辭辛苦、克服萬難志願前往非洲為當地人提供醫療服務,無疑是位充滿奉獻熱忱的人。

或許讀者也會理所當然認為像史懷哲這麼胸襟恢弘、智識淵博, (相關連結) 白色巨塔的前世今生 郭文華 說到醫院,大家最熟悉的大概是「白色巨塔」,一個揉合了醫學神聖與象牙塔崇高的象徵。

不管是日版的浪速大附屬醫院或者是台版的聯大附醫,我們看到醫學中心裡醫師的爭權奪利。

在人性與權力的掙扎中,這群菁英將病人當成累積專業與政治資本的工具,在相互踐踏中朝著巨塔頂端奮力攀登。

(相關連結) DDT與樹頭的死貓—台灣除瘧的科技與爭議 林宜平 1965年,台灣宣告已進入家戶噴灑DDT的政策,成功根除瘧疾。

但是在台灣瘧疾逐漸消失的同時,1962年美國的卡森女士(RachelCarson)出版《寂靜的春天》(SilentSpring),書中嚴厲指控DDT的濫用會引發生態浩劫。

(相關連結) 史懷哲的神經衰弱 李尚仁 在20世紀初前往非洲從事慈善醫療工作的史懷哲(AlbertSchweitzer,1875-1965)博士,是台灣醫界最推崇的仁醫典範之一,也是考生在醫學院入學面談時最常提到要效法的對象。

(相關連結) 翻譯三唱:跨文化的科學轉譯之旅 郭文華 自2009年春天起,我在科技與社會(STS)研究所授課。

跟許多老師一樣,我在課上使用不少英語文獻,特別是新研究。

而少數經典雖有中譯本,但品質參差不齊,用起來也不見得順手。

做為中文世界裡的新領域,加上不停變動的本質, (相關連結) 請歷史學幫幫科技史! 陳恆安 這幾年經常聽到「理工醫」教育界人文關懷的呼籲。

在各種課程改革中,廣義的科技史往往被視為具有跨越所謂「兩種文化」鴻溝,緩衝知識高度分化造成見樹不見林缺憾的潛力。

相較於自然學科對科技史的想像與實踐,我們很少看到一般歷史學與科技史關係的討論。

不過, (相關連結) 科技渴望公眾參與,試問科技是何物? 王秀雲 晚近這幾年,各種重大科技事件引起多方的爭議與討論(如核能發電的風險、各種汙染、代理孕母、及基因改造物種與食品),而公民參與科技也漸漸成為一個科技與社會的重要議題。

然而,公眾參與科技的條件或理念為何?各方所謂的科技是什麼? 人們想到科學,往往立刻想到方法。

(相關連結) 成就個人與追求卓越—研究型大學的研究倫理 郭文華 幾個月前,《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行榜。

而它也跟其他高等教育排名,如老牌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排名,和幾年前才在台灣暴紅的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一樣,陸續反映在「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也就是第二期5年500億計畫的申請上。

另一方面, (相關連結) 我來、我見、我征服?談科技博物館的STS展覽與導覽 陳恆安 許多家長喜歡帶學童參觀博物館,因為博物館宛如知識殿堂,絕對是首選的「境教」場所。

不過,身為具有科學史背景的博物館工作人員,我經常自問,科技類博物館究竟該傳達什麼樣的訊息給觀眾? 為什麼會如此自問呢?因為博物館的形象一向是「知識殿堂」。

(相關連結) 風災的科技與社會研究 李尚仁 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八八水災,除了造成慘重的災情和復育重建的挑戰外,更引發許多需要深思反省的課題。

近年來台灣屢屢遭受颱風重創,10年來不論藍綠執政,政府都編列大筆預算投入治水。

在動輒百億的特別預算投入後,災難仍舊不斷發生,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相關連結) 從模糊到奈米媽媽不樂洗衣機 林宜平 今年婦女節,梵蒂岡的官方報紙在一篇評論中指出,洗衣機是比避孕藥更重要的「解放婦女」的發明。

不錯,洗衣機剛問世的時候性能不可靠,不過拜科技進步之賜,終於創造了「超級婦女的形象;這個婦女露出微笑、化好妝,同時容光煥發地周旋在家裡的電氣用品之間。

(相關連結) 與正子人共舞科技與社會的科幻閱讀 郭文華 不管在科學史、科普(popularscience),或者在科技與社會,科幻小說似乎都是若即若離,並無所屬,類似「外星人」的存在。

在形式上,科幻是通俗文類,卻可以有思想的高度;在內容上,它有幻想的成分,卻有科學敘述的邏輯與理性;在影響上,它鎖定特定讀者, (相關連結) 高中歷史課本中的達爾文與「進」化論 陳安 這兩年因緣際會接觸與高中歷史教科書編纂和教材研發相關的事務,瀏覽各版本發現,課本大多以「進」化論來詮釋達爾文理論及它的影響。

加上之前研究高中生物學課本演化論相關議題的經驗,筆者認為生物課本傾向以「競爭」概念為基調闡述演化思想。

因此, (相關連結)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蔡郁俐 現代社會中充滿了各種生活上的科技資訊,其中可能潛藏了一些玄機,例如每天的氣象報告。

過去,農業社會「看天吃飯」,天候如何的確很重要。

但是只有現代人每天透過電視,關注晴時多雲偶陣雨的資訊。

不只外出工作的人要思考出門前的準備,每到颱風季節, (相關連結) 時空之旅的科技與社會 郭文華 拎起行裝,我邁向安排妥當的時空之旅。

我繫上安全帶,調整手表,回首再熟悉不過的家鄉,腦中浮起即將到來的嶄新世界⋯⋯ 「等一下!」對這段文字似曾相識的讀者,或許會脫口而出:「這可不是先前才登過,叫〈科技與社會的時空之旅〉的文章的開頭嗎?」 沒錯,我又在飛機上了。

(相關連結) 沒有丹麥王子的《哈姆雷特》:技術物的歷史 陳恆安 這是什麼?我想沒有人會說它是13公分左右的玻璃封閉細管,上有刻度,內含物似液體吧!讀者的答案應該相當一致。

沒錯,它是水銀體溫計。

體溫計顧名思義是用來測量身體溫度,從19世紀中期到今天,量體溫已成為醫學臨床最基礎的日常檢測項目之一。

不過學者卻納悶, (相關連結) 疫病四部曲 李尚仁 從墨西哥突如其來地傳出「H1N1新型流感」流行的新聞,報導時該國已有一千多人罹病,近68人死亡,而且美國、加拿大、法國與英國都出現疑似病例。

一時之間許多國際機場都開始架設量旅客體溫的儀器,墨西哥關閉圖書館、博物館、學校等公共場所,四處都可見到有人戴口罩, (相關連結)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流行病學研究的利益與衝突 林宜平 1954年,年輕的英國流行病學家多爾(SirRichardDoll,1912–2005)與他的老師希爾(SirAustinBradfordHill,1897–1991),共同發表長期追蹤4萬名男醫師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首度證實吸菸與肺癌相關。

(相關連結) 疫病、謠言與國家政治動員 李尚仁 美國著名的醫學史學者羅森堡(CharlesE.Rosenberg)在一篇討論疾病史的文章中指出,疫病往往提供我們深入了解一個社會的契機。

當嚴重的傳染病發生時,尤其是醫學界對致病原因、傳染途徑和治療方法還不清楚的新疾病,危疑不安的氣氛和對防治政策的爭議, (相關連結) 科技與社會的時空之旅 郭文華 拎起行裝,我邁向安排妥當的時空之旅。

在這趟旅程中,時間不僅是時鐘上的刻度或數字,在穿越空間的同時,它是追逐與被追逐的對象。

空間在這裡也不再是地圖上的一個記號,在穿越經緯的當下,時光隨之流轉,轉折俱進。

我繫上安全帶,調整手表,回首再熟悉不過的家鄉, (相關連結) 人群分類的難題 李尚仁 近年來基因體研究被視為最前端、最具突破性與發展潛力的科學領域,除了企圖透過這方面的研究了解人類的生理功能與病理現象,進而研發各種診斷、預防與治療的方法之外,透過基因研究了解人類的演化、遷徙與族群的形成,也成為熱門的課題。

然而, (相關連結) 跨國跨科際交鋒下的標準論述與知識前鋒 郭文華 在《射雕英雄傳》裡有個心思精純,武功絕頂的老頑童周伯通。

相信讀過小說或玩線上遊戲的,都對他使的「雙手互搏」印象深刻。

周伯通是在被黃藥師禁足於桃花島,沒事分心的狀況下,領會了「左手跟右手打架」的訣竅。

當時他獨自練功已有數年,自知大有進境,卻苦於無人可以切磋。

(相關連結) 從科學到產業:台灣鹽業的真實面貌 方俊育 我們現在知道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寫作NaCl,而氯化鈉的含量也正是製鹽業進步的重要指標。

不過從鹽業的發展史來看,以氯化鈉成分做為鹽品質良莠的標準,在台灣還是近代的事。

清朝的時期,還是用外觀或目測來判斷鹽的品質,有一份史料可以參考。

(相關連結) 從死亡證明書到實驗室:子宮頸癌致病機制的科學爭議 王秀雲 根據衛生署2007年的統計,子宮頸癌名列10大主要癌症死因的第8名,地位相當重要。

今日如果在網路上以「子宮頸癌」為關鍵字搜尋相關資訊,或閱讀相關單位提供的衛教單張,我們很快會得知HPV(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的關聯性,以及各種可能致病的危險因子, (相關連結) 逐漸被遺忘的悲劇─多氯聯苯中毒事件 張淑卿 翻開台灣公共衛生發展史,公害事件如RCA工廠污染,鎘米污染事件,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中毒事件等,都和台灣經濟發展的進程密不可分。

多氯聯苯(PCB)中毒事件又稱為米糠油事件。

(相關連結) 辨識技術的演變史 李尚仁 在倫敦大學從事科技與法律研究的報導作家馬可斯(AmberMarks)最近指出,西方國家治安當局目前進行著不少透過氣味來偵測犯罪的研究。

英國警方就正在研究藥物成癮者的身體是否會發出和一般人不同的味道,而警犬是否能辨認被這樣的味道。

之前, (相關連結) 「闢蹊」:網路與知識生產的標準化革命 郭文華 今年初某暢銷作家在其新書中引用某部落格談賓士計程車經營的文字,在未註明出處下當成親身經驗,引發社會議論。

最初該作家聲稱這類經驗人人都有,「英雄所見略同」,敘述自然沒有差異。

但隨著兩造的文字在網路上流傳比對,作家最後終於承認是在不知情的瞳況下輾轉引用這些文字, (相關連結) 生死輪迴:從庫魯到狂牛─談現代食物鏈 林宜平 近年來從美國狂牛肉、戴奧辛毒鴨蛋、中國大閘蟹、孔雀石綠石斑魚,到豬肉瘦肉精,食品安全議題屢屢登上報紙頭條,讓消費者人人自危,唯恐「禍從口入」。

在英語世界裡,「吃什麼長什麼」(Youarewhatyoueat)是一包常用的俗語。

(相關連結) 疫苗接種或人體實驗?1930年代德國呂貝克卡介苗事件 陳恆安 卡介苗(BCG)是預防結核病的疫苗,新生兒就可以接種,是由法國的醫師卡密特(AlbertCalmette,1863─1933)和獸醫、細菌學與免疫學者介侖(Jean-MarieCamilleGuérin,1872─1961)合作研發的。

(相關連結) 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王秀雲 幹細胞研究(stemcellresearch)可以說是新興科技中最令人矚目的題目之一,它似乎充滿了希望,人們一提起幹細胞,用的是「曙光」、「光芒四射」、「點石成金術」、「神奇寶貝」,甚至「嫦娥的仙丹」等充滿興奮的字眼來稱呼它。

(相關連結) 傳染病、產褥熱與洗手 張淑卿 日前與一位醫學中心資深感染科醫師,談到該院在SARS流行期間控制院內感染的問題。

我問起醫院內SARS防治成敗的關鍵,或防止SARS疫情擴散的要項,他的答案並非口罩、防護裝備,或院內動線的規劃,而是「洗手」。

的確,要求所有醫護人員都要正確地「洗手」, (相關連結) 助手隱身、現象現形 李尚仁 去年我在牛津大學聽一位熱帶醫學專家演講,回顧他在非洲從事昏睡病(sleepingsickness)研究的經驗。

有位聽眾問他:「你們還僱用當地人擔任「蠅童」(flyboys)嗎? (相關連結) 尋索躲在標準論述後的台灣防瘧奇蹟 郭文華 大家都知道,看事情有不同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峰」。

不過現實中,大多數敘述並沒有給讀者太多驚喜。

且不提抄襲與轉載,重述故事的人往往不更動老的架構,最多補充了瑣碎的細節而已。

例如某一場瘟疫有多少人感染,第1位登月太空人是先踏出左腳還是右腳。

(相關連結) 阿拉伯的勞倫斯與機車安全帽 林宜平 阿拉伯的勞倫斯(T.E.Lawrence,1888-1935)和機車安全帽有什麼關係?我還記得那部1962年年底出品的電影,飾演勞倫斯的彼得奧圖(PeterOtoole,1932-),白色頭巾下一雙蔚藍色的眼睛, (相關連結) 科學中的隱喻 陳恆安 這學期我教的「科技與社會」課程,有個單元是「科學中的隱喻」。

我選了2003年7月刊於《科學》的〈天敵:隱喻或誤解〉(NaturalEnemies- MetaphororMisconception)做為教材。

利用《科學》上的文章談隱喻,不消說, (相關連結)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絡─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今年8月28日出版的加拿大醫學會學報(CMAJ),有一篇關於子宮頸癌疫苗的評論,值得台灣女性及衛生署注意。

這篇文章有4位作者,分別是流行病學者、生醫倫理學者、女性健康網絡專家及護理人員, (相關連結) 發明的故事—無線電報 許全義 1896年,義大利的業餘玩家馬可尼(Marconi)成功地發出無線電報,取得專利,並成立公司開發無線電通訊的商業利益。

1901年,他甚至成功地把字母S的訊息橫跨大西洋傳遞出去。

1909年,馬可尼也因為在無線電報上的傑出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 (相關連結) 忘了寫字,還是忘了拼字?—三探標準鍵盤 郭文華 「隔壁的,這個字怎麼弄不出來?」「嗯,讓我想想,這樣……不對,是那樣吧。

唉,忘了忘了,真是,都忘光了!」在辦公室或教室裡,往往聽到類似的對話。

怎麼回事?是我們的中文沒學好,還是不好學?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離譜。

對於每個時代的人來說,學方塊字都不是頂愉快的經驗, (相關連結) 捐腎大秀 胡湘玲 在荷蘭,一位37歲的腦癌患者要捐出腎臟。

不過,不是在死後把器官捐給等待名單上的匿名受贈者,而是在她死前由本人與電視機前的數百萬觀眾共同決定誰是受贈者。

今年(2007年)6月1日星期五晚上,在荷蘭的黃金電視時段,3位競爭者現身說法,爭取這寶貴的器官。

(相關連結) 虐待兒童如何成為一個醫療與社會問題 李尚仁 我聽過一位聲望卓著的醫界前輩提到一段軼事:多年前他邀請一位美國醫學教授來台訪問,兩人在醫學院門口看到有人騎摩托車載著3個小孩,美國教授當場驚呼:「虐童!」 我猜講這段往事是要批評台灣醫學教育的人文社會視野不足, (相關連結) 「Oops!」的藝術─穿梭文化,刷新自我的雙語人 郭文華 出國時,有時間的話,我通常會找家書店消磨時光。

沒什麼特別目的,有時留意與工作有關的新書,有時只是隨意瀏覽,重溫逛書架的回憶。

這是上個月的事。

在大學書店的回頭書區裡,身處來往雜遢的讀者中,我正翻閱一本日本科學的書。

當我還沈迷在江戶時代視覺文化與科技的交會時, (相關連結) 生活的有機,有機的生活 張淑卿 近年來,「有機」的產品、概念常見諸於媒體雜誌。

「有機」在台灣不僅僅是一個辭彙,甚至是一個產業。

電視新聞也以專題方式報導有機米、有機蔬果、從事有機種植的農場。

學生幫忙原住民促銷水蜜桃,一再跟我強調:「這是來自奎輝部落,有機栽培的喔。

(相關連結) 窺看美國:從中城研究、蓋洛普調查到金賽報告 林宜平 在漫長的年假裡,空閒時翻閱《蘋果日報》,大幅的彩色圖片配上簡短的文字,完全顛覆我多年的讀報習慣。

而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則是各種大大小小的表格,例如比較山豬與迷你豬,或是女明星的前後任男友:當做寵物,體重較輕、個性溫和、沒有體味的迷你豬勝出;當做伴侶, (相關連結) 瀕臨絕種的生物系 陳恆安 我是生物研究所畢業的,因此近年來各大學生物系更改名稱這種算不得驚天動地的事件,一直引起我的注意。

在這裡,我想簡單談談生命科學系的前世今生,以及一點點的未來。

1982年,行政院把「生物技術」列為「8大科技重點」之一, (相關連結) 生命的定義與戰爭 王秀雲 生命的定義是什麼?有生物學課本定義為「生長、運動、形態、遺傳、感應、代謝」,也有從生命的物質基礎來定義生命,因而有所謂:「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和核酸;生命運動的本質特徵是不斷自我更新,是一個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開放系統。

」這些定義雖然看起來很明確, (相關連結) 男性避孕藥成為可能 李尚仁 提到避孕藥,大多數人第一個印象大概就是:這是婦女服用來避孕的東西,而很難想像會有男性避孕藥的存在。

然而,事實上男性避孕藥的研發已經進行了一段期間,而且連臨床測試都已經進行了。

雖然目前還沒有產品上市,但是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關連結) 美感的標準,標準的美感:再看標準鍵盤 郭文華 今年7月科學工藝博物館以「天涯若比鄰:電信科技與文物特展」為題,回顧台灣百年的通信發展。

從劉銘傳引進電報開始,到戰後電信通訊的恢復,在經濟刺激下電信網路的建立,衛星與越洋電視轉播的引進,「鄉鄉有電話」的實現,電信業務開放,群雄並起, (相關連結) 生命終結的自主權菁英共識vs.民意決定 胡湘玲 德國有句諺語:「人生沒有『一定』,除了『一定』得死。

」 的確,沒有人能夠不面對自己的死亡。

可是,「生命的終結」卻不只是必須承擔與無可改變的命運。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生命終結」的情境有了多元的可能。

從放棄治療到積極安樂死,這 些決定何時,以及如何結束生命的議題, (相關連結) 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 張淑卿 維他命丸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當我帶著感冒的孩子至小兒科看診時,醫師帶著一貫的溫柔態度對著我說:「媽媽,你最近看起來滿疲倦的樣子,要記得吃B群,我自己也吃,可以改善疲勞,精神比較好,我們還年輕不需要吃高單位綜合維他命,B群就可以了。

」 換到另一場景, (相關連結) 賞味期限的標準學 郭文華 夏末,在各色折扣看板下,燠人的暑熱似乎驅不散東區購物街的洶湧買潮,在每個精緻的櫥窗後,購物的熱情竟不亞於屋外的驕陽。

在「限期特惠」的區塊裡,消費者與成山成架的各式精品激情相遇。

精打細算、身經百戰的購物高手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而一波波人潮也吸引過路行人, (相關連結) 從使用的觀點看科技與戰爭 李尚仁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又到了。

論者常把盟軍勝利歸功於美國卓越的科學創新與技術研發能力,投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更是科學對軍事決勝產生關鍵影響的戲劇性範例。

一般認為20世紀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科技能力的高下。

(相關連結) 我們到底需要哪一種科技知識 陳恆安 民眾為何不讀科普文章 這兩年在歷史系服務,由於專業領域是與自然科學相關的科學史,而有機會在各種場合和不同領域及職業的朋友談論與科技相關的議題。

由一次次對話累積下來的印象發現,其實許多人對科技相關知識都還滿有興趣多了解一些的,即使是那些已經進入職場, (相關連結) 知識生產與學術評鑑 陳政亮 人們常常不加思索地假定,學術圈是在追求純粹的真理與普遍的價值,知識生產活動與利益無關。

不過,許多的學術研究卻提出相反的意見,認為在整個知識生產的領域裡,充滿了特殊主義(particularism)原則與利益考量。

(相關連結) 古堡裡的老鼠:從氯乙烯到電磁場的健康效應研究 林宜平 2005年4月,《中國時報》轉載一則英國《衛國》的報導,題名是「老鼠住古堡電磁波實驗品」, (相關連結) 生機飲食、「絕對口感」與食物平均律 郭文華 最近朋友新居落成,邀大夥一起吃個便飯。

我到得早,夫婦也都熟識,所以進門後也不客氣,直接進廚房東摸西探,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這對夫妻都重視生活品質,廚房寬敞明亮有條有理自不在話下,讓我驚訝的是食物架上五斗櫃裡標示「有機」的瓶瓶罐罐, (相關連結) 科學巨星的背後 胡湘玲 大概沒有一個科學事件可以像南韓胚胎幹細胞研究者黃禹錫造假一樣,引起這麼廣泛的討論與注意。

這是關係科學與國際倫理規範事件的大事,雖然黃禹錫名列第一男主角,但是這個事件絕對不是只由他一個人所能成就的,也絕對不是南韓的家務事。

因為, (相關連結) 生物特徵、指紋資料庫風險 周桂田、張淳美 就風險的語源學說,風險原本就是指發生在未來的危險與令人恐懼的情況。

按照這個定義,建立生物特徵資料庫或建立全民指紋資料庫,在現在或許看不出對個人有什麼具體的危害。

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些情況,它們現在只出現在想像中,可是未來也許真的會發生,這些情況包括:除了指紋, (相關連結) 工商社會「文明病」的歷史 李尚仁 我們在大眾媒體乃至通俗的醫療保健刊物與著作中,經常可以看到現代人由於生活步調快速、工作壓力增加,而產生許多身心疾病,包括失眠、頭痛、腰酸背痛、慢性疲勞等等,嚴重的甚至導致「過勞死」。

近年來幾則壯年的高科技產業工程師以及理工教授過勞猝死的新聞,也引起很大的迴響。

(相關連結) 肥胖—遺傳還是生活習慣? 張淑卿 朋友說:「每年暑假我都會瘦個兩公斤,但現在開學快一個月了,都還沒有進展。

」 我說:「我看不出來你哪裡胖了?而且妳是體育老師,每天運動量那麼大,哪會變胖啊!」 朋友說:「我受不了自己身上有贅肉、小腹,你不知道我爸媽嗎?我們一家人除了我之外,都是 胖子。

(相關連結) 在反恐與神風之外—戰爭論述與科技社會 郭文華 在九一一事件屆滿四周年之際,繁華一度的世貿大樓原址正積極規劃成為紀念公園,飛機票上的反恐蕓、兵蕓成為必備項目,而機場的各種安檢措施及簽證控管系統雖然繁瑣難行,但也已慢慢被大家所接受。

一連串的後續報導, (相關連結) 教科書外的演化論—台灣科普的演化論爭議 陳恆安 老師,演化論與進化論是不是兩個不同的理論?」 已經忘了在什麼地方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這個自己從未想過會是個問題的問題,卻意外引起筆者的興趣,進一步了解台灣受過中學以上教育的民眾,究竟如何理解生物演化(evolution)這個在生物學課本出現過, (相關連結) 我手「打」我口跨越文化與語言的標準鍵盤 郭文華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某證券公司營業員因為忙中有錯,把客戶下單的分子與分母打錯,以致數額暴增1萬倍,讓該公司無根由地買進數十億的股票。

雖然主管即時發現,讓部分誤購股票回流市場,但已使當日股市交易秩序大亂,公司也為這錯誤付出慘痛代價。

(相關連結) 從A到E—人格特性與心血管疾病 林宜平 長久以來我對A型人格(typeApersonality)特性的研究一直很感興趣。

一來我原本主修心理,近年來才進入公共衛生領域,A型人格特性的相關研究把心理特質連結至某一重要疾病的發生,是所謂「行為醫學」的濫觴。

二來,我曾經在美國居住多年, (相關連結) 從美軍虐囚事件看醫師的「雙重忠誠衝突」問題 李尚仁 醫生的天職就是竭盡所能地治療照顧病人,這是醫療倫理規範的基本原則。

醫師應該以病人的福祉為優先考量,不只醫界以此自許,這個原則也深植社會大眾心中。

然而,醫師也有其他的身分,他們同時是一國的公民,也可能是特定機構的雇員,這使得他們具有其他的義務, (相關連結) 走過不同時代的標準體重與身材 張淑卿 晚上10點鐘,打開電視機,某位名節目主持人與來賓正在談論瘦身話題,轉至另一台,則是某位營養師在示範如何調理瘦身食譜,再轉至另一頻道,星座專家正講解各星座減肥失敗的原因,購物頻道則密集販售減肥食品、健身器材,新聞頻道才剛報導某位名人代言的食品,誇大其減肥效果, (相關連結) 從香米案看傳統知識的保護 許全義 依據世界智財組織(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的見解,傳統知識(traditionalknowledge, (相關連結) 戰爭、媒體與科學人:談凱利博士事件 陳世榮 「我怎會淪落到這樣的地步?是我真的說錯話了嗎?我洩漏了國家機密了嗎?為什麼唐寧街與國防部出賣我,讓我在全世界媒體前出盡洋相?難道我不應該告訴記者,伊拉克只有30%的可能擁有生化武器嗎?可是我並沒說政府在《九月文件》中造假呀? (相關連結) 基因改造螢光魚的風險評估與科技政策 周桂田 在二○○四年最後一天,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在動物所的礁溪臨海研究所召開院外年終記者會,公布了以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綠脊螢光神仙魚,隨後台大醫院也宣布研發基改凸眼螢光魚成功,這是繼邰港二號、邰港三號基因改造螢光魚後,我國兩項新的技術發展。

(相關連結) 盡在皮相裡:身體的呈現、標準與差異 郭文華 去年跟幾位朋友參觀一個以回歸解剖傳統為名,以揭露人身奧祕為媒體關注的展覽。

一進展場,在刻意布置,稀疏錯落的田園景致中置放著數尊人體,或站或臥,或走或坐,有在棋盤前凝坐沈思者,有側撲疾奔手舞足蹈者,或頂天立地,或婉約含蓄,栩栩如生。

而中間陳列的是支離分散的局部, (相關連結)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最近教育部完成「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草案,其中明訂「同志教育」納入性別平等相關課程。

這當然是好消息,而國內一般也稱這是性別教育的一大突破,因為如此一來同性戀「不再是校園禁忌」。

然而,在這些表面上的贊同聲中,我們還是可以隱約感受到一種對同性戀的疑慮。

(相關連結) 煉金術、科學與歷史課 陳恆安 教室外走廊,迎面跑來一位同學。

「老師!你明天要講煉金術是不是?那其他同學要來旁聽可以嗎?」 「沒問題啊!只不過你們聽完之後可是學不成什麼法術的。

」我笑著回答。

走回研究室的路上,同學熱情的聲音與期待的眼神不斷浮現腦海。

我突然想到, (相關連結) 排華風潮與康德黎的痲瘋研究 李尚仁 孫中山曾經「倫敦蒙難」,是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當年營救他的人是他在香港習醫時的老師康德黎(SirJamesCantlie,1851-1926)。

康德黎因而成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英國醫師之一。

不過故事通常沒有告訴我們康德黎的醫學專長, (相關連結) 孩子的黃卡對台灣幼兒預防接種的觀察 張淑卿 幾個月前,帶著孩子至小兒科診所報到,親切的女醫師對著幼子說:「恭喜!畢業了。

」初聽這句話您可能認為我的孩子從學校畢業了,其實不然,是因為孩子終於打了最後一劑的日本腦炎疫苗,完成了台灣政府規定的所有小兒預防接種項目。

算一算孩子從出生以來,總共打了18次預防針, (相關連結) 遲到不遲到?時刻的文化感知 郭文華 在文學中時間或許是不可捉摸的書寫對象,但現代社會卻悄悄地在文人騷客的悲歎中賦予它兩種面貌——光陰與時刻,並據此刻劃我們的生活節奏。

在〈現代社會的韻律與時間〉(本刊今年六月號),筆者已談過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的邏輯,本篇把重點放在時刻, (相關連結) 日常生活裡的難題:膽固醇與荷爾蒙 林宜平 家父是所謂的「高血脂患者」,過去30年來膽固醇濃度都偏高,他曾經嘗試改變飲食,增加運動,目前以藥物控制,但是按照健保給付規定,每隔幾個月抽血檢查,膽固醇濃度總是在200至300之間擺動。

家父已經年過七十,但是不但外表看起來年輕,而且活力充足,退休之後, (相關連結) 舊科技、新思維—勞動的故事 胡湘玲 這個勞動的故事開始於「很久很久以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民無處棲身是德國面臨的最嚴重問題。

在北萊茵—威斯法倫邦的魯爾工業區裡,一個小朋友得到一幅畫當禮物。

送禮的人說:「你可以把這幅畫掛在家裡的牆上。

」 「可是我們還沒有牆呢?」小朋友說。

(相關連結) 現代社會的韻律與時間 郭文華 作為感官的一個維度,時間無所不在又無法捉摸,是抽象卻又與我們須臾不離的大哉問。

從物理學對時空的定義、生命科學對生理周期的探索,到文人雅士對光陰流逝的感傷、凡夫俗子對送往迎來的約定俗成,在在顯示時間這個議題對人類生活無遠弗屆的影響。

當然, (相關連結) 科學像匯率兌換嗎? 陳恆安 激情的二○○四年三月下旬, (相關連結)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熊寶寶哪裡來的考古學? 我們熟悉的熊寶寶,既完美又溫馨:不但不會像真的大熊對人造成可怕的傷害(其實這種威脅大多是人類入侵牠們棲境的後果),而且毛茸茸、軟軟的,最適合做為小朋友的玩具或睡覺伴侶。

雖然每個熊寶寶可能被小主人擬人化,像真有生命似的, (相關連結) 英國基因改造作物爭議 李尚仁 近年來歐洲民眾的強烈抗拒,使得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allymodifiedcrops,以下簡稱基改作物)的引進、種植和市場銷售都遭失敗。

儘管有些政府其實有意推動這項生物科技的發展應用,例如英國首相布萊爾就認為英國應該趕快投入, (相關連結) 萬物為人的尺度?─現代化、標準化與感官 郭文華 標準化」給人兩種很不同的印象,一個或可用以下情境代表:在光亮的辦公室裡,人人在整齊劃一的工作格中,或上網或打電話,迅速而興致高昂地工作。

另一方面,要是我們將視線轉移到灰暗工廠的交班時刻,千萬個身著寬鬆制服、毫無特徵的裝配員,間或交換著短促對話, (相關連結) 從美國經驗看科技資訊的流通與管制 許全義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制似乎愈來愈重要。

歷史教科書在詮釋現代科技的興起時,總不忘提到智權法制激勵創新發明。

所以我們也就不斷積極引進專利、商標、著作權等法規體制, (相關連結) 我真是個科學白痴─談無知的自我建構 陳恆安 本校缺乏理工農醫學院,因此這學期筆者在通識中心開了一門「生命科學科普閱讀」,目的在提供一門與生命科學相關的課程。

前幾天有一位修課的同學透過電子郵件問了筆者一個問題,他自忖可能沒什麼水準,但筆者卻認為是非常核心的問題: 老蘇,到底什麼是科普? 筆者並沒有直接回答, (相關連結) 醫藥標準化─商業利益與國家主權折衝下的身體 郭文華 幾年前有機會參觀東京的吉野工業所。

行前知道該公司與另一家公司占有市場的八成,其規模可想而知。

但當我們一進簡報室,卻發現陳列架上雖然滿滿陳列各種產品,從清潔劑到運動飲料應有盡有,但上面可沒一個有「吉野」字樣的。

看我們滿腹狐疑, (相關連結) 科學媒體化 陳恆安 學期末,陸續收回學生的報告,批改時,我習慣檢視作業末尾所附的「參考文獻」。

改了若干報告之後,對學生使用的資料以及來源隱隱約約有些感覺。

雖然沒有仔細分析,但是「參考文獻」的確呈現出學生「多元」的科學技術知識來源與模糊的科學形象。

換句話說,學生心目中的科技知識, (相關連結) 神奇療法或巧合誇大─血清療法的早期爭議史 李尚仁 SARS這種新的病毒疾病目前還沒有確實有效的療法,因此中國大陸傳出痊癒病患的血清具有療效的說法,就受到相當重視。

台灣有醫院嘗試此療法,有病患家屬在網站上徵求救命血清,也有痊癒者捐血回饋社會。

然而,部分醫界專家警告說SARS血清的療效不明, (相關連結) 自然與社會的交集─統計學的歷史 王秀雲 在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各種數字與它們所代表的事實,例如世界上每分鐘有若干個嬰兒出生、若干個人死亡,以及每天有多少人被診斷患有癌症等等。

現代人了解社會現象及自己的生活,最常見也最有說服力的方式,往往就是使用統計數字。

最近SARS流行,據說有5%或15%的死亡率, (相關連結) 誰的「生命藍圖」?─後基因體時代的蛋白體學 胡湘玲 「細胞研究中真正的主角不是基因,而是由基因所決定的蛋白質。

」 研究成果登上二○○二年四月《自然.遺傳學》月刊,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學研究所教授克羅斯(JoachimKlose)如是說。

在蛋白體學研究領域裡, (相關連結) 「對號入座」資訊經濟時代的號碼與人 郭文華 最近假轉帳,真詐財的事件層出不窮,受騙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受害者接到天外飛來的手機簡訊或是來電,要他們去提款機將錢轉入指定的帳號。

隨著一步步的操作程序,一筆筆金錢或者更正確地說,帳戶裡的存款額便無聲無息地消失無蹤。

過去的金光黨徒還必須親自以精湛「演技」在街頭詐騙, (相關連結) 生物科技能解決糧食問題嗎?─科技決定論的盲點 李尚仁 由來自十個國家的科學團隊組成的「國際水稻基因定序計畫」,於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宣布水稻基因解碼工作已經完成定序草圖。

由於我國研究團隊也參與此一研究,因此同步在國內召開記者會說明此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並受到媒體的重視,而以相當篇幅加以報導。

其中有些報導強調, (相關連結) 通往科技新知的另一條途徑 陳恆安 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常與各領域的朋友談到科學普及的問題。

大多數人都不否認科技是影響世界發展的主要動力,也因此認為科技知識在「知識經濟的社會」中顯得特別重要。

但是,一般民眾必須擁有多少科技知識,他們卻各有主張。

因為,民眾的科學素養不可能像電腦設備一般,不斷升級, (相關連結) 資訊的經濟觀察 許全義 大家都說知識經濟是時代的趨勢,但是,說到什麼是知識經濟,就缺乏深入淺出的介紹文章了。

本文討論的是資訊的經濟面相,就當是拋磚引玉吧。

有些學者認為,知識經濟沒有理論依據,不像資本主義有《國富論》,所以未來走向混沌。

不過,就算如此,這一混沌中還是有某種秩序存在, (相關連結) 倉皇奔逃中的白袍醫師:從醫療糾紛到醫療體制 傅大為 最近在一所醫學大學中,參加了一個「醫療糾紛與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座談會,頗為精彩與令人感觸,所以藉此機會,為文討論。

座談會以一部英國電視台的精彩短片開幕-《醫師為什麼會犯錯?》(Whydoctorsmakemistakes?)。

影片開始, (相關連結)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預防醫學的概念,大概是十九世紀以來無數流行病經驗促成的重大公共衛生成就。

所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但是現代人的生活常識,也反映了現代人的疾病觀。

在流行病猖狂的時代裡,這的確是個有效的策略,許多疫情確實可以及早控制。

直到今天,早發現早治療也是癌症防治的重要理念。

(相關連結) 數字不一定會說話─科技風險評估的盲點 李尚仁 今年九月,日本最大的電力公司「東京電力」爆發了嚴重的核能安全事件,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日本政府調查發現,前蘇聯的轍諾堡核電廠在一九八六年發生嚴重災變之後,該公司自一九八七到一九九五年間共偽造了29件核電廠的安全檢查紀錄,像是原子爐圍阻體表面龜裂、耗損, (相關連結) 心肝寶貝只送不賣?─器官「捐贈」的文化社會問題 王秀雲 由於器官移植技術的進步,現代人送禮不僅可以送百貨公司買得到的禮品,必要時也可以把自己的心肝掏出來「捐贈」給需要的人,可說比割股療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直覺會以為贈送蛋捲跟捐贈器官是很不同的,起碼捐贈器官還用了「捐」字,好像暗示了捐者某種程度的犧牲, (相關連結) 以科學之名─塔斯克吉梅毒研究 陳恆安 雖說覆水難收,但是我們已停止沉默,不再逃避。

終於,我們能正視你們的眼睛,我代表美國人民對你們說,美國政府對你們的處置是可恥的,我感到抱歉。

─美國總統柯林頓,1997年5月16日 美國總統柯林頓這段話的背後,是一段長達四十年的血淚史, (相關連結)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十九世紀初,已經可以算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吧,有一頭來自非洲的長頸鹿長途跋涉,不但坐船遠渡地中海,著陸之後坐駱駝車,最後還在法國境內從馬賽步行了八、九百公里到巴黎,沿途吸引了成千上萬好奇的法國人觀看。

這是有史以來長頸鹿第一次出現在巴黎,風靡了整個巴黎。

(相關連結) 恐佈分子就在你身邊?─談生物檢測 胡湘玲 「遭受恐怖攻擊」--這個一向被保險業者評估為發生機率微乎其微的風險,在911之後已經成為「日常」的危險。

每次發生飛機墜毀、火車相撞、高樓傾倒的意外,「是不是又一次的恐怖攻擊事件?」已成為例行的問題。

當意外變成可能,高科技範疇中長久以來受到忽視的安全問題, (相關連結) 科技與日常生活 郭文華 坐在電腦前,我一字一字敲著月底截稿的文章,卻心不在焉。

說不上原因,總覺得被什麼東西牽絆著:三天前電腦中毒,無法再收發信件,與世界斷絕;兩天前才知手機已被停話,門號被取消,不但要重購預付卡,更新號碼,還要跟一堆朋友說對不起,請他們更正資料;網路瀏覽器故障, (相關連結) 老大哥在看著你─監視攝影機的使用與濫用 李尚仁 這半年多以來,監視科技成為熱門的國際新聞話題。

在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國開始加強使用各種監視科技來預防恐怖分子再次攻擊,像是在機場加強安檢時大量使用X光儀器來檢查行李,賦予情治人員更大的權力來監聽電話、監看信件與電子郵件, (相關連結) 為什麼環保冰箱不容易走進家庭? 羅志誠 「政府安全專家持續警告,消費者應停止使用色佛(Servel)公司在1933-1957年間生產的瓦斯冰箱。

因為外洩的一氧化碳將有致命的危險。

」—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1998年7月22日 現在一般家庭普遍使用的冰箱是「電動壓縮式冰箱」, (相關連結) 你才不正常!─正常與偏差的歷史與文化觀察 陳恆安 從清華大學校門口上新竹客運,往交流道方向駛去,短短數百公尺的光復路,路旁景致像極了一件大型的達達拼貼藝術。

先是學術地位崇高的清華大學,接著是樸素的店家,販售新竹米粉貢丸;突然,交錯出現了幾家裝有玻璃彩窗的檳榔攤,由身著前衛服飾的辣妹守著, (相關連結) 美麗新嬰兒 王秀雲 二○○一年十月間,美國公共電視播出了一個節目叫〈製造嬰兒的十八種方法〉。

顧名思義,科學家號稱製造小孩的方法至少有十八種, (相關連結) 小孩子與小猴子─談動物實驗 胡湘玲 三歲的小路加不能出去玩。

為什麼?不是感冒,沒有下雨。

原因是:路加的爸爸是腦生理學家,用靈長類動物做實驗。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只不過跟我們平常的想像有點出入。

科學家--積極進取、不屈不撓、充滿鬥志、向宇宙大自然挑戰、在無邊無盡的知識海洋上航行。

(相關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