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Pods不支援無損音質、果粉聽不到!為何要在Apple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蘋果日前宣布Apple Music將於6月起開始,陸續讓旗下7500萬首歌曲升級成無損音質。

但AirPods並未支援無損,此舉是自打臉嗎? 新聞 最新新聞數位專題熱門圖解專家觀點 主題分類 前端科技5G通訊AI與大數據電動車/交通科技物聯網區塊鏈能源環保服務消費新零售金融科技服務創新產業應用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醫療生技資訊安全智慧城市智慧製造雲端運算與服務數位生活3C生活遊戲/電競影音/新媒體教育/人文企業職場商業經營創新創業行銷與Martech職場/工作術程式開發產業動態 數位行銷學院 課程一覽企業內訓團票預購 品牌活動 社群活動未來商務展MeetTaipei 品牌社群 未來商務Meet創業小聚 雜誌 最新出刊訂閱優惠關於我們內容轉載規範服務條款與隱私權政策廣告刊登場地租借徵才聯絡我們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2:00;13:30-17:0010694台北市光復南路102號9樓aboutus|廣告刊登|場地租借|內容授權 新聞 專題 社群 活動課程雜誌調查所Podcast登入/ 註冊熱門新聞活動會員Podcast 擷自Apple官網 自家的AirPods不支援無損音質、果粉聽不到!蘋果為何要在AppleMusic上推出?2021.06.043C生活極客公園蘋果日前宣布AppleMusic將於6月起開始,陸續讓旗下7,500萬首歌曲升級成無損音質。

但AirPods並未支援無損,此舉是自打臉嗎?蘋果日前宣佈,將為整個AppleMusic曲庫提供「無損」音質選項,並推出以杜比全景聲為基礎的「空間音訊」功能。

所有無損、空間音訊內容都將直接包含在AppleMusic訂閱裡,不再額外收費。

此舉對整個串流音樂產業來說,等同於一項打擊。

另一家主打Hi-Fi並提供「高解析無損」的音樂服務Tidal,針對「無損音質」要收取兩倍的訂閱費,每月20美元。

而全球使用者量最大的音樂服務Spotify則沒有無損選項。

延伸閱讀:拚完月費、曲庫量後,串流音樂平台下一戰場的「無損音質」是什麼?AppleMusic支援無損音質的消息引發了輿論的熱烈討論。

大眾很快地發現,蘋果自家的耳機、音響產品並不支援「無損」重播,包含去年主打「高保真音質」的AirPodsMax。

隨著爭議蔓延,蘋果近期火速上線了一個Q&A頁面,詳細回答關於「無損音質」的問題,解釋了為何藍牙耳機不能支持無損,並承諾在後續的軟體更新裡讓HomePod音響支持無損。

從iPod時代起,蘋果並未排斥「無損」。

蘋果的產品哲學強調輕薄、舒適、無負擔,這與樂迷「為追求音質可以放棄一切」的做法相悖。

近幾年,蘋果更是大力推廣無線產品,賣出了超過2億副AirPods,而它們的設計初衷,顯然不是用來「聽無損」。

此時推出「無損」音質,對蘋果來說是「自相矛盾」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反無損」的蘋果蘋果是一家靠音樂生意起家的公司,但它從未做過Hi-Fi的生意。

20年前,在賈伯斯發佈iPod時,他所關注的核心是「效率」。

比較了CD、MP3等播放器,強調iPod的核心優勢在於內建了一塊5G容量的硬碟,能夠儲存1,000首歌。

這1,000首歌,肯定不是CD品質的無損音樂。

賈伯斯為iPod訂下的目標很簡單:讓用戶隨身攜帶自己的音樂庫。

圍繞著此宗旨,iPod變得更輕薄,容量也變得越來越大。

之後幾年,蘋果推出重量僅11g的iPodshuffle,也推出過容量160G、能裝40,000首歌的iPodclassic。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理解為何蘋果一直不做無損Hi-Fi的生意。

蘋果產品要輕薄便攜、高效易用,而大部分的Hi-Fi裝置,為盡可能實現真實的音質,需要大體積的音訊檔案格式,複雜的解碼、放大器電路、高阻抗耳機,還需要高功率的電源去驅動,最終必然端出笨重的產品。

蘋果注重效率和便攜性,並不代表它不在乎「音質」。

2003年,蘋果推出iTunes音樂商店時,放棄了主流的MP3數位聲音格式,並選擇了更先進、壓縮效率更高,但仍屬小眾的AAC編碼。

硬體、軟體以及服務,自己掌握整個生態鏈,讓蘋果可以擁抱更先進的技術。

蘋果最早採用了128kbps的位元速率標準,一首4分鐘的歌曲體積大約只有4M。

後來,隨著產品儲存容量的增加,蘋果將歌曲封裝的位元速率逐步升級到192、256kbps。

256kbps的位元速率、AAC編碼的音樂,得到了用戶和產業的一致認可。

參數上,AAC256k的音質甚至能優於320k的MP3,人耳基本上很難分辨出320kMP3和無損CD的音質差距,至少在一般的音訊設備上是如此。

只有透過優秀的重播設備,經過反覆的對比,才能聽出兩者之間細微的差別。

自2007年迄今,AAC256k成了蘋果音樂生態的黃金標準。

從iTunes到AppleMusic,一用就是14年。

2017年,蘋果在iPhone7上取消耳機孔,推出AirPods藍牙耳機。

PhilSchiller在發佈會上將這一做法稱為「充滿勇氣的決定」,因為蘋果認為無線能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初代產品的宣傳影片中,JonyIve說,「我們相信,未來是無線的。

(Webelieveinawirelessfuture.)」藍牙無線耳機更難支援重播無損音樂。

目前主流藍牙協議支援的最高位元速率大多在328kbps到576kbps,即便是Sony推出的高位元速率協議LDAC,最2ji 也只支援990kbps,相較於CD無損所需的1411kbps還差了一大截。

此外,藍牙的位元速率越大,穩定性和傳輸距離也相對降低、延遲變高,這都會導致體驗上的瑕疵。

AAC音訊編碼是蘋果音樂生態的核心,因此也在AirPods、Beats等自家藍牙耳機上採用了AAC的編碼傳輸方式。

這種方式相較於大部分的Android手機連接藍牙耳機,能省去一次解碼、編碼的過程,提升訊號傳輸和轉換的效率,盡可能提供高品質、低延遲的音訊體驗。

無論是iPod時代的輕薄便攜,還是iPhone時代擁抱的無線技術,蘋果是一家強調「音樂體驗」、而非「Hi-Fi參數」的公司。

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它是「反對無損」的先鋒。

「支援無損」的蘋果做音樂生意20年,蘋果也有過幾次關於Hi-Fi的嘗試。

2004年,針對當時CD聽眾的需求,蘋果推出了AppleLossless無損編碼格式(ALAC),用戶可以將數位CD檔案轉製成iPod支援的格式,放到iPod上聽。

iPod和早期iPhone使用的30針介面支援模擬訊號輸出,使用者還可以將iPod外接在音訊放大器上,無損輸出到音響。

2006年,蘋果還推出過一台名為iPodHi-Fi的音響,售價350美元。

但Hi-Fi畢竟是小眾需求,這款音響的定位有些尷尬,和蘋果的產品氣質也不太相符,導致銷售成績不理想。

一年多後,iPodHi-Fi默默停產,而這也是蘋果最後一次嘗試入局Hi-Fi。

雖然早就推出了ALAC無損編碼格式,蘋果卻從未在iTunes商店裡銷售過「無損音樂」。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唱片公司不願意。

2010年以前,實體CD銷售還是一個熱門的生意,若iTunes所銷售的音樂能達到CD音質,可能會傷害實體CD的銷售。

但隨著實體唱片的銷量逐年縮水,串流媒體早已成為唱片工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對唱片公司來說,將更高音質的音樂授權給蘋果,似乎是一個更好的決定。

再加上iPhone的容量越來越大,5G帶來了更快的傳送速率,無損音樂巨大的檔案體積不再為用戶帶來太多的額外負擔。

此次蘋果在AppleMusic上即將提供的無損音樂,就是以ALAC編碼格式為基礎。

除了CD級別的無損音質外,蘋果還會提供192kHz/24bit的「高解析無損」。

這種規格的音訊檔案能容納的「資訊量」,理論上相當於CD的5倍,蘋果裝置本身不支援解碼,使用者需要另接一個外部解碼器才能收聽。

對蘋果來說,只要獲得唱片公司的允許,向使用者提供無損內容也只是「舉手之勞」。

蘋果很早之前就請唱片公司提交高規格的「原始數位音源」,其中要求錄音的規格至少要達到44.1kHz、原生24bit的水準。

這些母帶都保存在AppleMusic的數據庫裡,蘋果只需按無損標準封裝一下,就可以提供給使用者。

在一份早期的技術檔案裡,蘋果解釋了為何要向唱片公司索取高品質的母帶:「隨著技術進步,頻寬、儲存容量、電池壽命和處理器性能都會提升,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母帶的品質優勢,進一步提升音樂體驗。

」很明顯地,蘋果早就有提供更高品質音樂的計劃。

對蘋果來說,提供「無損內容」很簡單,但要讓無損內容與自家的軟硬體產品結合就有些困難了。

過去十幾年裡,蘋果對音樂做了各種軟硬體方面的優化,它們都是以有損的AAC編碼為基礎實現的。

例如蘋果大力推廣24-bit位元深度的錄音規格。

技術上,更大的位元深度意味著聲音可以有更大的動態範圍。

不同大小的聲音,能被更精準地記錄下來。

之所以要求聲音有更大的動態範圍,一方面是蘋果在使用AAC編碼壓縮時,能有更大的處理空間。

另一方面,也便於蘋果針對不同的產品特性,在硬體方面對聲音進行優化。

蘋果在AirPods、Beats耳機和HomePod音響上,都會對音訊訊號進行不同的「適應性處理」,優化頻率響應,提供相容於不同場景的聲音體驗。

這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何目前所有的蘋果耳機、音響幾乎都不支持無損。

因為蘋果的音訊體驗都是以AAC為基礎打造的,從母帶標準、編碼封裝,再到藍牙傳輸、提升不同裝置的相容性等,計算音訊的思路已刻進產品的DNA裡。

以AirPodsMax為例,直接輸入無損音訊的訊號,耳機也會先將它轉換成數位訊號,經過一次運算、優化後再轉成聲音,整個過程無法做到無損。

想要提供更好的音樂體驗,絕不只是「把母帶封裝成無損格式提供使用者」就夠了。

關鍵問題在於,如何以更高的錄音、製作、重播標準為基礎,升級聲音體驗。

此次一同推出的「空間音訊」功能就指明了一個方向:蘋果正在嘗試和杜比合作,將傳統的雙聲道立體聲歌曲升級到5.1聲道。

長大成人的AppleMusic像「AppleMusic支援無損」這樣的事,以前的蘋果可能不會做。

蘋果向來是最強調「軟硬體服務一體」的公司,為解決一個需求,蘋果通常會自己打造一套解決方案。

蘋果創造iPod,用自家的AAC編碼標準,做iTunesStore賣音樂。

AppleMusic雖然從發佈之初就支援Android和Windows,但它在Mac、iPhone上,配合AirPods、HomePod能獲得最佳體驗。

如今,蘋果的策略似乎正在轉變。

AppleMusic的「無損音質」需要配合有線耳機、主動式音響才能獲得理想效果,而最高標準的192KHz甚至需要外部的解碼器。

2018年,提姆.庫克(TimCook)在受訪時表示,音樂的重點在於人性和藝術之美。

當時他強調AppleMusic的歌單都由編輯「人工挑選」,似乎也在暗示蘋果無意投身於音質的軍備競賽。

3年後,蘋果、亞馬遜、Google、Spotify等各家音樂服務的用戶成長速度都在放緩,圈地時代瀕臨尾聲,而蘋果並沒有拿下最多領地。

截止2020年6月,AppleMusic在全球共有7,200萬付費訂閱用戶,相比之下,Spotify有3.45億使用者,1.55億付費訂閱使用者。

AppleMusic在iPhone普及程度高的市場,如美國、日本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在歐洲,它的用戶成長速度遠不及Spotify。

而Spotify去年斥資數億美元,全力佈局Podcast內容,與主播簽訂獨家分發協議,試圖打造「聲音內容一站式體驗」。

與此同時,蘋果Podcast在美國的市佔率,自2018年以後從34%降至23.8%。

先前剛結束的春季發佈會上,蘋果公佈了一個Podcast付費訂閱功能,算是對市場變化做出了回應。

AppleMusic正以更積極的姿態,與對手正面競爭。

支持無損、且不額外收費的它,面對Spotify、Tidal等競爭對手時,將會有更多底氣——AppleMusic不只能滿足好蘋果生態圈裡的使用者,也盡可能滿足那些相對小眾、複雜的用戶需求。

延伸閱讀:蘋果音樂、Podcast雙市場都被Spotify超車,如何在聲音經濟戰場中找新的突破口?除了拓寬用戶群體,蘋果也在嘗試與上游打好關係。

今年4月,AppleMusic向唱片公司、廠牌致信。

蘋果在信中闡釋了AppleMusic與藝術家的分帳方式,每當使用者播放一首歌,蘋果就會支付藝術家約1美分的版權費,這個費率相當於Spotify的兩到三倍。

Spotify因用戶數、播放量更大,為音樂產業帶來了更多收入,但蘋果仍在盡力與唱片公司保持良好關係,至少不能落後於競爭對手。

蘋果還承諾,不會搶做唱片公司的流量生意。

從服務的戰略面上看,蘋果逐漸變得越來越開放,也越來越「務實」。

除了AppleMusic開放無損音質,AppleTV也支持亞馬遜、Google的電視盒,三星、LG、Sony的電視,以及PS5和Xbox。

它們都變得更加獨立,不再只是蘋果生態裡的一塊拼圖。

這個轉變並非產品上自相矛盾,AppleMusic仍與蘋果自家軟硬體緊密結合,甚至比以往結合得更緊密了。

即將推出的「空間音訊」功能,需要利用蘋果自研的H1、W1晶片才能實現。

蘋果仍在定義需求,但它不再壟斷需求的話語權。

就像20年前,賈伯斯解釋為何要做iPod時曾說,「我們熱愛音樂(Well,welovemusic.)」。

但熱愛音樂的不只是蘋果用戶,還有更多的人,而蘋果也正試圖擄獲他們的心。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延伸閱讀●拚完月費、曲庫量後,串流音樂平台下一戰場的「無損音質」是什麼? ●蘋果傳推出新款Beats耳機!由前HTC設計大將操刀,為何不怕與AirPods打對台? ●蘋果新MacBookPro將亮相、搭載M系列徹底告別英特爾?WWDC2021預測一次看 關鍵字:#蘋果#AppleAirPods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追蹤我們 BnextMedia媒體群|數位時代經理人ShoppingDesign創業小聚未來商務 ©2021BusinessNextMediaCorp.All RightsReserved.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