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討論:宗教信仰與言論自由- BBC News 中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它的意思是,為了維繫共同體的紐帶,一個社會不應有否認基本原則底線 ... 諷刺畫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在世俗社會摧毀對「權威」的信仰,或曰,對 ...
BBC討論:宗教信仰與言論自由2015年1月11日1月7日,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社慘遭血洗,槍手後來還劫持人質,總共有17人在相關事件中喪生,而3名槍手也被法國警方擊斃。
這一事件震撼了法國及整個世界,也因此引發了一場關於宗教信仰與言論自由的討論。
為此,BBC中文網邀請兩位不同觀點的中國海外留學生進行辯論,並採訪了中國3位不同背景的穆斯林,發表他們對有關事件的看法。
<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五章宗教世俗化、基本教義
忠信社群秉持的信念,成為他們一切事務的最高指導原則,因此在面對巴勒. 斯坦要求建國,或是世俗化分子要求以土地換取和平的議題上,他們都採取豪不.
- 2釋字第573 號-全國法規資料庫
等規定觀之,可知憲法施行前之訓政初期法制,已寓有法律優越及法律保留原則之 ... 絕對信仰,宗教信仰具有「超世俗性」與「內部性」之特質,與具有「世俗性」 ...
- 3Ecole Laïque (France) - 世俗學校(法國)
世俗學校於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年代,政府唯恐「不同」因素會帶來國家統一過程的困擾,舉凡公民身分、國民、民法、軍隊、學校等均採統一原則(unification)。
- 4宗教世俗化與宗教課程的設計方向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
宗教存在為客觀事實,自文藝復興後宗教世俗化走向使宗教不只是為永恆生命而 ... 要想使宗教成為通識教育中作為提昇生命與品德教育課程,亦須兼顧下列幾原則。
- 5BBC討論:宗教信仰與言論自由- BBC News 中文
它的意思是,為了維繫共同體的紐帶,一個社會不應有否認基本原則底線 ... 諷刺畫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在世俗社會摧毀對「權威」的信仰,或曰,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