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旦角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國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
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中文名稱國劇旦角類型國劇角色分類正旦、花旦、花衫套用 ...
國劇旦角國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
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武旦、老旦等專行。
中文名稱國劇旦角類型國劇角色分類正旦、花旦、花衫套用國劇角色分類正旦①正旦俗稱"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婦女,表演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較小.行動比較穩重。
念韻白,唱功繁重。
如《三擊掌》中的王寶釧、《二進宮》中的李艷妃、《桑園會》中的羅敷女等。
花旦②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
身著短衣裳,如褂子、褲子、裙子、襖;有時穿長衣裳,也綉著色彩艷麗的花樣。
人物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動作敏捷伶俐。
表演以做功、說白為主,說白主要是京白,韻白較少。
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烏龍院》中的閻惜嬌等。
刀馬旦③刀馬旦大都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拋、擲、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較重唱、做和舞蹈。
如《戰金山》中的梁紅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武旦④武旦扮演擅長武打、勇武的女性。
表演上著重武打,特別是使用特技"打出手"。
武旦與刀馬旦的區別,過去主要有二點,一是武旦踩蹺,刀馬旦不踩蹺;二是武旦有"打出手",刀馬旦無此技。
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
如《打焦贊》中的楊排風、《武松打店》中的孫二娘等。
花衫⑤花衫是本世紀20年代以後,綜合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藝術特點,發展而成的新的旦角類型。
在花衫形成之前,一個演員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兩個行當。
王瑤卿為了豐富旦角的表演藝術,充實藝術表現能力,他把青衣沉靜端庄的風格、花旦活潑靈巧的表演、刀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為一爐,創作出一種唱、念、做、打並重的旦角行當,人們把它命名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結合)。
國劇四大名旦所編演的新劇目,大都屬于花衫範疇,每個新戲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滿足觀眾的觀賞要求,如《霸王別姬》中的虞姬、《漢明妃》中的王昭君、《鎖麟囊》中的薛湘靈、《紅樓二尤》中的尤三姐等。
花衫戲中還有一種旗裝旦,穿清朝旗人的衣飾,梳旗頭,腳下穿花盆底鞋,說京白。
旗裝旦所表演的人物並不限于清朝婦女,哪一個朝代的都有,加《蘇武牧羊》中的胡阿雲(漢代)、《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宋代)等。
老旦⑥老旦專門扮演老年婦女角色的行當。
扮相、身段、台步都與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點。
演唱用本噪,唱腔與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轉迂回的韻味。
如《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鉤金龜》中的康氏等。
名家介紹胡喜祿胡喜祿,生于1827年,卒于1890年,他是同程長庚、餘三勝同時代的著名青衣演員,他的發音用了很多的鄂音,大膽地起用鄂音來取代徽音,所以唱腔就比較柔婉,字眼上就更加清晰。
他在演出裏面也進行了許多革新。
比如說現在的傳統劇目《玉堂春》,大部分都是胡喜祿那個時代創製的,今天的還延續下來。
梅巧玲梅巧玲是梅蘭芳的祖父,他生于1842年,卒于1882年。
梅巧玲主工花旦,也兼演青衣。
他的扮相非常地富麗堂皇,所以當時有"胖巧玲"之稱。
他的拿手戲如《盤絲洞》,《梅玉配》,都是膾炙人口的。
梅巧玲先生也是國劇旦角改革的先驅者,一是他大膽地編演了很多新戲,特別是擅長演旗裝戲,如《雁門關》的蕭太後和《四郎探母》的蕭太後。
他的旗裝戲在當時來說打破了青衣和花旦的界限,所以他在身段、神氣、台步、表演等各方面都有很多的革新。
時小福時小福,生于1849年,卒于1900年。
他私淑胡喜祿的演出風格。
但是他唱腔比較遵從徽音,比較剛直。
他演的人物,大部分也是節婦烈女。
比如《三娘教子》,《四郎探母》裏的四夫人這一類人物。
他的風格與他演的人物是相一致的。
所以他是我們青衣先輩裏剛直派的代表。
時小福的弟子叫吳菱仙,吳菱仙的弟子是梅蘭芳。
時小福、吳菱仙、梅蘭芳這是一脈相承的。
餘紫雲餘紫雲是餘三勝之子,餘叔岩之父。
(1855~1899),他是梅巧玲的弟子,既演花旦,也兼演青衣。
花旦私淑梅巧玲,青衣私淑胡喜祿。
餘紫雲的表演風格上對于後來的王瑤卿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代表劇目既有青衣也有花旦戲,比如《宇宙鋒》、《遊龍戲鳳》、《御碑亭》、《玉堂春》、《虹霓關》等。
他不僅基本功扎實,技藝精湛,而且能戲多、戲路寬,文武昆亂不擋,尤精蹺工。
他演二本《虹霓關》之丫環,在"獻盤"一場,托盤疾走圓場,猶如楊柳春風,婆婆生姿,極優美。
據《梨園舊話》載他"嗓音柔脆、玉潤珠圓,其唱工固臻妙境,至不專屬青衫之劇,如《戲風》之李鳳姐,《虹霓關》之丫環,姿態橫生,維妙維肖"。
更為重要的是餘紫雲繼承了乃師梅巧玲揉花衫、青衣于一爐的優良創造,對國劇旦角表演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據《國劇二百年之歷史》載:"時小福之青衣以典雅勝,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雲兼此二人之長,實為今日王瑤卿、梅蘭芳之先驅者。
"紫雲兼工琵琶,演《昭君出塞》一劇時,自彈自唱,琵琶鏗鏘,珠喉宛轉,清晰動人,世人稱為一絕。
田際雲田際雲(1864~1925)中國河北梆子演員,工花旦。
藝名響九霄。
原籍河北高陽。
12歲入涿縣雙順科班學花旦兼小生,15歲時便嶄露頭角,演出活動遍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曾自建科班,培養出許多名角。
于清末被選入踦平署外學。
田桂鳳田桂鳳,生于1867年卒于1931年。
他的表演以細膩,口齒伶俐見長,尤其擅長京白。
他是著名花旦筱翠花的老師。
從田桂鳳的表演風格來看,他以風流潑辣見長,而另一位花旦梅巧玲是以妖艷嫵媚突出。
所以兩個花旦演員的風格是不相同的,他的代表劇目有《拾玉鐲》、《戰宛城》、《翠屏山》、《烏龍院》等等。
陳德霖陳德霖,同治元年生人,清末民初青衣泰鬥,其主要特色在于繼承老派青衣演唱的傳統,偏于陽剛一路,而在唱法上較前人略有變化,是近代青衣重要流派,世稱"陳派"。
人稱"老夫子"。
初在四喜班,後入三慶班學戲。
成名後倒倉極苦,經多年苦練,至光緒八、九年時,嗓音更勝從前,至老不衰。
嗓音剛勁嘹亮,腦後音純正,唱法屬陽剛一路,滿宮滿調,年逾六旬時仍嬌脆如少女,調門也絲毫不降,還是標準的正工調,直到1930年7月13日為弟子黃桂秋助演《大登殿》之代戰公主偶感傷寒于7月27日病故,在嗓音藝術青春之長久方面,比後來的各旦角流派創始人更勝一籌。
相關詞條國劇生武旦醜行國劇國劇花臉國劇行當小生凈行國劇流派醜角臉國劇服飾彩旦老生大花臉世界三大表演體系老旦青衣尚小雲武醜李玉芙中國國劇臉譜旦花旦《國劇臉譜》程派荀派中國國劇鐃鈸程硯秋中國戲曲于魁智戲曲劇種其它詞條ChromeHeartsCountOnMeesdNotification吳旻璁寶網星崎未來月見草油洋蔥泡紅酒清明上河圖猩紅熱秦時明月立頓簡嫚書紅不讓肚皮舞教學股東大會英雄傳說空之軌跡鍍鈦陽明國劇旦角@華人百科國劇旦角
延伸文章資訊
- 1京劇人物
- 2國劇角色和人物:生角 - 中文百科全書
這種角色分類,是根據劇藝專長來分析研定的;過去分得細膩而龐多,到今天只有四大類就可以概括全般了,這就是人所共知的生、旦、淨、醜。 生、旦、淨、醜,在裝扮上、動作 ...
- 3京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4國劇旦角 - 華人百科
國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中文名稱國劇旦角類型國劇角色分類正旦、花旦、花衫套用 ...
- 5歡迎光臨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之國劇介紹
國劇的角色分類,一般習稱「生旦淨末丑」,但其中「末」行, 是元雜劇中的男主角,至明清傳其中已降為副角,到了國劇中,更淪為家院等邊配角色。 · 生 老生:又稱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