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極權主義(英語:totalitarianism,也譯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主义、全体主义),是一種政治學上的術語,用來描述一個對社會有著絕對威權并儘一切可能謀求控制 ...
極權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中央集權或威權主義。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政体基本形式(英语:Listofformsofgovernment)
权力基础(英语:FrenchandRaven'sbasesofpower)
民主政体多数人的权力
抽签民主政体
直接民主政体
自由民主政体
代议民主政体
社会民主政体
社会主义民主政体
其他民主政体
寡头政治少数人的权力
无体制政体
贵族制政体
劳工制政体(英语:Ergatocracy)
老人制政体
盗贼制政体
判官制政体
智主制政体
政党制政体
财阀制政体
军阀制政体
专家制政体
独裁政治一个人的权力
专制政体
独裁政体
军事独裁政体
僭主政体
无政府主义没有人的权力
无政府政体
自由人政体(英语:Freeassociation(Marxismandanarchism))
无国家政体
权力思想
君主制对共和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君主专制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
委员会制政体
法家制度政体
议会共和政体
总统共和政体
半总统制政体
社会主义政体
威权制对自由制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无政府主义
殖民主义
共产主义
专制主义
分产主义
封建主义
社会主义
极权主义
部落主义(英语:Tribalism)
全球对本地地缘文化意识形态
公社
城邦
政府间组织
民族政府
世界政府
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
全球主義
权利结构
单一主义
单一制
帝国制
封国制
从属主义
聯繫邦
属地
自治领
保护国
傀儡国
傀儡君主
卫星国
自治殖民地(英语:Self-governingcolony)
朝贡国
缓冲国
附庸國
副王领(英语:Viceroyalty)
联邦主义
邦联制
权力下放制
联邦制
超国家制(英语:Superstate)
超国家联盟
国家权力
小國
地域大国
中等強國
大国
超级大国
行政区划
政治主題頁查论编
極權主義(英語:totalitarianism,也譯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主义、全体主义),是一種政治學上的術語,用來描述一個對社會有著絕對威權并儘一切可能謀求控制公眾與私人生活之國家的政治制度。
奉行该思想的国家可以称为極權國家(英語:totalitarianstate)。
[1]
该概念在形成之初多含褒义,由威瑪德國法學家、納粹學者卡爾·施米特與一些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者(英语:ItalianFascism)在1920年代提出。
施米特在其有關全能(all-powerful,即統治一切)政府之合法性的、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作品中使用了「Totalstaat」一詞。
[2]冷戰時期,這一概念在西方反共三体論述中尤為著名,通常被用以強調納粹德國、法西斯主義國家與蘇聯之間的相似性。
[3][4][5][6][7]
右翼運動組織经常會被定性為極權主義。
例如歷史上一個叫做西班牙右翼自治聯盟(英语:SpanishConfederationoftheAutonomousRight)的保守主義運動之領袖就曾經宣告其目的是「為西班牙帶來真正的統一、全新的靈魂、極權的政體」,並且稱「民主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國家征戰四方的手段。
當時機來臨,要麼國會屈服,要麼我們將消滅國會。
」[8]
目录
1名稱來源
2早期概念與使用
3威權與極權政體之間的區別
4冷戰時期的研究
5批評與最近有關極權主義概念的作品
6建築學中的極權主義
7參見
7.1部份以極權主義為主題的文学作品
7.2和极权主义有关的艺术形式
8參考文獻
9延伸閱讀
10外部連結
名稱來源[编辑]
墨索里尼與希特勒,攝於1937年。
1923年,反法西斯記者、政治家喬瓦尼·阿門多拉(英语:GiovanniAmendola)首次提出并闡述將極權主義之概念理解為一個國家的絕對政權。
阿門多拉將義大利法西斯主義描述爲一個從根本上與傳統獨裁不同的體制。
[9]後來這一術語在義大利著名哲學家、主要法西斯理論家喬瓦尼·秦梯利的作品中被賦予正面的含義。
秦梯利用「totalitario」一詞指出能夠「絕對代表民族并指引全民方向」的新型國家之結構與目標。
[10]他將極權主義描述成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國家意識形態能夠影響或通過權力控制絕大多數公民。
[11]
本尼托·墨索里尼認為,這樣一種體制可以將所有精神與人性的產物政治化:「國家掌控一切,沒有例外,一切不得反抗國家」。
[9]他宣稱「我們必須一勞永逸地完成棋子的中立性。
我們必須永遠譴責『為棋子的安危而走棋』的準則——這就像『爲了藝術本身而藝術』。
我們必須組織棋手的突擊隊,並立刻開始為實現五年計劃而走棋。
」[12]
早期概念與使用[编辑]
列宁和斯大林,攝於1922年
奧地利作家弗朗茨·波克諾(英语:FranzBorkenau)是最早在英文中使用「極權主義」一詞的人之一。
他在《共產國際》(1938年)一書中評論稱,極權主義之概念能夠將蘇聯與德國的獨裁歸為一類,而非使兩者分開。
[13]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在其《日本內外》(JapanInsideOut)(1941年)一書中用「極權主義」一詞給日本在亞洲各國實施的統治歸類,後者的統治手腕與奉行「個人比社會本身更加重要」之理念的民主世界相抵觸。
伊莎貝爾·帕特森在《機器之神(英语:TheGodoftheMachine)》(1943年)一書中同樣使用這一詞彙來描述蘇聯與納粹德國的聯繫。
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其有關為經濟競爭作出辯護的經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延伸并發展了極權主義概念。
在該書的前言里,哈耶克對西方盎格魯價值觀與阿道夫·希特勒統治的納粹德國作出了對比,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者的『左』、『右』之爭是社會主義者各派系間必然會出現的衝突」。
[14]而後他將德意志、義大利與俄羅斯相提並論,表示「這些國家在極權主義體系崛起之前的歷史顯示,只有極少數極權的特徵我們並不熟悉」(第一章:拋棄之路)。
[15]
1945年,在一個名為《蘇聯對西方世界之影響》(TheSovietImpactontheWesternWorld)的系列講座(後來於1946年被編撰成書)中,英國親蘇聯歷史學家愛德華·霍列特·卡爾主張,「拋棄個人主義、投奔極權主義的潮流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毫無過錯」,且蘇聯工業的發展與紅軍在擊退德國的戰役中所扮演的角色足以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極權主義中最為成功的一種。
卡爾認為,只有「盲目且無可救藥者」才會忽視邁向極權的潮流。
[16]
在《開放的社會及其敵人》(1945年)與《歷史主義的貧窮(英语:ThePovertyofHistoricism)》(1957年)兩部書中,奧地利裔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針對極權主義表達了具有影響力的評價。
他對比了自由民主制的「開放社會」與極權主義,稱後者扎根於堅信歷史在可知的法則之下向著不可改變的未來進發。
[17]
德裔美國政治理論家漢娜·阿倫特在《極權主義的起源》中論述道,納粹與共產主義政權皆是新型的政府形式,且並不僅僅是原有暴政的演化版本。
根據阿倫特的說法,極權政體之廣泛吸引力源於其意識形態,此種意識形態為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不解之謎帶來了令人寬慰且單一的答案。
對納粹主義而言,所有歷史都是種族鬥爭的歷史;對共產主義而言,所有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一旦這種前提被認可,國家的所有行為都可以被訴諸自然或歷史法則的說法正當化,繼而將威權國家的結構正當化。
[18]
除以上提及的人物外,許多有著不同學術背景與思想陣營的學者都曾經細緻地研究過極權主義。
在這一課題中,最為著名的評論家有雷蒙·阿隆、勞倫斯·阿若恩森、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羅伯特·康奎斯特、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英语:CarlJoachimFriedrich)、埃克哈德·傑西(英语:EckhardJesse)、利奧波德·拉培兹(英语:LeopoldLabedz)、沃尔特·拉克(英语:WalterLaqueur)、克洛德·勒福特(英语:ClaudeLefort)、胡安·林兹、理查德·洛文塔爾(英语:RichardLöwenthal)、理查德·派普斯、列昂纳德·夏皮罗(英语:LeonardSchapiro)與亚当·乌拉姆(英语:AdamUlam)等。
這些人當中的每一個在描述極權主義時都有著細微的不同之處。
然而他們一致同意:極權主義尋求的是動員所有公民去支持官方的國家意識形態,不能容忍偏離國家目標的活動,同時對企業、工會、教堂或政黨實施壓制與國家監督。
威權與極權政體之間的區別[编辑]
術語「威權政體」通常被用以指代一個集大權于一身的個人獨裁者、委員會、軍事執政團或其它政治精英構成的小團體統治下的國家。
然而,極權政體會嘗試在實質上控制社會中的一切方面,包括經濟、教育、藝術、科學、私人生活與公民道德。
「官方宣告的意識形態滲透進社會結構的最深處,極權政府尋求完全控制公民的思想與行為」。
[9]
極權主義是威權主義的極端表現形式。
威權主義與極權主義最主要的不同點在於,前者的社會與經濟制度並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
在耶魯大學科學家胡安·林茲的著作之基礎上,科羅拉多大學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分校(英语:UniversityofColoradoatColoradoSprings)的保羅·C·桑德拉研究了威權主義與極權主義獨裁者的特徵,并根據這些特徵整理出了如下表格:[19][20]
極權主義
威權主義
領袖魅力
高
不定
權威類型
魅力型權威
法理型權威或傳統型權威
權力終點
公眾
個人
政治腐敗
低
高
官方意識形態
有
無
有限多元政治
無
有
合法與正當性
有
無
桑德拉論述稱,儘管威權主義與極權主義均屬於獨裁的形式,它們之間仍有如下的「關鍵性叉狀分歧(英语:Dichotomy)」:
與溫和且一般來說不甚流行的威權主義不同,極權獨裁者會通過有意識地操控先知形象,從而為其追隨者們塑造出一個具有超凡魅力的個人崇拜榜樣與有著廣大群眾基礎的假民主制度下的相互依賴(英语:Interdependence)狀態。
伴生角色的概念亦將極權與威權區分開來。
威權主義者將他們自身視作個體,通過控制權力來獲得滿足感,且時常維持現狀。
而極權式的自我認知觀念在更大程度上是目的性的。
僭主(暴君)更像是引領與重塑宇宙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型存在,而非個人。
所以,威權主義者中為個人膨脹而利用權力的行為比在極權主義者中要更為顯著。
一旦失去意識形態的捆綁性吸引力,威權主義者只能通過灌輸恐懼、向忠實的合作者給予獎勵和生成竊盜統治這般的混合手法來維繫其統治。
[19]
因此,與極權體制相比,威權體制可能為私人領域(與之相對應的是公共領域)留下了大量的活動空間,缺少一個具有指引性的意識形態與動員全部公民追求國家目標的能力,容忍一些社會組織中的文化多元性(英语:Culturalpluralism),並在相對可以預測的界限內運用其權力。
[21][22]
冷戰時期的研究[编辑]
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
包括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內的許多思想家都曾主張,納粹與蘇聯政權同屬極權主義。
在大學的社科與專業研究領域中,政治科學家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英语:CarlJoachimFriedrich)與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擴展術語「極權主義」的應用面以及將其重新描述成蘇聯與法西斯主義政體之範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弗里德里希與布热津斯基認為,極權體制有著以下六個相互支撐與定義的特徵:[23][24]
詳盡地制定指引性的意識形態;
一黨制國家,通常由獨裁者領導;
通過暴力與秘密警察等工具實施國家恐怖主義;
壟斷武器;
壟斷通訊手段;
通過國家計劃實現中央制定的方向并控制經濟。
德國、意大利與蘇聯的極權政體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誕生的,當時的混亂狀態給極權運動創造了奪權的機會。
同時,現代的先進武器與通訊方式使它們有效地建立了「極權獨裁政體」(totalitariandictatorship)——這一說法由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所創。
[24]
主要研究納粹的德國歷史學家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認為,以上兩人演進的「極權類型學」(totalitariantypology)過度僵硬刻板,且未能考慮到極權主義核心之處的「革命動態」(revolutionarydynamic)狀況,而這正是布拉赫的提出的重點。
[25]
布拉赫主張,極權的本質在於要徹底控制並重塑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無所不包的意識形態、威權領導層的價值、國家和社會之同一性的藉口,正是這些令極權對政治的「封閉」理解與民主對政治的「開放」理解兩者區分開來。
[25]與弗里德里希-布热津斯基式的釋義不同,布拉赫的觀點在於:極權政體並不需要一個單一的領袖。
相反,它可以通過集體領導發揮作用。
這一說法得到了美國歷史學家沃爾特·拉克(英语:WalterLaqueur)的認可,後者稱這看起來比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的詮釋更加貼近現實。
[26]
美國作家艾力·賀佛爾在其著作《狂熱份子(英语:TheTrueBeliever)》中作出了如下論述:諸如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這類的群眾運動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它們都會將西方民主國家及其價值觀描述成是頹廢的,認為其民眾太過軟弱、太注重享樂、太過自私,以至於根本不能為更遠大高尚的目標而犧牲,這恰恰意味著他們在道德與生理上的雙重腐朽。
賀佛爾繼而稱,此類運動為遭到挫敗的人們帶來了對光輝未來的展望,使他們作為個人存在而缺乏成就感的時候能夠找到一個避難所。
接著,這些個人被同化成一個緊密的集合體,「脫離現實而在螢幕上證明事實」的模式由此形成。
[27]
批評與最近有關極權主義概念的作品[编辑]
更多信息:集體領導和蘇聯歷史
毛泽东和斯大林,攝於1949年10月。
1978年阿拉伯峰會上的兩個復興黨領袖,薩達姆·侯賽因與哈菲茲·阿薩德。
一些社會科學家曾批評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的態度,稱蘇聯的體制無論是作為政治抑或社會實體,應該就其利益集團、精英競爭甚至是社會階級(比如將職官名錄制度這一概念作為新階級的工具)進行更深入的瞭解。
[28]這些批評家的存在足以證明各部門與地區當局中的極權政體至少在政策實施上得到了大眾支持與廣泛的權力分佈。
對於多元主義論的支持者而言,這是一個政權去適應接納新需求之能力的證明。
而極權模式的擁護者認為,除了適應能力並不理想外,此種體制未能倖存后的失敗也只是證明了其本應發生的群眾參與拘泥于形式。
[17]
納粹時期,諸如馬丁·布若扎特(英语:MartinBroszat)、漢斯·莫姆森(英语:HansMommsen)與伊恩·克肖這樣傾向於站在功能主義者的角度去詮釋第三帝國的歷史學家們通常對極權主義概念持敵對或者冷淡的態度。
他們認為納粹政權組織混亂,不能被歸類於極權主義。
[29][30][31]
在蘇聯歷史研究的領域,極權主義概念遭到了以美國左翼歷史學家為主的修正主義學派的批評,這些學者中最為著名的包括希拉·菲茨帕特裡克(英语:SheilaFitzpatrick)、傑瑞·F·霍夫(英语:JerryF.Hough)、威廉·麥卡格、羅伯特·W·瑟斯頓(英语:RobertW.Thurston)與約翰·阿奇·蓋蒂(英语:JohnArchibaldGetty)。
[32]雖然這些修正主義者個人的詮釋不盡相同,但他們都聲稱約瑟夫·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有著根深蒂固的軟弱特徵。
其能夠製造的恐怖程度被過分誇大,且即便這種被誇大的恐怖成為事實,也只能證明蘇聯的弱點而非優點。
[32]
以上提及到的學者之一菲茨帕特裡克的觀點是:自從蘇聯的政治恐怖被擴大但社會流動性增加使之遠離恐怖統治的狀態,大多數蘇聯國民爲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選擇支持史達林的肅反運動。
[33]
沃爾特·拉克在1987年的作品中評論道,蘇聯歷史領域中的修正主義者存在過錯,因為他們將「流行」與「道德」混淆,並對「將蘇聯歸類於極權政體」這一理論進行了非常尷尬且不具說服力的論述。
[34]拉克認為修正主義者在蘇聯歷史方面的論據與歷史學家、哲學家恩斯特·諾爾特對德國歷史的觀點高度相似。
[34]他亦主張,「現代化」(modernization)這樣的概念並不是用以詮釋蘇聯歷史的合適工具(儘管極權主義概念也不是)。
[35]
法國歷史學家弗朗索瓦·福雷曾嘗試用「極權雙生子(英语:totalitariantwins)」這一術語將史達林主義與納粹主義聯繫起來。
[36][37]
在復興主義(英语:Ba'athism)的基礎上,薩達姆·侯賽因治下的伊拉克和哈菲茲·阿薩德治下的敘利亞顯現出了法西斯與納粹獨裁的關鍵特徵:一黨制、明顯無法得到保障的生命權與財產權、政府對經濟的廣泛控制、狂熱的個人崇拜、政治多元性的缺失、嚴格定義的意識形態、對自由民主制度的蔑視、在自稱現代化的同時又與古老風俗緊密相連,以及軍事擴張主義。
建築學中的極權主義[编辑]
極權國家非政治的文化與藝術主題也時常被列入極權主義的範疇。
比如英國作家、內科醫生、政治評論家西奧多·達爾林普爾(英语:TheodoreDalrymple)曾在紐約《城市雜誌(英语:CityJournal(NewYork))》上刊文稱,粗野主義的建築物是極權主義的表現形式,其龐大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具有毀滅溫和且更人性化的地方(如庭園)之傾向。
[38]
在《一九八四》中,作家喬治·奧威爾將真理部描述成「由白色混凝土構成、數不勝數的階梯環繞著的三百米高巨大金字塔形建築」;《泰晤士報》專欄作家本·麥金泰爾(英语:BenMacintyre)則稱這是「具有先見之明的描述,極權的建築模式將很快流行於共產主義集團」。
[39]
另一個建築中的極權主義範例是圓形監獄——英國哲學家、社會理論家傑里米·邊沁在18世紀晚期設計的一種建築物。
其設計概念在於,允許一名警衛看守監獄內的所有囚犯,但由於圓形監獄的特殊結構,囚犯卻無法確認他們是否在被監視當中。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在《規訓與懲罰》(1975年)中援引了圓形監獄的理論,認為這象徵著規訓社會(disciplinarysocieties)及其無處不在的監視與標準化傾向。
[40][41]
參見[编辑]
極權國家列表
獨裁
威權主義
獨裁政體
警察國家
一黨專政
極權民主
君主專政
意识形态
個人崇拜
極權崇拜(保加利亞語:Тоталитарникултове)
紅色恐怖
共產主義
史達林主義
毛澤東思想
納粹主義
法西斯主義
伊斯蘭法西斯主義
阿拉伯社會主義
國家恐怖主義
神權政治
納粹主義與史達林主義的比較
威權政體的種類
民主
極權主義建築
監獄群島(英语:Carceralarchipelago)
全控機構
政治極化
反向極權主義(英语:Invertedtotalitarianism)
憲政自由主義(英语:Constitutionalliberalism)
部份以極權主義為主題的文学作品[编辑]
扎米亚京:《我们》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一九八四》
奥尔德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大教堂里的对话(英语:ConversationintheCathedral)》
赫伯特·馬爾庫塞:《单向度的人》
陈破空:《中南海厚黑学》
密洛凡·德熱拉斯:《新阶级:對共產主義制度的分析》
艾倫·摩爾:《V怪客》
和极权主义有关的艺术形式[编辑]
朝鲜革命歌剧
颓废音乐
參考文獻[编辑]
^(英文)RobertConquest.ReflectionsonaRavagedCentury[對一個被蹂躪的世紀的思考].2000:74.ISBN 0-393-04818-7.
^(英文)CarlSchmitt.TheConceptofthePolitical[政治的概念].1927:22.
^(英文)AndrewDefty.Britain,AmericaandAnti-CommunistPropaganda1945-1953:TheInformationResearchDepartment[1945-1953年,不列顛、美利堅與反共宣傳:信息研究部門].2007.
^(英文)AchimSiegel.ThetotalitarianparadigmaftertheendofCommunism:towardsatheoreticalreassessment[共產主義終結后的極權模範:接近一個理論上的重新評定].Rodopi.1998:200.ISBN 90-420-0552-1.ConceptsoftotalitarianismbecamemostwidespreadattheheightoftheColdWar.Sincethelate1940s,especiallysincetheKoreanWar,theywerecondensedintoafar-reaching,evenhegemonic,ideology,bywhichthepoliticalelitesoftheWesternworldtriedtoexplainandeventojustifytheColdWarconstellation.(在冷戰的白熱化時期,極權主義這一概念被廣泛使用。
自1940年代末,尤其是自韓戰之後,此類頻繁出現的概念被凝聚成具有深遠含義甚至是霸權主義的意識形態,而地球的政治精英試著藉此解釋乃至正當化冷戰中的種種現象。
)
^(英文)NicholasGuilhot.Thedemocracymakers:humanrightsandinternationalorder[民主的締造者:人權與國際秩序].2005:33.TheoppositionbetweentheWestandSoviettotalitarianismwasoftenpresentedasanoppositionbothmoralandepistemologicalbetweentruthandfalsehood.Thedemocratic,social,andeconomiccredentialsoftheSovietUnionweretypicallyseenas"lies"andastheproductofadeliberateandmultiformpropaganda...Inthiscontext,theconceptoftotalitarianismwasitselfanasset.Asitmadepossibletheconversionofprewaranti-fascismintopostwaranti-communism.(西方與蘇聯極權的對峙時常被形容成真相和謊言之間的道德與認知論的對峙。
蘇聯的民主、社會與經濟成果是典型且常見的謊言與刻意造就出的多樣性政治宣傳……基於此,極權主義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財富,它使戰前的反法西斯主義轉化作戰後的反共產主義成為可能。
)
^(英文)DavidCaute.PoliticsandthenovelduringtheColdWar[政治學與冷戰期間的小說].2009:95–99.
^(英文)GeorgeA.Reisch.HowtheColdWartransformedphilosophyofscience:totheicyslopesoflogic[冷戰怎樣影響了科學哲學:邏輯學的冰冷斜面].2005:153-154.ISBN 978-0393329872.
^(英文)PaulPreston.TheSpanishCivilWar:reaction,revolutionandrevenge-3rdedition[西班牙內戰:反動、革命與復仇-第3版].W.W.NewYork,NewYork,USA:Norton&Company,Inc.2007:64.
^9.09.19.2(英文)RichardPipes.RussiaUndertheBolshevikRegime[布爾什維克政權統治下的俄國].NewYork:VintageBooks,RandomHouseInc.1995:240–281.ISBN 0-394-50242-6.
^(英文)StanleyG.Payne.Fascism:ComparisonandDefinition[法西斯主義:對比與定義].華盛頓大學出版社.1980:73.
^(意大利文)Gentile,GiovanniandBenitoMussoliniinLadottrinadelfascismo[法西斯主義的教條-「喬瓦尼·秦梯利與本尼托·墨索里尼」章節].1932.
^(英文)RobertConquest.TheGreatTerror:AReassessment[大恐怖:重新評判].牛津大學出版社.1990:249.ISBN 0-19-507132-8.
^(英文)VirgilNemoianu.ReviewofEndandBeginnings[《评〈结束与开始〉》].1982:1235–1238.
^(英文)FriedrichHayek.TheRoadtoSerfdom[通往奴役之路].芝加哥大學出版社:62.2009-05-15[2014-04-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FriedrichHayek.TheRoadtoSerfdom[通往奴役之路].PsychologyPress:11-12.1944[2014-04-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131.
^17.017.1(英文)BholanathDutta.InternationalBusinessManagement(TextandCases)[國際商業管理(理論與實例)].ExcelBooksIndia.2010:86[2014-04-24].ISBN 978-81-7446-867-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DanaRichardVilla.TheCambridgeCompaniontoHannahArendt[劍橋之友系列叢書-漢娜·阿倫特].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2-3.ISBN 0-521-64571-9.
^19.019.1PaulC.Sondrol.TotalitarianandAuthoritarianDictators:AComparisonofFidelCastroandAlfredoStroessner.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1991/10,23(3):599–620[2018-04-02].ISSN 1469-767X.doi:10.1017/s0022216x00015868.(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英语).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帮助)
^(英文)ArnoldM.Ludwig.KingoftheMountain:TheNatureofPoliticalLeadership[高山之王:政治領導的本質].肯塔基大學出版社.2002:412[2014-04-24].ISBN 978-0-8131-2233-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ChristineBarbour,GeraldC.Wright.KeepingtheRepublic:PowerandCitizenshipinAmericanPolitics[讓共和制度持續:美國政治中的權力與公民意識].CqPress.2008-12-01:14[2014-04-24].ISBN 97808728960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JamesJ.F.Forest.CounteringTerrorismandInsurgencyinthe21stCentury: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Volume2,CombatingtheSourcesandFacilitators[在21世紀反擊恐怖主義與暴亂:國際觀點-第2冊-與根源和誘導者鬥爭].ABC-CLIO.2007:77[2014-04-24].ISBN 978-0-275-99036-7.(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GinoGermani.Authoritarianism,Fascism,andNationalPopulism[威權主義、法西斯主義與國家民粹主義].TransactionPublishers.1978-01-01:77-78[2014-04-24].ISBN 0-87855-642-7.(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24.024.1(英文)AchimSiegel.ThetotalitarianparadigmaftertheendofCommunism:towardsatheoreticalreassessment[共產主義終結后的極權模範:接近一個理論上的重新評定].Rodopi.1998:13[2014-04-24].ISBN 90-420-0552-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25.025.1(英文)IanKershaw.TheNaziDictatorship:ProblemsandPerspectivesofInterpretation[納粹獨裁:詮釋的問題與觀點].Arnold(倫敦).2000:25.
^(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241.
^(英文)EricHoffer.TheTrueBeliever:ThoughtsontheNatureofMassMovements[狂熱份子:论群众运动的本质].HarperPerennialModernClassics.2002:61、163.ISBN 0-06-050591-5.
^(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186-189、233-234.
^(英文)Lorenz,Chris,"Broszat,Martin"inBoyd,Kelly,ed.TheEncyclopediaofHistoriansandHistoricalWriting-vol.1[歷史學家與歷史寫作百科-第1冊].FitzroyDearbornPublishers(倫敦).1999:143-144.
^(英文)IanKershaw.TheNaziDictatorship:ProblemsandPerspectivesofInterpretation[納粹獨裁:詮釋的問題與觀點].ArnoldPress(倫敦).2000:45-46.
^(英文)Menke,Martin,"Mommsen,Hans"inBoyd,Kelly,ed.TheEncyclopediaofHistoriansandHistoricalWriting-vol.2[歷史學家與歷史寫作百科-第2冊].FitzroyDearbornPublishers(倫敦).1999:826-827.
^32.032.1(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225-227.
^(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225、228.
^34.034.1(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228.
^(英文)WalterLaqueur.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Scribner's(紐約).1987:233.
^(英文)GaryM.Grobman.NaziFascismandtheModernTotalitarianState[納粹法西斯主義與現代極權國家].Remember.org.無日期[2014-04-2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ThegovernmentofNaziGermanywasafascist,totalitarianstate.(納粹德國是一個法西斯極權國家。
)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帮助)
^(英文)ChristinaShelton.AlgerHiss:WhyHeChoseTreason[阿爾傑·希斯:爲什麽他選擇叛國].SimonandSchuster.2013-04-23:162[2014-04-25].ISBN 978-1-4516-5543-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TheodoreDalrymple.TheArchitectasTotalitarian[極權建築師].城市雜誌(英语:CityJournal(NewYork)).2009年秋季刊[2010-01-0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帮助)
^(英文)本·麥金泰爾.Lookonthosemonumentstomegalomania,anddespair[透過那些紀念碑,看見妄尊自大與絕望].泰晤士報.2007-03-30[2010-01-05].(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
^(英文)RichardShorten.ModernismandTotalitarianism:RethinkingtheIntellectualSourcesofNazismandStalinism,1945tothePresent[現代主義與極權主義:重新思考1945年至今納粹主義與斯大林主義的智力源泉].PalgraveMacmillan.2012-11-16:160-161[2014-04-24].ISBN 978-0-230-25206-6.(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StefanLarsson.MetaphorsandNorms-UnderstandingCopyrightLawinaDigitalSociety[隱喻和準則-在一個數位社會中理解版權法律].LundUniversity.2011:116[2014-04-24].ISBN 91-7267-335-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延伸閱讀[编辑]
漢娜·阿倫特,《極權主義的起源》,1958年及1966年新版
約翰·A·阿姆斯特朗(JohnA.Armstrong),《極權政治學》(ThePoliticsofTotalitarianism),紐約蘭登書屋,1961年
弗朗茨·波克諾(英语:FranzBorkenau),《極權的敵人》(TheTotalitarianEnemy),倫敦FaberandFaber,1940年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極權主義的爭議概念》(TheDisputedConceptofTotalitarianism)
11-33頁來自《重新思考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Reconsidered),ErnestA.Menze修訂,紐約PortWashington/倫敦KennikatPress,1981年,ISBN978-0-8046-9268-7
米歇爾·福柯,《生物政治學的誕生》(TheBirthofBiopolitics)
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英语:CarlJoachimFriedrich)與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極權獨裁與專制》(TotalitarianDictatorshipandAutocracy),1967年第2版
哲列夫,《法西斯主義》(TheFascism),1982年
蓋·赫米特(GuyHermet)、皮埃爾·哈斯內(PierreHassner)與雅克·拉普尼克(JacquesRupnik),《極權主義》(Totalitarismes),巴黎ÉditionsEconomica,1984年
艾博特·格里森(AbbottGleason),《極權主義:冷戰的秘密歷史》(Totalitarianism :TheInnerHistoryOfTheColdWar),牛津大學出版社(紐約),1995年,ISBN978-0-19-505017-2
珍妮·柯派翠克(英语:JeaneKirkpatrick),《獨裁與雙重標準:政治學中的理性主義與理智》(DictatorshipsandDoubleStandards:Rationalismandreasoninpolitics),1982年
沃爾特·拉克(英语:WalterLaqueur),《革命的命運:對蘇聯從1917年至今歷史的解讀》(TheFateoftheRevolutionInterpretationsofSovietHistoryFrom1917tothePresent),倫敦CollierBooks,1987年,ISBN978-0-02-034080-5
胡安·林茲與阿爾弗雷德·斯泰潘(JuanLinz&AlfredStepan),《民主轉型與穩固之困:南歐、南美與共產主義後的歐洲》(ProblemsOfDemocraticTransitionAndConsolidation:SouthernEurope,SouthAmerica,AndPost-CommunistEurope),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1996年,ISBN978-0-8018-5157-5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全能政府:全能國家與全面戰爭的崛起(英语:OmnipotentGovernment:TheRiseoftheTotalStateandTotalWar)》,1944年
伊萬·默瑞(EwanMurray),《閉嘴:極權主義的傳說》(ShutUp:TaleofTotalitarianism),2005年
斯坦利·G·佩恩(英语:StanleyG.Payne),《法西斯主义的历史》(AHistoryofFascism),Routledge,1996年
理查德·派普斯,《布爾什維克政權統治下的俄國》(RussiaUndertheBolshevikRegime),蘭登書屋VintageBooks,,1995年,ISBN978-0-394-50242-7
羅伯特·朱林(英语:RobertJaulin),《極權的宇宙》(L'Universdestotalitarismes),巴黎LorisTalmart,1995年
魯道夫·洛克爾(英语:RudolfRocker),《民族主義與文化(英语:NationalismandCulture)》,1937年
喬萬尼·薩托利,《再談民主理論》(TheTheoryofDemocracyRevisited),漆咸樓,1987年
沃爾夫甘·索爾(WolfgangSauer),《國家社會主義:極權主義還是法西斯主義?》(NationalSocialism:totalitarianismorfascism?)
404-424頁來自《美國歷史評論》(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73冊,第2號,1967年12月
列昂纳德·夏皮罗(英语:LeonardSchapiro),《極權主義》,倫敦ThePallMallPress,1972年
雅各布·托曼,《極權民主的起源》(TheOriginsofTotalitarianDemocracy)
斯拉沃熱·齊澤克,《有沒有人說極權主義?》(DidSomebodySayTotalitarianism?),倫敦Verso,2001年
馬爾切洛·索斯·凱勒(MarcelloSorceKeller),《爲什麽音樂如此具有意識形態,為何極權國家對它如此重視:基於歷史與社會科學的個人觀點》(WhyisMusicsoIdeological,WhyDoTotalitarianStatesTakeItSoSeriously:APersonalViewfromHistory,andtheSocialSciences),JournalofMusicologicalResearch,XXVI,no.2-3,91-122頁,2007年
外部連結[编辑]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極權主義」。
Totalitarianism(一篇介紹極權主義這一術語之起源與涵義的文章,給出了許多20世紀的範例和極權與威權主義的對比)(英文)
查论编歐洲1989年以後的去共化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比较官方聽證會、決議及聲明
歐洲理事會第1481號決議(2006)
極權主義政權罪行歐洲公開聽證會(英语:EuropeanPublicHearingonCrimesCommittedbyTotalitarianRegimes)(2008)
關於歐洲良知和譴責共產主義罪行布拉格宣言(2008)
歐洲議會2008年8月23日聲明--極權主義和專制政權受害者紀念日
歐洲良知和共產極權罪行的歐洲公共聽證會(英语:EuropeanPublicHearingonEuropeanConscienceandCrimesofTotalitarianCommunism:20YearsAfter)(2009)
歐洲議會關於良知和極權主義決議(英语:EuropeanParliamentresolutionof2April2009onEuropeanconscienceandtotalitarianism)(2009)
歐安組織維爾紐斯宣言(英语:VilniusDeclaration)(2009)
共產主義罪行宣言(英语:DeclarationonCrimesofCommunism)(2010)
歐盟斯德哥爾摩計劃(英语:StockholmProgramme)(2010–2015)
歐盟華沙宣言(英语:WarsawDeclaration)(2011)
紀念與教育
歐洲極權主義和專制政權受害者紀念日-8月23日
歐洲記憶和良知平台(英语:PlatformofEuropeanMemoryandConscience)(2011)
立法
共產主義罪行(英语:Communistcrimes(legalconcept))(1998提出)
共黨政權非法性及對其反抗法案(英语:ActonLawlessnessoftheCommunistRegimeandonResistanceAgainstIt)
匈牙利2011新憲法
乌克兰去共产主义化
關鍵概念
除垢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納粹主義和斯大林主義的比較
機構
共产主义罪行记录与调查办公室(英语:OfficefortheDocumentationandtheInvestigationoftheCrimesofCommunism)
极权主义政权研究院(英语:InstitutefortheStudyofTotalitarianRegimes)
国家记忆研究院
共产主义罪行信息学院(英语:InstituteforInformationontheCrimesofCommunism)
恐怖之屋
史塔西档案联邦专员(英语:FederalCommissionerfortheStasiRecords)
柏林-霍恩申豪森纪念馆(英语:Berlin-HohenschönhausenMemorial)
欧洲历史和解集团(英语:ReconciliationofEuropeanHistoriesGroup)
爱沙尼亚调查反人类罪国际委员会(英语:EstonianInternationalCommissionforInvestigationofCrimesAgainstHumanity)
立陶宛大屠杀与抵抗研究中心(英语:GenocideandResistanceResearchCentreofLithuania)
立陶宛评估纳粹与苏联占领政权罪行国际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CommissionfortheEvaluationoftheCrimesoftheNaziandSovietOccupationRegimesinLithuania)
罗马尼亚共产主义罪行调查院(英语:InstitutefortheInvestigationofCommunistCrimesinRomania)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研究院(英语:HannahArendtInstitutefortheResearchonTotalitarianism)
媒體材料
《共產主義黑皮書》(1997)
希特勒和斯大林之間(紀錄片)(英语:BetweenHitlerandStalin)(2004)
蘇維埃的故事(紀錄片,2008)
《赤地-希特勒與斯大林時期的歐洲(英语:Bloodlands)》(2010)
人物
瓦茨拉夫·哈维尔
约阿希姆·高克
戈兰·林德布拉德(英语:GöranLindblad)
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
扬娜·海巴丝卡娃(英语:JanaHybášková)
马丁·迈斯特里克(英语:MartinMejstřík)
伊曼紐爾·辛格里斯(英语:EmanuelisZingeris)
桑德拉·卡尔尼特(英语:SandraKalniete)
亞歷山德拉·翁德拉(英语:AlexandrVondra), 扬·菲舍尔
尼古拉·萨科齐
玛格丽特·撒切尔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唐納德·圖斯克
彼得·内恰斯
奧班·維克多
丹尼尔·赫尔曼(英语:DanielHerman)
胡伯图斯·克纳贝(英语:HubertusKnabe)
多丽丝·帕克(英语:DorisPack)
约瑟夫·道尔(英语:JosephDaul)
汉斯-格特·珀特林
耶日·布澤克
海蒂·浩塔拉(英语:HeidiHautala)
冈纳·霍克马克(英语:GunnarHökmark)
乌卡什·卡明斯基(英语:ŁukaszKamiński)
奥德罗尼乌斯·阿祖巴利斯(英语:AudroniusAžubalis)
卡雷尔·施瓦岑贝格
查论编1989年東歐劇變與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內部背景
停滯時代
共产主义
反共主義
對共產主義的批評
東方集團
東方集團的政治(英语:EasternBlocpolitics)
东方阵营的媒体与政治宣传
東方集團移民與倒戈(英语:EasternBlocemigrationanddefection)
克格勃
幹部職務名稱表
經濟短缺
極權主義
東歐反共叛亂或抵抗運動(英语:EasternEuropeanAnti-CommunistInsurgencies)
國際背景
積極措施(英语:Activemeasures)
冷战
社会主义国家列表
蘇聯解體的預言
里根主义
蘇維埃帝國
恐怖主義與蘇聯
教廷和蘇聯關係(英语:HolySee–SovietUnionrelations)
1956年匈牙利革命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變革嘗試
古拉什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經濟改革
经济核算(俄语:Хозрасчёт)
500天计划
苏联開放政策
蘇聯的民主化(英语:Demokratizatsiya(SovietUnion))
辛納屈主義
革新開放
各地进程中歐和東歐
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东德
匈牙利
波蘭
罗马尼亚
南斯拉夫解體
蘇聯(東歐和中亞)
苏联解体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白俄羅斯
車臣
歌唱革命(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吉爾吉斯
摩尔多瓦(英语:IndependenceofMoldova)
俄罗斯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乌克兰
乌兹别克斯坦
其它
缅甸
南也门
索马里(英语:SomaliRebellion)
蒙古
阿富汗(英语:CivilwarinAfghanistan(1989–1992))
柬埔寨
安哥拉
贝宁
刚果(布)
埃塞俄比亚
莫桑比克
個別事件
1988年波蘭罷工
4月9日悲劇
黑色一月大屠殺
波羅的海之路
匈牙利—奧地利邊境柵欄的拆除
波兰圆桌会议
匈牙利圓桌會議
六四天安門事件
泛欧野餐
週一示威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
马耳他峰会
兩德統一
立陶宛一月事件
拉脱维亚一月事件
1991年貝爾格萊德抗議
八月政變
柏林墙倒塌
政權領導人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苏联)
拉米兹·阿利雅(阿爾巴尼亞)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羅馬尼亞)
托多尔·日夫科夫(保加利亞)
格罗斯·卡罗伊(匈牙利)
埃里希·昂纳克(東德)
卡達爾·亞諾什(匈牙利)
埃貢·克倫茨(東德)
米洛什·雅克什(捷克)
沃依切赫·雅鲁泽尔斯基(波蘭)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南斯拉夫)
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
奈温(缅甸)
阿里·纳赛尔(南也门)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索马里)
姜巴·巴特蒙赫(蒙古)
穆罕默德·纳吉布拉(阿富汗)
韩桑林(柬埔寨)
馬蒂厄·克雷庫(贝宁)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衣索比亞)
德尼·萨苏-恩格索(剛果)
反對方式
公民抵抗
示威
人链
蘇聯錄音帶傳播(英语:Magnitizdat)
波蘭地下出版物(英语:Polishundergroundpress)
抗議
秘密出版物
罷工
反對派領袖
莱赫·瓦文萨(波蘭)
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斯洛伐克)
扬·伊利埃斯库(羅馬尼亞)
劉剛
吾爾開希
柴玲
王丹
封从德
约阿希姆·高克(東德)
萨利·贝里沙(阿爾巴尼亞)
桑加苏伦·卓力格(蒙古)
弗拉基米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科夫斯基(俄羅斯)
鮑里斯·葉利欽(俄羅斯)
維亞切斯拉夫·車諾維爾(波蘭)
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立陶宛)
濟亞諾·帕茲尼亞克(英语:ZianonPazniak)(白俄羅斯)
哲柳·哲列夫(保加利亞)
梅莱斯·泽纳维(衣索比亞)
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厄利垂亞)
反對派運動
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
七七憲章
新論壇
捷克公民論壇
阿爾巴尼亞民主黨
生态公开化运动(英语:Ecoglasnost)
民主俄羅斯(英语:DemocraticRussia)
和平與人權行動(英语:InitiativeforPeaceandHumanRights)
立陶宛改革运动
东德和平革命
烏克蘭人民運動
團結工聯
拉脫維亞人民陣線(英语:PopularFrontofLatvia)
愛沙尼亞人民陣線(英语:PopularFrontofEstonia)
公众反对暴力
白俄羅斯人民陣線(英语:BPFParty)
拉斯托赫兹(英语:Rastokhez)
全国民主联盟
统一教
救國陣線(英语:NationalSalvationFront(Romania))(罗马尼亚)
民主力量联盟
後續
顏色革命
去共化
淨化政策
民主化
经济自由化
後蘇聯國家衝突
對蘇聯時代的懷念
新蘇維埃主義(英语:Neo-Sovietism)
新史達林主義
後共產主義
南斯拉夫內戰
拉美世界左转(英语:Pinktide)
规范控制
AAT:300055516
BNF:cb13318777r(data)
GND:4060491-3
LCCN:sh85136217
NARA:10644609
NDL:00574613
NKC:ph11646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極權主義&oldid=72725106”
分类:极权主义20世纪政治21世纪政治威权主义極端主義法西斯主義政治哲學政治學術語政体政治理論斯大林主义国家哲学隐藏分类: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CS1英语来源(en)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AR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омиКыргызчаLëtzebuergesch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مازِرونی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icilianu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Ślůnski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共產主義從烏托邦到極權主義
其放到整個二十世紀. 政治、思想演化脈絡. 中去剖析透視,勾勒. 出這一幻象發生、成. 形、衰變和幻滅的歷. 程。 共產主義從烏托邦到極權主義. —— 讀《一個幻象的歷程》.
- 2極權臨近的社會自我保衛(許寶強) - Criticism
「極權主義」指的是一種透過暴力製造恐懼,並以謊言作統治手段的社會狀態,當中 ... 和經濟機會平等、消滅剝削工人的「共產主義」主張,因為如果存在一種具體的政治 ...
- 3共產VS極權 - 名師課輔網
1.希特勒:以泛德意志民族主義、反猶、反資本、反共等宣傳獲得支持成為德國總理,其所屬政黨「納粹黨」主要以國家主義及種族主義為基本理念。 · 2.極權政治 ...
- 4極權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極權主義(英語:totalitarianism,也譯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主义、全体主义),是一種政治學上的術語,用來描述一個對社會有著絕對威權并儘一切可能謀求控制 ...
- 5極權主義與現代民主 - AWS
自一九三○年代以來,西方的知識階層興起「法西斯主義」與「反法西斯主義」. (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鬥爭。墨索里尼的法西斯與希特勒的納粹政權皆被歸類. 為反自由民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