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俄語發音:[ˈlʲef nʲɪkɐˈla(j)ɪvʲɪtɕ ... 《列夫·托尔斯泰》. 辽海出版社. 1998. ISBN 7806388893.
列夫·托爾斯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9月29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列夫·托爾斯泰"—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托尔斯泰」重定向至此。
关于其他用法,请见「托尔斯泰(消歧义)」。
列夫·托尔斯泰1908年5月的托尔斯泰(普罗库金-戈斯基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摄;本照片亦为俄罗斯首张彩色照片)出生(1828-09-09)1828年9月9日 俄羅斯帝國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逝世1910年11月20日(1910歲-11-20)(82歲) 俄羅斯帝國梁贊省阿斯塔波沃(Астапово)職業小说家、短篇故事家、剧作家、散文家語言俄语、法语創作時期1852年–1910年文學運動现实主义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配偶索菲亚·别尔斯兒女14名子女簽名
列夫·托尔斯泰原声
1908年录制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語: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俄語發音:[ˈlʲefnʲɪkɐˈla(j)ɪvʲɪtɕtɐlˈstoj]( 聆聽),拉丁化:LevNikolayevichTolstoy;英語:LeoTolstoy;1828年9月9日[儒略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曆11月7日]),俄國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他是托爾斯泰家族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作为杰出的艺术巨匠,托尔斯泰创作有三大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卓越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托尔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视作经典的長篇小說,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的過程中,他提出的“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托尔斯泰于1902年至1906年间每年均获得多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于1901年、1902年和1909年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而他从未获奖也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巨大争议之一。
[1][2][3][4]
目录
1早年经历
2写作生涯
3婚姻生活
4晚年
5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
6参见
7参考文献
7.1引用
7.2来源
8外部链接
早年经历[编辑]
20岁时的托尔斯泰,1848年
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诞生于位於莫斯科以南約20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距離图拉僅10公里。
托爾斯泰家族是非常知名的古老俄羅斯貴族之一。
小时候,托尔斯泰双亲就已去世,因此他由亲戚抚养長大。
托尔斯泰的父親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曾參加1812年拿破崙進攻莫斯科的俄法戰爭。
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他的老师称他“既不懂也不愿意学”[5],后来他选择直接辍学[5]。
1847年,他回到亞斯納亞-博利爾納「晴園」,希望经营「晴園」同时自行安排学业。
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最後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同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過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細膩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6]
写作生涯[编辑]
《戰爭與和平》於1873年發行的第三版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
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寫成《少年》和《青年》,這兩本書也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
此後他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
從那時起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期望。
1855年11月,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得堡,這一段時間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娛樂圈子,酗酒好賭,而同時他自己又清楚的覺得不能再如此,並對別人類似的行為大加撻伐。
這種偏激的個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學圈子所容。
最典型的就是他與屠格涅夫的關係。
屠格涅夫性情溫和,他對托爾斯泰抱有一種父輩的感情,非常讚賞他的天賦,希望他不要虛度光陰,認為如果他不浪費自己的天才的話將比任何人都有成就。
青年的托爾斯泰有時候和屠格涅夫相處很好,但是也常發生激烈的爭吵,最終導致兩人1861年的長達17年的決裂,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屠格涅夫令人厭煩。
……他才華橫溢,但他就像一個依靠管道送水的噴泉,你始終擔心他會很快斷水枯竭。
”
1857年,游历西欧,並写成短篇小说《琉森》。
1863年,托爾斯泰發表中篇小說《哥薩克》,這是他總結早期創作后提出的自己貴族平民化的觀點。
1865年到1869年,托爾斯泰完成劃時代的巨著《戰爭與和平》。
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
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1879年托爾斯泰在《忏悔录》中寫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时候。
生活停顿下来,仿佛自己不知道该怎样生活,或该做些什么;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
1889年開始撰寫《復活》,十年後完稿。
婚姻生活[编辑]
托爾斯泰的妻子别尔斯和小女兒亚历山德拉(英语:AlexandraTolstaya)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
(幫助、討論)
1862年9月23日,34歲的托尔斯泰与年僅18歲的索菲亚·别尔斯(1844年8月22日-1919年11月4日)结婚。
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兒。
[7]他們前後育有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
[8]他和妻子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议。
但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时光他们过得不错。
托爾斯泰是个基督徒,經常把如何過愛的生活的話題掛在嘴邊,但在他的妻子索菲亚筆下,卻有這樣痛心疾首的描述:“他愛我,但只在夜裡,從來不在白天。
”她抱怨:“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絲真正的溫情,他的慈愛並不是來自心底,而只是一種理論。
他在自傳中會宣揚自己如何幫鄰人提水,但不會有人知道他從來不曾想過要讓他的妻子休息片刻,給予自己妻子一個喘息的機會。
在這卅二年當中,他從未給生病的孩子倒過一杯水喝!也不會花五分鐘的時間陪伴在他們床邊,好叫我有片刻的休息。
”托尔斯泰的妻子帮助丈夫管理庄园,整個庄园占地380公顷,有森林、河流、湖泊,苹果园有30多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生活井井有条。
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
在這裡,托尔斯泰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
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誊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7]
但是托尔斯泰将记录自己年轻时代行为的日记交给了妻子,内容記載托爾斯泰婚前賭博、召妓、甚至感染性病,還與一名女工生了一個私生子。
這讓別爾斯大为光火。
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想燒了他的日記和他的過去。
”“我夢見了一個巨大的花園,……我抓起他的孩子,撕扯起來。
我扯下了他的頭顱和雙腿——我像瘋子一樣。
”她學安娜·卡列尼娜那樣去“臥軌”,甚至服毒自殺,鬧得全家不得安寧。
她自己也承認“總有一天我會嫉妒得自殺。
”這使得托爾斯泰更厭惡這場婚姻。
他在日記中寫道:“(索菲亚)成了我痛苦的根源。
”“我不知道如何解决這種瘋狂,我看不見任何出路。
”
另外托尔斯泰晚年激进的思想也让夫妻产生很大隔閡,甚至準備放棄財產,過簡樸生活,而與妻子發生齟齬。
他的妻子既不理解,更完全不能接受,認為是“整套哲學牽强附會、矯揉造作,完全建築在虛榮心、名利欲和出風頭的基礎上。
”大女兒塔妮婭說:“妳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的物質生活,但是妳卻忽略了他更珍視的東西。
如果妳同樣關心他的精神生活,他會是多麼感動,會百倍地報答你的付出。
”夫妻之間缺乏交流,使得婚姻生活每況愈下。
高爾基說托爾斯泰“非常喜歡談論女人,但總是帶著俄國農民的粗野口氣……他對女人的態度是一種頑固的敵意。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莫過於懲罰她們。
……這是一個男人對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幸福而進行的報復。
”
晚年[编辑]
托尔斯泰的陵園位於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910年11月10日,82歲高齡的托尔斯泰從自己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秘密離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又一说托与悍妻感情不睦,吵架吵不过被赶出家门。
托尔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後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英语:LevTolstoy(rurallocality))車站的站长室裡。
托爾斯泰彌留之際,全球各地的記者雲集這個小車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來到膝下,但托爾斯泰臨死也不想見妻子一面。
威廉·夏勒感嘆道:“他們在各方面都得天獨厚,惟獨不具備相互理解的能力。
”[9]11月22日,托尔斯泰被专列送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并安葬在那里。
[10]阿斯塔波沃站于1918年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站(俄语:ЛевТолстой(станция))。
托爾斯泰五歲時,大哥尼古拉告訴他一個秘密。
只要把這個秘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
他又說這個秘密已經寫在一根小綠帽上,綠帽就埋在小山澗旁的路邊。
這個小綠帽的故事,令五歲的托爾斯泰神往不已,找尋綠帽是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
托爾斯泰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綠帽,死後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樹林裡。
[11][12]
在中國,《新青年》杂志1卷2号曾刊出翻译自《托尔斯泰的生活》一书的托爾斯泰之逃亡一文。
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编辑]
托尔斯泰身着农民服装,列宾画于1901年。
托尔斯泰在读过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后,开始逐渐转向该书所宣扬的苦行禁欲的生活。
[13]
在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名叫《什么是我的信仰》的书,在书中他公开地承认了他的基督教信仰。
他声称自己信仰耶稣的教诲,特别是深受山上寶訓的影响,以及有关非暴力和和平主义的教条。
美国貴格會介绍过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给它的成员。
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开信中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宣扬“勿以暴抗恶”原则,鼓励印度人用“爱的原则”拯救自己。
在英国就学时就喜爱托尔斯泰的甘地大为震动,于1909年开始与托翁书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
深受托翁感染的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間,建立了托尔斯泰农场,接受了“勿以暴抗恶”的思想,被罗曼·罗兰诩为“托翁圣火的传人”。
高尔基曾評價他:”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來源請求]“而同時代苏联政治家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的艺术家”。
参见[编辑]
俄罗斯主题
文学主题
基督教主题
人物主题
列夫·托爾斯泰著作列表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NominationDatabase.old.nobelprize.org.[2019-03-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6).
^ProclamationsenttoLeoTolstoyafterthe1901year’spresentationofNobelPrizes.NobelPrize.org.[2019-03-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美国英语).
^NobelPrizeSnubsInLiterature:9FamousWritersWhoShouldHaveWon(PHOTOS).HuffingtonPost.2010-10-07[2019-03-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1)(美国英语).
^Hedin,Naboth.WinningtheNobelPrize.TheAtlantic.1950-10-01[2019-03-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美国英语).
^5.05.1AuthorDataSheet,MacmillanReaders(PDF).MacmillanPublishersLimited.[2010-08-22].(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08-07).
^1910年11月10日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逝世.人民网.2003-08-01[2013-10-0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07.1SusanJacoby,"TheWifeoftheGenius"(April19,1981)TheNewYorkTimes
^Feuer,KathrynB.TolstoyandtheGenesisofWarandPea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ISBN978-0-8014-1902-7
^威廉·夏伊勒,《愛與恨:托爾斯泰夫婦的風暴婚姻》(LoveandHatred:TheStormyMarriageofLeoandSonyaTolstoy)
^葛维樱.托尔斯泰百年忌辰寻访:在车站去世场景保留至今.新浪网(转载自《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第47期).2010-11-19[2013-10-0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黃友玲.托爾斯泰理想的實踐──小說《復活》的賞析與啟迪.《曠野》.2010-09-10,(167)[2013-10-04].(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陈毅兴(1998),第二章童年时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lstoy'sLettertoA.A.Fet,August30,1869
来源[编辑]
陈毅兴(编).《列夫·托尔斯泰》.辽海出版社.1998.ISBN 7806388893.
外部链接[编辑]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LeoTolstoy”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专门网站
LeoTolstoymuseuminYasnayaPolya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俄文)StateLeoTolstoyMuseuminMosc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传记和评论
IllustratedBiography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tUniversityofVirginia
TolstoyandPopularLiteratu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everalscientificpapersfromtheUniversityofMinnesota
Briefbio
LeoTolstoy'sLif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olstoy'spersonal,professionalandworldeventtimeline,andsynopsisofhislif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romMasterpieceTheatre.
TheLastDaysofLeoTolsto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eksandraTolstaya,"TragedyofTolstoy"
(俄文)TheancestorsCountLevNikolayevichTolsto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俄文)TheWorldofLeoTolstoy
InformationandCritiqueonLeoTolstoy
LeoTolstoyChroniclebyErikLindgren
Tolstoy'sLegacyforMankind:AManifestoforNonviolence,Part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lstoy'sLegacyforMankind:AManifestoforNonviolence,Part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ar,TolstoyandtheFoo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nessaybyGeorgeOrwell
artic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rittenonTolstoy's80thbirthdaybyLeonTrotsky
SimonFarrow,LeoTolstoy:Sinner,Novelist,Prophet,ProceedingsoftheBathRoyalLiteraryandScientificInstitution,Vol.9,18January2005
S.F.Yegorov,LeoTolstoy,inPROSPECTS:thequarterlyreviewofcomparativeeducation,VolXXIV,no3/4,June1994,UNESCO,p.647-66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boutTolstoy'swritingsoneducation)
在媒体中
LeoTolstoy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PortrayedbyBillJonesinthefilmLivesandDeathsofthePoets(2009)
ALEXANDERIIANDHISTIMES:ANarrativeHistoryofRussiaintheAgeofAlexanderII,Tolstoy,andDostoevsk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列夫·托爾斯泰作品列表傳記·著作·Tolstoyan·托爾斯泰家族·文庫長篇小說童年(1852)·少年(1854)·青年(1856)·家庭幸福(1859)·哥薩克(1863)·戰爭與和平(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7)·伊萬·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89)·復活(1899)·偽票據(1911)·哈吉·穆拉特(1912)哲學著作懺悔錄·什麼是我的信仰·到底怎麼辦?·天國在你們心中·四福音書的統一性與演繹·什麼是藝術·智慧曆書戲劇黑暗的勢力·光在黑暗中发亮·教育的果實·活屍(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阿尔貝特·破罐子阿廖沙·CroesusandFate·TheBigOven·魔鬼·謝爾蓋神父·上帝看見真理,但是等待·TheGrain·傻子伊凡(1886)·一個人是否需要很多土地·霍斯托密爾:一隻馬的故事·KorneyVasilyev·主與仆·波利庫什卡·高加索的囚徒·PromotingaDevil·QuenchtheSpark·襲擊·Repentance·塞瓦斯托波爾紀事·暴風雪·三死者·三個問題·TooDear!·两个骠骑兵·我們靠什麼活著·哪裡有愛,哪裡就有上帝·WisdomofChildren·Work,Death,andSickness
规范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AtCL:2097
BIBSYS:90952390
BNA:000024838
BNC:000034690
BNE:XX933715
BNF:cb11926775j(data)
CiNii:DA00357770
CONOR:5478755
DILA:A023992
FAST:37938
GND:11864291X
HDS:041481
ISNI:0000000122424494
LAC:0040H0370F
LCCN:n79068416
LNB:000014055
MusicBrainz:8a2f71c8-ccbe-42de-a2fa-2490fc015374
NDL:00458898
NKC:jn19981002230
NLA:36180076
NLP:A11798269
NSK:000001910
NTA:068808658
RSL:000084026
ICCU:CFIV010449
SELIBR:97268
SNAC:w6tn81br
SUDOC:085948470
ULAN:500327036
VIAF:96987389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列夫·托爾斯泰&oldid=73536599”
分类:1828年出生1910年逝世列夫·托尔斯泰喀山國立大學校友俄罗斯小说家素食主義者俄羅斯貴族19世纪作家19世纪小说家历史小说家图拉省人圖拉州人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托尔斯泰家族隐藏分类:CS1美国英语来源(en-us)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自2013年9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含有俄語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需要校對的頁面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包含AtC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ONO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DDB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D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A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N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MusicBrainz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RS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ELIB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ULA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30元素的规范控制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语录维基文库
其他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Алтайтил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АварKotava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کوردیQırımtatarca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FryskGaeilge贛語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कोंकणी/GõychiKonknni𐌲𐌿𐍄𐌹𐍃𐌺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АдыгэбзэKabɩyɛ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Олыкмарий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Plattdüütsch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Livvinkarjala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KapampanganPicard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Armãneashti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Саха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дмурт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Volapük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茨威格论列夫·托尔斯泰- 快懂百科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 ...
- 2列夫托尔斯泰_无追搜索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学科: 语文班级: 八年级《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人物传记。这个单元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艺术表达颇具特色。
- 3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 中文百科知識
《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2.28~1942年)所作的散文。 《列夫·托爾斯泰》原文 作者簡介 賞析 文章的結構 ...
- 4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集- 头条搜索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
- 5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著名文學家 - 華人百科
... 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那些“重大問題”大多就是在“圖畫”中藝術地提出來的。 斯蒂芬·茨威格寫過一篇文章《列夫·托爾斯泰》來描述他(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