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芝加哥》以多達13項提名領跑,是歷史上第8部獲得這麼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紐約黑幫》以10項緊隨其後。
獲獎者在2003年3月23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宣布。
《芝加哥》 ...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官方海報日期2003年3月23日地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主持人史提夫·馬丁紅地毯簡·卡爾(JannCarl)克里斯·康納利(ChrisConnelly)吉姆·莫雷特(JimMoret)肖恩·羅賓遜(ShaunRobinson)[1]製片人吉爾·凱茨(GilCates)導演路易斯·J·霍維茨(LouisJ.Horvitz)摘要最佳電影《芝加哥》獲獎最多《芝加哥》(6項)最多提名《芝加哥》(13項)電視轉播電視台美國廣播公司持續時間3小時30分鐘[2]收視率3304萬20.58%(尼爾森收視率)
← 第74屆
奧斯卡金像獎
第76屆 →
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旨在獎勵2002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2003年3月23日下午17點30分(北美東部時區晚上20點30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發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
晚會透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由吉爾·凱茨擔任製作人,路易斯·J·霍維茨執導[3]。
男演員史提夫·馬丁繼2001年舉辦的第7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以來再度擔任主持人[4]。
三個星期前的3月1日,女演員凱特·哈德森在比佛利山的比佛利山威爾希爾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5]。
《芝加哥》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大獎,是這個夜晚的最大贏家[6][7]。
其它獲獎電影包括勝出三項的《鋼琴家》,獲獎兩項的《揮灑烈愛》和《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以及勝出一項的《蘭花賊》、《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forColumbine)、《祖布祖布斯!》、《街頭痞子》、《時時刻刻》、《何處是我家》、《非法正義》、《神隱少女》、《悄悄告訴她》、《迷人的男子》(DerErEnYndigMand)和《雙雄》(TwinTowers)。
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約3300萬美國觀眾收看,是奧斯卡頒獎晚會收視成績最差的一次。
目次
1獲獎和提名
1.1獎項
1.2奧斯卡榮譽獎
1.3提名和獲獎大戶
2頒獎和表演嘉賓
2.1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2.2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3典禮資訊
3.1提名電影票房表現
3.2紀錄片獎獲獎致辭
3.3專業評價
3.4收視率和獎項
4紀念
5參見
6參考資料
7外部連結
獲獎和提名[編輯]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於2003年2月11日由學院主席弗蘭克·皮爾森和女演員瑪麗莎·托梅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布[8]。
《芝加哥》以多達13項提名領跑,是歷史上第8部獲得這麼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9],《紐約黑幫》以10項緊隨其後[10]。
獲獎者在2003年3月23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宣布[11]。
《芝加哥》成為繼1968年的《霧都孤兒》以來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獎的歌舞片[12]。
29歲的安卓·布洛迪刷新了獲男主角獎時最年輕演員的紀錄[13]。
梅莉·史翠普以13項提名成為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數量最多的演員[14]。
同時獲男主角獎提名的傑克‧尼克遜又刷新了自己創下的男演員提名數量紀錄,達到12次[15]。
茱莉安·摩爾成為第9位在同一年中獲得兩個表演類獎項提名的演員[16]。
《街頭痞子》插曲「LoseYourself」成為第一首拿下原創歌曲獎的饒舌歌曲[17]。
獎項[編輯]
羅曼·波蘭斯基因《鋼琴家》獲導演獎。
安卓·布洛迪因《鋼琴家》獲男主角獎。
妮可·基嫚因《時時刻刻》獲女主角獎。
克里斯·庫柏因《蘭花賊》獲男配角獎。
凱薩琳·麗塔-瓊絲因《芝加哥》獲女配角獎。
宮崎駿因《神隱少女》獲動畫長片獎。
麥可·摩爾因《科倫拜校園事件》獲紀錄片獎。
比爾·古登泰格因《雙雄》獲紀錄短片獎。
獲獎作品列在最上方一行,並且右側會附上符號:[18]
最佳影片
導演
《芝加哥》——馬丁·理查茲(MartinRichards)
《紐約黑幫》——埃爾博托·格里莫迪(AlbertoGrimaldi)、哈維·溫斯坦
《時時刻刻》——勞勃·福斯(RobertFox)、史考特·魯丁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彼得·傑克森、巴里·M·奧斯本(BarrieM.Osborne)、法蘭·華許
《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阿蘭·薩德(AlainSarde)、勞勃·本穆沙(RobertBenmussa)
羅曼·波蘭斯基——《鋼琴家》
佩卓·阿莫多瓦——《悄悄告訴她》
史蒂芬·戴爾卓——《時時刻刻》
勞勃·馬歇爾——《芝加哥》
馬丁·史柯西斯——《紐約黑幫》
男主角
女主角
安卓·布洛迪——《鋼琴家》
尼可拉斯·凱吉——《蘭花賊》
米高·肯恩——《沉靜的美國人》
丹尼爾·戴-路易斯——《紐約黑幫》
傑克‧尼克遜——《心的方向》
妮可·基嫚——《時時刻刻》
莎瑪·海耶克——《揮灑烈愛》
黛安·蓮恩——《不忠》
茱莉安·摩爾——《遠離天堂》
芮妮·齊薇格——《芝加哥》
男配角
女配角
克里斯·庫柏——《蘭花賊》
艾德·哈里斯——《時時刻刻》
保羅·紐曼——《非法正義》
約翰·C·萊利——《芝加哥》
克里斯多福·沃肯——《神鬼交鋒》
凱薩琳·麗塔-瓊絲——《芝加哥》
凱西·貝茲——《心的方向》
皇后·拉蒂法——《芝加哥》
茱莉安·摩爾——《時時刻刻》
梅莉·史翠普——《蘭花賊》
原著劇本
原著改編
《悄悄告訴她》——佩卓·阿莫多瓦
《遠離天堂》——陶德·海恩斯
《紐約黑幫》——傑伊·考克斯(JayCocks)、斯蒂文·澤里安(StevenZaillian)和肯尼斯·洛勒根
《我的希臘婚禮》——妮雅·瓦達蘿絲
《你媽媽也一樣》——卡洛斯·卡隆和艾方索·柯朗
《鋼琴家》——羅納德·哈伍德改編自瓦迪斯瓦夫·斯皮爾曼的同名回憶錄
《非關男孩》——皮特·海格斯(PeterHedges)、克里斯·魏茲和保羅·韋茲改編自尼克·宏比的同名小說
《蘭花賊》——查理·考夫曼和唐納·卡夫曼改編自蘇珊·奧爾琳(SusanOrlean)的著作《蘭花竊賊》(TheOrchidThief)
《芝加哥》——比爾·坎登改編自鮑勃·福斯和弗雷德·艾布(FredEbb)的同名音樂劇
《時時刻刻》——戴維·黑爾(DavidHare)改編自麥可·康寧漢的同名小說
動畫長片
外語片
《神隱少女》——宮崎駿
《冰河世紀》——克里斯·韋奇
《星際寶貝》——克里斯·桑德斯
《小馬王》——傑弗瑞·卡森伯格
《星銀島》——羅恩·克萊門茨(RonClements)
《何處是我家》(德國,德語)——卡洛琳·林克
《神父禁戀》(ElcrimendelpadreAmaro,墨西哥,西班牙語)——卡洛斯·卡雷拉(CarlosCarrera)
《英雄》(中國,普通話)——張藝謀
《沒有過去的男人》(Miesvaillamenneisyyttä,芬蘭,芬蘭語)——阿基·郭利斯馬基
《男大當嫁》(Zus&Zo,荷蘭,荷蘭語)——保·范·德·奧斯特(PaulavanderOest)
紀錄片
紀錄短片
《科倫拜校園事件》——麥可·摩爾和麥可·唐納文(MichaelDonovan)
《美國女兒越南媽媽》(DaughterfromDanang)——蓋爾·多爾金(GailDolgin)和維森特·佛朗哥(VicenteFranco)
《天堂之囚》(PrisonerofParadise)——馬爾科姆·克拉克(MalcolmClarke)和史都華·森德(StuartSender)
《拼字比賽》(Spellbound)——傑弗里·布里茲(JeffreyBlitz)和肖恩·韋爾奇(SeanWelch)
《遷徙的鳥》——雅克·貝漢
《雙雄》——比爾·古登泰格(BillGuttentag)和勞勃·大衛·波特(RobertDavidPort)
《貝德福街上的收藏家》(TheCollectorofBedfordStreet)——愛麗絲·埃利奧特(AliceElliott)
《羅莎·帕克斯的時代影響》(MightyTimes:TheLegacyofRosaParks)——勞勃·哈德森(RobertHudson)和勞勃·休斯頓(BobbyHouston)
《再做一個家人》(WhyCan'tWeBeaFamilyAgain?)——羅傑·韋斯伯格(RogerWeisberg)和默里·諾塞爾(MurrayNossel)
實景短片
動畫短片
《迷人的男子》——馬丁·斯詹奇·漢森(MartinStrange-Hansen)和米·安德里森(MieAndreasen)
《交通阻塞》(FaitD’Hiver)——德克·貝利恩(DirkBeliën)和安雅·德爾門斯(AnjaDaelemans)
《我會等待著下一個》(J'attendrailesuivant...)——菲利佩·奧倫蒂(PhilippeOrreindy)和托馬斯·戈丹(ThomasGaudin)
《狗》(Inja)——史蒂芬·帕斯沃斯基(StevenPasvolsky)和喬·威瑟斯通(JoeWeatherstone)
《約翰尼·弗林頓》(JohnnyFlynton)——萊克茜·亞歷山大(LexiAlexander)和亞歷山大·邦龍(AlexanderBuono)
《恰卜恰布》——埃里克·阿姆斯特朗(EricArmstrong)
《頭山》——山村浩二
《輪盤記》(DasRad)——克里斯·斯坦納(ChrisStenner)和海蒂·威特林格(HeidiWittlinger)
《大教堂》(Katedra)——托梅克·巴金斯基(TomekBaginski)
《大眼仔的新車》(Mike'sNewCar)——彼特·達克特和羅傑·古爾德(RogerGould)
原創配樂
原創歌曲
《揮灑烈愛》——艾略特·戈登塞爾
《神鬼交鋒》——約翰·威廉士
《遠離天堂》——埃爾默·伯恩斯坦
《時時刻刻》——菲利普·格拉斯
《非法正義》——托馬斯·紐曼
「LoseYourself」(《街頭痞子》插曲)——作曲:Eminem、傑夫·巴斯(JeffBass)和路易斯·萊斯托(LuisResto),作詞:Eminem
「IMoveOn」(《芝加哥》插曲)——作曲:約翰·坎德(JohnKander),作詞:弗雷德·艾布
「BurnItBlue」(《揮灑烈愛》插曲)——作曲:艾略特·戈登塞爾,作詞:朱麗·泰莫(JulieTaymor)
「TheHandsThatBuiltAmerica」(《紐約黑幫》插曲)——詞曲:博諾、TheEdge、亞當·克雷頓和小賴瑞·慕蘭
「FatherandDaughter」(《野外怪家庭》插曲)——詞曲:保羅·西蒙
音效剪輯
音效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邁克·霍普金斯(MikeHopkins)和伊桑·范德萊恩(EthanVanderRyn)
《關鍵報告》——理察·海姆斯(RichardHymns)和加里·里德斯特羅姆
《非法正義》——史考特·黑克爾(ScottHecker)
《芝加哥》——麥可·明克勒、大衛·李(DavidLee)和多米尼克·塔維拉(DominickTavella)
《紐約黑幫》——湯姆·弗萊施曼(TomFleischman)、尤金·吉爾蒂(EugeneGearty)和伊萬·夏羅克(IvanSharrock)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克里斯多福·博伊斯、麥可·斯曼內科、邁克·亨吉斯(MichaelHedges)和哈蒙德·匹克(HammondPeek)
《非法正義》——史考特·米蘭、鮑勃·比默和約翰·普里切特(JohnPritchett)
《蜘蛛人》——凱文·奧康奈爾(KevinO'Connell)、格雷格·拉塞爾(GregRussell)和埃德·諾維克(EdNovick)
藝術指導
攝影
《芝加哥》——藝術指導:約翰·邁爾(JohnMyhre),內部裝飾:戈登·辛(GordonSim)
《揮灑烈愛》——藝術指導:費利佩·費爾南德斯·德爾·帕索(FelipeFernándezdelPaso),內部裝飾:哈尼亞·羅夫萊(HaniaRobledo)
《紐約黑幫》——藝術指導:丹提·費瑞提,內部裝飾:弗朗西斯卡·羅·夏沃(FrancescaLoSchiavo)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藝術指導:格蘭特·梅傑(GrantMajor),內部裝飾:丹·漢娜(DanHennah)和阿蘭·李
《非法正義》——藝術指導:丹尼斯·加斯納(DennisGassner),內部裝飾:南茜·黑格(NancyHaigh)
《非法正義》——康拉德·赫爾(ConradL.Hall)
《芝加哥》——迪昂·畢比(DionBeebe)
《遠離天堂》——愛德華·拉赫曼
《紐約黑幫》——麥可·包浩斯(MichaelBallhaus)
《鋼琴家》——帕維爾·愛德曼(PawelEdelman)
化妝
服裝設計
《揮灑烈愛》——約翰·E·傑克遜(JohnE.Jackson)和比阿特麗斯·德·阿爾瓦(BeatriceDeAlba)
《時光機器》——小約翰·M·埃利奧特(JohnM.Elliott,Jr.)和芭芭拉·洛倫茨(BarbaraLorenz)
《芝加哥》——柯琳·艾特伍
《揮灑烈愛》——朱莉·韋斯(JulieWeiss)
《紐約黑幫》——桑迪·鮑威爾(SandyPowell)
《時時刻刻》——安·羅斯(AnnRoth)
《鋼琴家》——安娜·B·謝潑德(AnnaB.Sheppard)
剪輯
視覺效果
《芝加哥》——馬丁·沃爾什(MartinWalsh)
《紐約黑幫》——塞爾瑪·斯昆梅克(ThelmaSchoonmaker)
《時時刻刻》——彼得·博伊爾(PeterBoyle)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邁克·霍頓(MichaelHorton)
《鋼琴家》——埃爾韋·德路澤(HervédeLuze)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吉姆·萊吉、蘭德爾·威廉·庫克(RandallWilliamCook)、亞歷克斯·馮克(AlexFunke)和喬·萊特瑞(JoeLetteri)
《蜘蛛人》——約翰·迪克斯特拉(JohnDykstra)、史考特·斯多克迪克(ScottStokdyk)、安東尼·拉莫林納拉(AnthonyLaMolinara)和約翰·弗雷澤(JohnFrazier)
《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羅布·科爾曼(RobColeman)、巴勃羅·赫爾曼(PabloHelman)、約翰·諾爾和本·斯諾(BenSnow)
奧斯卡榮譽獎[編輯]
彼得·奧圖[19]
提名和獲獎大戶[編輯]
以下12部電影獲得了多項提名:
提名數
片名
13
《芝加哥》
10
《紐約黑幫》
9
《時時刻刻》
7
《鋼琴家》
6
《揮灑烈愛》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非法正義》
4
《蘭花賊》
《遠離天堂》
2
《悄悄告訴她》
《心的方向》
《神鬼交鋒》
《蜘蛛人》
以下6部電影獲得了多項大獎:
獲獎數
片名
6
《芝加哥》
3
《鋼琴家》
2
《揮灑烈愛》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頒獎和表演嘉賓[編輯]
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20]
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編輯]
姓名
角色
內爾·羅斯蘭迪·托馬斯
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廣播員
卡梅隆·迪亞茨
頒發動畫長片獎
基努·李維斯
頒發視覺效果獎
珍妮佛·康納莉
頒發男配角獎
珍妮佛·羅培茲
頒發藝術指導獎
約翰·屈伏塔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IMoveOn」的現場表演
詹妮弗·加納米老鼠
頒發動畫短片獎
詹妮弗·加納
頒獎短片獎
蜜拉·索維諾
頒發服裝設計獎
妮婭·瓦達拉斯
頒發化妝獎
史恩·康納萊
頒發女配角獎
布蘭登·費舍
介紹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凱特·哈德森
引出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頒獎片段
芮妮·齊薇格
頒發原創配樂獎
朱麗·安德魯斯
引出一段以過去奧斯卡頒獎典禮電視直播中音樂曲目片段組成的蒙太奇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BurnitBlue」的現場表演
莎瑪·海耶克
頒發外語片獎
茱莉安·摩爾
頒發音效獎和音效剪輯
馬修·麥康納
介紹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紐約黑幫》
黛安·蓮恩
頒發紀錄片獎
傑克·瓦倫蒂
頒發紀錄短片獎
朱莉婭·羅伯茨
頒發攝影獎
凱西·貝茨
引出一段採訪過去奧斯卡獲獎演員的蒙太奇
柯林·法瑞爾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TheHandsThatBuiltAmerica」的現場表演
吉娜·戴維斯
頒發剪輯獎
蘇珊·薩蘭登
引出紀念去世影人環節
希拉蕊·斯萬克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時時刻刻》
荷莉·貝瑞
頒發男主角獎
芭芭拉·史翠珊
頒發原創歌曲獎
梅莉·史翠普
向彼得·奧圖頒發奧斯卡榮譽獎
達斯汀·霍夫曼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鋼琴家》
丹佐·華盛頓
頒發女主角獎
奧利維婭·德哈維蘭
引出奧斯卡大家庭相冊片段
李察·吉爾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芝加哥》
馬西婭·蓋伊·哈登
頒發原著改編獎
班·艾佛列克
頒發原著劇本獎
哈里遜·福特
頒發導演獎
寇克·道格拉斯麥克·道格拉斯
頒發最佳影片獎
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編輯]
姓名
角色
表演
比爾·康提
音樂編排指揮
管弦樂
皇后·拉蒂法凱薩琳·麗塔-瓊絲
表演者
《芝加哥》插曲「IMoveOn」
保羅·西蒙
表演者
《野外怪家庭》插曲「FatherandDaughter」
利拉·唐斯卡耶塔諾·費洛索
表演者
《揮灑烈愛》插曲「BurnItBlue」
U2樂團
表演者
《紐約黑幫》插曲「TheHandsThatBuiltAmerica」
典禮資訊[編輯]
史提夫·馬丁擔任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
2002年1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聘請了老牌奧斯卡電視轉播製作人吉爾·凱茨負責本屆晚會的製作,這也是他第11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製作人[21]。
學院主席弗蘭克·皮爾森對此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之前已10次接掌的凱茨在經驗上無人能及。
「吉爾幾乎為頒獎晚會發明出了一種風格流派。
我們對能夠邀請他來呈現奧斯卡金像獎75周年的這場特別晚會感到非常榮幸」[22]。
幾天後,喜劇演員史提夫·馬丁獲選成為頒獎典禮的主持人。
對此凱茨表示:他之所以選擇再度邀請這位喜劇老將主持是因為他「機智、聰明、敏銳、風趣,總是能夠把握主動權。
等等,我還忘了點什麼。
對了,(他還能)讓人笑得前俯後仰」[23]。
《洛杉磯時報》刊文稱,凱茨曾就擔任主持人事宜聯繫另一位喜劇演員比利·克里斯托,但由於後者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所以凱茨再聯繫了馬丁[24]。
馬丁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己對此深感榮幸,他開玩笑稱:「我很高興能再次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因為擔驚受驚和噁心總是能讓我減肥」[25]。
此外,本次頒獎典禮還是首次透過高清制式進行轉播[26]。
為了紀念奧斯卡金像獎75周年,晚會上一個名為奧斯卡大家庭相冊的環節中有59位曾獲過獎的演員一起出現在舞台上[27]:347。
報幕員內爾·羅斯(NeilRoss)和蘭迪·托馬斯(RandyThomas)會報出各位演員的姓名及其獲獎的電影片名。
到片段末尾時,本屆晚會上的獲獎演員安卓·布洛迪、妮可·基嫚、克里斯·庫柏、凱薩琳·麗塔-瓊絲以及奧斯卡榮譽獎得主彼得·奧圖都將加入他們的行列[28]。
此外,伊拉克戰爭對這次電視轉播及周邊事項產生了影響。
戰爭爆發的消息傳開後,包括凱特·布蘭琪、金·凱瑞和威爾·史密斯在內的多位演員謝絕了擔任頒獎嘉賓的邀請,理由中既有對安全方面的顧慮,也有出於對軍人家屬的尊重[27]:331。
美國廣播公司請求將晚會推遲一星期,但學院主席皮爾森和晚會製作人凱茨沒有接受,理由是杜比劇院到時還會有別的安排[27]:328[29]。
皮爾森還表示,將典禮改期會提高成本,對學院來說過於昂貴[27]:329。
不過他們也宣布晚會前的紅地毯活動將會大幅縮減[30]。
沿好萊塢大道兩邊的看台座位將會拆除,所有購買了這些座位票的觀眾可以改期到下一年的頒獎典禮時使用[31][32]。
晚會電視轉播的插播廣告時間裡,ABC新聞主播兼記者彼得·詹寧斯將對伊拉克戰爭的最新進展作簡報[27]:344。
提名電影票房表現[編輯]
截止2月11日提名名單公布時,五部獲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在美國的總計票房收入為4億8679萬9261美元,平均每部9735萬9852美元[33]。
其中《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以3億2108萬6387美元位居榜首,之後分別是收入7010萬8275美元的《紐約黑幫》,進帳6456萬8153美元的《芝加哥》,收入2188萬3139美元的《時時刻刻》和進帳915萬3307美元的《鋼琴家》[33]。
在2002年美國電影票房50強中,有14部電影獲得了共計47項提名。
其中《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亞軍)、《我的希臘婚禮》(第5位)、《冰河世紀》(第9位)、《神鬼交鋒》(第11位)、《星際寶貝》(第13位》、《非法正義》(第23位)、《小馬王》(第35位)、《紐約黑幫》(第37位)和《芝加哥》(第41位)9部獲得了最佳影片、動畫長片、導演,或表演、編劇類獎項提名[34]。
另外5部獲提名的分別是《蜘蛛人》(冠軍)、《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季軍)、《關鍵報告》(第16位)、《街頭痞子》(第22位)和《時間機器》(第44位)[34]。
紀錄片獎獲獎致辭[編輯]
《科倫拜校園事件》拿下紀錄片片獎後不久,導演麥可·摩爾公開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和伊拉克戰爭,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虛假選舉選出虛假總統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以虛假理由讓我們去打戰的時代」[27]:345。
劇院內的其他人對此反應不一,有些鼓掌、有些起立致敬、還有些發出噓聲[35]。
摩爾講出這番話後不久,主持人馬丁開玩笑說:「卡車司機正在幫麥可·摩爾躲到自己豪華轎車的後車廂里去」[36]。
專業評價[編輯]
本屆晚會收到的媒體評價褒貶不一,部分媒體較為正面。
《今日美國》電視評論員勞勃·比安科(RobertBianco)稱讚了馬丁的主持表現:「觀眾們很幸運,馬丁擁有兩種對於一個好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來說不可或缺的素質:機智和內涵。
這兩項都成為他和我們的優勢,先贏得觀眾的信任,然後興高采烈地嘲笑他們一整晚。
」他還指出,頒獎嘉賓和獲獎者所提及的政治內容讓這樣一個通常會很沉悶的夜晚也擁有了一些張力[37]。
《匹茲堡郵報》(PittsburghPost-Gazette)電視專欄作家羅布·歐文(RobOwen)對馬丁讚不絕口,稱他擁有許多頒獎晚會主持人缺少的高雅和機智,無論是對有關自己重返奧斯卡頒獎舞台的反響,還是據稱遭到縮小的頒獎典禮規模,馬丁都一如既往地以富娛樂性的手法來應對。
他還覺得這次對奧斯卡獎歷史的紀念內容看起來多了一分緊實,少了一點繁瑣[38]。
《華盛頓郵報》的湯姆·謝爾斯(TomShales)也對馬丁給予高度評價,稱他在把這次晚會提升成一場好節目上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他還認為節目的氣氛雖有些沉悶,但頒獎嘉賓和獲獎者的致辭和致敬段落造就了許多難忘的瞬間,而這些瞬間正是這個動盪時期所迫切需要的[39]。
一些媒體出版物對節目的評價較為負面。
《娛樂周刊》電視評論員肯·塔克(KenTucker)感嘆,兩年前表現精彩、機智的史提夫·馬丁這次看起來已經認輸並退居二線,把調動全場歡樂氣氛的責任讓給了喜劇編劇布魯斯·韋蘭奇(BruceVilanch),最後得出的只是一批愚笨無聊的台詞[40]。
《芝加哥論壇報》專欄作家史蒂夫·詹森(SteveJohnson)則認為,第二次主持好萊塢最盛大夜晚的馬丁看起來——特別是一開始的時候——卻有些不在狀態,他試圖保持一幅樂在其中的形象,但看起來卻有些不是那麼一回事。
詹森還表示,馬丁只有在摩爾領獎致辭後的表現還算值得稱道,不過考慮到戰爭的爆發,大家可能也無法靜下心來出席或觀看晚會,很多人都想轉台去看CNN,馬丁的工作也就變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41]。
大衛·祖拉維克(DavidZurawik)在《巴爾的摩太陽報》上調侃道:「正當世界上其他地方看到被俘虜的美國軍人或是他們屍體的同時,我們卻在看主持人史提夫·馬丁和整整一個劇院的名流一起慶祝他們自以為很重要的事。
」他還批評節目中的許多言論和笑話似乎對這場戰爭視而不見,缺乏足夠的尊重[42]。
收視率和獎項[編輯]
本屆頒獎典禮透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其播出時段里平均有3304萬觀眾收看,與前一年相比降低了21%[43],而所有曾觀看部分時段節目的觀眾總數則估計有6255萬[44]。
從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數據看,節目的表現也不及前一年,只吸引了20.58%的家庭觀看,收視率為40.34%[45]。
此外節目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的收視成績為12.55/35.37,這意味著全美所有18至49歲年齡段人群里有12.55%觀看了頒獎典禮,而當時有看電視的該年齡段觀眾群中則有35.37%選擇收看這個節目[45]。
許多媒體認為,有線新聞電視台對伊拉克戰爭的報導轉移了許多家庭觀眾的注意,導致節目的收視率大幅下降[46]。
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從1974年的第46屆頒獎典禮開始彙編,而尼爾森媒體研究早在1961年的第33屆頒獎典禮就開始記錄這一數字,截至2014年的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無論是按哪個數據計算,第75屆頒獎晚會的收視率都是最低的一次[47]。
2003年7月,頒獎典禮獲得了第55屆黃金時段艾美獎的8項提名[48],並在兩個月後贏得了其中三座獎項,分別是最佳綜藝或音樂節目類藝術指導獎,最佳綜藝、音樂或喜劇節目照明指導獎,以及最佳音樂指導獎[49]。
紀念[編輯]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年一度的「紀念」致敬環節旨在紀念過去一年中逝世的業內人士,本場晚會上的這一環節由女演員蘇珊·莎蘭登引出,紀念了以下人士:[27]:346
盧·沃瑟曼(LewWasserman)
理察·賽爾伯特(RichardSylbert)
埃迪·布萊肯(EddieBracken)
喬治·西德尼(GeorgeSidney)
凱蒂·胡拉多
傑克·布羅德斯基(JackBrodsky)
達德利·摩爾(DudleyMoore)
約翰·法蘭克海默
洛·史泰格
諾曼·巴拿馬(NormanPanama)
豪斯特·巴奇霍茲(HorstBuchholz)
J·李·湯普森(J.LeeThompson)
萊奧·麥凱恩(LeoMcKern)
米爾頓·伯利(MiltonBerle)
沃德·金博爾(WardKimball)
理察·克里納
查爾斯·古根海姆(CharlesGuggenheim)
蘿絲瑪麗·克魯尼
丹尼爾·塔拉達什(DanielTaradash)
西涅·哈索(SigneHasso)
沃爾特·沙爾夫(WalterScharf)
金·杭特
阿道夫·格林(AdolphGreen)
阿爾伯托·索迪(AlbertoSordi)
康拉德·赫爾
喬治·羅伊·希爾
理察·哈里斯
詹姆士·柯本
比利·懷德
參見[編輯]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角逐名單
參考資料[編輯]
^OscarWatch:JannCarl,ChrisConnelly,JimMorel,ShaunRobinson.Variety(PMC).2003-02-06[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Isherwood,Charles.Review:‘75thAnnualAcademyAwards’.Variety(PMC).2003-03-23[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Oscarwatch:Horvitztodirectkudocast.Variety(PMC).2002-11-24[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Feiwell,Jill.OscartapsoldpalMartin.Variety(PMC).2002-11-07[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OscarWatch:KateHudson.Variety(PMC).2003-02-18[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Elliott,David.'Chicago's'Best.U-TSanDiego(MLIMHoldings).2003-03-24[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Rickey,Carrie.'Chicago'winsbig;PolanskisurprisesThemusicalwonsixawards,includingbestpicture."ThePianist"wonthree,includingbestdirector.WarcastsshadowonOscarsActorActressSupportingActorHonorarySupportingActress.ThePhiladelphiaInquirer(PhiladelphiaMediaNetwork).2003-03-24[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OscarWatch:MarisaTomei.Variety(PMC).2003-02-05[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Osborne,Robert.85YearsoftheOscar:TheCompleteHistoryoftheAcademyAwards.NewYork,UnitedStates:AbbevillePublishingGroup.2013:423.ISBN 0-7892-1142-4.
^Ross,Bob.AndThisYear'sNomineesAre....TheTampaTribune(TampaMediaGroup,Inc.).2003-02-12.
^Nominees&Winnersforthe75thAcademyAwards.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AMPAS).[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ChicagocelebratesatOscars.BBCNews(BBC).2003-03-24[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Wloszczyna,Susan.Akissisn'tjustakiss.USAToday(GannettCompany).2003-03-30[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Welkos,RobertW.TheHarveys.LosAngelesTimes(TribuneCompany).2003-02-12[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Lyman,Rick.'Chicago'TopsOscarNominees;MiramaxLiftedIntoFrontRanksAmongStudios.LosAngelesTimes(TribuneCompany).2003-02-12[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Karger,Dave.MooreorLess.EntertainmentWeekly(TimeWarner).2003-02-11[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Vaziri,Aidin.Oscar's9bestoriginalsongwinners.TheSanFranciscoChronicle(HearstCorporation).2012-02-26[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The75thAcademyAwards(2003)NomineesandWinners.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AMPAS.[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Harvey,Dennis.ElegantMadmen.Variety(PMC).2003-03-09[2014-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75thAcademyAwardsPresenterandPerformers.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AMPAS).[2007-10-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0).
^Archerd,Army.CatestoLeadOscarcast.Variety(PMC).2002-11-04:2.
^GilCatestoProduce75thAnniversaryOscar®Telecast.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2004-11-04[2008-07-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8).
^SteveMartintohost75thOscars.BBCNews(BBC).2002-11-07[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Welkos,RobertW.It'sMartinforOscars2003.LosAngelesTimes(TribuneCompany).2002-11-08[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Errico,Marcus.MartinMeetsOscarAgain.E!(NBCUniversal).2002-11-07[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Taub,Eric.Technology:HDTV'sAcceptancePicksUpPaceAsPricesDropandNetworksSignOn.TheNewYorkTimes(TheNewYorkTimesCompany).2003-03-31[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27.027.127.227.327.427.527.6Pond,Steve.TheBigShow:HighTimesandDirtyDealingsBackstageattheAcademyAwards.NewYork,UnitedStates:FaberandFaber.2005.ISBN 0-571-21193-3.
^Flaningan,Kathy.Glitzprevails.MilwaukeeJournalSentinel(JournalCommunications).2003-03-24:1E.
^Welkos,RobertW.;Horn,John.OscarGetsReadyforaDifficultRoleonWartimeStage.LosAngelesTimes(TribuneCompany).2003-03-23[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Horn,John;Piccalo,Gina;Quintanilla,Michael.Oscar'sRedCarpetFadestoBlack;NextQuestion,WillShowGoOn?.LosAngelesTimes(TribuneCompany).2003-03-19[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Paul,Max.NotonlyactorsworkhardtogettoOscars.NBCNews(NBCUniversal).2004-02-28[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Oakes,Keilly.HollywoodGearsUpforOscarParty.BBCNews(BBC).2004-02-28[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2).
^33.033.12002AcademyAwardNominationsandWinnerforBestPicture.BoxOfficeMojo(Amazon.com).[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3).
^34.034.12002DomesticGrosses.BoxOfficeMojo.Amazon.com.[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Effron,Eric.TheWorld:ActingOut;AttheOscars,aCauseandEffect.TheNewYorkTimes(TheNewYorkTimesCompany).2003-03-30[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Jicha,Tom.ANightRulesByDecorum.Mostly.Sun-Sentinel(TribuneCompany).2003-03-24[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Bianco,Robert.Ajollygoodshow—forahostofreasons.USAToday(GannettCompany).2003-03-24[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Owen,Rob.Review:HostMartinmakesOscarsagreatescapefromgrimreality.PittsburghPost-Gazette(CrainCommunications).[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Shales,Tom.ThisYear,TheDramaGoestoOscar.TheWashingtonPost(TheWashingtonPostCompany).2003-03-24.
^Tucker,Ken.TheShow.EntertainmentWeekly(TimeWarner).2014-04-04[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9).
^Johnson,Steve.Telecaststumblestryingtofindfootingduringwartime.ChicagoTribune(TribuneCompany).2003-03-24[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Zurawik,David.AMutedCelebration.TheBaltimoreSun(TribuneCompany).2003-03-24[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Levin,Gary.WarcoveragestealssomeofAcademyAwards'thunder.USAToday(GannettCompany).2003-03-25[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Ryan,Joal.RatingsBombasWarRages.E!(NBCUniversal).2003-03-25[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45.045.1AcademyAwardsratings(PDF).TelevisionBureauofAdvertising.[2014-05-1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3-10-16).
^Johnson,Allan.Showgoeson,butABCseesitslowest-everOscarsrating.ChicagoTribune(TribuneCompany).2003-03-25[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Gorman,Bill.AcademyAwardsAverages41.3MillionViewers;MostSince2005.TVbytheNumbers.TribuneCompany.2010-03-08[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PrimetimeEmmyAwarddatabase.AcademyofTelevisionArtsandSciences(ATAS).[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Braxton,Greg.HBO,NBCAreBigWinnersinFirstWaveofEmmys.LosAngelesTimes(TribuneCompany).2002-09-16[2014-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官方網站
奧斯卡金像獎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在YouTube上的奧斯卡頻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視頻集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分析
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者和歷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上的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聞資源
BBC新聞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NN奧斯卡金像獎專題報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今日美國》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其它資源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資料(英文)
閱論編奧斯卡金像獎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
奧斯卡獎項
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原創劇本
最佳動畫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國際影片
最佳動畫短片
最佳紀錄短片
最佳實景短片
最佳攝影
最佳服裝設計
最佳影片剪輯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最佳原創音樂
最佳原創歌曲
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音響
最佳視覺效果
研擬中
最佳人氣電影獎
特別獎項理事會獎(英語:GovernorsAwards)
奧斯卡榮譽獎
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
簡·赫爾索特人道精神獎
奧斯卡特別成就獎
科學與技術獎項
AcademyAwardofMerit(non-competitive)(英語:AcademyScientificandTechnicalAward)
ScientificandEngineeringAward(英語:AcademyScientificandTechnicalAward)
奧斯卡科技成果獎
JohnA.BonnerMedalofCommendation(英語:JohnA.BonnerMedalofCommendation)
戈登·E·索耶獎
學生獎
奧斯卡學生獎(英語:StudentAcademyAwards)
曾設獎項奧斯卡獎項
最佳音效剪輯
最佳副導演
最佳舞蹈指導
最佳劇情(英語:AcademyAwardforBestStory)
特別獎項
奧斯卡青少年獎
歷年奧斯卡
1927/28
1928/29
1929/30
1930/31
1931/32
1932/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21
2021
分類
主題
奧斯卡金像獎主題電影主題美國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oldid=72133686」
分類:2002年電影獎項2003年美國電影奧斯卡頒獎典禮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丹麥語的條目含有西班牙語的條目含有芬蘭語的條目含有荷蘭語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含有德語的條目含有波蘭語的條目典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ietuviųLatviešu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hqip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
- 2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英語:89th Academy Awards)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為表彰2016年度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頒獎典禮訂於太平洋標準時間2017年2月26日17:30( ...
- 3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
《芝加哥》以多達13項提名領跑,是歷史上第8部獲得這麼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紐約黑幫》以10項緊隨其後。 獲獎者在2003年3月23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宣布。《芝加哥》 ...
- 4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學院獎(英語:Academy Award),全名學院功績獎(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金獎、奧斯卡獎、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
- 5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 維基百科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英語:86th Academy Awards)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為表彰2013年度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頒獎典禮訂於2014年3月2日在加州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