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之回顧 - 臺灣與海洋亞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海洋史」是一種有別於大陸型(continental)文化模式的研究視野,重視與海洋密切相關的人類活動和歷史經驗,具有世界史、區域研究之性質。
海洋史觀念對 ...
臺灣與海洋亞洲
本研究計畫名稱訂為「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領域發展計畫」,臺灣無庸解釋,惟所謂海洋亞洲(MaritimeAsia)蓋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和海洋有密切關係的亞洲大陸和島嶼,包括中國大陸沿岸、日本、琉球,以及東南亞諸國……
直接觀看文章
←新書序文:大林、嘉農,以及我所認識和不認識的鄉前輩劉萬來先生
98歷史課綱比101好在哪裡?→
海洋史研究之回顧
Postedon17三月,2015bytmantu
海洋史研究之回顧
林琮舜
「海洋史」是一種有別於大陸型(continental)文化模式的研究視野,重視與海洋密切相關的人類活動和歷史經驗,具有世界史、區域研究之性質。
海洋史觀念對當代臺灣史研究的啟蒙甚深,既為臺灣史自成獨立領域奠定基礎,也大幅拓展了其課題範疇與思想意涵。
臺灣早期歷史(史前至1683年)研究所受的影響尤其明顯,學者幾乎一改傳統帝國主義殖民、漢人拓墾的詮釋立場,轉而強調臺灣與世界的接軌和島內族群的互動。
本文節選自筆者的碩士論文〈臺灣史研究在高中教科書中的落實與落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14),透過回顧近三十年來以臺灣早期歷史為主題的學術論著,簡介海洋史研究的發展及成果。
一、曹永和的「臺灣島史」
臺灣史研究與海洋史觀念相結合,始自曹永和提出的「臺灣島史」。
[1]他鼓勵學者突破以國家為單位的政治史框架,從世界潮流、國際局勢的演變省思臺灣所扮演的角色,同時親自實踐這套兼具結構性(structural)、總體性(total)和全球性(global)的史觀。
他寫於1978年的〈明鄭時期以前之臺灣〉為典範著作,全文跳脫民族主義的框架,不再重申中國與臺灣的緊密關係,而是強調明代海禁和地理大發現所促成的國際動盪,闡述十六世紀以來漢人、日本人、歐洲人在東亞海域的競爭及衝突。
以荷、西領臺的背景為例,即使如荷蘭訴諸武力占領澎湖,目的仍是為了鞏固在遠東的貿易利潤,並非開疆拓土,而西班牙主動減少雞籠的駐兵也是因為無利可圖。
[2]貿易實況方面,曹永和在此雖沒有使用「轉運站」一語,卻已清楚表示大員商館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Oost-IndischeCompagnie,簡稱VOC)調度金、銀、絲、瓷器等商品的基地,利潤僅次於日本商館。
[3]公司的治臺政策則是先以武力迫使原住民歸順,再透過定期的地方會議(Landdag)讓各社長老成為公司的封臣,同時獎勵漢人來臺拓墾或讓漢商以贌社制度包辦番產交易,令漢人擔任公司擴大統治範圍的先鋒,蔗糖、稻米也因此成為臺灣最主要的農作物兼外銷商品。
[4]
儘管〈明鄭時期以前之臺灣〉對許多議題僅點到為止,但不難察覺,重視海上交流的海洋史觀念對經濟史的啟發最深。
曹永和在1988年以日文撰寫的〈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與日本〉便以濱田彌兵衛事件和鄭芝龍的崛起說明當時海上的勢力角逐,指出荷蘭無論合作對象是官府還是海盜,最初都只能跟前來臺灣的商船交易,直到日本鎖國、鄭芝龍接受招撫,臺灣才轉變為荷蘭進行亞洲轉口貿易的據點。
[5]〈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又進一步賦予臺灣「東亞轉運站」之定位。
這篇1997年的論文可謂集其研究之大成,他不僅將臺灣的走私貿易、德川幕府的征臺意圖、歐洲的宗教改革都納入討論,更強調鄭氏集團與荷蘭長期互動對臺灣的影響。
來自鄭氏集團的商品和競爭壓力,其實正是臺灣轉型成亞洲商品分配中心的關鍵動力。
[6]臺灣的轉運站功能基於地理優勢一直持續到鄭氏時期,但由於清政府實施海禁,臺灣再度成為東亞貿易的邊陲區域,只能透過閩南商人出售蔗糖和鹿皮。
[7]
此外,曹永和也力求為「沒有歷史的民族」(peoplewithouthistory)與「有歷史的民族」之互動提供新的詮釋場域,前者便是指臺灣原住民。
〈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臺灣歷史之一頁〉為開先河之作,旨在運用考古遺址、方志傳說、荷蘭文獻等史料重建原住民的歷史記憶。
[8]
二、林偉盛、陳國棟的「轉口貿易」研究
自「臺灣島史」開海洋史研究之濫觴,「在地性歷史」(indigenoushistory)的討論也跟著蔚為風潮,其中又以接續曹永和的經濟史研究最為突出。
林偉盛於1998年完成的博士論文〈荷蘭時期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1622~1662)〉便是代表性著作。
全文整理金、銀、絲、糖、鹿皮等商品在臺灣、中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的流通,透過分析不同階段的國際局勢,重新檢討臺灣作為東亞轉運站的成效。
他認為以臺灣為轉運站的貿易體系雖然在1635年已成功建立,但公司始終沒取得主導權,因為無論商品來源還是與明政府的交涉,均仰賴一群亦商亦盜的漢人從中斡旋,導致商品價格和貿易航線都被他們掌握。
[9]鄭氏集團憑藉武力和物資的優勢,從1640年代起開始爭奪日本及東南亞的市場。
[10]偏偏金、銀、絲、糖到1650年代也喪失原有的商業價值。
中國黃金因戰亂減少出口,加上中國絲被漢商壟斷,公司自然難以再向日本購買白銀,甚至連臺灣能自產的蔗糖也因為巴西、中國糖的傾銷而供過於求,導致臺灣失去轉運站的優勢。
[11]
陳國棟的海洋史著作《臺灣的山海經驗》也收錄數篇講述荷蘭時期轉口貿易及產業發展的文章。
他同樣看重轉口貿易在不同階段的變遷,並將時間軸大幅延伸至1945年以後。
與林偉盛不同的是,陳國棟主張1640年代以後的臺灣還是具備轉運站的優勢,因為即使鄭氏集團直接將中國絲賣至日本,公司仍可用越南或孟加拉的絲換取日本白銀。
況且公司始終有從中國進口瓷器、勘干布(cangan)和黃金,前兩者都會再轉賣到歐洲或東南亞,黃金更幾乎被轉運到亞洲各地的荷蘭商館。
[12]
三、翁佳音、韓家寶、鄭維中的荷蘭時期研究
除了經濟議題,荷蘭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文化也在海洋史觀念的影響下,重新建構出正確的認識。
翁佳音介紹荷蘭時期的制度時,便特別釐清贌社和王田常見的誤解。
贌社在荷蘭時期是向漢商徵收的番產交易稅,並非清代方志所言是由漢商代收、代繳的原住民賦稅;臺灣的土地也非全是公司管轄的王田,當時的土地糾紛足以證實存在著公司職員或漢人的私有土地。
[13]
論及荷蘭時期的地權和稅務制度,韓家寶(HevnsPol)的碩士論文〈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為目前最完整的研究。
荷蘭時期的地權乃由封建形式(feudaltenure)、市場機制兩套系統構築而成。
封建形式意指公司承認原住民的土地為封建領地,漢人前往採集資源就得繳納租稅。
[14]市場機制則用於無主地,公司為了獎勵開墾,自1647年起以頒發權狀的方式授予漢人土地所有權,之後所有人也可以將之分租給佃農耕作。
[15]特別的是,公司還會授予下屬職員和牧師土地使用權(usufruct),不需繳納稻米什一稅,可謂兩套系統的彈性搭配,但也有職員選擇比照漢人的條件獲頒土地權狀。
[16]稅務制度另有直接稅、間接稅之分。
直接稅一般由熱蘭遮城稅捐處負責,有關稅、房屋稅、執照稅等,稅率大多是百分之十。
[17]間接稅起自公司基於成本考量,將部分稅權交由漢商承包,「贌社」便是如此,只是執行的結果卻讓這筆商業稅落到原本不必納稅的原住民頭上。
[18]
鄭維中的《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進一步將視野擴及歐洲的法律傳統和社會慣習,以異文化接觸、歐洲文明擴張的角度探討荷蘭時期的社會變遷。
尤其是有關大員市鎮的討論,更在學界獨樹一格。
大員市鎮的漢人因不受原鄉官府管轄,又缺乏士紳或氏族的勢力,遂形成特殊的合議制自治體,其成員還會透過請願,跟有意推行歐洲式城市政令的公司接觸。
[19]而公司為了有效地宣導政令、募集資金,也開始允許漢人參與市政法庭。
儘管大員市鎮名義上是公司專屬的貿易據點,沒有所謂的「自由市民」,但此地的漢人卻已取得消極的「市民權」,日常生活更受到西方公共利益觀念影響。
[20]不過,漢人遵守法律規範的考量仍出自儒家倫理和利害關係,只是服從統治者的結果,不像荷蘭人乃服膺自然法理念和基督教精神。
[21]同時,公司也透過訂定長者階級(ouden),將歐洲風格的階級社會移植進原住民部落。
[22]
四、臺灣各別區域的研究
由於海洋史觀念講究總體性的視野,往往視「臺灣島」為整體,或者聚焦在荷蘭統治最深入的西南平原,多少有以偏概全之慮,畢竟臺灣在日治時期之前從未有政權能有效控制全島。
因此,也有著重臺灣各別區域的研究接續問世,像陳宗仁的《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主要是研究臺灣北部的發展。
雞籠、淡水因地理位置優越,在1570年代海禁放寬後成為明政府認可的海外貿易港市,甚至有「門外要地」之稱,足見海商匯聚所造就的繁榮。
[23]但生活物資仰賴進口的雞籠、淡水到了十七世紀終究不敵大員的競爭,加上美洲白銀減產和日本鎖國的衝擊,其轉運站功能也在1635年後逐漸喪失,最終造成兩地嚴重的邊陲化,直到1860年代才因「開港」重回國際貿易的舞台。
[24]
翁佳音的〈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貿易與原住民〉則提到雞籠、淡水的原住民在十七世紀初期已有簡單的經濟活動。
他們會先和漢人換取棉布,再搭乘小舟將棉布運往噶瑪蘭交易鹿皮和糧食。
[25]康培德的《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也指出公司雖透過武力恫嚇、禮物贈予重組東部原住民社會的權力位階,但始終缺乏有效的管理,以致有些部落單純為了自身利益或打擊敵對部落而選擇暫時歸順,事後多不受管轄。
[26]
五、外國學者的研究成果:歐陽泰、鮑曉鷗
最後,更不得忽略外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他們雖未必意識到海洋史觀念,但皆從世界史的角度觀察臺灣與世界的互動。
歐陽泰(TonioAndrade)的《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在2007年由鄭維中翻譯完成,出版前又納入鄭維中、韓家寶的見解,使其「共構殖民」(co-colonialism)概念成為目前最能完整詮釋荷蘭時期社會風貌的論點。
共構殖民並不表示荷、漢雙方能平等地從事殖民活動,而是指公司創造一個允許漢人參與,且能彼此獲利的體系。
在此合作關係下,鼓勵農業和提供安全便是公司的職責所在,公司會以武力保護漢人移民不被麻豆、蕭壠等原住民部落騷擾,同時祭出土地所有權和各種免稅優惠,保障其私人財產。
[27]手工業者和商人的安全、財產亦受到法律的保護,因為公司建立的司法系統會管制市場的交易秩序和治安。
[28]倘若公司企圖以取消補助、開徵人頭稅增加收入,就會破壞互利的合作機制而招致反彈。
[29]
而國內長期缺乏西班牙時期專論的遺憾,也因為鮑曉鷗(JoséE.Borao)的《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而得到彌補。
他以西班牙文獻為基礎,從歐洲人的集體心理觀察西班牙的殖民活動。
與荷蘭相比,西班牙缺乏對東亞局勢和異文化的認識,既無法與漢商競爭貿易的主導權,也不願經營臺灣的物產,只懂得以白銀換取漢人或原住民的糧食及勞動服務,統治自然無法持久。
[30]此外,全書還整理了許多西班牙人對臺灣北部原住民之風俗傳統的記錄,並重建航程圖、雞籠城圖等重要史料,學術價值顯而易見。
[31]
結語
近年來臺灣史研究的蓬勃發展,除了受惠於風起雲湧的民主化、本土化運動外,海洋史觀念無疑扮演著領航員的角色。
因為它不只代表新觀點的引薦或新知識的發掘,更象徵過去動輒訴諸意識形態、國家本位的研究模式已徹底改變,其影響廣泛且全面。
如前文所述,不只經濟史因此得到顯著的發展,政治制度、社會文化的議題同樣能藉由這套結構性、全球性的思維,提出精闢的見解。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史觀念的應用絕不止於本文所談的臺灣早期歷史,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乃至當代臺灣理所當然都能納入海洋史的討論。
1870年代的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均是例證,畢竟臺灣自開港後已擺脫清領前期的鎖國形態,論及此時的「外力」衝擊和「涉外」衝突,如何能輕忽各國人民的海上活動,以及西方列強主導的嶄新國際局勢呢?總之,臺灣自進入歷史時代便是擁抱海洋的美麗島,透過海洋認識臺灣或許也是身為島上人民的我們都應具備的視野。
[1]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收入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447-448。
[2]曹永和,〈明鄭時期以前之臺灣〉,收入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47-58。
[3]曹永和,〈明鄭時期以前之臺灣〉,頁68-69。
[4]曹永和,〈明鄭時期以前之臺灣〉,頁71-74、79-81、83-86。
[5]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與日本〉,收入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20-24、27。
[6]曹永和,〈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收入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120-126。
[7]〈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頁128-132、135-137。
[8]〈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臺灣歷史之一頁〉,收入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230-231。
[9]林偉盛,〈荷蘭時期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1622~166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頁118-124。
[10]林偉盛,〈荷蘭時期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1622~1662)〉,頁125-130、137-144。
[11]林偉盛,〈荷蘭時期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1622~1662)〉,頁155-163。
[12]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頁401-405。
[13]翁佳音,〈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51卷3期(2000,臺北),頁267-269、271-273。
[14]韓家寶(HevnsPol),〈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頁39-45。
[15]韓家寶,〈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頁46-47、53-55。
[16]韓家寶,〈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頁68-72。
[17]韓家寶,〈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頁77-92。
[18]韓家寶,〈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頁93-118。
[19]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臺北:前衛,2004),頁183-191。
[20]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頁249-250。
[21]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頁351-354。
[22]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頁120-122、128-131。
[23]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2005),頁131-134、163-166。
[24]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頁208-212、237-243、294-295、301-305、318-320。
[25]翁佳音,〈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貿易與原住民〉,收入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籌備處,1999),頁70-72。
[26]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1999),頁116-127。
[27]歐陽泰(TonioAndrade)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2007),頁230-235。
[28]歐陽泰,《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頁239-240。
[29]歐陽泰,《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頁316-319。
[30]鮑曉鷗(JoséE.Borao)著,那瓜(NakaoEki)譯,《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臺北:南天,2008),頁247-261。
[31]鮑曉鷗(JoséE.Borao),《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143-154。
Sharethis: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本篇發表於學術小品並標籤為研究回顧,翁佳音,鄭維中,臺灣史,陳國棟,陳宗仁,韓家寶,鮑曉鷗,曹永和,林偉盛,歐陽泰,海洋史。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新書序文:大林、嘉農,以及我所認識和不認識的鄉前輩劉萬來先生
98歷史課綱比101好在哪裡?→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臺灣與海洋亞洲FACEBOOK
臺灣與海洋亞洲FACEBOOK
搜尋:
分類
318學運專欄(1)
研究通訊(5)
部落格序言(2)
訪問鄉前輩(8)
黃文雄先生著作與資料(19)
社運、人權運動(5)
刺蔣事件相關(7)
憶往、懷思親友(5)
敬我台灣志士(4)
轉型正義(29)
Uncategorized(1)
前輩學人(24)
王世慶先生相關文章(12)
曹永和先生相關文章(12)
即時消息(42)
相關訊息(23)
學界及成員動態(10)
新書引介(8)
國內參訪(9)
國外參訪(14)
學術集錦(78)
學術小品(44)
敘事史學:海洋之子鄭成功(14)
文章轉載(15)
期刊論文(5)
歷史議題(50)
霧社事件相關文章(40)
高一生事件相關文章(9)
歷史教育(15)
海洋史沙龍(31)
近期文章
光,遮蔽,及其再現: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年回顧與省思
盧修一──臺灣人精神史上光潔(kng-kiat)的存在
講阮小妹晴美──黃文雄訪談手稿(台文版2018/04/08)
四二四刺蔣事件的回顧與反思
沒寫完也寫不完的懷念──記BenedictAnderson
近期迴響
田年豐在鄭南榕的路、我們的課題、台灣史的未來ConanYang在二二八事件:抗暴、談判、血腥鎮壓試論檔案、檔案利用,以及學者的位置──寫…在試論檔案、檔案利用,以及學者的位置──寫給年輕的歷史人…我的雜學啓蒙大師劉萬來先生|Fugu…在新書序文:大林、嘉農,以及我所認識和不認識的鄉前輩劉萬來先生臺灣給世界的禮物–Mat…在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文章存檔 文章存檔
選擇月份
2022年十月 (1)
2022年八月 (1)
2022年六月 (6)
2022年四月 (5)
2022年三月 (1)
2022年一月 (4)
2021年十二月 (1)
2021年九月 (1)
2021年八月 (1)
2021年四月 (1)
2020年十一月 (1)
2020年九月 (4)
2020年八月 (3)
2020年四月 (1)
2019年九月 (1)
2019年三月 (1)
2019年二月 (1)
2018年十二月 (1)
2017年四月 (1)
2016年七月 (1)
2016年四月 (1)
2015年十一月 (1)
2015年十月 (1)
2015年七月 (1)
2015年三月 (1)
2014年十二月 (1)
2014年十一月 (1)
2014年八月 (2)
2014年七月 (2)
2014年六月 (1)
2014年二月 (2)
2014年一月 (1)
2013年十二月 (4)
2013年十一月 (2)
2013年十月 (3)
2013年九月 (1)
2013年八月 (2)
2013年七月 (1)
2013年六月 (1)
2013年五月 (2)
2013年四月 (2)
2013年三月 (3)
2013年二月 (1)
2013年一月 (1)
2012年十二月 (2)
2012年十一月 (1)
2012年十月 (2)
2012年八月 (2)
2012年七月 (2)
2012年六月 (1)
2012年五月 (2)
2012年四月 (1)
2012年三月 (3)
2012年二月 (3)
2012年一月 (2)
2011年十二月 (4)
2011年十一月 (3)
2011年十月 (2)
2011年九月 (11)
2011年八月 (3)
2011年七月 (3)
2011年六月 (1)
2011年五月 (2)
2011年四月 (1)
2011年三月 (2)
2011年二月 (2)
2011年一月 (3)
2010年十二月 (2)
2010年十一月 (3)
2010年十月 (5)
2010年九月 (3)
2010年八月 (2)
2010年七月 (1)
2010年六月 (3)
2010年五月 (3)
2010年四月 (3)
2010年三月 (5)
2010年二月 (4)
2010年一月 (3)
2009年十二月 (6)
2009年十一月 (4)
2009年十月 (7)
2009年九月 (3)
2009年八月 (1)
2009年七月 (1)
2009年六月 (1)
2009年五月 (5)
2009年四月 (10)
2009年三月 (7)
2009年二月 (1)
2009年一月 (7)
2008年十二月 (16)
2008年十一月 (4)
2008年十月 (10)
2008年九月 (7)
2008年八月 (4)
2008年七月 (2)
2008年六月 (3)
2008年五月 (5)
2008年四月 (2)
其它
註冊 登入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WordPress.com
人氣指數
487,212點閱人次
臺灣與海洋亞洲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追蹤
已追蹤
臺灣與海洋亞洲
加入其他58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臺灣與海洋亞洲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海洋史觀與台灣 - Explore | Facebook
· 翻轉「鎖國意象」與「陸地史觀」,借鑑日本、展望台灣… See more.
- 2海洋史研究之回顧 - 臺灣與海洋亞洲
「海洋史」是一種有別於大陸型(continental)文化模式的研究視野,重視與海洋密切相關的人類活動和歷史經驗,具有世界史、區域研究之性質。海洋史觀念對 ...
- 3臺灣島史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島史觀,是由臺灣歷史學者曹永和,於1990年所提出的一個臺灣史史觀概念與史學理論。曹永和參考法國年鑑學派的觀點,結合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形成整體性 ...
- 4文明的海洋史觀 - 讀書共和國
顛覆傳統陸地史觀,打造台灣海洋史觀的最佳指南! 以「近代文明源自亞洲海洋」為核心論點,. 借鑑日本的海洋經驗, 讓台灣成為海洋國家的經典必讀之作 ...
- 5《文明的海洋史觀》導讀:翻轉「鎖國意象」與「陸地史觀」
【導讀】海洋史觀:借鑑日本、展望台灣. 本書作者川勝平太(1948-)是日本的經濟學者,曾任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所長、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