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x藝術」看似相斥,但卻能激盪更大創造動能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標籤: DIGI +, 科技藝術, 人工智慧, 無人機, 新媒體藝術, 黃心健, 李志清, Taiwan Drone 100, 體感科技, 沈浸式現場展演, VR裝置.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英國積極抗俄的背後動機,是打算搶占「新冷戰時代」歐洲領袖位置1則觀點現在的學生可怕到極點?從「台中一中音樂老師事件」看現今教學現場1則觀點港懲教軟硬兼施「去激化」反修例囚犯1則觀點原配向小三求償百萬敗訴,法官:憲法保障性自主權優先於配偶權,婚姻的核心價值並非忠誠義務1則觀點【關鍵眼中盯】YouBike2.0的最大優勢,卻可能成為被巨嬰市民們玩殘的最大隱憂5則觀點【書評】《嚴家祺回憶錄》:親身參與中共失敗的政治改革,體認毛鄧江胡習都是一體的1則觀點「什麼是女人?」美國大法官提名人在聽證會上無法回答的問題,延燒成推特最熱門話題1則觀點國防部公布「全民國防手冊」,空襲停水電等彙整為緊急應變QRCode,學者立委質疑:戰時網路能通嗎?2則觀點純素主義:純素飲食一定健康?1則觀點後疫情旅遊趨勢觀察:「慢遊」、「workation」、「旅遊房產」成熱門關鍵字1則觀點特別報導介於理性與感性之間「科技x藝術」看似相斥,但卻能激盪更大創造動能2020/09/04,評論智慧國家觀測報告SponsoredPhotoCredit:Pexels贊助專題Supportedby智慧國家觀測報告智慧島嶼的日常可見數位創新、多元包容、環境永續,並善用科技融入生活、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之中,成為全球指標性智慧國家─本專欄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合作,以數位觀察報告培養公民對智慧科技思辨,並強化全民科普知識涵養。
近年來的科技發展,不僅改變人們溝通互動方式,更進一步改變生活型態與藝術展演的生態,同時也催生全新創作模式。
例如智慧型手機讓許多人能藉此創作文字及影像內容,甚至透過各類APP擴充功能讓創作更加天馬行空。
而藉由人工智慧應用,NVIDIA透過GauGAN技術,讓人繪製簡單線條、色塊,就能讓電腦快速產生擬真圖像,甚至可以模擬藝術家繪畫風格創造全新作品;微軟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以及海牙莫里斯住宅皇家美術館、阿姆斯特丹林布蘭故居博物館攜手合作,透過「下一個林布蘭(TheNextRembrandt)」計畫以數據分析、深度學習等技術應用,重新建構看似由林布蘭創作的作品,並且藉由3D列印形式重現林布蘭畫作筆觸。
科技新進展大幅改變傳統創作方式過往需要藝術家在腦海中構思創作,進而透過雙手繪製的畫作,目前已經能夠藉由電腦以深度學習方式模擬人腦思考,在短時間內即可產生全新作品。
在這些藝術家眼中,科技總會帶來一些不帶情感溫暖的冷調,往往成為創作過程的批判對象,但在現代化的創作過程卻又必須仰賴科技輔助,因此逐漸讓更多藝術創作開始與科技結合。
從透過電腦控制的聲光效果,到近期開始出現透過仿生裝置、人工智慧、數位影像,乃至於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等形式的藝術創作,甚至故宮南院今年透過400架無人機進行燈光秀演出,結合無人機、舞台劇、水舞秀和水幕投影,均顯示越來越多藝術家更願意與科技「和解」,並且透過「合作」激發更多創作想法。
藝術家獨特視角發掘科技的新面貌VR作品〈沙中房間〉獲第74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藝術家黃心健,是台灣當代藝術的跨界創作者,擅長結合互動、表演藝術、動力機械、程式運算、影像裝置等的大型新媒體跨域製作,常以人文思想探索最新科技於藝術、文學、設計與舞台表演的無限可能。
PhotoCredit:關鍵評論網由於出身自藝術世家,同時本身也具備機械知識的養成背景下,黃心健教授認為自己更能將藝術與科技看似沒有關連的兩個端點做出串聯,反而能夠從中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他表示:「藝術家雖然對科技保持距離,但在日常生活卻又必須經常使用科技,因此在這樣的情境反而能以不同角度看待,並且從使用的過程產生全新想法。
」例如他近期與音樂人林強合製作品〈失身記〉,以虛擬實境形式呈現,詮釋從戒嚴軍政府、外來殖民文化,以及數位時代對於人性約化成的超現實故事。
透過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引導下,讓觀眾化身政治犯死後靈魂出竅,並且在七月鬼門開啟之際,藉由擺脫肉身及牢獄束縛,進而尋找回家道路。
黃心健表示:「像自己藉由VR設備進行創作時,除了認為相較於傳統的創作媒材,能以更環保形式進行創作與保存,同時也認為未來VR設備必然會往更輕便、真實且細膩方向發展,不會僅侷限現階段的應用模式。
」因此,認為科技人員在潛心研究之餘,更應透過藝術觀點檢視手上鑽研項目,或許會創造更多符合以人為本的科技產品。
科技與藝術攜手合作時難免摩擦多年耕耘國內MIT無人機研發領域,由李志清博士帶領的TaiwanDrone100技術團隊,多次在故宮南院、台南安平,以及台中大甲媽祖開鑼典禮等表演,展現無人機技術結合燈光、音樂的藝術無限可能。
本身具備航太工程學術背景的李志清博士立場來看,同樣認為科技人員與藝術家所著眼角度不同,因此在合作過程會產生不少摩擦。
例如,與合作舞者討論演出時,藝術家會希望無人機能以更快速度飛行、更緊密貼近舞者飛行來表現戲劇張力,但科技人員則會考量無人機最高可對應飛行速度、與舞者保持安全的距離等,雙方必須透過反覆的溝通才能在演出過程中呈現最好表現效果。
PhotoCredit:關鍵評論網李志清博士認為,「台灣的教育過往偏重於傾向科技領域的發展思維,因此雖然在科技發展有明顯成長,但在藝術領域發展卻相對有侷限,若科技人員可以多一些藝術領域思維,而藝術家也能有科技想法,勢必能讓科技與藝術有更多結合成長的機會。
」他以旗下團隊成員為例,每人擅長不同領域,並且透過分工合作完成無人機飛行演出過程所需硬體設計、程式編寫、圖形藝術設計、飛行路徑規劃,以及燈光變化效果構想等項目,認為科技人員若能同時具備藝術涵養,而藝術家也能對科技有所認知,勢必能激發更大創造能量。
未來教育不再侷限單一領域就未來科技教育落實台灣教育環境而言,從黃心健教授的看法認為,台灣現階段雖然可以培育硬體、通訊、設計、軟體等的相關科技人才,但相對地也少了許多「以人出發」哲學思考,最終難免會在科技思維的發展中有所侷限。
因此,在學習思維中,他認為在當今年代更應偏重合作、整合資源,並且投入跨領域發展,如此才能進一步發揮台灣在軟硬體、資通技術的優勢。
而李志清博士更以TaiwanDrone100推動的STEAM學習課程為例,發現有不少學童在學習相同內容時,個人特質其實會明顯呈現,例如有些學童擅長編寫程式,但是對於如何編排飛行表演卻不擅長,而有些學童則是擅長思考如何讓無人機用更絢麗方式飛行展演,卻無法獨立完成撰寫編碼。
1+1大於2的跨域合作Sony旗下電腦科學實驗室(SonyCSL)打造以人工智慧輔助的音樂創作工具FlowMachines,透過電腦科學結合設人文互動,配合人工智慧方式擴大音樂創作可能性。
在台灣,推出以人工智慧驅動的「雅婷逐字稿」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更打造全新「雅婷鋼琴師」,並且與兩廳院攜手合作,讓「雅婷」能在表演開始前進行導聆,或是進行演後座談,以及工作坊等各種表演藝術推廣,更可針對聽障者提供專業無障礙服務。
黃心健教授表示,「藝術作品中對於科技所產生的冰冷感,除了是藝術家對其不了解而產生批判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科技端的技術面而言,往往過於專注理性研發,而缺乏感性的人文思想情懷。
」在兩者相輔相成之下,藝術家或許能借重科技端來拓展未曾發現的視野,而人工智慧與相關的先進技術亦能激發藝術家更具原創力的靈感,最終能進一步藉由虛擬視覺、程式編碼、3D列印等科技創造全新作品。
藉由藝術思維結合科技,同時也能進一步推動更深層的體感應用,如高雄的KOSMOS體感奇點,匯聚了體感科技研發人才、服務、支援平台,吸引民間研發能量,以開發新型態的應用產品與服務,而在未來虛擬、實體的跨域型態中,可能同時並存打破、融和的多元思維,包含UI操作介面設計、人機互動模式等,成為未來科技結合藝術表現的重要節點。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廣告專題下則文章:擘畫你我居住的未來城Tags:DIGI+科技藝術人工智慧無人機新媒體藝術黃心健李志清TaiwanDrone100體感科技沈浸式現場展演VR裝置218收藏文章訂閱此作者從指間到頂尖的網路世界脈動:智慧島嶼的日常可見數位創新、多元包容、環境永續,並善用科技融入生活、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之中,成為全球指標性智慧國家─本專欄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合作,以數位觀察報告培養公民對智慧科技思辨,並強化全民科普知識涵養。
看完整特別報導
延伸文章資訊
- 1科技藝術的發展脈絡——由國際經驗到台灣現況
這樣的現象不僅反映出藝術史的工作,整理分類多於趨勢預測,也表現出現. 代主義的美學欣賞態度:藝術的表現是存在於繪畫、雕塑等object 本身。著名的. 媒體評論家Marshall ...
- 2科技結合文化內容發展創作及展演新生態萌芽 - 文策院
AR 及VR 技術由於硬體裝置成本偏高,目前還不易普及至一般消費者或家庭中;但使用在公開藝術展演、大型娛樂等方面,大有受到歡迎的趨勢。在疫情期間由於非 ...
- 3「科技x藝術」看似相斥,但卻能激盪更大創造動能 - 關鍵評論網
標籤: DIGI +, 科技藝術, 人工智慧, 無人機, 新媒體藝術, 黃心健, 李志清, Taiwan Drone 100, 體感科技, 沈浸式現場展演, VR裝置.
- 4科藝突圍 科技藝術的現況與趨勢論壇 - 藝文活動平台
臺灣科技融藝創新計畫?,以刺激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多元合作,營造科技與藝術開放的對話環境為目標。本年度規劃辦理「科藝突圍─科技藝術的現況與趨勢」論壇,邀請國內 ...
- 5結合科技趨勢為藝術創發蓬勃樣貌 - 今周刊
去年剛接任邦瀚斯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部門主管的關尚鵬(Marcello Kwan),此前曾在香港漢雅軒畫廊,以及在佳士得擔任香港區副總裁兼當代亞洲藝術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