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結合文化內容發展創作及展演新生態萌芽 - 文策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AR 及VR 技術由於硬體裝置成本偏高,目前還不易普及至一般消費者或家庭中;但使用在公開藝術展演、大型娛樂等方面,大有受到歡迎的趨勢。
在疫情期間由於非 ...
關於本院
ABOUT
願景/使命
董監事
院長
副院長
組織架構
服務專區
SERVICE
文化金融
內容策進
策略研究
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專區
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升級轉型貸款專區
支持文化創意產業貸款利息補貼專區
演藝團體紓困貸款專區
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
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前期開發支持
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出版與影視媒合新制
TAICCA文策報
TAICCA誌試刊號
CSR文化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網
產業研究資料庫
國際事務
GLOBAL
創意內容大會TCCF
國際展會資訊
徵展資訊
海外市場推廣
最新消息
LATEST
新聞
趨勢商情
產業報導專題研究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活動資訊
人員招募
常見問題
公開資訊
INFO
行政公告
採購公告
方案公告
下載專區
法規專區
內部控制專區
年度計畫與報告
國內外資源
產業諮詢會
文策學院
TAICCASchool
EN
疫情之下的未來內容產業:科技結合文化內容發展 創作及展演新生態萌芽
2021-09-07
產業報導專題研究
Size:
2020 年全球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尤其是需要與民眾互動的藝術展演紛紛受到衝擊,使得全球許多公開的藝術展覽或展會不得不面臨暫停舉辦的窘境。
例如香港一年一度最大的藝術展覽「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BaselHK)以及ArtCentral在2020年都宣布取消展期,在歐美國家也有許多展會宣布停止舉行。
而在疫情蔓延之下,博物館及藝術家們開始注意到借助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VR)或擴增實境(AugmentedReality,AR)技術,來進行藝術作品的展示及販售,顯示了藝文與科技結合的發展性。
AR 及 VR 技術創造全新觀展體驗,改變藝術創作及互動形式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有許多博物館及美術館不得不暫時關閉,為了突破必須在實體空間與觀眾互動的限制,博物館及美術館開始尋求科技解決方案,如AR、VR技術,使觀眾在遠距也有身歷其境的觀展感受,實施結果也受到了大眾的歡迎。
例如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MuseumofArt)推出的「TheMet360°Project」,展示了6部360度環景的沉浸式影片,在疫情期間突破了34萬觀覽人次;維也納國立歌劇院(ViennaStateOpera)也開發影音串流平臺,將演出錄影和環景VR影片於串流平臺上播放,2020年就吸引超過13萬人次註冊;而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雖然2020年取消實體展出,但其線上展廳在2020年3月20日甫上線,就因流量過高而當機。
AR及VR技術由於硬體裝置成本偏高,目前還不易普及至一般消費者或家庭中;但使用在公開藝術展演、大型娛樂等方面,大有受到歡迎的趨勢。
在疫情期間由於非接觸性的需求升高,在生活及工作上遠距教學、視訊會議等方式逐漸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因此相關遠端虛擬技術即將全方位滲透到消費者的生活中。
在不遠的將來,伴隨著虛擬技術軟硬體更加成熟,可以涵納更多的聲光效果與更豐富的演出形式,再加上5G通訊技術的推波助瀾,其高速傳輸、低延遲、大頻寬等特性,將能夠協助各式各樣的沉浸式展演迅速的在消費者眼前展開,提供全方位的互動式體驗。
AR 及 VR 技術成為藝術家創作創新方案之一
AR及VR技術的開展,提供給藝術家新的創作思考可能,例如以巨型充氣公仔作品〈Companion〉聞名全球的美國藝術家KAWS,過去的實體展出往往可以吸引為數可觀的觀眾。
然而在2020年面臨疫情的衝擊之下,KAWS也與英國倫敦的策展公司AcuteArt合作,利用AR科技,將過去實體展示的公仔透過App「現身」在觀眾的手機之中。
在2020年3月展出期間,觀眾在全球指定的12個重要城市地標,例如紐約中央車站、香港中環摩天輪、以及臺北中正紀念堂等,都可以在手機App中看到〈Companion〉公仔與實景結合的效果,無異提供另一種趣味。
根據BBC報導,AcuteArt的藝術總監DanielBirnbaum認為,面臨肺炎疫情的威脅,虛擬互動科技對藝術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博覽會等都不得不暫時關閉的情形之下,藝文界需要找到新的交流工具,持續與觀眾或消費者交流藝術品及資訊。
雖然科技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能夠與藝術家一起探索新的可能性,將會是一項重要的解決方案。
同時DanielBirnbaum也在訪談中提出,在與科技結合的創新形式展覽中,不需要任何人去運送實體作品,從環境生態的角度來看也非常吸引人。
AcuteArt藝術總監DanielBirnbaum©GettyImages
除此之外,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為了呈現緬甸大象流離失所的情景,以及關懷逃難至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在2020年1月以VR方式發表作品〈Omni〉,以360度沉浸式影片(immersivevideo)使觀影者體驗身處孟加拉難民營的感受。
藝術家開始嘗試使用虛擬或互動科技豐富藝術創作的內涵,而觀眾也可以透過創新科技,更加深刻的感受藝術家所要傳達的訊息。
因此未來內容的發展,將有可能包含了影音聲光效果甚至是氣味等,全面性的帶給觀眾沉浸式的體驗。
BBC的報導中同時也訪問到了香港城市大學(CityUniversityofHongKong,CityU)創意與媒體學院助理教授MaxHattler,他認為:「科技或技術一直是藝術的一部分,只有善用科技的藝術家,設法掌握和超越該科技的限制,才能創作出歷久彌新的作品。
」不可否認的,創新科技讓藝術創作可以有更多、更新穎的方式呈現,也能讓各種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有更多與大眾接觸的機會和可能性。
創新科技讓藝術作品直達觀眾身邊,協助藝術家尋找潛在買家
從科技的角度來看,COVID-19疫情的擴散,促使全球科技巨頭更加積極的研發相關遠端技術,並且應用於支援藝術展覽方面。
以Google為例,其知名的「Google街景」應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可以讓使用者在App上進行360度互動,而Google也利用此項技術與全球博物館合作,自2016年起就推出「Art&Culture」App,使用者可以在App上將藝術品放大仔細觀察,甚至可以比在實體展場中看到更多展品細節。
而根據Google公布的資料,至2020年年底,全球至少已有一千多家博物館參與此線上博物館計畫。
實體展售會的取消或暫停舉辦,重創了創作者與收藏家之間的交流機會,然而透過遠端虛擬技術的協助,為疫情期間藝術品的展售帶來了新的模式。
借助創新科技之力,可以利用網站或App將作品虛擬重現在買家眼前,如前所述,買家甚至可以透過沉浸式技術觀察作品中的細節,創新的互動模式對於藝術家──特別是許多新進藝術家,提供了向全球買家展示作品的機會。
據ImmersiveTechnology報導,個人出版平臺ALLWorld於2020年推出的AR藝術展覽計畫,就鼓勵藝術家自行透過手機App建立個人「AR展覽」,藝術家可自由拍攝並上傳作品的3D數位影像、標上欲售價格,即使是知名度不高的藝術家,也能透過此平臺向全球潛在買家展示和販售作品,因此在防疫期間仍能藉助科技之力不間斷的進行藝術交流。
另外在VRScout中也報導,紐約設計師SebastianErrazuriz不約而同的也產生了線上藝術展覽交流的想法,建置了AllShow網站,利用webAR技術讓藝術家不需要另外下載App,直接就能上傳作品的3D影像,買家也可以直接透過網站瀏覽作品。
透過網路技術無遠弗屆的特色,藝術家的作品在疫情之下反而有了向全球展示的機會,不一定需要聚集在特定地點的展會。
或許經由AR、VR技術的推波助瀾,藝術家將能思考藝術數位化的可能性,在未來掀起一股藝術數位創新的風潮。
沉浸式VR遊戲及展演市場規模大
根據國際調研機構AlliedMarketResearch指出,2020年全球創意內容產業產值達到16.6億美元,經過2020年疫情的影響,全球對於遠距及虛擬娛樂、藝術、教育內容的需求增加,推估至2021年將增加至69億美元,至2025年更將增長至303.7億美元,表示文化內容結合科技發展,將是未來內容產業發展的趨勢。
而在子產業中,以沉浸式VR遊戲及沉浸式VR展演所占的市場規模最大,顯示來自消費者大量的娛樂需求,將會支持整體市場的發展。
Share: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我知道了
延伸文章資訊
- 1科技藝術的發展脈絡——由國際經驗到台灣現況
這樣的現象不僅反映出藝術史的工作,整理分類多於趨勢預測,也表現出現. 代主義的美學欣賞態度:藝術的表現是存在於繪畫、雕塑等object 本身。著名的. 媒體評論家Marshall ...
- 2科技結合文化內容發展創作及展演新生態萌芽 - 文策院
AR 及VR 技術由於硬體裝置成本偏高,目前還不易普及至一般消費者或家庭中;但使用在公開藝術展演、大型娛樂等方面,大有受到歡迎的趨勢。在疫情期間由於非 ...
- 3藝術科技是未來世界大趨勢
至於如何讓藝術科技普及起來,在教育上所做的推廣是非常重要。一直以來,中學都提倡要做STEAM Education(即係STEM Education 加上Art),於是當局除鼓勵 ...
- 4從「挑戰2008」到C-LAB,臺灣數位藝術來到另一個奇點了嗎?
數位藝術基金會曾於2013年與2016年出版《臺灣科技藝術政策發展灰皮書》 ... 在近5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也反映了數位藝術展演創作的趨勢和需求。
- 5科藝與環境] 科技藝術的跨領域:從跨界製作談文策院的未來展望
此外,透過案例分享,她也期待大家思考所謂科技與人文藝術精神的關係。 科學實驗與人文精神. 2020年文策院主辦創意內容大會(Taiwan Creative 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