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記與背誦算不算學習?|程介明 - 灼見名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即使今天,在所有華人社會,在教育的評論文章裏面,「死記硬背」是學生學習僵化的罪魁禍首。
也的確,學生若是天天都在背誦毫不理解的東西,那是枯燥、 ...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首頁
教育
強記與背誦算不算學習?
強記與背誦算不算學習?
模仿、記憶、重複、操練,是學習的必須。
因此不能一句話「死記硬背」就全面抹殺。
因為假如學習停留在「死記硬背」,停留在操練;整個學習生活就會被扭曲、被窒息、被扼殺。
作者:
程介明
2019-06-21
教育評論
標籤:學習僵化強記操練模仿死記硬背
香港不少小學的教學,主要是要學生強記、背熟。
(Shutterstock)
0
SHARES
2.8k
VIEWS
ShareonFacebookShareonTwitter
前數周談到學習的一個關鍵元素——經歷,上周則提到在經歷裏面,實踐與理解是同時發生的。
在中文,「學習」這個詞,就包含「學」與「習」兩個方面。
然而,強記算不算有意義的經歷?「強記」這個詞,本身就隱含「沒有理解就要記憶」。
「強記」是一個中性的詞,在傳統裏,還帶有正面的含義,彷彿能夠強記是一種優勢能力。
現在流行的負面說法是「死記硬背」,被認為是落後的、保守的、壞教育的特徵。
在英文,負面的說法是rote-learning——rote就是沒有意義的重複;字典釋義是unintelligentmemory,不經理解的記憶。
家父4歲進家族的師塾,老師教了《千字文》、《百家姓》、《幼學詩》等,學生們就要背熟,每天輪流在老師身邊面向全班「背書」。
當時的概念,這就是學習。
相信老師當時也應該有解釋文義,但又肯定孩子們當時不會真正明白,他們就是這樣成長的。
在印度,教師普遍認為,語文每一個句子、數學每一個公式,學生要跟隨教師念50遍才算是學習。
這不是「背」,而是「記」。
兩者異曲同工。
我們往往會覺得,這是典型的「死記硬背」,不算學習。
沒有理解,可否記憶?
這曾經是筆者一直的想法:沒有理解的記憶,是沒有意義的過程。
即使今天,在所有華人社會,在教育的評論文章裏面,「死記硬背」是學生學習僵化的罪魁禍首。
也的確,學生若是天天都在背誦毫不理解的東西,那是枯燥、沉悶、乏味的事,是學習動機的殺手。
記憶與背誦,長期以來是華人社會教育的一個死結。
1970年代,筆者初當校長,當時的教育司署,不允許學生背乘數表,認為是rote-learning,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教師都覺得,沒有乘數表如何學乘數?於是要學生到街上買傳統的練習簿,背面印有《九因歌》(乘數表)。
結果是「違規地」教學生念乘數表。
先不論硬記與背誦是否有利於學習。
中國人的教育,傳統上「念」、「背」、「記」幾乎是學校生活的主要內容。
一直到最近,香港不少小學的教學,主要是要學生強記、背熟。
語文課如此、社會課如此;筆者甚至聽過,數學課也會如此。
在老師來說,也許考慮的不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效果,而是掛心學生在考試、測驗中的表現:歷史上是「升中試」(1978年取消)、「學能測驗」(2000年取消),後來是TSA(已改名,還在掙扎)。
都認為是可以操練的,而操練的主要手段,就是強記、背熟。
重複操練,可有意義?
而從考試或者測評的角度看,硬性的記憶性文字,是最容易也最保險的測驗內容。
否則,只要加上任何發揮性的內容,在評卷的時候就難免會需要評卷員的主觀判斷,就會帶來技術上的困難。
典型的例子是日本。
日本70%以上的大學,收生都是採用同一個測驗(國家中心),包括一些主要的大學。
而這個測驗,基本上是多項選擇題(multiplechoice),學生只須剔選答案。
可以說是相當原始的一種考評方式,學生毋須分析、綜合,更談不上發揮、創作。
教師說:「為了學生升學,我們只能按考試要求教書,準備學生答卷。
」大學說:「這樣得到的分數,簡單、客觀、公平,我們比較容易掌握。
」於是,死記硬背就特別有生命力。
到底學習的過程,是不是必須有「強記」的元素?為什麼要念乘數表?為什麼即使是非常「西化」的香港家長,也會讓孩子念「床前明月光」?有一次與香港演藝學院的音樂教授(外籍)談到練習曲的作用,練習曲雖然也會有旋律比較優美的,但是基本上是技能的操練,也可以說是枯燥的、重複性的。
大多數沒有多少音樂性的內涵。
但是他說,這是為了鍛煉「musclememory(肌肉性記憶)」。
筆者立時茅塞頓開。
那位教授說的「肌肉性記憶」,其實包括兩個維度:肢體的動作與腦的記憶。
練習曲的功能,是把譜子(眼)、技巧(手)、記憶(腦)聯繫起來。
筆者去年重拾50多年前放下的長笛,師從學生會管弦樂團的長笛手(本科生),親身感受到眼、指、氣、音之間的聯繫,還要照顧強弱、節拍。
這是指練習曲。
但可以想像,是大腦在統籌這許多方面。
這種聯繫與統籌成功,就逐漸形成記憶。
到了「不假思索」的地步,才談得上吹奏一首樂曲。
這「不假思索」的記憶,是通過操練而來的。
但是值得注意,一、練習曲也不是純粹的單音,也是有樂譜的;也就是說,練習曲也是音樂,而不是離開音樂的操練。
二、練習曲只不過是一種非常初步的學習,不管如何熟練,那只是學習音樂的起步;學音樂不會在練習曲止步。
這其實是很普遍的道理。
舞蹈、體育運動的基本功,也是從簡單的練習開始,重複操練,直到熟練而不假思索。
芭蕾舞的基本功,要求非常扎實,需要艱苦的鍛煉。
乒乓球的學習,一開始學推擋,也是一個動作幾百次甚至幾千次,看來枯燥而單調,卻是運動員的必須。
即使是老練的舞蹈員、運動員,也必須天天練基本功。
他們在演出或者比賽時的表現,是他們儲藏的記憶的發揮,不假思索的發揮。
語言的學習也是一樣。
我們要學一門外語,首先還是模仿、重複、操練。
我們要嬰孩念唐詩,是在他們腦子裏儲藏詩的元素,那是中華文化的結晶。
說了這許多,旨在說明,模仿、記憶、重複、操練,是學習的必須。
因此不能一句話「死記硬背」就全面抹殺。
但是,人們如此痛恨「死記硬背」,是有道理的,因為假如學習停留在「死記硬背」,停留在操練;並且假如高風險的公開考試,也有「死記硬背」的元素,整個學習生活就會被扭曲、被窒息、被扼殺。
其結果是極為嚴重的。
而不少亞洲地區的教育,正在經受着這種結果。
死記硬背,就是學習?
為什麼?第一、像前述,背誦與記憶,是學習必須的,但卻只是最原始的學習步驟。
不能代替真正學習的全過程。
很難想像,練好了芭蕾舞的基本功,就能上台演出;練好了乒乓球的基本功,就能出賽;練好了練習曲,就能參加樂團演奏。
同樣,懂得念唐詩,不等於就會欣賞,就會創作,也談不上意會其中的意境。
背了課文,考試過關,其實不知道學了什麼。
第二、背誦、記憶、重複、操練,只適用於技能性的學習。
如前述,對於詩詞文學的領會,對於數學的認識與欣賞,對於科學的內涵領略,都不是「死記硬背」可以達到的。
再舉幾個例子:小學學普通話,孩子記牢了漢語拼音,就算是學會了語音嗎?關於立法會的知識,若是只記得議員人數、組織結構、表決方式,考試也都答對了,就算是認識了立法會嗎?歷史,記牢了朝代的更替次序,就算是懂得了歷史嗎?通識教育,記牢了兩種立場媒體對時事的評論,就算是有高層次思維嗎?只是聊舉數例,已經可以看到,這個原理是有普適性的。
人們常常詬病,說香港的公開考試導人「死記硬背」,這裏要為考評局喊冤。
DSE裏面,需要「死記硬背」的元素,已經減到很低。
但是,在小學、在校內考試、DSE裏面哪怕是小比例的試題,需要記憶與背誦,也會扭曲學校裏面的教與學。
因為,教師與學生都會感到,能背、能記的,是最有把握的,因此值得加倍用功。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毋忘書法為何見人吃飯喉嚨癢?同理心是真的,而且殺雞儆猴真的有效國寶級的經典──《三字經》通過自由遊戲體驗生命的喜悅和自我實現無識可通之痛──通識科的理想與現實
0
程介明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歷任教育學院講座教授、教育學院院長、副校長、校長資深顧問;並曾任學生宿舍舍監18年。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客座教授;1996至2006年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任訪問教授。
曾任中學教師、校長;1987年獲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哲學博士,專攻教育規劃與教育政策。
歷年學術著作近千,另有數百在各類國際學術與政策場合的主旨報告。
在香港《信報》、《上海教育》與西班牙Escuela撰寫教育評論專欄。
Viewallposts
標籤:學習僵化強記操練模仿死記硬背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Pleaselogintojoin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灼見報道
夏寶龍:挑戰一國兩制底線必嚴懲李家超:會做好23條立法責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8
灼見專訪
專訪馬時亨:公務員執行力弱,李家超如何落實問責制重建政府公信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8
灼見報道
學校快速抗原測試應否取消?蔡若蓮:保護同學健康安全為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7
灼見教育
理大開放日展示教研成果滕錦光:香港未來成功靠創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7
灼見報道
李家超:全面推動愛國教育培養青少年認同國家民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6
影片
許永權x李偉民:神仙股有什麼特質?小股民如何避免做大股東的提款機?
丁新豹教授:香港開埠以來首個專為華人而設的墳場李煜堂、林護、胡素貞、利銘澤的故事
林翠華教授:方法總比困難多
文相濡:俄烏戰爭停不了後患無窮?五黃入中對美國帶來什麼災難?中國下半年提防金融大波動
曾鈺成:習主席要求:提高治理水平,維護和諧穩定特區政府如何回應?
霍詠強:世界主要陣營瀰漫排外民粹主義特朗普、約翰遜、安倍晉三保守右派鐵三角的下場
雷鼎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為什麼一定要統一?
朱劍虹:原生種蝴蝶蘭為什麼適合香港培植?推薦幾個有特色的品種
曾鈺成:解讀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一國兩制長期堅持,必須保持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嚴浩:早餐、午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減肥?哪些健康食品可以控制、分解脂肪?
CurrentlyPlaying
熱門文章披上袈裟事更多?常霖法師移民潮令香港「狀元」數目增加湯文亮由印度高鐵看日本海外淨資產的玄虛張建雄擁有羅啟銳的好時光張灼祥讀一篇瑞士人關於誤解中國的看法張建雄25年了黃珍妮IQ.先天.規劃程介明談虎説放榜陳家偉「一城兩制」的由來廖書蘭暴力、極端主義與本地激進青年人施林海2047太久只爭朝夕袁彌昌文相濡:俄烏戰爭停不了後患無窮?五黃入中對美國帶來什麼災難?中國下半年提防金融大波動本社編輯部安倍晉三為中日關係留下的遺產盧兆興反修例運動帶給我們的意義編輯精選看王氣蔣匡文英國能否只換首相而不改政策?施永青極端思維下的唯我獨尊及盲目排外施林海史墨客臨別「唱衰香港」港府中方齊聲譴責本社編輯部把握學習良機,到香港故宮看國寶曹啟樂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淺談深度學習的基本策略與流程梁振威推薦作家
許志榮
鄒秉恩
陳家偉
黃氏
羅乃萱
朱鶴亭
吳文軒
文灼非
鄭明仁
郭一鳴
程介明
黃珍妮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85228183011
傳真:+85228183022
業務電話:+8522818363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您的郵箱地址*
姓名*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toyouraccountbelow
ForgottenPassword?
Filltheformsbellowtoregister
Allfieldsarerequired.
LogIn
Retrieveyourpassword
Pleaseenteryourusernameoremailaddresstoresetyourpassword.
LogIn
延伸文章資訊
- 1【學習應該「理解」還是「死背」?】... - The News Lens 關鍵 ...
學習應該「理解」還是「死背」?】 歐克莉說,「練習、重複和死背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部份」,只不過,這與主流美國教育相違背;但她也說,西方重理解的教學也有好處, ...
- 2學習應該先理解,還是先背誦?名師坦言:學霸常用3個記憶小 ...
作者| 名師講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很多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辛辛苦苦背下來的知識點,記憶卻總是無法清晰地維持到考試前;考試時候, ...
- 3心鏡書磨:背誦是學習基本功 - 明倫月刊
[心鏡書磨]背誦是學習基本功:「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 ... 起,「背誦」成為關心教育的人最痛心疾首的議題,將背誦視為反教育,大力主張要「理解」不要背誦……
- 4「背誦」乃語文學習的必要之惡?「教育是點燃一個火苗 - 換日線
不過,透過一連串反思歷程,也讓我開始理解背誦的目的為何成效不彰。以下將舉中文、英文學習作為例子。 以背誦「輸入」知識外,更應確實了解 ...
- 5專家學者談背誦
李博士從語言理學的角應指出「能背誦,理解也不差」,正好打破背誦拘繫思考的論調:「當時不理解,日後會逐漸理解」也正與朱光潛先生說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