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踐-以印度河濱學校為個案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進一步釐清「以學習者為中心」教育理念如何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中被實踐,研究者使用 ... 本研究根據發現與分析結果,針對印度河濱學校及持守相同教育理念之機構提出建議。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6/1018:11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蔡捷妤研究生(外文):TSAI,CHIEH-YU論文名稱:探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踐-以印度河濱學校為個案研究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thePracticesofLearner-CenteredPedagogy-ACasestudyoftheRiversideSchoolIndia指導教授:鄭以萱指導教授(外文):CHENG,I-HSUAN口試委員:陳子斌、羅雅惠口試日期:2017-01-16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系所名稱: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學門:教育學門學類:綜合教育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7畢業學年度:105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06中文關鍵詞:印度河濱學校、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實踐、設計思考外文關鍵詞:RiversideSchoolIndia、learner-centered、teachingpractice、designthinking相關次數:
被引用:1點閱:526評分:下載:63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於探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並以印度河濱學校為個案研究。
印度河濱學校是一所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設計思考為宗旨的學校,榮獲許多印度國內國外教育領域和社會創新領域大獎。
全球化下的新世代,面臨的是科技日新月異、經濟與知識社會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故愈來愈難以預測未來將會遇到何等挑戰與問題。
新世代的主人翁,唯擁有主動學習、設計思考、問題解決、溝通合作、資訊素養、創造力、批判力、決策力、行動力等能力,始得以有效適應、甚至引領快速變遷的二十一世紀。
所謂「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踐,尤希望將學習主權還給學生,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為進一步釐清「以學習者為中心」教育理念如何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中被實踐,研究者使用參與式觀察、半結構式訪談、和文件分析法,得到以下發現:一、以培養學生能力、正確價值觀為教學導向;二、重視學習內容與生活的關聯;三、老師與學生關係平等,相互信任;四、讓學生一同決定課程規劃,聆聽學生的需求及意見;五、讓學生能從實作當中學習;六、使用多元的評鑑方式;七、上述皆有學校經營機制支援及確保是否有效達成。
本研究根據發現與分析結果,針對印度河濱學校及持守相同教育理念之機構提出建議。
Thisstudyaimstoanalyzethe"learner-centered"pedagogicpracticesintheRiversideSchoolIndia.TheRiversideSchoolIndiaisalearner-centered,competency-basedschoolwhichhaswonnumerousawardsinthefieldofeducationandsocialinnovationinIndiaandabroad.Thenewgenerationintheglobalizederaisfacingtherapidlychangingtechnologyandeconomyintheknowledgesociety.Itisincreasinglydifficulttopredictwhatchallengesandproblemswillbeencounteredinthefuture.Thenewgenerationhavingthecompetenciesofactivelearning,designthinking,problemsolving,communication,cooperation,informationliteracy,creativity,critical-thinking,decision-making,mobilityandotherabilitiesforeffectiveadaptationcanleadtherapidlychangingtwenty-firstcentury.Theso-called"learner-centered"teachingpracticeinparticularisadaptedtoreturnlearningautonomytostudents,anddeveloptheiractive-learningattitudesandcompetencies.Inordertoclarifyhowthe"learner-centered"pedagogyispracticedincurriculumdesignandteaching,theresearcheremployedaone-monthfieldstudywhereparticipantobservation,semi-structuredinterviewanddocumentarycollectionasresearchmethodswereconducted.Theresearchquestionsareansweredandaccordinglythefindingsareasbelows:1)todevelopstudents'competency,andthecorrectvaluesastheteachingpriority;2)topayattentio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learningcontentandlife;3)the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reequalandmutuallytrustful;4)studentsdecidecourseplanstogetherwiththeirteachers,andteacherslistentostudents’opinionsandneeds;5)toenablestudents’learningbydoing;6)tousemultipleevaluationmethods;7)alltheabovearesupportedbytheschool'sadministrativemechanismandensurethattheyareeffectivelyachieved.Basedonthefindingsabove,thisstudyprovidessomerecommendationsfortheRiversideSchoolIndiaandotherinstitutionswhichhavethesameeducationalphilosophy.
目次致謝辭i摘要iiiAbstractvi目次viii表目次x圖目次xi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6第三節名詞解釋6第四節研究範圍及限制7第二章文獻探討8第一節印度教育概況8第二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踐17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41第一節研究方法與實施程序41第二節個案描述和訪談對象43第三節研究工具與資料處理47第四節研究倫理49第四章發現與討論51第一節印度河濱學校的「以學習者為中心」之教育理念51第二節印度河濱學校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66第五章結論與建議84第一節結論84第二節建議88參考文獻90一、中文文獻90二、西文文獻94附錄101附錄一印度河濱學校的獲獎紀錄101附錄二訪談同意書102附錄三訪談大綱103附錄四訪談編碼分析範例表105表目次表21:DFC學習架構表37表31:訪談受訪者基本資料46表32:資料編碼索引49圖目次圖2-1:印度教育學制圖(研究者自行繪製)9圖3-1:研究架構圖(研究者自行繪製)41
一、中文文獻王文科、王志宏(譯)(1999)。
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原作者:S.Vaughn,J.S.Schumm&J.Sinagub)。
台北市:五南。
王金柱(2006)。
高職機械科「車床實習」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0)。
統整手冊:理論篇。
台北市:教育部。
朱湘吉(1994)。
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
台北市:五南。
江南發(2002)。
營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環境之探討。
高雄師大學報,13,1-20。
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2015)。
創意行動之旅給中學教師的設計思考教學手冊。
台北市: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
李隆盛(1995)。
國中工藝/生活科技教學策略之研究。
台北:科技部。
李坤崇(2010)。
高中課程99課綱與95暫綱之分析。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2,1-24。
李佩芬(2010)。
印度河濱小學校長吉蘭‧瑟西:別小看孩子的力量。
親子天下雜誌,19。
2015年9月2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0061李戀(2014)。
「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內涵分析。
黑龍江教育期刊,3,56-58。
吳曉青(2001)。
學習型學校建構方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清山、王湘栗(2004)。
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
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吳清山、林天祐(2005)。
教育新辭書。
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佩璇(2000)。
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
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頁)。
高雄市:麗文。
林穎謙(2010)。
情境故事法對於跨領域合作設計的影響-以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林偉文(2011)。
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設計思考」為例。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53-74。
姜得勝(2005)。
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之衝擊與因應之道。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27-56。
迺毓黄(1988)。
家庭教育。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綺穗(2009)。
學生反思內涵的分析及其對教學實習課程的啟示。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35-41。
張春興(2001)。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東華。
張明輝(2002)。
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
台北市:學富。
張明輝(2006)。
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
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張慶勳(2006)。
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
台北市:五南。
張添洲(2010)。
組織領導。
載於蕭錫錡(主編),學校領導理論與實務(151-170頁)。
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文典(2001)。
課程變革對教學及學習模式的衝擊及其可能的回應。
科學教育月刊,224,48-51。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台北市:五南。
陳曉慧(2007)。
學習者中心教學規準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教育部(2013)。
人才培育白皮書。
台北:教育部。
游宏隆(2004)。
公辦民營學校治理結構之研究--以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佛光大學,宜蘭縣。
湯才偉、梁歆(2006年6月)。
從專業成長特徵看學校改進計劃對教師培訓的意義。
「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兩岸三地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香港中文大學。
葉至誠(2000)。
社會科學概論。
台北:揚智文化。
溫彭年、賈國英(2002)。
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
教育理論與實踐,5,17-22。
楊深坑(1988)。
理論、詮釋與實踐。
台北:師苑。
楊雅瑱(2006)。
家長參與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相關問題之探討。
特教論壇,1,67-76。
楊國賜(2008)。
新競爭時代:培育活躍二十一世紀的人才。
2016年9月20日,取自cyiaace.ccu.edu.tw/doc1/971030_6news.doc楊國賜(2013)。
培養新世紀大學生的關鍵能力。
2016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tpea.org.tw/uploads/TPEA_2013112021132.pdf趙中建(1997)。
印度教育之現況與改革。
教育研究資訊,5(3),150-156。
趙志揚、劉豐旗、莊智鋒(2003)。
建構以學生為中心之高職新課程教學策略之研究。
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廖乃諄(2006)。
高職機械群「機械製圖實習」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以萱(2016a)。
青年技能發展之政策與實務分析:以印度為例。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台北:科技部。
鄭以萱(2016b)。
印度技能發展政策之教育機會均等觀的分析。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8,43-65。
蔡清田(1998)。
建構主義取向的課程設計。
課程與教學季刊,1(3),15-30。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心理。
戴偉謙(2000)。
成功的統整式教學四部曲。
中華體育季刊,14(3),17-23。
簡麗瑜、黃湘萍(2006)。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在護理教育上之運用。
護理雜誌,53(6),59-63。
二、西文文獻Alvarez,B.(2000).ReformingEducationintheDominicanRepublic:USAID/DominicanRepublicEducationSectorAssessment.Washington,D.C.:USAID.Alexander,R.(2008).Culture,dialogueandlearning:Notesonanemergingpedagogy.Exploringtalkinschool,91-114.APA.(1997).Learner-CenteredPsychologicalPrinciples:AFrameworkforSchoolReform&Redesign.SanFrancisco.: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SSET(2014).InternationalBenchmarkingandDiagnosticTest.Ahmedabad:ASSET.Azer,S.A.(2005).Thequalitiesofagoodteacher:howcantheybeacquiredandsustained?JournaloftheRoyalSocietyofMedicine,98(2),67-69.BarbaraNanney.(2004).Student-CenteredLearning.RetrievedonOctober10,2015,fromhttp://ollyusofalhaj.ipgkti.edu.my/sumber/resosbestari/PENDEKATAN/scl/7%20SCL-Nanney.pdfBarnard,C.I.(1968).Thefunctionsoftheexecutive.Harvarduniversitypress,11.Bemak,F.(2000).Transformingtheroleofthecounselortoprovideleadershipineducationalreformthroughcollaboration.ProfessionalSchoolCounseling,3,323-331.Biswal,K.(2011).SecondaryEducationinIndia:DevelopmentPolices,ProgrammesandChallenges.UK:ConsortiumforResearchonEducationalAccess,TransitionsandEquity.Blackburn,B.R.(2012).RigorIsNotaFour-LetterWord.(2nded.).NewYork:Routledge.Boyer,E.B.(1990).ScholarshipReconsidered.PrioritiesoftheProfessoriate.NewYork:Th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Briseid,O.andCaillods,F.(2004).TrendsinSecondaryEducationinIndustrializedCountries:AreTheyRelevantforAfricaCountries?Paris:UNESCO.Brown,T.(2008).Designthinking.Harvardbusinessreview,86(6),84.ChrisQuintana,JosephKrajcik,ElliotSoloway(2000).ExploringaStructuredDefectionforLearner-CenteredDesign.Paperpresentedat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LearningSciences.Mahwah,NJ:Erlbaum.Codding,J.B.,andTucker,M.S.(2000).Anewhighschooldesignfocusedonstudentperformance:PartII.NASSPBulletin,84(616),49-60.CurtisJayBonk&DonaldJ.Cunningham.(1998).SearchingforLearner-Centered,Constructivist,andSocioculturalComponentsofCollaborativeEducationalLearningTools.RetrievedonOctober10,2015,from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8681487_Searching_for_Learner-Centered_Constructivist_and_Sociocultural_Components_of_Collaborative_Educational_Learning_ToolsDesignforChange.(2012).ImpactofDesignforChange,2009-2012.RetrievedonOctober23,2016,fromhttp://www.dfcworld.com/file2015/DFC_Research_The-Good-Project_2009-2012.pdfDewey,J.(1916).DemocracyandEducation.NewYork:MacMillan.DistrictInformationSystemforEducation.(2015).TheReportofDistrictInformationSystemforEducation,2014-2015.NewDelhi:NUEPA(NationalUniversityofEducationalPlanningandAdministrationEducationWorld(2016).EducationWorldIndiaSchoolRankings2016.RetrievedonDecember15,2016,fromhttp://www.educationworld.in/rank-school/2016/GovernmentofIndia(1953).ReportoftheSecondaryEducationCommission,1952-53.NewDelhi:GovernmentofIndia.Hattie,J.(2009).VisibleLearning:ASynthesisof800Meta-AnalysesRelatingtoAchievement.London:Routledge.Herr,E.L.(2001).Theimpactofnationalpolicies,economics,andschoolreformoncomprehensiveguidanceprograms.ProfessionalSchoolCounseling,4,236-245.Herzberg,F.Mausner.B&Synderman,B.(1959).TheMotivationtowork.NewYork:JhonWiley&Sons,Inc.Hodson,K.K.(2002).MultiplePerspectives.TheChangingFacesofStudent-CenteredTeaching:RefiguringtheCenter.Paperpresentedatthe53rdAnnualMeetingoftheConferenceonCollegeCompositionandCommunication,Chicago,IL,USA.Huba,M.E.,&Freed,J.E.(2000).Learner-CenteredAssessmentonCollegeCampuses:ShiftingtheFocusfromTeachingtoLearning.NeedhamHeights,MA:Allyn&Bacon.Hult,K.M.,andC.Walcott.(1990).GoverningPublicOrganization:Politics,Structures,andInstitutionalDesign.PacificGrove,CA:Brooks/Cole.J.AugustusRichard.(2016).ProblemsofTeacherEducationinIndia.InternationalJournalofMultidisciplinaryResearchandModernEducation,2(1),714-720.JayantaChatterjee(2012).PrimaryandSecondaryEducationReformShouldBetheTopPriorityforIndia.CurrentScience,103(4),25-27.KatjaTschimmel.(2012).DesignThinkingasaneffectiveToolkitforInnovation.PaperpresentedatProceedingsoftheXXIIIISPIMConference:ActionforInnovation:InnovatingfromExperience,Barcelona.Kumar,K.(2007).EFAandthequalitydebate:PerspectivefromIndia’snationalcurriculumframework,2005.Retrievedfromhttp://www.create-rpc.org/publications/other/Vygotsky.(1997).EducationalPsychology.USA:CRCPrILlc.Machemer,P.L.andCrawford,P.(2007).StudentPerceptionsofActiveLearninginaLargeCross-DisciplinaryClassroom.ActiveLearninginHigherEducation,8(1),9-30.McCombas,B.L.(1997).Learner-centeredClassandSchool:StrategiesforIncreasingStudentMotivationandAchievement.SanFrancisco,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McCombs,B.L.,&Whisler,J.S.(1997).TheLearner-CenteredClassroomandSchool:StrategiesforIncreasingStudentMotivationandAchievement.SanFrancisco:Jossey-Bass.Mehrotra,S.(2004).ReformingPublicSpendingonEducationandMobilizingResources:LessonsfromInternationalExperience.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39(9),987-997.MinistryofHumanResourceDevelopment(2008).StatusofEducationinIndiaNationalReport.Delhi:MHRDMinistryofHumanResourceDevelopment(2016).EducationalStatistics-AtaGlance.Delhi:MHRD.Mukhopadhyay,M.(2004).SecondaryEducationinIndia:EmergingDemands.(Unpublishedm/scirculatedtothemembersoftheCABECommitteeonUSE),NewDelhi:NIEPA.OECD(2001).DefiningandSelectingKeyCompetencies.Paris:OECD.Ornstein,A.C.&Hunskins,F.P.(1998).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issues.Boston:AllynandBacon.Parker,G.M.(1996).TeamPlayersandTeamwork:TheNewCompetitiveBusinessStrategy.SanFrancisco:Jossey-Bass.Passman.(2001).ExperienceswithStudent-CenteredTeachingandLearninginHigh-StakesAssessmentEnvironment.Education,122(1),189-198.PlanningCommission,GovernmentofIndia(2001).ApproachPapertotheTenthFiveYearPlan(2002-2007).NewDelhi:PlanningCommission,GovernmentofIndia.PlanningCommission,GovernmentofIndia(2012).TheTwelfthFiveYearPlan(2013-2017).NewDelhi:PlanningCommission,GovernmentofIndia.Print,M.(1991).CurriculumDevelopmentandDesign.Australia:Allen&Unwin.Samuel,Kim.(1999).EastAsiaandGlobalization:ChallengeandResponses.AsianPerspective,23(4),5-44.Schweisfurth,M.(2013a).Learner-CenteredEducationi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Journalof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2,1-8.Schweisfurth,M.(2013b).Learner-CenteredEducationi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WhosePedagogyforWhose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Schweisfurth,M.(2015).Learner-CenteredPedagogy:TowardaPost-2015AgendaforTeachingandLearn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Development,1-8.Sener,J.(2000).Student-centeredlearningandlearner-centereddesign.RetrievedonOctober23,2016,fromhttp://elisp.nv.cc.us/scl.htm.Simon,H.A.(1991).Boundedrationalityandorganizationallearning.Organizationscience,2(1),125-134.Sink,C.A.(2002).InSearchoftheProfession’sFinestHour:ACritiqueofFourViewsof21stCenturySchoolCounseling.ProfessionalSchoolCounseling,5,156-163.Spiro,R.,W.Vispoel,andJ.Schmitz.(1987).KnowledgeAcquisitionforApplication:CognitiveFlexibilityandTransferinComplexContentDomains,B.B.a.S.Glynn,ReadingsinExecutiveControlProcesses.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Stolp,S.,andSmith,S.C.(1994).Schoolcultureandclimate:Theroleoftheleader.OregonSchoolStudyCouncil,37.TapasKumar.(2012).AssessmentinEducationinIndia.SA-eDUCJournal,9(2).Tilak,J.B.G.(2001).BuildingHumanCapital:WhatOthersCanLearn.Washington,D.C.:WorldBankInstituteWorkingPaper,WorldBank.UNESCO(1996).Learning:TheTreasureWithin.Paris:UNESCO.UNESCO(2008).FirstCollectionofGoodPracticesforQualityEducation.Paris:UNSECO.UNSCO(2010).StudentCenteredLearning.AnInsightIntoTheoryAndPractice.Paris:UNSECO.VandeZande,R.(2007).Designeducationascommunityoutreachandinterdisciplinarystudy.JournalforLearningthroughtheArts:AResearchJournalonArtsIntegrationinSchoolsandCommunities,3(1).Wagner,T.(2008).RigorRedefined.EducationalLeadership,66(2),20–25.Weimer,M.(2002).Learner-centeredteaching:Fivekeychangestopractice(1sted.).SanFrancisco:Jossey-Bass.WorldBank(2005).ExpandingOpportunitiesandBuildingCompetenciesforYoungPeople:ANewAgendaforSecondaryEducation.Washington,D.C.:WorldBank.WorldBank(2009).SecondaryEducationinIndia:UniversalizingOpportunity.Delhi:HumanDevelopmentUnit.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學習型學校建構策略之研究
2.
情境故事法對跨領域合作設計的影響-以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課程為例
3.
公辦民營學校治理結構之研究--以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為例
4.
學習者中心教學規準之發展研究
5.
高職機械科「車床實習」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研究
6.
高職機械群「機械製圖實習」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研究
7.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學習共同體中教師教學實踐之探究
1.
江南發(2002)。
營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環境之探討。
高雄師大學報,13,1-20。
2.
李坤崇(2010)。
高中課程99課綱與95暫綱之分析。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2,1-24。
3.
吳清山、王湘栗(2004)。
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
教育資料集刊,29,1-26。
4.
林偉文(2011)。
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設計思考」為例。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53-74。
5.
姜得勝(2005)。
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之衝擊與因應之道。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27-56。
6.
徐綺穗(2009)。
學生反思內涵的分析及其對教學實習課程的啟示。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35-41。
7.
張明輝(2006)。
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
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8.
陳文典(2001)。
課程變革對教學及學習模式的衝擊及其可能的回應。
科學教育月刊,224,48-51。
9.
趙中建(1997)。
印度教育之現況與改革。
教育研究資訊,5(3),150-156。
10.
蔡清田(1998)。
建構主義取向的課程設計。
課程與教學季刊,1(3),15-30。
11.
戴偉謙(2000)。
成功的統整式教學四部曲。
中華體育季刊,14(3),17-23。
12.
簡麗瑜、黃湘萍(2006)。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在護理教育上之運用。
護理雜誌,53(6),59-63。
1.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學習共同體中教師教學實踐之探究
2.
DFC課程運用在綜合活動領域以提升學生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
3.
DFC行動方案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
4.
國民小學課輔教師補救教學實踐經驗之探究
5.
島之呼喚-馬祖地區特殊教育教師之教學實踐
6.
國中理化科創意教學實踐歷程之探究
7.
多元文化融入國中地理科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
8.
融合社會性科學議題與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之教學實踐及學生認知變化之探討
9.
安坑國小之東南亞文化素養與教學實踐
10.
大學國語文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敘事探究──一位博士生兼任講師的自我敘說
11.
幼兒園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素養之探究:教學信念、教學實踐、教學困境及解決策略
12.
教師自我效能對八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影響–以五個國家/地區的TIMSS資料庫為例
13.
國民小學資深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
14.
穿越「石」空見藍天-以DFC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
15.
「DFC創意行動挑戰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以學習者為中心,要怎麼教? 中市新課綱Edu-Bu - 親子天下
以學習者為中心,要怎麼教? 中市新課綱Edu-Buffet課程饗宴千位教師齊聚研討. 2018-01-05 00:00 更新:2019-09-05 13:32. by 臺中市教育局(整合傳播部企...
- 2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 - 隨意窩
200801192224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 一、人類具有學習的潛能,對於環境的好奇會促進學習與發展。 · 二、...
- 3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 學習者中心教學法 - 國家教育 ...
名詞解釋: 學習者中心教學法,指相對於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而言,是由學生自我學習的活動主導教學,而非由教師主導教學。此派學者認為學習的成功依賴學生積極的介入 ...
- 421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
編按:為了確保大學生的素質,世界先進國家無不風起雲湧推動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軸的評鑑,並以此作為大學辦學良窳的重要判準。而在此波推升高等教育品質的改革浪潮中,「 ...
- 5教育轉型–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
深刻瞭解成就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環境的內涵;從當前的教學模式中找出那些有潛力且必須加以改變的地方;在所有與學生學習過程相關的參與者之間,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