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
佛教説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 ...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三千大千世界/9857382
複製
複製成功
三千大千世界
編輯
鎖定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
佛教説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
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
一個大千世界,因為它裏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們稱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的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
因為它的結構是從小千,一千個小千是中千,一千個中千是大千,這個三千是講它組成的結構,而不是這個大千世界是三千個。
中文名
三千大千世界
略 稱
大千世界
類 別
佛學
描 述
佛教的宇宙觀
出 處
《大智度論》
釋 義
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目錄
1
基本釋義
2
名詞解釋
3
包含範圍
▪
欲界六天
▪
色界十八天
▪
無色界四天
三千大千世界基本釋義
編輯
一小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
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論》中説:“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如是十方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
”佛教説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水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
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則為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
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間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鹼海,鹼海之外有大鐵圍山。
在鹼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東方持國天王守護)、南贍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長天王守護)、西牛賀洲(西方廣目天王守護)以及北俱蘆洲(北方多聞天王守護),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
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慾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禪三天,為一小千世界。
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
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宇宙觀為什麼和我們觀測的宇宙模型有所出入呢?佛經中所描寫的世界,是否能和我們的太陽系、銀河系、星團等相對應呢?索達吉堪布在《佛教科學論》中如是道:“雖然對於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有一些佛教的説法與現代科學的説法不太相同,但它同樣可以解釋諸如日蝕、月蝕、地動、潮汐、寒暑、晝夜等等這些現象。
同樣關於須彌山四周上下是怎樣一種情形,日月怎樣繞須彌等等,在佛經論典中都有簡略或定量的描述。
這些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在佛經裏如《起世經》、《樓炭經》、《長阿含經》、《起世因本經》、《大寶積經》、《正法念處經》、《華嚴經》、《順正理論》、《阿毗曇論》、《俱舍論》等經書裏都有詳細的解釋説明。
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時輪金剛續》不借助任何科學儀器,但令當今掌握先進科技的天文學家大為驚詫的是,在計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方面時輪歷不差一秒,這即是佛教已包含先進科學因素的一大佐證。
科學對於世界或者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執著為實有,雖然現代科學研究得很深刻,體系更加龐大,理論也越來越抽象飄渺,但它總執著萬事萬物都有一個不可變動的本體實性存在。
因此對於我們的生存環境——地球來説,科學同樣希望只有一個實際標準來描述它,若還有其它的説法,科學家就覺得不可理解。
但在佛經中,不認為萬事萬物有一個本質性的固定體存在,故允許有各不相同的現象共存。
因為眾生的業感不同,故所見到的外境也當然千差萬別,比如對於人們共同看到的一碗水,對於地獄有情來説,由於業感的顯現,所看到的就是滾燙的鐵汁,而對於餓鬼來説則是污穢的膿血,對於天界有情來説則是瓊漿玉液般的甘露。
還有對於一件衣服,一人覺得好看,而另一人覺得難看,若衣服上存在着絕對的好或不好,那麼就不應當生有二種不同識覺等等。
根據《俱舍論》的一個大疏講義論述,世界的大小及形狀不必就是固定的,因眾生種種業力不同而可顯現各種各樣的形象和特徵。
比如在佛教中《俱舍論》所描述的世界與《時輪金剛》裏描寫的世界情況就不甚相同,屬於《俱舍論》根基的眾生不一定就能看見《時輪金剛》所描寫的世界。
同樣,佛經裏面提到的須彌山等有些眾生也不一定能看到,但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如無垢光尊者就曾親眼見到過。
[1]
”
三千大千世界名詞解釋
編輯
世時間的遷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界空間的劃分,東、西、南、北、上、下,十方。
世界一個日月圍繞照耀之下的時空。
小千世界1000個世界。
中千世界1000個小千世界。
大千世界1000箇中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在梵語中,“世界”一詞原來含有時間與空間的雙重意義。
《楞嚴經》説:“世為遷流,界為方位。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金剛經》中也有“四維上下”的説法。
佛教指出從空間上看,宇宙是沒有邊際的。
從時間上看,宇宙是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的。
宇宙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佛説宇宙“法而如是”,即客觀規律自然生成就是這樣的。
對遠古的人類,佛該怎樣説出這些超前深邃的知識體系呢?佛將“一個日月所照”,稱為一個世界。
在這裏佛用“一個日月所照”來比喻形象而正確的表達了這概念。
佛指出一千個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注意,佛經裏的數字大多都是比喻,比如這裏的三千,只是比喻為數量級的多,而非指實數)。
佛指出所在的此小千世界“猶如周羅”,也即不僅圓,還帶螺旋狀。
再進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
一中千世界(包含1000個小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人們常將“大千世界”稱作“三千大千世界”。
那麼各個世界的演變發展規律又如何?佛説: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靜止。
最後,佛説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皆有佛出世,教化着那裏的眾生。
我們所處的世界在佛教中被稱為“娑婆世界””(指地球人類所處的銀河系這個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的過去佛是燃燈古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佛。
“三”的意義佛祖之啓示“一塵含數剎”,從剖析學的角度揭示了宇宙之本象。
反觀“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之“三”不是簡單的數字之三,而是動生之“三”,與道家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三”有同理之妙。
三千大千世界包含範圍
編輯
三千大千世界的器間範圍是什麼樣的呢?(注意,以下所指“天”均為多維空間的概念,現代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指出的層宇宙概念,霍金已經將多維空間的維數擴展到十一維空間了)。
佛教裏所説三千大千世界的範圍包括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等。
其中欲界諸天,主要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稱為欲界六天,或直接稱為“六慾天”。
假設我們以人類所在為起點,向上天道:
三千大千世界欲界六天
欲界: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因男女參居,故稱欲界。
欲界的人出生是“胎生”,欲界中上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中間包含人界所居住的四大部洲,下至無間地獄等。
共有二十種各類生命形態的居住處所。
第一層四天王天,又稱地居天(因此天在須彌山山腰)。
第二層忉利天,也是地居天(因此天在須彌山頂,並未超出須彌山。
四王天與忉利天都通稱為地居天)。
第三層是夜摩天,又稱時分天。
(夜摩天以上都通稱為空居天)。
第四層是兜率天,也稱知足天,彌勒菩薩(即未來彌勒佛,因成佛之日在未來,故為菩薩道)現居於此天上。
第五層是化樂天。
第六層是他化自在天,這一層歸魔王波旬管轄。
欲界到此為止。
三千大千世界色界十八天
色界:遠離欲界淫慾、食慾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
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眾生的出生方式是“化生”。
色界的眾生所居住的宮殿非常高大,都是由色化生,一切都非常的殊妙精好。
但因為尚有色質,所以稱為色界。
色界又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成四級,從初禪的梵天到四禪的阿迦膩吒天,共有十八天。
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淨天。
三禪三天: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天。
四禪九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共十八天組成。
這些天都有天王管理。
色界到此為止。
三千大千世界無色界四天
無色界:只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
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因此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之中。
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第一空天:空無邊處天。
第二空天:識無邊處天。
第三空天:無所有處天。
第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在此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天之盡頭處了。
參考資料
1.
佛教科學論
.智悲佛網[引用日期2013-03-26]
圖集
三千大千世界的概述圖(2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8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美好明天2525
(2021-12-14)
1
基本釋義
2
名詞解釋
3
包含範圍
3.1
欲界六天
3.2
色界十八天
3.3
無色界四天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延伸文章資訊
- 1一念三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念三千,佛教術語,由天台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提出。指日常生活中的一念心起,當體即具三千諸法,此為天台宗的觀心法門。 一念者,一心也,即謂起心動念之間 ...
- 2三千大千世界_百度百科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佛教説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 ...
- 3共修活動- 三千佛法會| 法相山全球資訊網
三千佛 農曆過年期間法相山舉辦三千佛法會,一年一度拜三千佛的盛事,讓平日在紛紛擾擾中度日的眾生,在新春一開始就能與三千尊佛結善緣,並為自己懺罪積福,因此每年 ...
- 4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 - 人間福報
佛光山2022年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趙啟超 【佛法大海】三千大千世界 文/妙熙 宇宙空間之大,不是我們所能想像。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 ...
- 5一念三千| 創價學會全球網
佛界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其特徵就是我們生命中本有的無限智慧、慈悲以及勇氣。為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竭盡全力來脫離六個較低的生命境界。 佛法中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