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也稱文法化、虛化,通常指實在語義轉化為非實在語義, · 語法化可以定義為詞的實在語義轉化為非實在語義,並且該詞轉化為表語法功能的成分( ... 語法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語言學 基礎領域 語音學 音系學 詞法學 句法學 語義學 詞彙語義學(英語:Lexicalsemantics) 結構語義學(俄語: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аясемантика) 原型語義學 語用學 語言變化(英語:Languagechange) 歷史語言學 比較語言學 語言地理學 語言發生學 語言年代學 語言類型學 社會語言學 方言學 理論框架 生成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 應用語言學 心理語言學 神經語言學 計算語言學 共時語言學 對照語言學 文體學 規範語言學(英語:Linguisticprescription) 語源學 語料庫語言學 其他 語言學史 語言學家列表 未解的問題 閱論編 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也稱文法化、虛化,通常指實在語義轉化為非實在語義,實詞轉化為表語法功能的成分的過程或現象。

[1] 目次 1定義 2機制 2.1語義磨損 2.2層次變化 2.3形態消減 2.4語音弱化 3規律 3.1並存性 3.2擇一性 3.3歧變性 3.4保持性 3.5滯後性 3.6頻率原則 3.7漸變性 3.8單向循環性 4等級 5原因和條件 6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 7參見 8注釋 9參考文獻 定義[編輯] 語法化可以定義為詞的實在語義轉化為非實在語義,並且該詞轉化為表語法功能的成分(即虛詞或稱功能詞)這樣一種過程或現象[1][2],漢語語言學稱之為虛化;但實際上,進一步在形態上變成詞綴等屈折形態也是語法化。

[3] 虛化的概念最早由元朝的周伯琦提出:[4] “ 大抵古人制字,皆從事物上起。

今之虛字,皆古之實字。

” ——周伯琦,《欽定四庫全書·經部十·六書正譌·卷一之三》 而18世紀法國哲學家埃蒂耶納·博諾·德·孔狄亞克則最先提出動詞的屈折形態是由獨立的詞演變而來的,故在這個層面上語法化可以完全等同於虛化。

[2]後來的語言學家,如威廉·馮·洪堡,也提出過實詞來源論。

[5] 而「語法化」一詞最先由安東尼·梅耶提出[6],他將語法化定義為「賦予一個獨立的詞以語法特徵,使之不獨立」的過程。

[7]故廣義上語法化還側重語法範疇和語法成分的產生與形成,依此也可以把語法化定義為語用法經過約定俗成變為語法的過程等。

[8] 機制[編輯] 語法化通常會經歷以下的幾個過程。

語義磨損[編輯] 語義磨損(semanticbleaching),或稱去語義化(desemanticization),這個現象幾乎涵蓋了「虛化」一詞,是語法化最基本、也是最早為人所知的的現象,體現為語義內容的喪失,尤其是實詞語義內容的喪失,經歷語法化以後,這個實詞可能只剩下語法上的功能。

[9][10]如漢語「把」「被」「從」等原本有實在語義的名詞、動詞現在已經不同程度地虛化為量詞、介詞。

[11] 這個過程還可以細化為下面的圖式: 詞彙源義→語法源義→語法義[12] 所謂語法源義,即一個詞進入語法化時所表達的意思,這個意思並不一定等同它最開始的意思。

例如使役動詞「令」,它的詞彙源義和語法源義都是「命令」,而「叫」的詞彙源義是「叫喊」(不及物動詞),語法源義則是「叫某人」(及物動詞)。

[11]語法源義會影響其後的語法化走向。

[12] 層次變化[編輯] 語言結構的層次即結構內部直接成份的劃分方式,而語法化會引起語言結構層次的變化,這種變化通常有三類:[13] 取消分界(boundaryloss) 改變分界(boundaryshift) 增加分界(boundarycreation) 漢語裡面取消分界的情形是最多的,如狀動結構的「好像」,程度副詞「好」意義虛化,最後與「像」融為一體。

改變分界的情形如「無所不知」,最開始是「無所|不知」,即「沒有什麼地方不知道」,後來「所」虛化為助詞以後,「所不知」就變成了名詞短語,結構層次也變成了「無|所不知」。

[1] 形態消減[編輯] 形態消減(morphologicalreduction),或稱去範疇化(de-categorialization),即當一個詞從實詞轉變為虛詞以後,它就很有可能開始喪失一些與其原本的語法範疇相關的一些屈折變化,不過這個過程不會改變它的語法功能。

[3] 如英語that,語法化前為指示代詞,可以有數的屈折變化(如變成those);而語法化為從句標記以後,它就從名詞變為助詞,也失去了這一數變化。

[3] 語音弱化[編輯] 語音弱化(phoneticerosion)是指語法化過程中丟失語音形式的現象。

當一個詞位被語法化為語法標記,它就很可能會丟失語音形式,也變得更容易依附到兩側的語音上面去。

[14]語音弱化常表現為以下形式:[15] 音段丟失,包括丟失完整的音節; 超音段特性的喪失,例如聲調或語調; 語音喪失獨立性,會受相鄰語音單元的影響; 語音簡化。

如英語goingto在口語形式中往往會變成gonna、because變為coz等,這些都是語音弱化的典型現象。

不過語音弱化還會有別的原因,並不都一定與語法化相關。

[16] 規律[編輯] 語法化機制一般會受多種原則和特性制約。

並存性[編輯] 並存性(layering)[17],即共時上一種語法功能可以同時由幾種語法形式來表示;歷時上,即一種新形式出現後舊形式卻不會立即消失,導致新舊兩種形式並存。

[1]例如古漢語裡面表示假設的連詞有「如」「苟」「若」「假」「設」等十多種,都是由不同來源虛化而來[18];產生於戰國末期的「被」,至今仍和後起的「叫」「讓」「給」等並存[19]。

擇一性[編輯] 擇一性(specialization)是與並存性相對的最終趨勢,即表達同一語法功能的多種並存形式經過篩選淘汰,最後往往會縮減到一兩種。

如表最小量的詞語常與否定詞連用,表示全量否定,如「一點不少」、「一步不動」等;法語歷史上有pas、point、mie、goutte等多個最小量詞語,但最終虛化為真正否定詞的只有pas,如jesaispas.[17] 歧變性[編輯] Habere的歧變 Habere ╱ ╲ V Aux ╱ ╲ | V Aux Affix | | | avorr j'ai -ai 歧變性(divergence),即一個實詞朝一個方向變為一種語法成分以後,仍然可以向另一個方向變為另外一種語法成分,其結果就是同一個實詞可以歧變出不同的語法成分。

如拉丁語habere在法語裡面變為將來時後綴-ai(如jechanterai),但是它又朝另一方向變為動詞avoir,繼而變為完成體助詞ai(如j'aichanté)。

[17] 保持性[編輯] 保持性(persistence)[17],也稱語義殘留性,即實詞語法化為語法成分以後,往往還會保持原來實詞的一些特點;殘存的特點會對虛詞的具體用法產生限制。

如古漢語中表示假設的「使」只能用在句首,如「使武安侯在者」而非「*武安侯使在者」,因為連詞「使」來自動詞,動詞後面一般是要帶名詞賓語的。

[18] 滯後性[編輯] 滯後性是指語形的變化總是滯後於語義的變化[20],其結果是語言中普遍存在的一詞多義以及兼類。

頻率原則[編輯] 語法化與實詞的使用頻率相關,其使用頻率越高,就越容易語法化。

反過來,語法化的結果又會進一步提高使用頻率;而從分布上看,語法化程度越高,分布的範圍也越廣。

[1][21]如斯瓦希里語裡面已經語法化的詞全部屬於常用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278個詞,但這並不意味著凡使用頻率高的詞都會語法化,斯瓦希里語的「看」「去」「說」都沒有語法化,說明頻率並非語法化的充分條件。

[1] 漸變性[編輯] 語法化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其語義磨損過程中會有數個中間狀態,同時兼具前後兩端的語義。

[6]如英語with由表示跟隨到表示工具這一過程至少經歷了10個連續的階段,其相鄰兩個階段的語義只有細微差別。

[22] 單向循環性[編輯] 單向性(unidirectionality)是語法化理論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假設[23],即語法化的演變往往以如下的兩個特定方向之一進行[24]: 詞彙成分→語法成分 較少語法化→較多語法化 例如下面的演變序列就是一種單向的、不可逆的演變序列: 實義詞→語法詞→黏著詞綴→屈折詞綴[25] 目前一般認為,語法化演變的單向性假設顯示出句法形態演變的普遍制約,是對人類語言演變共性的一種概括,因而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價值;[26]不過它只是一個強烈的傾向,並非一條絕對原則。

實際上,單向性也是有反例的,稱為逆語法化(degrammaticalization)[27],即虛詞實化,如拉丁語omnibus的詞尾-bus(與格複數)變為英語的bus,不過這種現象極為罕見。

[1] 然而,單向性假設也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即純粹單向演化會使語言中的語法化成分無限制地越來越多。

於是便出現了語法化的循環性假設,即一個成分語法化到了極限以後就會跟實詞融合在一起,自身變成了零形式(英語:Null_morpheme)。

循環性假說有些類似於語言類型學的循環說,即分析語轉化為綜合語的黏著語乃至屈折語,最後又向分析語轉化。

[1]如: 實義詞(自由的詞)→語法詞(自由的詞)→附著語素〈前附語素、後附語素、中間語素、內附語素〉→黏著詞綴→屈折詞綴→(零形式,*自由的詞)[25][28] 章法(英語:Discourse)成分(PartofDiscourse)→句法成分→形態音位成分→(零形式)[29] 詞綴向零形式的轉變在印歐語中不乏其例,漢語的典型例子如名詞後綴「兒」,它往往跟它所依附的詞根合併為一個兒化音節,「女兒」「小兒」的「兒」還可以算是複合詞的一個語素,「孩兒」的「兒」就已經變成了音節韻尾了。

[1]漢語以外,循環演變在藏緬語族中也相當普遍。

如拉祜語動詞là(來)先從獨立動詞(如「他來了」的「來」)變為半獨立動詞(「跑來跑去」的「來」),然後又變為輕聲詞綴la(「看來」的「來」),最後又變成韻尾-l;相同情況的還有尼瓦爾語的wal(來,來自*wa+la走+來)。

[30] 等級[編輯] 語法化有程度高低之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單向性,即歷時上形成時間的先後。

但是也有其他角度和範圍內建立的一些語法化程度的等級,故在缺乏歷時證據時也能判斷語法化的程度。

從句法形態角度看,可以將各種語法格排列成一個語法化等級: 工具格/共格/益格/部分格/直接格/奪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