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進階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庸之道 · ㄓㄨㄥㄩㄥㄓㄉㄠ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語本《論語.雍也》。

· 《論語.雍也》 子曰:「中庸1>之為德也,其至2>矣乎!民鮮3> ... 教育部《成語典》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中庸之道] 正文修訂本參考資料編輯總資料庫 中庸之道 成  語中庸之道 注  音ㄓㄨㄥㄩㄥㄓㄉㄠˋ 漢語拼音zhōngyōngzhīdào 釋  義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語本《論語.雍也》。

典  源《論語.雍也》 子曰:「中庸1>之為德也,其至2>矣乎!民鮮3>久矣。

」 〔注解〕 中庸: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至:極、甚。

鮮:音ㄒㄧㄢˇ,少。

典故說明「中」的概念起源很早,古代聖賢堯、舜、禹對於「中」都十分重視。

《論語.堯曰》:「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

」意思是說堯傳位舜時,以「執中」之道告誡,舜傳位於禹,也以此告誡。

又《尚書.仲虺之誥》有「建中于民」的說法,意思則是要建立「中正」之道,作為共同的準則。

到了西周初年,「中」成為一種美好品德的觀念,《尚書.酒誥》就提到:「丕惟曰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

」意思是說人們應該時常觀察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的思想,以便能夠符合「中正」這種不偏倚的美德。

「中」的觀念,經過夏、商、周三代,內涵日益豐富。

後來到孔子時加上「庸」字,提出「中庸」概念,使其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處事態度,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和人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庸〉是先秦儒家重要的經典文獻,原本收錄在《禮記》一書裡,根據唐人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玄〈目錄〉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

庸,用也。

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

」到了宋代,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加上《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為之章句集注。

對於「中庸」二字的意涵,朱熹《中庸章句》引了程子的話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則成了一種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處事態度,而且是可行之久遠的定理。

古代能了解「中庸」並加以具體落實者,都是聖賢之人,〈中庸〉曾引孔子的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孔子讚揚舜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取中道施行於民。

可是這種秉持中道的最高美德,人們缺少它已經很久了。

孔門弟子之中,唯有:「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見《禮記.中庸》)孔子因而讚揚顏回待人處事能夠秉持中庸、堅守善道。

後來「中庸之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書  證 宋.蘇舜欽〈啓事上奉寧軍陳侍郎〉:「舜欽性不及中庸之道,居常慕烈士之行。

幼趨先訓,苦心為文,十年餘矣。

」 明.歸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其一人者果出於數千百人之中,則其所處必有以自異而不肯同於數千百人之為,而其所值又有以激之,是以不克安居徐行,以遽入於中庸之道。

」 明.呂坤《呻吟語.卷四之四.品藻》:「自中庸之道不明,而人之相病無終已。

」 《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吾等適纔分處,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遜,便是矯情沽譽了。

」 《冷眼觀》第二一回:「我所說的這個人,倒是一個不高不低正合中庸之道,就如同那日本人敬重我們華人,請坐椅子的一句和文,譯出來是『閣下請掛』四個字名義相同。

」 《補紅樓夢》第三○回:「太上忘情,一時雖巴結不上,然而太過猶如不及,故中庸之道庶乎可矣。

」 用法說明語義說明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例句 他一向都秉持中庸之道,就事論事,大家都樂於和他共處。

新任主管改採中庸之道,試圖解決這項長期爭執不定的難題。

歷經幾番挫敗,他才領悟到待人處事,必得遵循中庸之道,情理兼顧。

面對人生起伏不定的際遇,他一本中庸之道,既不曾大喜,也不曾大悲。

校長奉行中庸之道,在推動校務行政上,不曾應付了事,但也不會過度苛求。

︿回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