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頭痛、失眠竟是憂鬱來敲門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
憂鬱症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email[另開新視窗]
溫馨迴響 使命願景及定位 院區簡介 部科介紹 部科介紹(主頁面) 一般內科 心臟血管內科 消化內科 胸腔內科 腎臟內科 神經內科 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 復健科 血液腫瘤科 感染科 皮膚科 過敏免疫風濕科 家庭醫學科 安寧療護科 一般外科 消化外科 胸腔外科 心臟血管外科 泌尿科 骨科 神經外科 整型外科 眼科 耳鼻喉科 麻醉科 婦產科 小兒科 精神科 中醫科 影像醫學科 核子醫學科 放射腫瘤科 檢驗科 病理科 口腔醫學科(牙科) 營養科 藥劑科 企劃課 社會工作課 護理科
網路掛號 就醫指南 主畫面 掛號說明 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門診 門診服務 住院服務 門診檢驗室簡介 醫師與看診科別簡介 門診看診進度 醫師休(代)診資訊 證明文件申請 就醫資訊參考
醫療收費基準 戒菸戒檳服務 健檢中心 健康資訊 健康衛教 營養部落格 仁愛藥事委員會專欄 藥品資訊
新進醫師簡介 特色服務 特色服務(主頁面) 產後護理之家 失智症日間照護中心 女性健康中心 肝病中心 心臟血管中心 心靈小棧 神經系中心 聯合檢驗中心 社區整合照護科 護理之家 社區護理室 生殖醫學中心 長期照護服務 健康管理中心 癌症防治研究發展中心
醫師簡介 交通方式 便民服務及下載 洗手運動 相關連結 菸害防制相關網站 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政大門診部 臺北市政府醫務室 12區健康服務中心 1966長照服務
線上申辦系統 線上申辦 申請進度查詢
互動交流 政府資訊公開 單一陳情 民眾感謝函 健康諮詢FAQ 社會服務 院訊雙月刊 為民服務白皮書 保有管理個人資料項目 仁愛院區錄影監視設置區公告
電子病歷專區 上方連結 網站導覽 回首頁 員工信箱 台北通-健康服務 單一陳情 院訊雙月刊 English
下方連結 雙語詞彙 FAQ 單一陳情 本站使用正體字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 資通安全政策及目標 宣導使用ODF開放文件格式
::: 上方連結 網站導覽 回首頁 員工信箱 台北通-健康服務 單一陳情 院訊雙月刊 English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email[另開新視窗]
字級 小 中 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溫馨迴響 使命願景及定位 院區簡介 部科介紹 部科介紹(主頁面) 一般內科 心臟血管內科 消化內科 胸腔內科 腎臟內科 神經內科 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 復健科 血液腫瘤科 感染科 皮膚科 過敏免疫風濕科 家庭醫學科 安寧療護科 一般外科 消化外科 胸腔外科 心臟血管外科 泌尿科 骨科 神經外科 整型外科 眼科 耳鼻喉科 麻醉科 婦產科 小兒科 精神科 中醫科 影像醫學科 核子醫學科 放射腫瘤科 檢驗科 病理科 口腔醫學科(牙科) 營養科 藥劑科 企劃課 社會工作課 護理科
網路掛號 就醫指南 主畫面 掛號說明 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門診 門診服務 住院服務 門診檢驗室簡介 醫師與看診科別簡介 門診看診進度 醫師休(代)診資訊 證明文件申請 就醫資訊參考
醫療收費基準 戒菸戒檳服務 健檢中心 健康資訊 健康衛教 營養部落格 仁愛藥事委員會專欄 藥品資訊
新進醫師簡介 特色服務 特色服務(主頁面) 產後護理之家 失智症日間照護中心 女性健康中心 肝病中心 心臟血管中心 心靈小棧 神經系中心 聯合檢驗中心 社區整合照護科 護理之家 社區護理室 生殖醫學中心 長期照護服務 健康管理中心 癌症防治研究發展中心
醫師簡介 交通方式 便民服務及下載 洗手運動 相關連結 菸害防制相關網站 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政大門診部 臺北市政府醫務室 12區健康服務中心 1966長照服務
線上申辦系統 線上申辦 申請進度查詢
互動交流 政府資訊公開 單一陳情 民眾感謝函 健康諮詢FAQ 社會服務 院訊雙月刊 為民服務白皮書 保有管理個人資料項目 仁愛院區錄影監視設置區公告
電子病歷專區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首頁 首頁_新聞專區
首頁_新聞專區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另開新視窗] 注音
:::胸悶、頭痛、失眠竟是憂鬱來敲門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聯絡人: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林彥鋒主治醫師
發稿日期:107年5月24日 5、6月進入梅雨季,陰雨連綿容易讓憂鬱症病患的情緒起伏加大。
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
憂鬱症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都靠醫師開立鎮定劑放鬆助眠。
她退休後轉至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左右,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病因複雜 三面向探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臨床上像王媽媽這樣的病人並不少見。
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其實成因複雜,必須從心理、生理、社會三個面向探討。
生理方面,很多研究顯示,大腦內分泌、生理活動或結構變化,都與憂鬱症有關,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單胺假說」,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因此新一代抗憂鬱劑,大多針對三者去調節。
另外,憂鬱症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有些慢性病也會誘發憂鬱症,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低下、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
心理方面,人格特質有關鍵影響,包括成長經驗、兒時曾遭虐待或忽視、對負面情緒的察覺敏感、處理壓力的方式等,都可能導致憂鬱症。
女性又比男性風險高,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社會層面,涵蓋家庭狀況、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等,以及社福系統能否給予支持。
當巨大壓力來襲時,若沒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就可能得到憂鬱症或加重病情。
《抗憂鬱劑 不具成癮性》診斷憂鬱症並不容易,林彥鋒指出,必須符合足夠多的症狀(見表1、表2),且持續時間夠久,同時嚴重影響到生活,例如無法上班或上學。
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食欲變差、失眠、嗜睡、疲勞、無精打采等,還有一些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生理變化,像是頭痛、肚子痛、拉肚子,若合併焦慮症狀,會出現胸悶、心跳變快、喘不過氣的現象。
通常又以老年病患較常有身體症狀,部分原因是本身有疾病,心情差,讓症狀放大;也可能是老人家不善於表達情緒,轉換成身體狀況來表現。
藥物治療最常使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約對半數病人有效,使用4至6周後若效果不佳再換藥;試過2種藥物後,約8成病患有療效。
林彥鋒強調,抗憂鬱劑並沒有成癮性,服藥後持續2個月未出現症狀,就算「完全緩解」,之後再觀察半年,無異狀便可停藥。
要避免憂鬱症復發,病患須遠離壓力源。
由於憂鬱症病人容易「自動化思考」,常見的有「災難式結論,把結果想到最糟」、「全有全無的思考,沒有達到100分就是零分」、「把自己想得很重要,覺得別人生氣是因自己」、「以偏概全,只看到壞的,沒看到好的一面」。
林彥鋒建議,病人要試著改變想法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一旦又陷入情緒低谷,務必隨時回診。
表1.「重鬱症」診斷標準說明:持續2星期,每天大部分時間內出現至少5項憂鬱相關症狀,且須包括①或②,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下降。
重鬱相關特徵性症狀 ①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呈現憂鬱情緒。
②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對於全部(或幾乎全部)的活動都喪失興趣或無法從中感到愉悅。
③顯著的體重減少或增加,或幾乎每天都有食欲減低或增加現象。
④幾乎每天都有失眠或嗜睡的現象。
⑤幾乎每天都呈現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⑥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沒有力氣。
⑦幾乎每天覺得自己沒價值,或有過度或不合理的罪惡感。
⑧幾乎每天都感到思考或專注力下降,或變得猶豫不決。
⑨反覆出現輕生念頭,或已出現自殺企圖或已有特定的自殺計畫。
表2.「持續性憂鬱症」診斷標準說明:呈現長期憂鬱症狀至少2年,其中超過一半天數,幾乎一整天都感到憂鬱,從未連續2個月完全沒症狀。
出現至少2項憂鬱相關症狀,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下降。
持續性憂鬱症相關特徵性症狀 ①吃不下或吃得太多。
②失眠或嗜睡。
③疲倦或沒有力氣。
④感到自卑。
⑤注意力不集中或難以做決定。
⑥覺得未來沒有希望。
點閱數:3098
資料更新:111-05-2015:37 資料檢視:111-05-2015:37 資料維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發布日期:107-05-24
回上一頁
::: 就醫指南 主畫面 掛號說明 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門診 門診服務 住院服務 門診檢驗室簡介 醫師與看診科別簡介 門診看診進度 醫師休(代)診資訊 證明文件申請 就醫資訊參考
下方連結 雙語詞彙 FAQ 單一陳情 本站使用正體字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 資通安全政策及目標 宣導使用ODF開放文件格式
更新日期111-07-04院址:106243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號總機:(02)2709-3600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888本院客服中心(外縣市請撥02-25553000)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建議使用IE5.0以上之瀏覽器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延伸文章資訊
- 1憂鬱症只是心病? 生理、社會也影響 - 《現代保險》雜誌
憂鬱症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 ...
- 2認識憂鬱症
由此推論,在體質較為特殊的人腦中,就連周遭環境的劇烈變化,甚至是季節的轉變都有可能引發腦部的內分泌失調,進而引發憂鬱症。在此狀況下,個人的表現、作息、與 ...
- 3大家都搞錯了!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好,才容易得憂鬱症(精神科)
2. 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異常(像是血清素不足等)。 3. 相關身體問題或內分泌失調(像是甲狀腺功能異常、中風後憂鬱、產後憂鬱等)。 4. 某些 ...
- 4脖子腫、內分泌失調元兇竟然是「憂鬱症」!醫生 - 每日健康
脖子腫、內分泌失調元兇竟然是「憂鬱症」!醫生:「九徵兆」出現時速就醫|每日健康Health · 經常感到悲傷、心情鬱悶 · 對以往有興趣的活動提不起勁 · 食慾改變,體重過度減輕 ...
- 5胸悶、頭痛、失眠竟是憂鬱來敲門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憂鬱症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