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大趨勢/中醫產業的下一步- 今周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無可諱言地,中醫的發展之路在現代走得並不順暢,臺灣健保制度施行以來,多數醫療院所和經營者的思維,已經落入既定的模式。
許多同業跟黃福祥閒聊時, ...
在今天看見明天
×
直面大趨勢/中醫產業的下一步
馬光中醫
產業動態
覆盤:馬光中醫30年創新之路
2020-01-21
+A
-A
加入收藏
十九世紀,中國有了第一家西醫院和西醫學堂後,中醫不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
當西學東漸,傳統知識與技術真的只能面對式微的命運、等著被取代嗎?黃福祥可不這麼認為。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據推估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東漢至隋唐時期仍不斷修補增訂,這是經過長期累積醞釀而成的鉅著,它主張「形神一體、陰陽調和」,這理論守護了中國人健康幾千年。
無可諱言地,中醫的發展之路在現代走得並不順暢,臺灣健保制度施行以來,多數醫療院所和經營者的思維,已經落入既定的模式。
許多同業跟黃福祥閒聊時,常發牢騷:「給付制度就是這樣,經營很不容易,但總不能不看健保吧?」在馬光醫療網執行長黃福祥的觀念裡,看健保是必要的,但中醫不能僅指望健保。
對於未來,黃福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國人看不看中醫?就診率持續下降的原因
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榮獲二○一五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時,在獲獎演說裡提到「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推崇中醫藥是寶藏……
世界衛生組織即將在第十一版《全球醫學綱要》裡,納入中醫傳統醫療的章節……
美國大型醫院的急診室引進針灸來為患者減輕疼痛,以減少止痛劑的用量……
義大利和美國的醫院不約而同,使用針灸為創傷症候群的患者進行治療……
法國、德國都有醫生陸續投入中醫研究,學習經絡穴位……
如果連最頂尖的專業人士都向中醫藥界取經,為何還有那麼多人不願意看中醫?
臺灣中醫水準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這是長年實力累積、大學教育給力、沒有受到戰爭或政治打壓而造成斷層的結果。
但任何醫療技術如果不被市場所接納,不受民眾所信賴,最後一定會走向沒落。
換言之,如果中醫不被重視,我們眼前的優勢還能維持多久?這很值得思考。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截至二○一八年底,臺灣醫療院所二萬二千八百一十六家,其中中醫醫院五家、中醫診所三千九百一十七家,中醫院所約占整體醫療院所之一七•一九%。
若以長時間來比較,在二○○七年底,中醫師人數四千八百四十八人,每萬人口有二•一名中醫師,占所有醫師數的九•四三%;到二○一七年底,中醫師人數六千六百八十五人,每萬人口有二•八名中醫師,占所有醫師數的九•九二%。
這十年來,中醫師增加了一千八百三十七人,增幅三七•八九%。
不過近年來,臺灣看中醫的人數持續下降,從三○%降至二七%,平均一年減少十二萬人次。
當中醫師人數在增加,診所數也變多,按理說,看中醫的患者理當增加,其實卻是減少的,難怪中醫師們都說中醫診所不好經營。
國人不看中醫,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習慣看中醫的老一輩世代正逐漸凋零,卻來不及培養願意看中醫的新世代,客群出現了斷層。
中醫界有關鍵性決定權的人,包括醫界大老和各大公會理事長,其中有些人觀念相對保守,無法因應時代趨勢推動中醫。
民眾對於中醫的了解仍停留在阿嬤時代的刻板印象,覺得中醫院所就是步調緩慢、色調昏暗、醫師都上了年紀,因而不喜歡接觸。
中醫界不了解拒看中醫者的想法,無法打動他們。
認為中醫藥不科學、療效慢,緩不濟急。
從三個方向突圍,思考未來之路何去何從
如何讓臺灣接受中醫,也讓世界接受中醫,這是很重要的課題。
現在的中醫界並未處在向上勃發的階段,如果想往好的方向移動,得先突破一些困境。
由於兩岸往來頻繁,臺灣也與亞洲各國互動頗多,在思考如何突破困境時,有時得將國際因素納入考量。
方向一不開發客源要坐等凋零嗎?
華人世界看中醫,多數會認同臺灣的中醫醫療品質最為優秀,對於中醫師的教育和證照核發在制度上相對嚴謹。
撇開優秀不談,中醫產業的枯萎,問題出在整個產業過於故步自封,未能積極開拓新客源,也對自身的危機缺乏認知。
試想:如果中醫界不能連結年輕世代,當中老年患者一天天減少,最後,將落到「只有中醫師沒有中醫患者」的境地,那就是中醫凋零的結局。
方向二要接受大者恆大的整併嗎?
要不要接受整併,藉此迅速搶占市場?這個選擇見仁見智,但黃福祥的選擇是──慢下腳步,穩健馬光的體質後再往前邁進。
連鎖體系能讓中醫品牌的能見度快速累積,而收購是打造連鎖體系的捷徑。
中國大陸有人募資收購中醫診所,大約在兩年前,其觸角伸向了馬光,甚至開出很好的條件想收購或是合作,但被黃福祥拒絕了。
黃福祥向對方表示,馬光是守護民眾健康的醫療事業,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因此他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逐步展店,以紮實的腳步打造屬於馬光可以永續傳承的企業文化,如此才可以對自己問心無愧,也才能對社會負責。
「能見度是我想要的,連鎖體系也是我的發展方向,但我有時間和耐性慢慢打造馬光中醫這個品牌,確立目標後,一家一家設立,而不是透過收購或被收購的方式。
」黃福祥也提及,他不考慮募資,以目前的能力,每年開設一、兩家分院,子弟兵的人數和實力可以維持馬光一致的品質,而二○一九年瑞隆院的拓展,實現了展店主管的模式和團隊。
他更提及,如果導入股東機制將使經營結構變得複雜,任何投資都需做交代,而且講求獲利快速、對股東負責,這樣的經營會令他感到束縛,且擔憂某些核心價值會難以堅持下去。
方向三專業之外還有什麼是賣點?
目前中醫患者的年齡層,以三十五歲至五十歲為主,女性多過男性。
這個年齡層的患者如果願意走入家庭,此時大都已有下一代。
當媽媽來到中醫診所看病,大多數會帶著孩子一起來,這時很值得思考,診所除了貢獻醫療專業,還能提供給客戶什麼?
馬光觀察到病患親子一同前來的特性,為照顧他們的需求,特地設計了兒童遊樂區和故事書專區,某些角落會布置得特別具有童心,從硬體上帶給親子好感;CRM人員也會利用孩子在候診室的時間,舉辦一些小活動及遊戲。
久而久之,不只媽媽看中醫,也會讓孩子看中醫,等孩子長大了就成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的年輕世代。
中醫業者除了思考「患者想要什麼」,也得思考「患者不要什麼」。
馬光同仁很習慣傾聽,發現患者最受不了的事就是等太久,這也是馬光推動全預約制的原因。
中醫可延緩老化,為未來高齡社會優勢
對高齡社會而言,醫療資源相當重要。
中醫的優勢不僅在於治病,對養生保健更是拿手,可以讓生理機能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想要健康養生,與其自行買保健食品亂吃,不如找中醫師調理;此外,年老是持續的過程,期間會遇到不同的健康問題,多數可藉由中醫治療來延緩老化,這部分也需要進行教育,讓國人了解。
針對銀髮族養生進行宣傳!
宣導的手法,可以在院所裡以海報呈現,或連續在院所內舉辦保健講座、播放衛教影片,詳細告訴大家:科學中藥大都萃取自天然植物,開立處方之前,又有中醫師親自把脈問診,是量身訂做的客製化調理,效果自然比任意吃營養品來得好。
盡可能尋找接觸老年族群的機會,利用既有空間(如會議室、候診室或大眾公共區域)作為氣功社團、瑜珈社團活動之用;或動員中醫師到社區大學開養生課,例如認識中草藥、中藥食補等相關知識課程,還可以教銀髮族如何預防跌倒,推廣適合他們的運動,包括肌肉鍛鍊、腹式呼吸法、太極拳、八段錦等。
此外,積極呼籲民眾注意亞健康症狀,及時挽回健康。
老化問題交給中醫來照顧!
我國在一九九三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七%,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二○一八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一四%,成為高齡社會,預估將在二○二六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二○%,邁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的老化速度太快,社會必須盡速調整來適應,在醫療和長照上的需求必須謹慎。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二○一七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八○•四歲,其中男性七七•三歲,女性八三•七歲,但二○一六年的健康平均餘命只有七一•二歲,相減之下,居然有九•二年的時間處在需要仰賴他人照顧的狀態下,即使未必是臥床不能動,但也無法不受幫助而獨自生活,顯然生命的質量遠不如數量。
要扭轉這情形,必須趁著人還健康時,甚至是在更年輕的階段,著手改善生活作息、接受預防醫學的照顧、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等。
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質,健康是主要關鍵,而中醫可以在這方面做出貢獻。
通常,西醫的介入是針對立即性的問題予以治療,等於在處理「已發生的疾病」;中醫在保健和預防方面是強項,擅長處理「未發生的疾病」,在延緩老化上頗有效果。
例如──
|肌肉骨骼|可預防骨質流失及肌肉退化,搭配運動維持肌肉量,肌肉有彈性和力氣,老年人較不容易跌倒。
|精氣神|上了年紀後容易疲憊,覺得講話勞心又勞力,沒辦法集中精神,中醫經常會用黃耆、人參來補氣,尤其是後者,已經過科學檢驗證實有效。
|睡眠品質|很多老年人有睡眠障礙,包括失眠、不易入睡、淺眠等困擾,中醫本來就可以治療這方面的疾病。
|視力問題|主要可以延緩視力老化,特別是老人經常有流淚不止、眼球乾澀、視力模糊等情形,可向中醫尋求及早預防、及早治療。
|口乾舌燥|老年人的口乾舌燥,經常是唾腺退化導致唾液分泌不足,也可能是慢性病所致,會影響食慾。
|腸胃問題|老年人的消化腺會萎縮,還容易出現胃脹噯氣,動不動就脹氣或打嗝,有的人則容易便秘或腹瀉,這和腸道菌叢也有關係,中醫可有效改善。
老化是人生必然的進程,但透過中醫養生,可以把好的時光延長,讓退化來得慢一點,使晚年生活更有品質,也減輕家庭和國家的負擔。
AI人工智慧降臨,對醫療事業是可喜的事
當電腦會下西洋棋和圍棋,機器人可以寫偵探小說,那麼人工智慧進入醫療診斷,又有什麼不可能呢?當各行各業向AI前進,發展智慧城市之際,中醫界沒有理由抗拒潮流。
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很多事情可以發展得更快。
馬光是連鎖中醫品牌,擁有三十年的經營記錄,旗下的分院累積了大量的數據庫,這些都是很寶貴的資料,若想詳細地統計和分析,必須結合AI。
黃福祥認為,馬光中醫的AI程度還很初始,暫時停留在硬體設備方面的提升,例如引入無人掛號機、無人報到機,以取代人力的處理。
他提及,很多大型醫院的病房,已經開始讓機器人協助發藥,以此來防弊,降低發錯的機率。
黃福祥相信在不久的未來,AI會讓醫師的診斷系統大幅精進,他想像,將來醫師輸入症狀,系統就會以症狀來辨識疾病,然後跳出各派別的藥方以供中醫師參考和選擇。
在這樣的發展下,AI形同輔助工具,可以讓醫師避免醫療盲點,減少誤判,以做出更周全而完整的醫療決定。
看更多《覆盤:馬光中醫30年創新之路》
延伸閱讀
從十三家分院,瞭解馬光展院思維
2020-01-21
氛圍/快樂的馬光大家庭
2020-01-21
溫暖幸福的中醫診所,馬光人用感動寫故事
2020-01-21
社會同心圓/公益推展暖心生活學不落人後
2020-01-21
台灣50兩兄弟大PK》0050和006208怎麼選...「績效大解析」!2檔ETF該選誰?
2022-02-22
台股大盤概況走勢
熱門:
熱門話題
/HOTARTICLES/
最新文章
/HOTNEWS/
熱門推薦
/HOTRECOMMEND/
x
從期貨慘賠到融資買股票老住套房!工程師存股月領4萬被動收入體悟:那些年會大賠小賺的原因
台股大盤走勢
熱門: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中醫藥發展推動背景、 規劃過程與未來展望
註67:徐瑜璟,〈台灣中老年人的中醫醫療利用以及挑戰〉,《台灣老年學論壇》2014;21。 註68:列舉2010年至2018年中醫醫療計畫及照護模式:2010-2012年小兒氣喘、小兒腦性 ...
- 2臺灣中醫藥發展歷程及重要事件
日本政府限制臺灣中醫的發展,此後不再認證中醫醫生資格。 ... 醫學、醫學系學生雙主修中醫學在既有醫學證照體制中取得法定依據,為台灣中西醫學結合搭起溝通的橋樑。
- 3中醫藥發展法立法通過迄今對中醫藥發展之影響與現況(書面報告)
定中醫藥發展法,於108 年12 月6 日獲大院三讀通過,並. 於同年12 月31 日總統公布實施。有關該法施行後中醫藥. 發展之現況,本部從一、中醫醫療照護與人才培育、二、.
- 4台灣中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 - 必安研究所
台灣地區中醫診所已遍佈各地,執業中醫師達四千餘人,目前中醫醫療已列入全民健保範圍,國內亦 ... 今天台灣地區中醫藥的蓬勃發展,先人的遠見與大力提倡,功不可沒。
- 5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 - 博客來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專長為醫療社會學、醫療與文化、醫療史,近年來專注於台灣醫學發展研究,出版過《台灣醫療史》、《醫療與文化》等書。 看更多. 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