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台「法律戰」(上):中共訂的種種「對台法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法律戰」是北京政權實行非武力作戰態樣的其中之一,於200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被正式提出。
儘管文獻上目前對於「法律戰」的概念仍未臻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1/07/29,中國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讀者投書投稿請寄到[email protected]來信請附上投稿人真實名字、email和電話,並直接附上投稿內容(Word、純文字皆可)。
我們會在收到稿件後24小時內回信,建議勿一稿多投。
另外為了國際版翻譯需求,也請附上想要刊登的英文作者名稱。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統治大陸地區的北京政權近年來對台灣當局施行不同面向的「法律戰」,包括:
在國際層面上,持續建構不利於台灣地區的國際身分,以及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上盡可能防堵使用台灣或中華民國銜稱的外交代表出席 在兩岸關係層面,著手規劃「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可行性,同時考慮擬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施行細則》此外,北京政權也陸續透過若干行政措施,例如惠台31條、農林22條等,強調以無歧視之同等待遇,保障台籍企業或台灣民眾在大陸地區之權益。
本文旨在討論上述這些涉及「法律戰」的策略會對台灣當局和台灣民眾帶來什麼影響,而我方又該如何因應。
第一篇的兩部分,先從實體法角度釐清兩岸關係的客觀現狀,接著聚焦在《反分裂國家法》與一些惠台措施可能造成之影響;第二篇則從國際參與、兩岸關係、國內因應等三方面提出建言,最後結語指出,如果台灣當局無法修改現行《憲法》中涉及國家領域範圍或《憲法增修條文》中關於「統一」之規定,因應北京政權「法律戰」的策略就必然要能制衡「雙一原則」。
兩岸關係在法律上的「現狀」兩岸關係具有兩種「現狀」;一是法律上的(dejure)的現狀,一是實然面的(defacto)現狀。
基於本文的分析主軸係以研析「中國大陸地區北京政權」對「台灣地區的台灣當局及人民」所施行之一系列「法律戰」措施,故在許多重要名詞或關鍵用語的使用上,皆以兩岸現行有效的實體法作為依據,以避免文中對這些名詞或用語的理解與讀者的認知間欠缺交集或存在南轅北轍之差距。
首先,兩岸關係在各自的法律體系中皆被定性為一個「分裂國家」的狀態,是兩個實存政府處於對立併存的狀態。
這個狀態不僅僅是目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現行有效法律中的界說,也同時是一個客觀事實。
[1]法條用語中的「台灣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包含周邊幾個特定之附屬島嶼),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
[2]而在台灣本島上的中華民國政府,曾在歷史上的某段期間被多數國際社會成員(主權國家)承認(recognize)為合法代表「中國」(China)的政府。
同樣地,「中國大陸」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它也非一個國家的國號,[3]而在中國大陸北京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因為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的關係,被國際社會絕多數的成員承認為一個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
[4]承上,因為國際社會在政府承認(recognitionofgovernment)這件事上做出政治性的法律判斷,所以就國際公法而言,北京政權是目前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而「台灣地區」因為法律上還不是一個國家,所以它的領域主權歸屬何者成為一個既爭議又有待釐清之問題。
從比較研究的觀點來看,「台灣地區」相較於其它已確定為「中國」一部分的地區,例如香港、澳門、或其它在中國大陸本土上的自治區或省分,「台灣地區」有著明顯的不同,而這樣的不同導致北京政權必須施行一系列「法律戰」來對付在台灣地區的台灣當局,因為這兩個政府彼此間是一種零和競爭關係。
[5]
PhotoCredit:中央社第三,「台灣地區」的特殊性有著極為難以被其它行為者(actors)或政治實體(politicalentity)複製或仿效之時空環境和歷史背景。
[6]這樣的特殊性展現在,居住於「台灣地區」的人民可以用直選的方式,決定管理自己的最高行政首長,同時至目前為止,那些被民選出來的政治領袖可以藉由自己組閣的行政官僚,對「台灣地區」進行有效且和平地的統治,並透過中華民國國防部及其轄下的現役軍隊,阻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台灣地區」。
詳言之,「台灣地區」擁有自己的行政首長普選制度、防護自身安全的國防軍力、自主獨立的域內警察系統、個別的對外關稅暨對內租稅權,以及獲得國際公認市場價值或一定兌換率的通貨發行權。
此處列出之五大特殊性不僅僅是「台灣地區」與上述香港等其它地區的最大差異,更提醒世人有必要對「一國兩制」進行深刻的比較、觀察、理解。
事實上,「兩制」(或是「多制」)有其上限;儘管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都不免要賦予其所轄領土中一些區域(或行政單位)自治權,所以「一國兩制」從來就是常態。
[7]關鍵在於,中央政府給予地方行政單位的自治範疇從來不可能同時包括上述列出之五大特殊性。
因為,一旦五大特殊性同時存在,「一國」的上限就無異於被突破,實然面上的現狀就會變成「兩國各治」,而非「一國兩制」。
台灣本島及其周邊附屬島嶼目前在台灣當局的實際有效支配下,恰好完全滿足上述五大關鍵要項,這不僅僅是香港、澳門所未及的,更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或是西藏自治區所能擁有的,同時也不是當今任何一個聯邦體制的民主國家,例如美國、德國、巴西、印度中的另何一個州或是邦可以比擬。
毋寧,台灣這塊地理概念上的領域在事實上不受到中國大陸北京政權的管轄和支配,與當今世上任何一個主權國家(sovereignstate)並無二致。
這種事實上的「國家狀態」是北京政權極度不樂見的,因此不斷尋求各種積極作為來防止台灣當局追求法理上的獨立,並不排除以任何可能的方法來終結目前「台灣地區」事實上逸脫於北京政權管轄之現狀。
「法律戰」帶來的影響「法律戰」是北京政權實行非武力作戰態樣的其中之一,於200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被正式提出。
儘管文獻上目前對於「法律戰」的概念仍未臻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北京政權為達成特定之政治目標,以國際或國內法律規範為依據,透過軍事或準軍事行動,對特定標的(target)標施加法律威懾、法律約束、法律制裁,進而取得法理優勢。
[8]
123»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最新發展:北京對台「法律戰」(下):若要反制對岸,別忘了「中華民國」這個好用工具1年前Tags:中共中國對台法規反分裂國家法國家統一法惠台武統More...
Sponsored2022/10/04,生活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廣編企劃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智慧城鄉以創新服務模式來滿足市民對城市生活的需求,同時引領企業智慧化應用的進程,結合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帶動了產業經濟與社會結構改變,逐步讓科技慢慢滲透民眾的生活中,在不斷地創新與變革之下,讓民眾對城市的轉變更加有感,打造更美好的幸福臺灣。
日常行為大觀察—找出生活痛點,用科技加速擁抱智慧但在這些年的耕耘下,民眾對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有哪些想法呢?透過網路輿情資料的大數據分析,調查臺灣現行智慧城市的網路趨勢,再針對13-59歲民眾進行抽樣調查,解析民眾對智慧服務的認知、需求及好感度,彙整出智慧城鄉民眾生活應用調查,目的正是希望能藉由調查的過程中,找出民眾實際有感的智慧應用服務,除了能提供產業一個前進的目標,也能梳理出需要進步的領域,持續為智慧城鄉的推展努力。
在日常城市生活中的觀光零售、線上農產、交通運輸、市政服務、教育學習及健康照護等六大領域的應用服務,綜合各項指標觀察到,疫情確實成了民眾生活轉變的催化劑,加速了對智慧科技的依賴,以滿足新常態生活下的需求。
從智慧城鄉民眾生活應用調查中發現,民眾在六大生活領域內仍有許多日常需求。
以觀光零售而言,民眾認為網購缺乏比價資訊及旅遊時資訊蒐集不易,分別達66.7%與63.3%;在線上農產的部分,有66.3%的民眾對於線上購買生鮮蔬果的品質仍有疑慮;而在交通運輸上,最讓民眾煩惱的就是找不到停車位的問題,高達66%。
另外像市政服務的部分,覺得臨櫃市政程序繁瑣達58%、卡片與票證難整合達57.1%;因應疫情而轉型的線上教育模式,民眾認為缺乏統一學習入口網的比例達56.1%;在健康方面,對於高齡長輩長照人力短缺的問題有50.5%的民眾感到憂心,另外需要長期監測生理數值卻無法堅持配戴穿戴式裝置的比例達44.9%。
這些受到疫情影響,及早已隱藏在日常生活中許久的生活麻煩,都可做為未來智慧城鄉提供發展智慧服務的參考依據。
而智慧城鄉將跳出傳統框架,結合民眾及產業的困擾,催生出更多符合需求的智慧服務解決方案,創造更多生活與科技的互動價值。
六大熱門服務正在蔓延中,疫情後你的新常態是哪一種?從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觀察到六大熱門服務正逐步擴散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依據使用率的高低順序分別為無接觸服務、城市資訊整合、即時路況、線上教育平台、健康量測站以及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
一、無接觸服務因疫情大大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無接觸服務是本次調查中最普及的一項,整體使用率達到69.3%,包括透過AI影像方式建置結帳系統,不僅無接觸、還能大幅提升結帳效率避免大排長龍。
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行動支付更是無接觸服務中最主要的使用項目、整體使用比例高達7成,而會員紅利與獎品兌換等服務內容更能提升無接觸服務的附加價值,吸引民眾的使用意願。
二、城市資訊整合在城市中的疫情、水情、交通、空氣品質及公共設施使用等生活資訊,有高達56.7%的民眾相當關心。
而將城市相關資訊整合為清晰易懂的城市儀表板後,不僅可以讓民眾更了解城市及生活周遭的現況,也能讓政府機關思考城市進步的執行方向。
針對民眾辦理市政服務時,常因為臨櫃手續繁瑣而困擾,有將近7成民眾希望能提供24小時線上資訊整合的服務系統,包含資訊搜尋、服務預約或線上諮詢等服務,減少臨櫃作業影響的操作成本及等候時間。
三、即時路況尖峰時刻的通勤問題常令許多人深感頭痛,有50.9%的民眾在出門上學、上班或辦理事務時,會使用即時路況與最佳路徑導航的交通服務,結合即時資料庫與AI人工智慧進行時段、路況及車速等的數據分析,提供通勤人士最佳的交通選擇,不僅可以解決道路壅塞、提升效率外,也能減少因塞在車陣中產生的空污危害。
四、線上教育平台在疫情衝擊下,線上教育平台的整體使用比例達到46.4%,其中約有4成以學校正規教育遠距課程(含國中小、高中職、大專院校以上)為主要使用項目。
而其次的語言線上學習課程及專業技能課程(如數位繪圖、程式語言等)也相當熱門,使用比例都高達3成5以上。
線上教育的崛起,顯示出民眾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且有越來越多主題的課程轉移至線上教學模式,消弭因時間、距離及資源而受限制的民眾,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
五、健康量測站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逐漸認知培養自主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由於地區偏遠醫療資源不足、家中沒有健康量測設備,或是量測站有提供獎勵(含獎品、紅利、優惠券等)因素,讓健康量測站服務的整體使用率達到44.5%。
以社區為服務場域的自助健康量測站,結合衛生所、醫療院所、長照據點、社區活動中心及商業通路等據點,提供生理健康量測、遠距諮詢及健康紀錄雲端數據化等功能。
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解決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更能串聯核心醫院與基層診所打造健康共同服務網。
六、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現在因資訊爆炸,民眾對於網路上爆炸的旅行、景點、住宿或美食等各項資訊難以選擇,而有41.1%的民眾喜愛在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進行票券訂購。
線上旅遊平台不僅能綜整其他旅客的訂購經驗,整理成排行榜或評分等級以供參考,也能依據旅客的使用習慣提供行程建議,方便旅客可以一次解決行程中交通、景點、住宿及美食等的各種所需。
市民卡整合多項民生所需功能,成最具話題性的智慧服務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疫情後民眾對於市民卡的使用成長了206%,可說是另類的無接觸商機延伸。
在虛實整合的趨勢下,一卡在手的狀況逐漸轉往手機移動,市民卡在轉型為線上虛擬市民卡後,整合多項民生所需功能,讓民眾只要透過市民卡就能通行無阻,因此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智慧服務。
包括臺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等行政區,都推出在地市民卡,特別在疫情嚴峻時刻,整合各種不同用途的市民卡,透過感應或掃描方式就能享受各項生活的便利,不只是體現了零接觸的新常態生活,更能藉由數位足跡的蒐集,強化未來使用者的生活體驗,讓智慧科技從小地方中逐步滲透。
可預見未來民眾的生活將與資通訊科技更加緊密,而藉由市民卡的發行不只能強化民眾對在地的認同感,也能透過市民卡串聯的各項服務,讓民眾享受更便利的後疫情生活。
遠距醫療成長幅度快速,為高潛力發展服務疫情不只催生了新型態的智慧服務,也讓不少具有隱性潛力的智慧應用大放異彩。
透過調查發現民眾對於遠距健康照護的接受度與需求度逐漸提高,也讓遠距看診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智慧服務。
雖然目前遠距醫療的整體使用率並不高,但民眾在使用後,對於問診效率、操作方便及症狀判斷的評價都感到相當滿意,也讓人對於未來智慧醫療的普及與應用感到更佳的期待。
臺灣遠距醫療的發展,在法規、遠距醫療工具及藥品配送的限制下而受到阻礙,但在Covid-19疫情的強勢襲擊下,也讓眾人逐漸意識到遠距醫療的迫切。
雖然建立遠距醫療生態系還有許多必須調整及開放的,但目前已經針對弱勢、獨居、行動不便、離島及偏遠地區的民眾進行智慧服務的應用,期待能解決數位落差,讓每個人都透過智慧健康服務擁有更多保障。
在政府及智慧服務廠商的共同努力下,「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會持續針對民眾生活需求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也將繼續觀察並尋找民眾有感的生活方向,作為未來的發展目標,期待能加速國內智慧服務的生活應用,讓科技逐步翻轉你我的生活場景。
了解更多智慧城鄉生活應用發展計畫: 影像辨識自助結帳 線上英語學習平台 AI空污監測 AI稅務客服 IoT智慧路燈 智慧停車 健康量測站 遠距醫療 整合線上旅遊平台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
Tags:數位轉型智慧城鄉輿情分析智慧城鄉鄰距離市調問卷調查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大數據調查More...李奧納多批評中國濫捕讓海洋生態敲警鐘,官媒回擊:中國人吃魚靠自己養,歐美國家才應負責任1則觀點巴西大選:世界應該關心波索納洛與盧拉攤牌的三個原因1則觀點巴西大選將至,為什麼這次投票對美國如此重要?1則觀點愛閱二手書坊石皓文:開這間店,是我這輩子唯一持續在做的好事1則觀點蔡英文國慶演說談「四大韌性」,同時呼籲北京: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90則觀點市區舊樓「兼併遊戲」正式啟動1則觀點台灣人素樸的正義感令人感動,請別讓自己成為幫凶1則觀點紐約巴納德學院2023年起在校內提供墮胎藥,羅訴韋德案遭推翻後如何影響美國校園?1則觀點【音樂】《最偉大的作品》一點也不偉大,沒了對生活的共感,我們甚至找不到周杰倫1則觀點台灣促進運具電動化需達成六大路徑,再創「機車王國」國際領導地位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法律戰導論 - 博客來
它是圍繞武力而以法律為工作的軍事斗爭。 2003年12月,中央軍委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提出現代戰爭的「三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特點,「法律戰 ...
- 2法律戰_百度百科
有效的法律戰是打擊敵人、保護己方的利器,是爭取軍事行動主動權的重要手段。其適用法律包括國際法和國內法,特別是一系列國際條約和公約在內的武裝衝突法律,以及公認 ...
- 3論共軍法律戰與反製作為
所謂法律戰,是指依據國內法、國際法和國際慣例,透過各種方式所進行爭取優勢的法律戰爭。法律戰乃將法律作為作戰的手段,以法律的對抗替代軍事作戰,或輔助軍事作戰, ...
- 4法律戰 - 風傳媒
... 學者研判「為合理化出兵台灣、南海作鋪墊」2022-06-15 18:30:01東洋、晟德藥品協議爭訟高院更審董事會法定程序成攻防焦點2021-08-10 14:40:01川普法律戰最大挫敗!
- 5中共的「法律戰」與《反分裂國家法》
因此,中共總結出「三. 戰」(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的戰略和戰法,並且明定在2003 年《解放軍政工. 條例》中,作為部隊教育和訓練的重點,以因應未來戰爭的需要。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