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國哲學家伯林(1909-1997)是20世紀自由主義大師,提倡文化多元主義的旗手。

他指出,思想史上,否定一元論、揭櫫多元論要義的主力,是開始於18世紀在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文化多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 2021-01-09經濟觀察網 任賾文化多元主義是當代美國主流意識的組成部分。

小學、中學的學生在歷史、地理、社會知識等課程中就受到教育,社會上有多種多樣的文化、宗教、思想,大家要接受、尊重他人與自己的差異,多樣化的人羣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共存。

進入大學,他們從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理論和主流媒體傳播的觀念中進一步學到了文化多元主義的要義。

這是自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來,美國社會的基本面相。

文化相對主義則是面對世上存在多樣化的文化、價值觀的現實而提出的一種主張。

概括而言,主要觀點是:人類社會的多種文化中,人們的行爲、觀念、信奉的價值觀各具特色,一個特定的文化並非「外部人」所能理解,也不應該依據其他文化的標準來判斷,各種文化之間並無高下優劣之分。

這種對不同文化等量齊觀的態度,與文化多元主義的原則不相容。

文化多元主義既承認「自我」的價值觀、價值體系與「他人」的價值觀、價值體系並存,同時,又不放棄對各種價值觀、價值體系的辨析,而且進一步識別、倡導、守持各種價值體系中共有的、符合人類良知的要素集合。

文化相對主義對此提出挑戰。

在全球化過程中,一方面,市場機制與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等普世觀念在全世界擴展,爲人民造福,另一方面,在人們更密切的交往中,各種文化的差異愈顯突出,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更形嚴重,成爲人類面對的難題。

本文試圖在這個背景下梳理文化多元主義和文化相對主義之間的關係,說明爲什麼文化多元主義有理由否定文化相對主義,而尊崇信奉普世價值。

人類各種文化中都包含衆多價值,諸如公正、平等、忠誠、正直、同情,等等。

價值體現在倫理戒律中,規範社會中人羣的行爲,價值體現在道德原則中,深入個人的內心省視。

不同文化中的人們建構了不同的價值體系,各自言而有理,順理成章。

其中,有天主教、猶太教、佛教、伊斯蘭教等教義那樣的宗教價值體系,也有如中國儒家「三綱五常」那種世俗價值體系。

它們中間有許多相似的要素,也有顯著的差異。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爲不同文化、不同價值互相爭鬥。

有人認爲自己的文化優越,本民族推崇的價值理當通行天下,迫使「異族」、「蠻族」臣服歸化,有人認爲只有自己的宗教教義是神聖的真理,強制異教徒改教皈依。

因爲否定他人的文化、價值而導致的戰爭,不絕於史,而且史書上多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紀錄。

歷史上,圍繞價值多元的鬥爭的一個焦點是宗教信仰之爭。

舉例來說,英國16-17世紀有過多次涉及王室宮廷的天主教(舊教)與基督教(新教)的信仰之爭。

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本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爲離婚與羅馬教廷衝突。

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國國教與教皇脫離。

亨利八世轉而迫害天主教徒,《烏托邦》作者托馬斯·莫爾因而被處死。

瑪麗一世(1553-1558在位)恢復天主教,燒死了三百多名宗教異見者,由此得到「血腥瑪麗」的稱號。

伊莉莎白一世(1558-1603在位)又恢復英國國教。

此後希望更激進的宗教改革的清教徒,與希望恢復天主教信仰的天主教徒,都不斷和英國國教會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導致清教徒革命。

在這場內戰中,查理一世(1625-1649在位)被克倫威爾公開斬首。

經過長期的政治制度的演進,英國才完成了從終止宗教迫害,到信仰自由,到不同「主義」的政黨的選舉競爭的過程。

總結世界各國內部及相互之間類似爭鬥的慘痛史實,得出的教訓是:爲了減少人類承受極端苦痛,爲了避免人類互相摧毀,爲了社會中各種族裔、教會、社羣自由而和平地相處,就必須尊重「他者」,認爲他們有權利、有理由和自己一樣地存在。

對多種不同的價值觀、文化-價值體系秉持寬容、開明、開放的態度,成爲現代文明的基礎。

文化、價值之爭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愚昧、狹隘、偏見那些「落後」因素。

其認識論根源,涉及「一元論」的哲理,那可以是一種理性的、甚至是理想主義的觀念。

一元論觀念斷言所有倫理問題都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所有這樣的答案構成一個兼容而一致的道德體系。

法國啓蒙運動主要倡導者多持理性一元論觀點。

啓蒙運動標誌著人類以人性、理性否定矇昧、盲從、宗教裁判所那樣的神權專制的偉大覺醒。

另一方面,後代思想史學者的研究表明,一元論觀念是一種偏誤。

各種專制主義通常以某種一元論爲依據。

謙虛一點的說法,是人類上下求索,最終可以得到這樣的答案。

狂妄一點的說法,則是當下的一些人已經掌握了這樣的真理。

真理在握的民族、政府、政黨,就有「充分理由」否定信奉異己觀念、價值的人們。

英國哲學家伯林(1909-1997)是20世紀自由主義大師,提倡文化多元主義的旗手。

他指出,思想史上,否定一元論、揭櫫多元論要義的主力,是開始於18世紀在德國的文學音樂美術和文藝理論領域興起的浪漫主義運動。

「它是發生在西方意識領域最偉大的一次轉折」。

伯林高度讚揚浪漫主義的貢獻:「多重價值並存且互不兼容的觀念;多元性、無窮性、人的一切答案和決定的非完滿性的觀念;在藝術或生活中,任何聲稱完美和真實的單一回答在原則上都不是完美和真實的——這一切都是浪漫主義給我們的饋贈。

」對多種文化價值中包含的不相容、不可比、不可通約的情況,試舉一些伯林提到的具體例證來解釋。

例一,「嚴格的正義觀,在一些人們看來是絕對的價值,但在具體境況下,它會和另外一些價值,例如憐憫、同情,發生衝突」。

雨果的《悲慘世界》描述了這樣境況。

冉阿讓年輕時失業,爲了撫養姐姐的七個孩子去偷竊麵包,被判苦役(他出獄後受一個主教的感化而變成好人,當了市長)。

這裡,懲罰偷盜的正義是否可以認爲確實具有「絕對的」「至上的」的地位?例二,價值衝突的另一個經典的例子是自由與平等的關係。

「自由與平等屬於多少世紀以來人類追求的主要目標;但是,狼的完全自由意味著羊的死亡,強者和天賦高超者的完全自由不相容於弱者和天分不高者的體面的生存。

」例三,「美好人生」這個概念,可以對應不同的價值觀。

就個人而言,選擇不同的目標,當科學家,經商致富,獻身上帝做傳教士,體現了不同價值觀,對此,有什麼公認的依據去評價其高下優劣?中國儒家經典中也有價值衝突的例子。

《論語·子路第十三》:「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

」在這裡,兒子告發父親偷羊,或兒子替父親隱瞞,忠於「政府」與「家庭」的兩種價值觀,正面衝突起來。

不同文化價值體系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不可通約」來描述。

庫恩在《科學發現的結構》中提出,不同科學範式之間是不可通約的。

例如,托勒密的地心說與哥白尼的日心說,前者的「地球」是固定不動的「大地」,後者的「地球」是運動的「星球」。

「地球」一詞相同,內涵迥異,日心說顛覆了地心說。

用這個「不可通約」的概念考察人文社會理論,則衆多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恰如不同的範式,互相之間不可通約。

例如,三綱五常的道德倫理體系與自由平等的個人權利體系,不可通約。

但是,三綱五常的道德倫理體系與皇權之下的小康社會理想,是相通的。

概括以上對不同價值觀、價值體系內涵的考察及相互關係的分析,得出的基本判斷是:世上多種價值體系各有特色而自成系統,既包含共同之處,亦多有不可通約、不可比較、不相容(而且會直接衝突)的情況。

認識到這一點,就消除了對不同價值作簡單的肯定或否定的理由,並提供了承認它們各自成立的基礎。

再進一步,接受多種價值共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伯林指出,文化多元主義發展的另一條線索是自由主義的傳播。

它以個人權利爲立論基點,主要來自英國思想家的貢獻。

伯林特別推崇約翰·穆勒,認爲他在《論自由》這本最偉大的小書中最清楚地闡述了自由的原則,奠定了現代自由主義。

伯林自己的一個重大貢獻,在反覆論證了價值多元觀與自由觀念的緊密聯繫。

他闡述:自由最基本的含義是在政府和個人之間,劃定一個政府不得干預的領域,其間的事務由個人作自主的選擇和決策,言論、思想、信仰等屬於這個領域。

伯林說:「如果價值外在於我們,如果它們強大到足以決定我們的行動,那麼我們就會淪爲它們的奴隸——也許那是一種極其崇高的奴役方式,但奴役就是奴役。

要想擺脫奴役獲得自由,就應當自由自在地信奉某種道德價值。

你或許可以信奉某種價值,或許不,但自由就在信奉之中,而不在價值本身的地位、合理性或其他方面,在於你信奉或不信奉,在於你能夠但並非必須信奉。

」自由意味著個人自行選擇所要信奉的價值,社會承認多種價值並存。

因此,價值多元與自由有「伴生」的關係。

沒有自由,就不能在多元價值中作自主選擇,而強制的價值信奉等同奴役。

舉一個實例。

上文提到選擇人生目標涉及不同的價值觀,這屬於個人選擇的領域,本當不受政府干預控制。

但是老三屆的中學生都親身體驗過黨文化對多元價值的否定。

那時候,所有的個人追求都被認爲是「私心雜念」而必須摒棄,只有「做革命的螺絲釘」是至高的人生價值。

確實,後來他們中的多數人上山下鄉,到指定的地方做指派的事。

黨文化也有內部價值衝突。

文革前期,劉少奇的「馴服工具」論受到毛澤東「造反有理」論的衝擊。

但是等到偉大領袖一揮手,千萬知青去插隊的時候,是「工具」論終究主宰了他們的命運。

造反或插隊,那些年輕人在黨文化中無非是工具,而且,是直接否定人之爲人的「馴服工具」。

五十年了,說到此,還能「青春無悔」?現在轉回頭來考察文化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也與一元論對立,但走向另一個極端。

其理論淵源主要來自人類學領域。

二十世紀早期,人類學研究者在非洲草原或爪哇雨林考察那裡的古老部落的文明/文化時,形成了類似工作守則的一些規矩。

研究者要暫時放棄自己的倫理道德判斷,以獲取對異己的人羣規範和品味某種程度的「理解或同情」。

他們要力求把其他文化視爲「和自己的文化同等地好」。

這些實踐中的守則,對獲取忠於真實世界的知識,避免歐美白人、基督教視角產生的偏見,確有正面的意義。

後來,人類學者把田野考察的實踐經驗提升爲一些普遍性原則,例如,一個文化的意義只有內部人才能理解,外部人不可比較、判斷其相對於其他文化之高下優劣。

進一步說,對不同文化、價值應取等量齊觀、無由置評的態度。

這種態度,伯林作如此概括:「『我偏好咖啡,你偏好香檳。

我們有不同的口味。

再沒有更多可說的了。

』那是相對主義。

」這樣的文化相對主義從一個學科領域擴展爲一般性的學說,進而形成一種社會力量。

人類學者曾經涉及引人注目的政治行動。

1947年聯合國起草人權宣言過程中,美國人類學學會的理事會退出討論,理由是人權有文化上的相對性,不可能有適合全人類的普世價值。

聯合國在1948年克服人類學學者異議,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

這是特別值得提出的否定文化相對主義的一個重大成就。

(今天,許多人類學學者也依據普世價值的標準,對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違反人權的觀念、實踐提出批評、抗議。

)伯林否定文化相對主義,其理由在「人性」。

他論證了兩條依據:a)反對相對主義的認識論基礎,是人類可以感知、理解不同的文化、價值——出於人類具有的理性和想像力。

他說,「世上有人們可以追求的許多不同的目標,而這些人們同時仍然具有充分理性,是完整的人,有能力相互理解、同情並相互啓發,就像我們從閱讀柏拉圖或中世紀日本小說中感受到那些遠離我們自己的另外的世界、視野。

」b)反對相對主義的倫理學基礎,是人類良知——各種文化所共有的倫理道德要素,諸如正義、公平、平等、同情、憐憫、正直、忠誠,等等,既有差異,也有共性。

伯林闡述,在大多數人類的有紀錄的歷史中,有一些價值爲不同社會的人們所共同信奉,無論這些價值之間是否有衝突。

這組價值觀,即使不稱作普世的,至少可以說,舍此則社會難以生存。

這些價值確定了各種社會的人生規範。

可以把這組價值看作是不同文化中衆多價值的最小交集,是人類良知的體現。

基於以上理由,伯林宣稱,某一文化中的人可以批判其他文化的價值,而不是把它們看作是匪夷所思、無由置評的異類事物。

他說:「我們的價值是我們的,他們的價值是他們的。

我們盡可自由地批評其他文化的價值,去譴責它們,但是我們不能假裝完全不理解它們,或者把它們看作只是主觀的,是在不同境況中與我們自己有不同品味的人們的建構產物,而完全不能傳達給我們。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1921-2002)對發展多元論的自由主義理論作出重大貢獻。

羅爾斯在他的第一本巨著《正義理論》(1971)中,提供嚴謹的邏輯分析,論證了自由社會的一系列基本原則,但沒有明確處理多元論議題——其中重要的難題是,價值多元社會如何能達成和諧穩定。

後來,他把多元主義接納進理論體系,在《政治自由主義》(1993)一書中提出「重疊共識」的觀念。

他指出,「這種共識由所有合乎理性卻又相互對立的宗教學說、哲學學說和道德學說組成」,特別地,任何一種合乎理性的學說的真理性都包含在重疊共識之中。

這個觀念直觀地概括了伯林所說的各個社會賴以生存的價值觀念的最小交集的思想,既反對一元論,又反對相對主義。

以重疊共識爲基礎,通過民主體制,文化價值多元而和諧的社會可以存在而穩定運行。

可以認爲,聯合國1948年人權宣言提供了一個共識標準,它所包含的價值即常說的普世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良好的價值體系,例如聯合國人權宣言列示的價值之體系,內部依然包含張力。

其中自由、平等、民主那些「好」價值觀念,並非完全和諧相容。

因此,這樣的價值體系仍然不能嵌入一元論的框架。

人類面臨的問題,沒有完美一致的唯一答案。

諸多難題,需要信奉不同價值的人們以寬容、開明、開放的態度在多種可能方案中作務實、理性的選擇。

而且,歷史地看,人類社會的價值、價值體系也會隨著經濟、科技、人文思想等各方面的進步而演進。

文化相對主義包含一個矛盾。

它主張:對一種文化及其價值,外人不能批判。

但是,各種文化之內普遍存在衝突。

如果外人不能說,那又如何看待一種文化之「內部人」的批判?在衆多「內部人」中間,誰說了算?以中國爲例。

中國文化中從來有多種價值觀同時存在,相互衝突。

早期,在戰國時代,有秦國軍國主義/法家功利主義專制,與齊魯禮樂教化/儒家仁政的鬥爭,以秦始皇取勝結束。

漢朝初期的「文景之治」,以道家「黃老之說」爲尊。

漢武帝以後,儒家占主導地位。

但以此作爲中國文化的全權代表,未必允當。

廣爲認可的一種看法是「陽儒陰法」,或者說「儒表法里」。

魯迅還有一個著名斷言,「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以爲那是中國文化的民間主流。

這種看法也有衆多學者贊同,並有史實支持。

就儒法兩大主流而言,中國典籍文獻中,譴責秦暴政、否定秦始皇的論述一直是主流。

文革中在批林批孔運動中的翻案,則是一個重大反例。

就影響老百姓生活的價值觀而言,婦女三從四德,裹小腳,宮廷用閹人太監,萬民皆是奴才,這樣的文化、價值,是五四時代胡適、魯迅所深惡痛絕的。

批判舊文化、舊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開啓了中國人民擺脫陳腐精神枷鎖、追求人的解放、更新提升文化的新路。

對中國文化-價值的不同評價和爭論,還會繼續下去。

理當如此。

原因是,價值觀的差異與咖啡和香檳的品味差異,意義迥然不同。

一種文化有弊病,「內部人」有親身體驗,自然會有抗爭。

「外部人」能夠感受理解其他文化,出於人類共性,自然會有響應。

這種態度,是持多元文化觀的自由主義者的態度。

相比起來,文化相對主義的主張,對不同文化採取「等量齊觀、無由置評」的態度,是對弊病轉過身去。

一種文化的弊病,有時候,涉及侵犯人權、殘害女性、剝奪自由的惡行。

在這種場合,多元主義與相對主義之區別,就不僅在於認識上的差異,也在於道義上的分歧。

現代社會的重大價值衝突,在自由與平等兩個基本目標之間展開,左翼重平等,右翼重自由。

社會的健康穩定,表現在他們共存而競爭並互補,在民主體制下達成價值觀之間的寬容、妥協、均衡。

爲此,要杜絕蘇維埃革命那種一元論極端,以平等爲號召而扼殺自由。

也需要在自由主義內部避免偏激,例如,在自由市場機制運行導致收入不均急劇擴大、達到歷史高點的情況下,仍然以自由至上爲理由拒絕彌補糾偏。

幸運的是,在民主體制下,民意得以表達並且主導大局。

民意未必不出錯,但終究會回到所謂「common sense(可譯做「健全見識)」的正軌。

在當前的文化、價值之爭中,伊斯蘭文化、宗教是一個熱點。

歷史上,中世紀伊斯蘭文化曾經很寬容,當猶太人在歐洲受迫害時,他們在阿拔斯王朝統治下(750-1258,首都巴格達)得到善待。

公元5世紀「蠻族」日耳曼人攻陷羅馬,希臘羅馬古典文化遭受巨大災難。

一些希臘古籍,包括亞里士多德的許多著作,是12-13世紀從阿拉伯語譯文再翻譯成拉丁語,爲歐洲的文藝復興提供文獻基礎。

確實,全世界應該感謝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當年的貢獻。

但是,按照肯定以上貢獻的同樣標準,就應該譴責當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暴行,包括聖戰、歧視婦女、宰制思想言論,並深挖到他們奉行的那種教義。

過去幾十年來,在美國,解構主義、去歐美-白人中心論等思潮流行,爲文化相對主義推波助瀾。

解構主義代表人物德希達認爲,文本沒有固定的意義,作品的終極不變的意義是不存在的。

去歐美-白人中心論則否定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歐美市場機制與自由民主體制的建立這條線索,是世界文明發展的標誌性路徑。

而且,在偏激的「政治正確」氛圍中,這種書齋左翼的空論、歪論阻礙公開自由地分析文化差異、價值異同,不容批評特定文化價值中弊病謬誤,包括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這是倒行逆施的潮流。

美國確實存在種族主義以及對其他文化的偏見,但那既不符美國建國理念,也非民衆主流意識,自19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已受到重大打擊,現在也被廣泛抵制。

倒是不容批判其他文化價值中的弊病的「政治正確」意識,不曾得到認真清理和糾正。

這個偏誤,近年來反轉過來刺激了另一方面的錯誤傾向,即反多元化、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思潮的擴張。

二十世紀中,蘇維埃革命、納粹建立日耳曼第三帝國,是否定多元觀的兩次最大的社會運動。

其惡果,經過揭露與反思,在俄國、德國人民心中已成鐵案,在全世界也有廣泛的的共識。

當今,多樣化的社會、全球化的世界仍然面臨重大挑戰,來自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由蘇維埃革命遺留而轉型的專制國家,以及狹隘偏激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

回應之道,是在觀念上堅持文化、價值的多元主義,這與在實踐中否定專制主義而推進人權、自由、民主的事業,並肩而行。

我們可以從科學的歷史演進得到啓示。

按照庫恩的分析,科學的進步就是新範式取代舊範式——並非舊範式陣營的人全都接受了新範式,而是接受新範式的人日益增多,堅持舊範式的人逐漸死去而舊學派消亡。

這個過程,也展現在文化價值領域。

回顧文藝復興以來的世界史,我們確實可以看到,普世價值在越來越大的程度成爲普世的觀念而且在實踐中實現。

在這個過程中,自由擴展,多元主義超越相對主義,促發人們領略衆多文化價值的多樣化之美,克服單一文化價值狹窄局限之處,而增益世界文明。

眼下,在世界許多地方,美國、中國、俄羅斯,自由-文化多元主義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

短期來看,道路可能是曲折而艱難的。

有理由相信,在已經多樣化、全球化的世界,能深入人心、主導人類前程的,是價值多元的自由主義路徑,是普世價值的規範。

連結文中引用的伯林、羅爾斯論述,出自以下著作。

爲行文方便並節省篇幅,文內未一一註明。

Berlin, The Pur-suit of the Ideal, in The Proper Study of Mankind,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7;Berlin,John Stuart Mil and the Ends of Life,in Four Essays on Lib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伯林《浪漫主義的根源》,譯林出版社,2011年;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譯林出版社,2000年。

相關焦點 文化相對主義與當代世界的兩種民族問題 弄清楚這些聯繫及背後的思想內涵,有助於深化人們對文化相對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新種族主義的認識。

  一、文化相對主義的起源及擴散  思想史(或觀念史)層面的文化相對主義是一種以張揚自身文化爲旨趣,反對在不同文化之間作價值比較及排序的思想觀念及理論主張。

【族際和諧】文化相對主義與當代世界的兩種民族問題——對文化相對主義的再認識 弄清楚這些聯繫及背後的思想內涵,有助於深化人們對文化相對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新種族主義的認識。

一、文化相對主義的產生及擴散  思想史(或觀念史)層面的文化相對主義是一種以張揚自身文化爲旨趣,反對在不同文化之間作價值比較及排序的思想觀念及理論主張。

當代文化哲學中的文化相對主義 但文化多元論並不等於文化相對主義,承認文化的相對性也不必然導致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的基本思想特徵是強調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差異性,否認一元的文化進化觀和歷史進步觀;否認人類文化發展具有普遍的一般法則和規律;否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普遍適用的價值尺度;認爲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具有不可比較性和不可通約性。

文化相對主義有其積極的理論價值,同時又具有自身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和局限性。

經略:《查理周刊》血案敲響文化多元主義喪鐘 【編者按:冷戰結束以來,文化多元主義一度非常流行,風靡全球,中國亦不能免。

1月7日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的槍聲,擊碎了文化多元主義的肥皂泡。

但案發以來,國內媒體上的討論多流於表態站隊,或指責《查理周刊》NOZUONODIE,或捍衛言論自由,就事論事,而未將反思延伸到文化多元主義的失敗上來,進而有益於國內思想界乃至對文化政策的討論。

【邊疆時空】馬振超|反思文化相對主義及對中國民族問題的思考 一、文化相對主義的提出文化相對主義最初作爲一種思想觀念,最早出現在18世紀上半葉義大利反對法國科學理性和進步觀念的運動當中。

其後,它被德意志東普魯士時期的一些思想家所繼承和發揮。

最早提出文化相對主義的是英國倫敦大學社會學學者韋斯特馬克。

淺談文化相對主義 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將民族羣打散開來,企圖用本土主體民族的文化同化他們。

這種政策在教育方面表現尤爲突出。

政府會將同一族裔的孩子分散到不同學校學習,並暗地灌輸這些外來民族區別於主體民族的行爲是「不正常」的行爲的觀念。

這種極端的同化政策還表現在醫療方面。

面對亞裔兒童患有佝僂病的情況,政府將原因歸結爲其「不正常」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白人遭受佝僂病的困擾時,政府只是在白人的主要食品中加入了維生素D。

譯著|James·Rachels:文化相對主義的挑戰 譯者選擇了第二章「文化相對主義的挑戰」(TheChallengeofCulturalRelativism)進行翻譯。

文化相對主義在元倫理學系譜中屬於認知主義(Cognitivism)陣營,但不屬於最爲主流的道德實在論(MoralRealism)。

而在規範倫理學領域中,文化相對主義也不是學術界認可的較爲完備、主流的理論。

但是它卻是社會中一種極爲盛行的倫理觀。

【族際和諧】文化相對主義的起源及早期理念 西方相對主義哲學傳統、反啓蒙信條、「文化」觀念和民族理念是早期文化相對主義的主要理論來源。

維柯與赫爾德是文化相對主義早期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論述實際上形成了原生形態的文化相對主義理論。

之後,這一理論逐步擴散至西方整個社會思想領域並發展、變化,至19世紀末成爲一種影響廣泛的文化思潮。

解決全球民族問題的出路在哪裡:文化多元主義失敗了嗎? 這可以看作是戰後第一個文化多元主義國際規範的真正範例(31-32頁)。

文化多元主義未能進一步從處理原住民和歷史形成的次國家少數族羣問題延伸到對待新移民問題的領域,是不是文化多元主義「退潮」的一種重要跡象?下面還將回到這個問題上來。

自由化、民主化、人權文化推動文化多元主義文化多元主義的各項公共政策不是從政治哲學討論班上規制出來的。

是心態開放還是缺乏共識:文化相對主義是如何被珍視和鄙視的? 布盧姆大力抨擊的、號稱無處不在的「文化相對主義」,如今仍是我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煩心事。

《美國精神的封閉》[美]艾倫·布盧姆著戰旭英譯馮克利校譯林出版社2011-3時評界健筆迪內希·德·索薩(DineshD'Souza)——此人幾乎可以從任何地方找到支持自己世界觀的證據——則於1995年著書提出,文化多元主義要爲種族主義的延續負責,其理由是它讓人們不敢對非裔美國人的文化提出必要的批評。

讀「王小波」行貨感「與文化相對主義」有感 這些年來,文化熱常盛不衰,西方的學術思潮一波波湧進了中國。

有一些源於西方的學術思想正是我的噩夢——這些學術思想里包括文化相對主義、功能學派,等等。

說什麼文化是生活的工具(馬林諾夫斯基的功能論),沒有一種文化是低等的(文化相對主義),這些思想就是我的噩夢。

從道理上講,這些觀點是對的,但要看怎麼個用法;遇上歪纏的人,什麼好觀點都要完蛋。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什麼是文化相對主義 什麼是文化相對主義一、什麼是文化相對主義文化相對主義是與種族中心主義相對的概念。

它最早是由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厄斯(FranzBoas)所倡導的。

文化相對主義的觀點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長期形成的獨特歷史,其形態並無高低之分;第二,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社會思想、世界觀和道德觀,人們不應該用自己的一套標準來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

以一句話總結就是,衡量文化沒有普遍,絕對的評判標準。

文化相對主義的核心是承認並尊重不同的文化,並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文化相對主義與「跨文化戲劇」的局限 儘管它的肇始與「跨文化戲劇」概念的產生,有著七八十年的時間間隔,而這期間「文化相對主義」也經歷了複雜的發展和變異。

但是「跨文化戲劇」理念的出現與展開,明顯地呈現出「文化相對主義」的基本特徵。

因此,試圖深入理解「跨文化戲劇」,有必要對其理論背景做一次重新審視。

文化相對主義和視覺轉向(上篇) 新的「觀察者技巧」在19世紀就已被開發出來——克雷利在他的同名著作中對此進行過討論,在20世紀得到了擴大和提升,因此像讓·鮑德里亞(JeanBaudrillard)那樣的觀察者能夠宣稱,我們居於一個沒有客觀關聯的超真實的仿像王國,而另一些像雷吉斯·德布雷(RégisDebray)那樣的觀察者則認爲,我們現在居於的主流意識形態是相對主義的「錄像王國」(鮑德里亞,1988;克雷利,1990;德布雷, 價值觀建設需警惕文化相對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強調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對性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由此推向文化相對主義。

如果認同文化相對主義,否認某些人類共同的價值標準,難免導致容忍某些罪惡現象的存在。

如按照這樣的觀點,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納粹的文化觀似乎也是可以容忍的,也有其生存和發展的價值。

這樣的文化相對主義發展到極致,其後果必然是文化倒退主義。

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來說,現代性的一些基本價值和基本精神絕對不能放棄。

文化相對主義和「困龍術」 一周讀報文化相對主義和「困龍術」李鴻文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8-14   [列印] [關閉]    從歐洲的一角展望崛起的中國,「西方」地位的下降清晰可見世界正在由西方文明操縱的時代轉向文化相對主義的時代。

    文化上可以相對,但「圍龍」戰略不會輕易改變。

《印度時報》一篇專欄文章,就談到了美國最近的動向。

文章說,自「9·11」以來,美國與南亞的接觸往往被賦予關係到美國安全利益的解讀,但8年過去了,美國的安全利益已經發生很大的改變。

族羣宗教多元主義與西方民主政體的結構性衝突 這是傳統意義上自由多元主義的基本觀點。

但是,這種自由多元主義沒有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自由民主政體對各種類型多樣性的包容是否存在限度?第二,這種自由多元主義的結果,究竟是主流文化基於自由民主原則對其他文化的同化與吸收,還是維繫各種不同文化多元並存的局面?實際上,對絕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20世紀中葉之前的主流觀點是同化論。

什麼是道德相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往往是一種文化相對主義,其基本立場是,道德觀念歸根到底是特定文化傳統所塑造的看法,而不是客觀真理(真理是普遍、客觀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乍看似乎很清楚,但其實挺複雜,我們一步步來。

三從四德在現代人看來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在古代中國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草原部落棄老、繼承父親、兄弟的配偶,這在漢人看來是禽獸行爲,但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柯南•馬利克危險的歐洲文化多元主義:爲何歐洲讓少數族裔感到失望? 比利時,特別是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areaofMolenbeek,經略公號曾刊登《歐盟中心的伊斯蘭避風港》一文,對恐怖分子插入歐洲心臟的這個根據地進行了介紹),已然成了聖戰分子的溫牀,即使比利時的社會政策相對於同化主義更偏向文化多元主義。

指責法國的社會政策,也無助於解釋英國的土生聖戰分子的根源。

2005年,就在倫敦,自殺炸彈客在對交通系統的襲擊中殺害了52人,這是歐洲首次。

女性割禮,令文化相對主義和普世人權產生牴牾 儘管現代文明中提倡的文化相對主義不主張對奇特風俗進行負面判斷,但普世人權應該被置於文化相對主義之上。

 「割禮」有男女之分,古埃及人認爲「女性割禮」使女性清潔、衛生,能控制女人的性慾,保持對丈夫的忠貞。

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一般在人類學的研究中會倡導文化相對主義,即在研究過程中對看起來較爲奇特的風俗不去做價值判斷,這是前提。

       「但是在這個個案中你會發現這種文化相對主義與普世人權相矛盾了,這也是人類學歷史上一直在爭論的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