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真的是正史嗎?它的史料價值如何? - 劇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志》是二十五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 ...
首頁>Club>liyanpengjia2021-04-2212:45
《三國志》真的是正史嗎?它的史料價值如何?
11
回覆列表
1#孝管家
《三國志》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也只能供參考,歷史真相也許都在時間的河流中迷失
2#咱這是讀書人
是否是正史確實存在爭議。
《三國志》是二十五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所以有人質疑它的正史地位。
我個人認為它還是屬於正史的。
過於簡略因為作者的嚴謹參考資料資訊可靠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漢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三國志》因為作者取材嚴謹,對有爭議的事情采取寧缺毋濫的態度,而參考的資料也是取自各國的史料。
所以《三國志》雖不符合正史規範,但其正規的史料,作者嚴謹的態度保證了《三國志》的史書基本標準,所以被評為正史是沒問題的。
3#沙海古藏
《三國志》是正史無疑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的一部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未成書之前,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韋昭的《吳書》,私撰的有魚豢《魏略》,此三本書應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漢並無史官一職,所以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年輕的時候,在蜀漢任職,受宦官黃鵠排擠不得志。
蜀漢降魏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紀傳體鉅著《三國志》。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至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合一,最終成熟書。
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此書完整記錄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行文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禮樂,律歷等的“志”,是比較特立獨行的一部正史。
總體評價: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
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的《魏書》,看到《三國志》也倍加讚賞,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竟將自己的著作譭棄。
後人對《三國志》也是推崇備至,認為在眾多記載三國曆史的史書中,獨有陳壽《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相媲美。
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盛譽陳壽的作品達到了內容與文字表述的統一。
古來以長安,洛陽為正統。
所以,《三國志》便尊曹魏為正統。
在《魏書》中寫了曹操的本紀,而《蜀書》,《吳書》只有傳,沒有紀。
劉備則為《先主傳》,孫權則為《吳主傳》。
這是寫書為政治服務的例子,也是《三國志》的特點。
積極評價:
第一,文采斐然,《三國志》整體成書雖然比《史記》略遜一籌,卻也不乏精彩的描寫。
比如單單赤壁之戰,陳壽將相關史料分別放置在各方人物的傳記中加以描述,各有側重,把戰爭寫的有聲有色,尤其吳蜀兩國,對話詳盡,非常傳神。
第二,良史實錄,陳壽在敘事中做到隱諱而不失實錄,揚善而不隱蔽缺點。
陳壽所處的時代,政治關係複雜,歷史與現實問題糾纏在一起,陳壽用曲折的方式反映真實的歷史,下了很多心思。
第三,取材精審,裴松之注寫漢魏交替之際的冊詔有20篇之多,陳壽在《三國志·文帝紀》中,只用一篇170多字的冊命就把這件大事寫出來。
比如孫策之死,捨棄妄誕的傳說,只記孫策為許貢的刺客刺殺至重傷而死,反映出他認真考據,慎重選擇的態度。
第四,行文簡明乾淨,常用簡潔的筆墨,寫出傳神的人物,書中寫名士的風雅,謀士的方略,武將的威猛,著墨不多,卻栩栩如生。
負面評價:
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敘事太簡,當時史料本來就很少,加上陳壽寫作的風格,行文簡潔,造成很多事情描述不清。
重要人物事蹟,都十分簡略,建安七子皆未立傳。
蜀漢資料尤其少,張飛,趙雲皆為蜀漢元勳,其傳記寥寥數百字而已。
第二,曲筆迴護,《三國志》中最為嚴重的曲筆是高貴鄉公被殺之事,《魏末傳》所載是高貴鄉公與司馬昭衝突,但是在陳壽《三國志》中,卻對此刻意迴避,置若罔聞,但是卻又記載了郭太后歷數曹髦罪狀的表章,這說明陳壽在西晉為官,不敢不為晉諱也,這只是一個例子。
總體來說,《三國志》是一部優秀的“前四史”,是正史中很特殊的一部,作者陳壽的文筆精彩而又不失冗雜,真實有不做作,但是因為時代的侷限性,作者對某些史實進行了隱諱和曲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三國志》成為一部優秀的紀傳體國別史。
4#貴發
《三國志》是西晉朝臣陳壽以紀傳體形式編寫的三國鼎立時期的國別歷史著作,以簡練優美的語言翔實的記錄了三國時期的人物傳記,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因為晉朝是承習了魏的天下,所以陳壽把魏史作為正史,所以開篇為曹操作了本紀,而蜀漢劉備和東吳的孫權則是傳記,因此《三國志》不同於其它史書之處就在於此。
和小說《三國演義》尊蜀漢正統明顯的區別。
《三國志》不僅是史學鉅著,也是文學鉅著,覺得文學價值更高些,他寫的人物傳記雖簡練但很生動,文詞俊郎.每個人形象都很生動,就好似人物的肖像一樣,《三國演義》更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寫成的,但又不同,一個是紀傳體的史書,一個是小說。
5#硤嘉嘉的心靈樂樂園
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
代表史書有紀二十四史。
其他紀傳體體裁的史書也可稱為正史。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因此,《三國志》是正史。
三國志最初是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
以上三書在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才合為一書。
此書完整的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是研究三國曆史不可缺少的史籍。
《三國志》不僅是一部史學鉅著、更是一部文學鉅著。
《三國志》取材精審、作者對史實經過認真考訂的基礎上,以簡練、優美的語言為我們繪製了一副副栩栩如生的三華人物肖像圖。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簡潔、裁剪得當,可以與《史記》、《漢書》等相媲美(也有評價《三國志》略低於《史記》、《漢書》),因此被看做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6#牧螢童子
是正史與否我們說了不算。
但事實是,在史學界,它確實是一本正史。
《四庫全書提要》分經史子集四部,《三國志》位於正史第四部,之前分別為《史記》《漢書》《後漢書》。
這本書與《三國演義》最本質的不同是政治立場,《三國演義》尊蜀漢貶曹魏,而本書以曹魏為正統。
關於此事,還有一段公案:《三國志》之後,還有一個叫習鑿齒的人也寫了一本三國史書,名為《漢晉春秋》,從名字就看出他推蜀漢崇劉備。
自朱熹以後,後世多數支援習鑿齒的立場,然而北宋文人全體支援陳壽(如蘇軾多次提到曹操),原因何在?政治立場問題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當時政治環境。
陳壽本人在晉朝做官,晉是承魏而來,否定魏也就是否定晉,所以必須尊魏為正統;北宋趙匡胤奪後周兵權,建立宋朝,事情類似曹魏篡漢,而南唐、北漢則類似蜀漢,所以北宋文人必然以曹魏為正;南宋偏安一隅,想要從金人手中奪回舊土,恢復大宋輝煌,相當於蜀漢想匡扶漢室,所以朱熹等人尊習鑿齒《漢晉春秋》而貶陳壽《三國志》。
大概羅貫中的立場也受到朱熹影響吧。
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個故事便可略察一二。
摘錄一段李敖《中華名著精華全集·史地部》中對《三國志》的評價:《三國志》的優點是行文雅潔、斟酌功深。
它雖以魏為正統,但仍三國並列,並無尊卑之分,沒有像《晉書》那樣,另以“載記”降級處理;它的缺點是有了迴護之處,這也許是格於現狀的苦衷吧!
7#凡人jie有一死
三國志當然是正史《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
《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
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睿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劉禪為先主傳、後主傳。
記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
均只有傳,沒有紀。
8#鴻涵先生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先來談談什麼是正史?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
清朝乾隆年間,官方規定的正史為《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都是哪些呢?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
二十四史總共3229卷,約有4700萬字。
它記敘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敘到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後歷時4000多年,用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蹟。
01.《史記》西漢·司馬遷(130卷)02.《漢書》東漢·班固(100卷)0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120卷)04.《三國志》西晉·陳壽(65卷)05.《晉書》唐朝·房玄齡等(130卷)06.《宋書》南梁·沈約(100卷)07.《南齊書》南梁·蕭子顯(59卷)08.《梁書》唐朝·姚思廉(56卷)09.《陳書》唐朝·姚思廉(36卷)10.《魏書》北齊·魏收(114卷)11.《北齊書》唐朝·李百藥(50卷)12.《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50卷)13.《隋書》唐朝·魏徵等(85卷)14.《南史》唐朝·李延壽(80卷)15.《北史》唐朝·李延壽(100卷)16.《舊唐書》後晉·劉昫等(200卷)17.《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225卷)18.《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150卷)19.《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74卷)20.《宋史》元朝·脫脫等(496卷)21.《遼史》元朝·脫脫等(116卷)22.《金史》元朝·脫脫等(135卷)23.《元史》明朝·宋濂等(210卷)24.《明史》清朝·張廷玉等(332卷)瞭解完正史的概念,我們來說說《三國志》。
《三國志》,西晉陳壽著,主要記載的是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別國史,詳細的記載了從曹丕開始到司馬炎稱帝之間六十年的歷史,因為陳壽是晉朝大臣,晉朝是繼承魏國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和《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這前四史也是最為精彩的,陳壽的《三國志》不光是一部史學鉅著,更是一部文學鉅著,陳壽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以簡練、優美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三華人物肖像圖,人物塑造的豐滿生動。
要是想看《三國志》,最好是看宋朝裴松之的註解版,更加有意思,看完《三國志》你會發現之前讀的《三國演義》和歷史的出入非常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發表回復
∧留學中說的英聯邦國家都有哪些?∨現代人都睡那麼舒服的床,那麼古人睡在哪裡呢?
熱門排行
延伸文章資訊
- 1三国志是不是正史呢? - 百度知道
三国志当然是正史。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 ...
- 2都說《三國演義》是小說,難道《三國志》就能代表正史嗎?
最近小編在寫關於三國方面的歷史,發現評論中有很多的朋友都在說《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做正史來看,要想真正了解三國...|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 3《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它的史料价值如何? - 头条问答
《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它的史料价值如何?:《三国志》是正史无疑《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的一部纪传体 ...
- 4三國志真能代表正史?陳壽為啥專黑諸葛亮等?有內幕!不服來 ...
三國志作者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因此不免美化曹魏,而醜化蜀、吳,同為造反派,《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武帝紀 ...
- 5三國志真的是正史嗎?它的史料價值如何?奇怪的鄙視鏈問題?
「正史」《三國志》視曹魏政權為正統,而成書於宋元時期的《三國演義》則以蜀漢為正統,至清代毛氏修訂後更突出了蜀漢的正統地位。 所以你覺得以下四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