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 - 城邦讀書花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書名: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簡介:本書與《別鬧了,費曼先生》齊名,是透析科學奇才 ... 費曼(Richard Feynman),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5-31.
運費說明
快速到貨
購物車(0)
6折購紅利加入會員登入
進階搜尋
稻盛和夫樂高小創客晨羽栞與紙魚子小夥伴林孟穎柯P35折達利歐
全館
城邦館
外版館
套書館
漫畫館
影音館
外版暢銷榜
新書上市
文學小說
商管理財
人文藝術
生活風格
心靈勵志
醫療保健
科普
學習
親子教養
目前位置:首頁>外版館>人文藝術>人文史地>世界史地
已售完,補書中貨到通知我
分享:
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
作者:理查.費曼(RichardFeynman)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1
定價:450元
優惠價:79折356元
書虫VIP價:356元(成為VIP?)
書虫VIP紅利價:338元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Readmoo電子書
分類排行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破案女神:從學院講堂、急診病房到FBI的地下室,找出與殺人魔對話的方法,寫下解讀邪惡之心的規則,「行為科學組」與犯罪剖繪技術的幕後女傑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經典紀念版)
CIA洗腦計畫:解密美國史上最暗黑的心智操控實驗
室內設計必學施工圖:教你建立邏輯、畫出重點,建立紮實基礎,快速繪製一看就懂可施作的圖面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世界是什麼顏色?:橫跨千萬年的人類色彩文化史
穀物之海:美國小麥如何終結歐洲帝國
口袋裡的哲學課: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5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more
內容簡介|目錄|序跋|內文試閱|影音|作者資料|基本資料
內容簡介
本書與《別鬧了,費曼先生》齊名,是透析科學奇才費曼博士一生精彩故事的另一門徑。
這本書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描寫對費曼性格形成影響最大的人,他那立志培養出科學家的父親,以及與他相知相惜,常淘氣的要他「你管別人怎麼想」的初戀情人。
此外還有費曼的生活感想,充滿感情家書等等。
第二部談到費曼此生最後一次探險——參與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原因調查,充分展現傑出的科學家寬廣的視野,及特殊的思考方式。
展開
收合
目錄
前言
導讀勇於做對的事,不要管別人怎麼想高文芳
第一部 好奇的人
第一章一個科學家的養成
第二章你管別人怎麼想
第三章就像數一、二、三那麼簡單
第四章力爭上游
第五章旅社城的故事
第六章誰是賀門?
第七章費曼是性別歧視的豬!
第八章我剛和他握過手
第九章信函、照片與畫作
第二部華府之行
開端
第十章自投羅網
第十一章冷冰冰的事實
第十二章檢查六點鐘方位
第十三章神探出馬
第十四章神奇的數字
第十五章附錄風波
第十六章第十項建議
第十七章記者會
第十八章後記
第十九章太空梭安全嗎?
結語科學的價值
展開
收合
序跋
序
因為《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you’reJoking,Mr.Feynman)出版在前,這裡有幾點需要說明。
第一,雖然這兩本書的主角是同一人,但在《你管別人怎麼想》這本書裡,這位「好奇之人的探險」不太一樣。
探險過程有的輕鬆有趣,有的充滿悲劇,而且這次費曼先生可是正經八百的——雖然有時候還真難說。
其次,這本書的各篇章比較獨立,不像《別鬧了,費曼先生》那樣按年代編排(結果是有些讀者誤以為那是一本自傳)。
我編輯這本書的動機很簡單︰打從頭次聽到有關費曼的故事,我就強烈希望講給別人聽。
最後一點是,這本書裡記述的故事來源與上一本不同。
上一本的故事多半是我與他練習擊鼓時聽他說的,而這本我規劃的大綱是︰
第一部〈好奇的人〉,描寫對費曼性格形成影響最大的人,包括他的父親和他的初戀情人阿琳。
第一篇故事採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視節目《發掘事物真相的樂趣》(ThePleasureofFindingThingsOut)。
阿琳的故事正是本書書名的由來,卻是費曼不願回顧的痛苦記憶。
我把過去十年間費曼敘述的六個有關阿琳的故事編纂起來,費曼看後卻十分喜歡,很願意與大家分享。
第一部當中的另外幾則故事氣氛比較輕鬆,但是費曼對於〈就像數一、二、三那麼簡單〉特別自豪,他還曾經想把這次經驗寫成心理學論文。
第一部末尾的幾封信,是費曼夫人溫妮絲女士、戴森(FreemanDyson)和亨利.貝特(HenryBethe)提供的。
第二部〈華府之行〉,是費曼此生最後一次重大探險。
這故事比較長,是因為內容仍具時效。
而本書延遲至此時才出版,是因為費曼在這次任務之後連續動了兩次重大手術(這已經是他的第三次與第四次手術),又接受放射線治療、高溫熱療,以及其他各種治療。
。
費曼與癌症的十年纏鬥在一九八八年二月十五日告終,去世前兩星期,他還在加州理工學院講課。
我因此決定收錄他最動人心弦,最發人深省的一次演講︰「科學的價值」,做為本書結尾。
雷頓謹誌
一九八八年三月
導讀
勇於做對的事,不要管別人怎麼想
路徑積分是探索大自然的鑰匙,費曼圖是看見大自然的捷徑
有人說費曼是魔術師般的天才,也有人笑說費曼是天才俱樂部的亂流。
1965年的物理諾貝爾獎頒給朝永振一郎、施溫格和費曼,獎勵他們在量子電動力學研究上的貢獻。
諾貝爾獎網頁在介紹費曼的貢獻時,特別強調他發明的費曼圖,有效簡化量子電動力學的複雜計算,彰顯費曼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那個時代。
費曼不但以此自豪,還用費曼圖塗鴉自家的廂型車。
外出用餐時,路人會問「你們的車為什麼都是費曼圖?」費曼的太太還俏皮的回應:「因為我們一家都是費曼!」
費曼圖背後還有更完整的數學結構「路徑積分」,讓我們看見隱藏在微觀世界裡,又神奇、又多樣的面貌。
1988年,因為「弱電統一場論」得到諾貝爾獎的萬伯格教授,受邀在哈佛給了一系列演講。
萬伯格提到,超弦理論的計算如果沒有費曼的路徑積分,將是萬萬不能。
話鋒一轉,說很多人抱怨算來算去都看不見「物理」,萬伯格的評語非常有意思:「沒錯,看不見物理的確是路徑積分的缺點,卻也是它神奇的優點!」
科學的價值與愛的故事
原子彈展現科學具有龐大的破壞力,而很多人也都知道,費曼加入原子彈計畫後,展現驚人的智慧,將原本繁複的理論計算,利用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平行計算原理,拆成好幾部分同時進行,最後再彙整成正確的答案。
這個十倍速的運算方法,就是平行計算的濫觴,原子彈也因為費曼的加入而加速完成。
然而,在廣島、長崎先後引爆的核彈,「意外」造成日本民眾慘重的傷亡,這個沉重的消息傳回原子彈基地,多數人還陶醉在戰爭的勝利時,費曼卻是自責到罹患憂鬱症。
科學可以造福人群,也可能毀滅人類努力建立的文明,矛與盾的衝突、糾葛,讓費曼永遠銘記在心,也讓費曼臨終前兩個星期還去學校上課。
就像本書結語的「科學的價值」,講的就是費曼的省思,和對這個世界滿滿的愛,也像是費曼告別人生的最後提醒。
費曼的學生馬可士,他的媽媽是個費曼迷,但是不太肯聽兒子「不太有技巧的」講「無趣」的物理。
馬可士拜託費曼寫信給他媽媽,請媽媽聽他講物理。
結果費曼寫下一段名言「物理不是最重要的,愛才是」。
馬可士抱怨老師幫了倒忙,卻不知這句話不但是費曼的肺腑之言,而且還別有用意:「你兒子想傳達的,是他對父母的愛,不是沒有溫度的物理。
」費曼以口若懸河的風采演講,想傳達的就是科學家的愛和責任。
這本書分成三部分:你管別人怎麼想、航太總署的傲慢和科學的價值。
「你管別人怎麼想」是費曼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也是他和阿琳相識、相知、相戀的成長故事。
這個正視自己特立獨行的家訓,不但引領費曼以特立獨行的方式笑傲江湖,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科學年代,也讓他以幽默風趣的口才說故事,讓我們得以欣賞一代辯士的風采。
費曼的家訓:絕對不要盲目崇拜威權
費曼不服威權的個性,來自爸爸的身教。
他在「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前文的自我介紹裡,跳過1965年獲得諾貝爾獎的一段,卻在書裡大篇幅抱怨這個獎帶給他的困擾,在BBC的專訪裡,費曼也提到諾貝爾獎就是威權的象徵,還用哽咽的聲音說「(這個獎)它傷害了我」。
因為「抵抗威權」是他爸爸耳提面命的提醒,哽咽的聲音,可以聽出他對亡父的感念,也可以感受這句話對他的影響。
如果沒有不服威權的家訓,費曼或許不可能用費曼圖,在微觀世界的陰霾中點亮一盞明燈,也不會在真相調查委員會為我們找到一點事故的蛛絲馬跡。
航太總署、政府都不想讓你知道事情的真相
太空任務一直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挑戰工作,從事這個行業的勇士,多少都有一去不回的心理準備。
航太總署傳頌的一則太空人笑話,說火箭第一次送太空人上太空後,地面控制中心就先恭喜太空人成功發射!但是接下來就說:雖然我們還沒弄清楚該如何接你們回來,不過太空船上備有兩年的飲水和食物,兩年內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們平安回家。
更有人說一個太空任務有560萬個零件,每個太空級零件只要有百萬分之一的誤差,組合起來,災難出現的機率就會出奇的高。
還有,最初的太空任務,地面控制中心的電腦功能只和現今的高階筆電相當。
就因為太空任務風險非常高,太空人才會被當成英雄!傳說最早的太空人徵召規劃,是找馬戲團的空中飛人。
最後才改成資深的戰鬥機飛行員。
阿姆斯壯上月球前,還因為風險過高,找不到願意承保的保險公司,最後只能自己買一堆明信片,出任務前簽好名再寄給家人保存。
他想,萬一變成悲劇英雄時,明信片可能還可以賣點錢,留給家人一點點保障。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會引起全民震驚,主要原因是七名乘員之中,除了六位航太總署的專業太空人外,還有一位新罕布夏州的高中社會科老師瑪歐麗芙。
傳說高中老師上太空是雷根智庫的主意,希望高中老師在執行地球軌道的飛行任務時,實況轉播他和總統、國會的對話,藉此鼓舞民眾、激勵太空研究的發展。
雖然費曼在書中說找不到任何事證,證明天候不宜勉強升空是來自高層的壓力。
然而老師上太空這件事,在媒體大肆宣傳下,讓實況轉播的收視率非常高,災難的後座力自然也非常驚人。
瑪歐麗芙老師,因為出生在波士頓,特別受到麻州民眾的關注。
因此,發射當天非常多民眾都在看實況轉播,當時在麻州讀書的我也不例外,當天也是興奮的守在電視機前面。
然而太空梭升空才73秒,就在大家一片驚惶聲下爆炸、化成一片烏雲。
不但全美民眾震驚、說不出話、失落和感傷,而且當場親眼目睹悲劇的,還有很多瑪歐麗芙教過的學生和親友。
事故發生後,所有人都迫切需要心理創傷的撫慰。
我清楚記得,那一天電視台除了一再的重播那個驚悚的畫面,還透過畫面和很多「專家」向全民「保證」,爆炸發生得太快,在太空人有知覺前,太空梭已經化為烏有。
太空人不會有任何痛苦的保證,和密集重播的畫面,進行的是一場集體的心理輔導。
沒多久,雷根總統就找了尼克森的前國務卿羅吉斯,組成災難事故真相調查委員會,其中一位委員就是我們的天才物理學家費曼。
費曼當時已經經歷過幾次癌症手術,身體正在康復之中,已經很少參加公開活動。
因此透過現場直播的公開聽證會看到費曼時,就有人忘情的大喊:「哇,是我們的費曼耶!」
費曼原本覺得華府是「是非之地」,不願意去參加。
為了聽到一句「用不著你親自去參加」的建議,他徵詢很多親朋好友的意見。
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說費曼應該去。
有人還說只有不按牌裡出牌的費曼,才有可能掀開見不得人的髒汙,找到一點點事情的真相。
朋友希伯斯回憶,費曼在電話上徵詢他的意見時,費曼聽不到想聽的「你不用去參加」,雙方沉默許久,最後費曼居然丟下一句「去你的」,就把電話掛了。
果然,費曼的華府之行,真的為我們留下一段寶貴的歷史見證,見證官方行事的顢頇,和航太總署高層的傲慢。
根據費曼的說明,官方找來的委員有一半是技術專家和學者,包括兩位律師、一位航太週刊編輯、一位科學家、包括阿姆斯壯在內的四位太空人,還有包括費曼在內的四位物理學家。
費曼的說明暗示政府找他的目的,只是想找個年邁的諾貝爾獎得主為調查報告的公信力背書。
委員會主席羅吉斯,似乎急著完成報告交差,對費曼老是不聽指揮、自主調查感到非常不悅,還在背後抱怨費曼是「背脊後甩不掉的痛」。
費曼被告知羅吉斯不雅的抱怨時,若無其事的說「不會啊,我覺得他挺還尊重我的嘛。
」
毫不意外,費曼說官方呼嚨他的方法千奇百怪:要一頁資料,先是推拖拉,最後給他一拖拉庫的檔案叫他自己找。
要的資料文不對題、公聽會刻意打斷他的報告、要打字人員打字的筆記經常失蹤、不讓費曼的完整報告放在主報告裡,改成容易被忽視的附錄等等。
比較可惜的是,除了在庫提納將軍刻意引導下釐清O型環的缺陷外,應該還有其他有待改善的地方,但是主席羅吉斯卻急著在問題沒有完全釐清前,試圖刻意誘導委員通過「鼓勵航太總署繼續發展太空任務」的決議,無心找出更完整的真相。
比如說,費曼在第一場實況轉播的公聽會現場,取出一個放在冰水杯中的O型環,說明變形的O型環,受凍之後無法迅速回復原狀,質疑這個O型環的缺陷,很可能和太空梭出事有些關聯。
羅吉斯居然輕忽費曼的質疑,若無其事的說以後會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要不是嗅覺敏銳、早有耳聞的記者在午休時間圍著費曼追問,並在晚間新聞凸顯問題的關鍵,O型環的問題恐怕會不了了之。
除了技術問題,還有人的問題
費曼在附錄裡寫下一句重要的歷史見證:「成功的科技需要依賴事實而非公共關係,畢竟大自然是無法愚弄的」,提醒航太總署不能如此輕忽人命。
航太總署為了配合政府的太空競爭,輕忽技術上的不確定性、疏於提醒民眾太空探險的風險,不但讓無辜的太空人冒不必要的風險,也造成民眾心理無法弭補的傷害。
更不可原諒的是,災變後還是不肯誠實面對真相、記取教訓,後來還是一再出錯、一再製造災難。
現在回頭看這本書,更能感受費曼的用心,讓大家有機會了解航太總署的傲慢與顢頇。
而這份調查報告的附錄,可以說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歷史文件。
傳奇的說書人
「你管別人怎麼想」、「成功的科技需要依賴事實而非公共關係,畢竟大自然是無法愚弄的」是這本書的兩個主軸,透過一些小故事讓讀者認識費曼的生活軌跡,也建議政府要面對事故的真相,記取教訓。
費曼是說故事的高手,更喜歡開玩笑。
費曼的妹妹瓊安就說,醫生向家屬表示在彌留之際,費曼已經完全失去意識。
但是醫生離開病房後,費曼居然奮力舉起雙臂、交叉摩擦,做了一個魔術師要變魔術前的手勢,然後伸出舌頭,扮了人生最後一次鬼臉。
這本書記錄了很多費曼講過的故事,看似不相關的兩段大故事,講的都是他對這個世界的愛與關懷。
費曼臨終前朋友想到他即將離開,感到無限哀傷。
費曼卻說:這件事自己偶爾也會感到困擾,但是你知道嗎?我說過很多故事,離開人世之後故事還會留著,人生沒有太多遺憾。
這本充滿愛的故事,在費曼過完人生第69個情人節後,畫下神奇的句點,現在輪到我們用愛寫自己的故事。
高文芳(交通大學物理所教授)
展開
收合
內文試閱
第一章一個科學家的養成
我有一位藝術家朋友,他的觀點有時候我實在難以茍同。
他會拈起一朵花說︰「看這花多美!」我表示同意。
但接著他又會說︰「我是藝術家,看得出花的美;你們科學家,卻會想著這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一切便索然無味了。
」我認為他有點神經病。
不說別的,他看得見的美,別人也看得見——當然包括我。
我的審美眼光也許不如他,但一朵花的美我總是能欣賞的。
另一方面,我在一朵花中所見到的,卻遠比他多得多。
我可以想像出花裡的細胞是什麼樣子,而細胞也自有其美。
美並不僅存在於肉眼可見之處;微渺的世界裡同樣可尋。
細胞的活動複雜,相關的作用也引人深思。
例如花綻放出絢麗色彩,是為了吸引昆蟲為它傳播花粉。
這就帶出了一個問題︰低等動物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有審美能力?具備一點科學知識,會引發各種各樣的有趣問題,這只會讓我們在賞花時增添興奮、神祕與敬畏之感,絕不會減損分毫的情趣。
我一向鍾情科學,自年輕時起便全力鑽研。
那時我既無時間也無耐心去修習所謂人文課程。
大學裡是有些必修的人文課程,我總是能避就避。
一直到我年歲漸長,工作比較輕鬆了,我才把觸角伸出一點,開始學畫,讀一些閒書。
可是我仍是一個相當片面的人,對人世所知不多。
我的智力有限,全投注在一個特定的方向。
我出生前,父親便告訴母親︰「如果是男孩,讓他做科學家。
」我還坐在高腳椅上的年齡,父親便搬回人家剩下不要的各種顏色浴室小瓷片。
我們一起玩,父親在我的高腳椅上排列瓷片,像骨牌般列出陣式,我從末端一推,它們全倒了。
然後,我幫忙重排陣式。
不久我們便改採較複雜的排列法︰兩塊白的一塊藍的,兩塊白的一塊藍的,這樣排下去。
母親看到了就說︰「別整這孩子了,他要擺藍的就擺藍的嘛!」
父親卻說︰「不!我要讓他知道什麼叫規律,規律是很有趣的,這是初階數學。
」就這樣,他很早即開始向我解說這世界,指出其中的趣味。
家裡有《大英百科全書》。
我還很小的時候,他便讓我坐在他腿上,讀《大英百科全書》給我聽。
唸到關於恐龍的部分,比方書上講到「暴龍」(Tyrannosaurusrex),就會有類似描述:「這種恐龍高二十五英尺,頭寬六英尺。
」
父親便會停下來,說︰「我們想想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說,牠若站在我們的前院裡,頭可以伸到我們二樓的窗戶那麼高。
不過,牠的頭可能太大,擠不進我們的窗囗。
」不管唸的是什麼,他都會盡量轉換成實際可以了解的東西。
想到世上曾經有這樣高的動物,實在讓人既興奮,又著迷——何況牠們全滅絕了,滅絕的確實原因還沒有人知道!我並沒有因此而擔心會有恐龍出現在我的窗前,卻從父親那兒學會了轉換︰以後我讀到任何東西,都會設法「翻譯」成實際的例子,了解它真正的意義。
那時候紐約人都喜歡到卡茨基爾山區(CatskillMountains)去度夏,我們也常去。
做父親的只有週末在那兒,週一到週五則都回紐約巿上班。
我父親週末會帶我到樹林裡散步,講解樹林裡的生態妙趣給我聽。
別家做母親的看到了,認為值得仿效,便鼓動自己的丈夫也這麼做,他們不太樂意,轉而央求我父親索性把各家孩子都帶上一起去。
我父親不肯,他說他只跟我有特殊關係。
結果是下個週末,別家的父親也都帶著孩子去散步了。
到了星期一,做父親的都回城上班了,我們小孩則聚在一起玩。
有個孩子問我︰「看到那隻鳥沒有?那是什麼鳥?」
我說︰「我不知道那是什麼鳥。
」
那孩子說︰「那是棕頸畫眉。
看來你老爸什麼也沒教你!」
其實正好相反。
老爸教過我︰「看到那隻鳥沒有?那是一隻會唱歌的鳥(我曉得他不知其名)。
在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中文、日文裡,牠各有不同的名字,就算你弄清楚了牠在全世界的稱呼,你對牠仍一無所知。
我們不如來看看這隻鳥在做什麼——這比較重要。
」所以我很小就知道,記誦事物的名稱並不是真正的知識。
父親說︰「你看,那鳥不時要啄啄牠的羽毛。
看到沒有?牠一面走來走去,一面啄毛?」
「看到了。
」
「你想鳥為什麼要啄羽毛?」
「嗯,也許牠們飛行時把羽毛弄亂了,所以要啄理一下。
」
「好,」父親說︰「若是這樣,牠們剛飛過之後應該會啄得勤些,而停留在地面一段時間後便不太啄了——你聽懂我的意思嗎?」
「懂。
」
「我們來看看牠們剛落地時是不是啄得勤些。
」
事實不難看出︰並沒有這樣的區別。
於是我說︰「我認輸。
鳥為什麼要啄羽毛?」
「因為有蝨子在咬牠。
」他說︰「鳥的羽毛會分泌蛋白質,蝨子吃這種蛋白質的薄片維生。
」
他進一步解釋︰「蝨子的足部有一種蠟質的東西,一種更小的蝨子就吃這個,牠們吃下去後消化不完全,排出一種糖類物質,細菌就靠這個滋長。
」
最後他說︰「所以你知道啦,哪裡有食物來源,哪裡就有某種形態的生物賴之維生。
」
我長大以後,得知寄生在鳥羽毛裡的,不見得是蝨子;父親講述的故事,細節不見得完全正確,但是他告訴我的,原則上都對。
另一次,那時我已經比較大些了,他從樹上摘下一片葉子來。
葉片上有斑點,一條棕色的細線,從葉片的中央地帶彎曲延伸到邊緣,形成C字形。
「看看這條棕線,」父親說︰「在開始的地方比較細,愈向末端愈寬。
這是一種蠅,黃眼睛綠翅膀的藍蠅,牠飛到這片葉子上,產下卵,卵孵化成幼蟲,這毛毛蟲樣的幼蟲一輩子就在吃這片葉子——這是牠的食物來源。
牠吃過的地方,留下了棕色斑痕。
幼蟲愈長愈大,斑痕愈變愈寬。
吃到葉緣,牠已長成成蟲——黃眼睛綠翅膀的藍蠅,飛走了,又到別的葉片上去產卵。
」
同樣的,我後來知道他所述的細節不盡確實︰產卵的也許是甲蟲,但他努力向我說明的正是生命中最引人的部分——生命的歷程一再重演。
不管過程多麼複雜,重點就是再來一遍!
我那時沒有體認出父親的偉大。
他怎會知道這麼深刻的科學原理,了解科學中蘊含的愛、科學背後的意義,以及科學的價值?我從沒認真問過他,因為我以為做父親的本就該知道這些。
畢竟我沒和別家父親相處的經驗。
展開
收合
影音
展開
收合
作者資料
理查.費曼(RichardFeynman)1918年生於紐約州的一個小鎮法洛克衛。
193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1942年獲頒博士學位並開始進行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8年2月15日,與癌症搏鬥十年後與世長辭。
費曼先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展開
收合
基本資料
作者:理查.費曼(RichardFeynman)
譯者:尹萍、王碧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1
ISBN:9789864794836
城邦書號:A1500860
規格:平裝/單色/336頁/14.8cm×21cm
展開
收合
同作者書籍|同分類書籍|同出版社書籍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科學頑童費曼語錄:你管別人怎麼想?最愛鬧事物理學家費曼的二十六堂人生智慧課
費曼物理學講義III:量子力學(共3冊)
爽拿的時代:一九六○年代美國民權改革的貽害
逆轉的文明史:羅斯大地——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的俄羅斯演化史
歷史的轉換期9:1861年.改革與試煉的時代
六格格的宴席(限量:隨書附贈「六格格宴席名菜」精緻杯墊)
蒙古帝國與伊斯蘭世界:從征服到改宗的歷史大變局
more
目的與獲利:ESG大師塞拉分的企業永續發展策略
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
日日台中款:蔡其昌的故鄉再發現
元宇宙
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more
注意事項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FAQ
關於城邦︱徵才訊息︱網站FAQ︱網站導覽︱大量團購︱城邦圖書目錄下載︱隱私權政策︱防詐騙提醒︱客服中心︱客服信箱︱客服專線:(02)2500-7718
建議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InternetExplorer11或以上的版本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延伸文章資訊
- 1好奇心和誠實: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
費曼是我最尊敬的科學家,今天5 月11 號是他的生日,我一定要寫寫介紹他。可以說,如果不是看了關於費曼的書,我也不會對物理學有這麼大的興趣, ...
- 2理察·費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理察·菲利普斯·費曼(英語: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國理論物理學家,以對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表述、量子電動力學、過冷液氦的...
- 3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 | 作家 - 天下文化
1918年,費曼誕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1942年,從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美國設於新墨西哥州的羅沙拉摩斯(LosAlamos)實驗室服務, ...
- 4你管別人怎麼想: 科學奇才費曼博士(第3版) | 誠品線上
作者, 理查.費曼.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你管別人怎麼想: 科學奇才費曼博士(第3版):本書與《別鬧了,費曼先生》齊名,是透析科學奇才費 ...
- 5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 - 城邦讀書花園
書名: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簡介:本書與《別鬧了,費曼先生》齊名,是透析科學奇才 ... 費曼(Richard Feynman),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