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寫1】用音樂訴說歷史:一份白色恐怖時期的歌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個晚上,我們是快樂又自由的。

中央書局三樓,在書香相伴的夜晚,大家都沉醉於動人的歌曲中,但我們忘了這些歌原來都是禁歌,我們不知原來唱歌是會受 ...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Togglenavigation 關於好民 活動 志工 閱讀好民 好國思塾 好民審議院 捐款支持 【講座側寫1】用音樂訴說歷史:一份白色恐怖時期的歌單 2020年4月30日 2020自由路上藝術節好民文化行動屬於台派的藝術節|2020自由路上藝術節 【講座】用音樂訴說歷史:一份白色恐怖時期的歌單 主持:張睿銓/音樂創作人 講者:徐睿楷/台灣流行音樂研究者 活動側記:李嬑蒨/2020自由路上藝術節志工 攝影:廖建超 這個晚上,我們是快樂又自由的。

中央書局三樓,在書香相伴的夜晚,大家都沉醉於動人的歌曲中,但我們忘了這些歌原來都是禁歌,我們不知原來唱歌是會受限制且受罰的。

主持人張睿銓在開場的一句話中道出了為什麼我們今天要在這裡,他說:「人要知道自己的歷史,才能知道要怎麼走。

」身為音樂創作人的他,也是一位老師,對他來說,了解歷史,除了了解自己,更是走向未來的指南。

他提到在威權政府時代為了要控制思想,除了禁書,再來就是禁音樂。

一直以來,沒有特別針對台灣過去白色恐怖時期的流行音樂和民族歌曲有系統性的整理,所以這次講座邀請到的徐睿楷老師將與大家分享他的研究,讓觀眾們可以對於白色恐怖時期的禁歌歷史有較完整的了解。

徐睿楷老師於1992年來台,至今已超過28年,他說比他待在美國的時間還久。

他從小就喜歡歷史,但是從大學開始才認真地聽音樂,他認為在知道歷史背景和脈絡後,更能了解音樂的重要性。

他與台灣音樂的緣分始於,當他一來台就著迷於台灣的流行音樂,也因此開始研究台灣音樂史,而在這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白色恐怖的禁歌時期。

他分析了幾個在禁歌時期的特色,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只要當權者認為有問題的歌就會被禁,範圍可以從有社會意識的歌曲到靡靡之音,其中很多是沒有政治色彩的歌,但因被刻意解讀而政治化後,就被禁唱了,例如1937年的《何日君再來》,其中可能是因為「日君」這字眼,被政治化解讀後而成了禁歌。

另一個例子是1946年的《望你早歸》,這首歌主要是心情上的抒發,因二戰結束時還有許多台灣人在海外當兵,因等待想念的人而唱的一首思念的歌。

第二個特點是在白色恐怖時期,創作者與表演者會進行自我審查。

他們會避免敏感的字眼和議題,所以此時不常出現相關於社會意識的歌曲。

第三種主要的特色是歌曲中有不符合政府的期待。

其中常常是歌曲中反映了社會現狀,如描述生活的窮困、貧苦和悲哀等,就會列為禁歌,其中知名的歌曲有《燒肉粽》、《收酒矸》、《補破網》。

當中1948年的《補破網》,是在228事件剛發生後的歌曲,這首歌被認為太過於悲哀和沒有希望,因而被禁止播放,甚至要求要更改歌詞。

這種情況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為了配合當權者的要求,必須更改部份歌詞和歌名,也是不得不的變通方式,但實足可見威權政府對藝術創作的破壞力。

到了1960年代,還是有許多當紅的歌曲被禁,包括了《苦酒滿杯》(1967)、《負心的人》(1967)、《今天不回家》(1969)和《心聲淚痕》(1969)等等,原因多以過於悲傷的歌詞內容而被禁唱。

徐睿楷老師提起了其中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姚蘇蓉因為唱了被禁的《負心的人》,她就遠走亞洲其他國家發展,沒想到她在他國得到很好的反應與支持,如此一來也帶動了台灣華語歌在亞洲的影響力呢! 來到了1970年代,1974年就有91首歌被禁,其中包含了《夢醒不了情》、《只要為你活一天》、《愛情如水向東流》、《今夜你不要走》、《一條日光大道》、《熱情的沙漠》、《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

1973年,政府當局發布了一份針對出版法的解釋,共列舉了12條被列為禁歌項目,其中有:違反國策、為匪宣傳、詞意頹喪、意境晦淫、時代反應錯誤、幽怨哀傷、文理不通意識欠明朗等。

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更是推動了「淨化歌曲」政策,強調歌曲要符合健康正面且具愛國意識,同時規定三家電視台的綜藝節目要有三分之一是愛國、藝術和徵選歌曲,例如《台灣好》、《梅花》等。

在這之前,許多歌曲都是因為很熱門,在唱片市場上大賣且人人會唱,所以才被政府當局關注後而被列為禁歌的。

於是在1970末,新聞局調整了審查規則,規定所有的歌曲都必須先送審才能出版或播放,如此一來更加緊縮了台灣流行音樂的自由度。

到了1980年代,羅大佑的許多歌曲因為帶有社會意識而被列為禁歌,如《之乎者也》(1982)、《亞細亞的孤兒》(1983)、《家》(1984)等。

其實不只是台灣的華語歌,原住民歌曲在白色恐怖時期也有其特色。

這部份較少人研究,且資料不多,所以徐睿楷老師針對原住民歌曲的部份付出許多心力。

他提到了南王民生康樂隊,這是當時“山地同胞金門馬祖前線勞軍團”的一支原住民康樂隊,其中有一首最為人所知的是卑南族人陸森寶作詞作曲的歌-《贈金馬戰士的禮物》(1958),這是一首原住民母語歌謠,之後胡德夫將其命名為《美麗的稻穗》。

之後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阿美族歌謠《馬蘭之戀》。

其實當時原住民的歌謠也有許多是為人傳唱的,當中原住民的曲就曾被改編為華語歌,《台灣好》這首著名的愛國歌曲就是一例。

徐睿楷老師一直強調,許多歌曲被禁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都不清楚,所以這部份的資料應該要全面公開,才能讓大家理解被禁唱的理由為何。

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吧!在我們聽著或快或慢、或悲傷或輕快的歌曲時,我們真的不了解為何這些歌曲要被列為禁歌。

講座的尾聲,主持人張睿銓老師統整了一下在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的特色,可以發現被列為禁歌的理由是千奇百怪且難以理解。

他說現在我們可以唱自己想唱的歌、說想說的話是一種幸福。

他也認為其實現代的年輕人受到禁歌時期的影響很大,音樂的「品味」是有傳承下來的。

比如現在的年輕人勇於發出心中的聲音,唱出社會的現狀與意識。

同時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可以自由的唱歌和聽歌。

這次的講座是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所主辦「2020自由路上藝術節」活動中最後一個室內型講座,也為這次的活動篇章填下了一個完美的音符。

最後想與大家一起同唱由梁景峰作詞,李雙澤作曲、主唱的《老鼓手》。

「老鼓手呀老鼓手呀,我們問你自由是什麼你就敲打鼕鼕鼕鼕,我們問你民主是什麼你也敲打鼕鼕鼕鼕…」 所屬好民思塾: 2020自由路上藝術節 搜尋 搜尋 好民推薦 【2022好民請願運動】舊城導覽工作坊:成為傳承記憶的好民 不只是建築故事,更多的是「人的故事」。

從民主歷史的角度認識台中舊城,進一步學習規劃路線進行導覽,成為傳遞歷史記憶的好民。

這場工作坊適合的對象: ✸對台灣文史、文化旅遊有興趣 ✸想更深入認識台中古蹟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 ✸想以有別過去的角度閱讀台中舊城 ✸想成為獨當一面的文化導覽員 參加這場工作坊,你將: ✸擁有更多台中舊城區的歷史記憶,成為有記憶的台中人 ✸學習到深度文化導覽的實務技巧 ✸認識擁有同樣志趣的同伴 ✸規劃產出一份獨特的舊城導覽路線與文本 ✸實地演練現場導覽 ✸預計將在10/1的#好國好巷市集出道上陣,成為具有好民特色的導覽員! 立刻點擊圖片查看詳細訊息! 請升級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

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