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首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專注於創作,而非論文畢業的研究所。
跨領域師資雲集,名作家、藝術家一對一指導。
... 課程包含:當代思想與文學、當代文學經驗、當代文學實踐、獨立研究…
Skiptocontent
北藝大文學所招生中
News 最新消息
因應疫情,本校於111.4.11~4.20所有課程改採遠距教學,本所遠距授課調整方式及連結一覽表
2022/04/11
課程通知:110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前兩週(2/14~2/25)將採線上教學方式上課之課程清單
2022/02/10
恭賀本所梁綉怡同學榮獲第十屆台中文學獎台語詩類佳作
2021/11/11
恭賀本所鍾旻瑞同學作品入選芝加哥國際兒童影展
2021/11/01
News 最新消息
因應疫情,本校於111.4.11~4.20所有課程改採遠距教學,本所遠距授課調整方式及連結一覽表
2022/04/11
課程通知:110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前兩週(2/14~2/25)將採線上教學方式上課之課程清單
2022/02/10
恭賀本所梁綉怡同學榮獲第十屆台中文學獎台語詩類佳作
2021/11/11
Admission 招生資訊
Introduction 系所介紹
文學跨域創作
本所根植於創校以來積累之沃土,以「文學X藝術」做為新的取徑。
強調兩大特點:以文學創作介入社會、以文學開拓藝術領域的未竟之地。
Faculty 師資
海內外作家師資
王盈勛朱國珍伊格言吳懷晨何曉玫林正盛胡淑雯高翊峰陳愷璜賀淑芳楊凱麟楊佳嫻舞鶴廖偉棠鴻鴻顧玉玲……(依姓名筆畫順)
Course 課程
文學當代性
藉由閱讀、分析當代經典,進而理解當代思潮與自身位置,以書寫反應當代精神。
課程包含:當代思想與文學、當代文學經驗、當代文學實踐、獨立研究……
當代文學基本問題
以文學的多重面貌與他領域的共構,激發無限可能。
課程包含:文學時間、文學空間、文學與政治、文學與歷史、文學與影像、文學與性別……
當代書寫實踐
技藝的實踐,以不同取徑的創作方法,探索文字的未竟之地。
課程包含:自然書寫、書寫與身體性、行動詩學與影像詩學、跨藝田野實作地誌、行旅與邊界書寫……
Admission 招生資訊
Introduction 系所介紹
文學跨域創作
本所根植於創校以來積累之沃土,以「文學X藝術」做為新的取徑。
強調兩大特點:以文學創作介入社會、以文學開拓藝術領域的未竟之地。
Faculty 師資
海內外作家師資
朱國珍伊格言吳懷晨林正盛林婉瑜胡淑雯張亦絢張娟芬陳愷璜賀淑芳楊佳嫻楊凱麟廖偉棠舞鶴鴻鴻顧玉玲……(依姓名筆畫順)
Course 課程
文學當代性
藉由閱讀、分析當代經典,進而理解當代思潮與自身位置,以書寫反應當代精神。
課程包含:當代思想與文學、當代文學經驗、當代文學實踐、獨立研究……
當代文學基本問題
以文學的多重面貌與他領域的共構,激發無限可能。
課程包含:文學時間、文學空間、文學與政治、文學與歷史、文學與影像、文學與性別……
當代書寫實踐
技藝的實踐,以不同取徑的創作方法,探索文字的未竟之地。
課程包含:自然書寫、書寫與身體性、行動詩學與影像詩學、跨藝田野實作地誌、行旅與邊界書寫……
招生資訊
師資陣容
系所介紹
課程|活動
學分科目表
當期課程
歷史課程
講座活動
文學創作
下載專區
王聰威
盡可能為自己找一根比較不易崩裂的軸芯,以我來說是文學。
王聰威
教授級專家學者
專長/
文學創作、雜誌編輯、文創設計
著作/
文學創作:《生之靜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中短篇小說集《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編輯樣》、《編輯樣Ⅱ》、《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詩集《微小記號》等。
雜誌編輯:《聯合文學》、《鹽分地帶文學》、《高雄款》、《FHM》等。
文創設計:森永四季之詩牛奶糖、CityPrima小說杯套、《詩心引力》萬用月曆、《心事欲言》心語對白卡、《錫爾帕夏車站》多向文本電子書等。
榮譽/
文學創作:21世紀上升星座、巫永福文學大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等。
雜誌編輯:主導《聯合文學》榮獲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雜誌視覺設計獎(陳怡絜)、雜誌最佳主編獎(許俐葳)。
文創設計:主創「森永四季之詩牛奶糖」榮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
丁名慶
…
丁名慶
兼任教師
專長/
文學出版、刊物編輯
專業經歷/
《幼獅文藝》主編,《文訊》雜誌副總編輯,印刻出版社叢書主編,《印刻文學生活誌》副總編輯,《誠品好讀》編輯等。
×
劉梓潔
小說是在虛構中尋找真實,是與現實的對決。
遊歷或瀏覽這些瑰麗飽滿的人間群像時,像是開始對它們下戰帖或邀請函,當現實進入小說這個奇異的、非寫實的時空,小說家與現實的真正勝負才開始。
劉梓潔
客座副教授
專長/
文學與電影小說創作劇本寫作
著作/
文學作品:父後七日、此時此地、親愛的小孩、遇見、真的、愛寫、外面的世界、自由遊戲
影視編劇作品:父後七日、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癡情男子漢、生死接線員等
榮譽/
2010第47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2010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
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
×
吳懷晨
「詩與海,能夠解消事物的界限。
泯滅了界限,人消融其中。
海是詩意的。
」
吳懷晨
教授
專長/
哲學、文學
著作/
著有詩集《渴飲光流》、《浪人吟》,散文《浪人之歌》,另有學術專著四種,譯作多種。
榮譽/
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金鼎獎優良文學圖書、開卷年度好書獎等。
×
廖偉棠
「我的身分是詩人,這是我想要的終身職業,詩歌是我一生的追求。
」
廖偉棠
客座副教授
專長/
詩創作、影像創作、評論
著作/
詩集
《苦天使》(台灣:寶瓶,2005)、《黑雨將至》(台灣:寶瓶,2008)、《八尺雪意》(台灣:印刻,2012)、《半簿鬼語》(台灣:印刻,2015)
小說集
《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台灣:寶瓶,2004)
雜文集
《異托邦指南/閱讀卷》(台灣:聯經,2016)、《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台灣:聯經,2017)
榮譽/
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創世紀詩刊50周年詩歌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香港文學雙年獎等獎項。
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
高翊峰
關於小說,沒有特別需要為祂多說的。
微微不安活著,帶點勇氣嘗試日常;在獲得靜謐的片刻,獨自慢慢寫,敘事虛構,留下時間或許同意的幾個故事。
高翊峰
客座副教授
專長/
小說創作、編劇、雜誌編輯
著作/
長篇小說:《2069》、《泡沫戰爭》、《幻艙》
短篇小說集:《烏鴉燒》、《奔馳在美麗的光裡》、《傷疤引子》、《肉身蛾》
抒情長文:《恍惚,靜止卻又浮現:威士忌飲者的緩慢一瞬》
榮譽/
小說已翻譯法文、英文出版
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
原著劇本《烏鴉燒》獲得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劇情片金獎
×
賀淑芳
「如果什麼答案都有了,是不可能有慾望來寫作的。
像個傻瓜那樣,由於心靈裡還有『不知道』,才有創造的慾望。
」
賀淑芳
助理教授
專長/
小說創作
著作/
《迷宮毯子》(臺北:寶瓶,2012年)
《湖面如鏡》(臺北:寶瓶,2014年)
經歷/
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九歌年度小說獎等
2017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馬華文學長篇補助
×
顧玉玲
「我把出書當作社會運動的一部分。
我經驗了很多人的生命,這些都是滋養我的養分,這些滋養應該要成為公共財,從我的經驗裡轉化出來。
」
顧玉玲
助理教授
專長/
非虛構寫作、記憶政治、文化研究
著作/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回家》,主編《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
榮譽/
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獎、台北文學年金獎、亞洲週刊華人十大好書、中時開卷十大好書、桃園年度之書等。
曾獲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獎報導文學首獎。
×
陳愷璜
「學園路一號,之一。
之一,意謂著叉出,指向歧義,並且深度地隱含著對於莫可名狀的事物最尖銳、極致也就是徹底強度的頌讚。
」
陳愷璜
教授(校長/所長)
專長/
觀念藝術、影像(片)複合媒體、總體環境轉換與跨領域策展
最高學歷及專業訓練/
1999: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碩士後網路與數位多媒體設計製作班結業)
1988:法國國立巴黎建築學院(研修『建築元素』)
1986-1990: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國家造型藝術最高等級文憑)D.N.S.A.P.:造型藝術碩士
1984:文化建設委員會(雕刻/空間裝置創作營結業)
1983-1986: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西畫組
重要獲獎助紀錄/
2019:『合力組裝米克斯』
2018:台北市文化局創作補助:『維持現狀』(Maintainstatusquo)
2017:桃園市文化局創作補助:BAREHANDS(Vol.1NationalGalleryKLMalaysia)
2014:台北市文化局創作補助:『莫那是島:能持續斷頭的魯道』
2010:台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年度策展專案獎助計畫︰『微影像』
2001:美國-紐約(EARTHN.Y.)藝術實驗室建構計畫贊助
1998:台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獎助計畫:『週;海徑—月亮是太陽』
1986:法國外交部『造型藝術』獎學金赴法留學
主要藝術創作/
藝術觀念性(conceptforarts)
空間裝置(installation)
影像(片)複合媒體(filmic/multi-media)
總體環境轉換與跨領域策展(totalenvironmentconvert&trans-disciplinarycurating)
近年來主要個展/(年代、作品計畫名稱、發表城市/地點、運用媒介)
2018:〈維持現狀〉(影片媒體與空間裝置)靜慮畫廊
2014:〈莫那是島:能持續斷頭的魯道〉(影像多媒體與空間互動裝置完成製作,未正式發表)
2011:〈麻英金沖子〉台北都會七個商圈街區(影像行動媒體)2009:〈動不動〉新莊客旅藝文中心/台北(影像複合媒體)
2007:〈TheEssence〉福岡亞洲美術館/日本(影像多媒體與空間裝置)
2006:〈疲憊與等待之屋——向德慶致敬〉大趨勢畫廊/台北(影像多媒體與空間裝置)
2004:〈這島如何可能〉伊通公園畫廊/台北(影像多媒體與空間裝置)
2004:〈TheCircumference——MoonisSun〉DAIMONMediaArtCenter加拿大/渥太(Gatineau)(影像多媒體空間裝置)
2003:〈TheCircumference〉國立東華大學藝術中心/花蓮(影像多媒體空間裝置)
2001:〈OH!德意志在那裡?〉漢雅軒畫廊/台北(影像多媒體物件互動裝置)
2000:〈複製島〉竹圍工作室/淡水(影像/動畫/多媒體空間裝置)
1999:〈植物能‧兜圈子〉關渡淡水開放地景(影像多媒體空間裝置)
1998:〈週;海徑——月亮是太陽〉台灣環島開放海域(影像多媒體空間裝置)
近年來主要專題展或聯展/(年代、作品計畫名稱、發表城市/地點、運用媒介)
2020:〈合力組裝米克斯〉台北當代藝術館
2019:福岡藝博會,日本
2017:BAREHANDSVol.1NationalGalleryKLMalaysia
2015-16:桃園市青塘園環境互動藝術裝置計劃
2014:臺北雙年展『即興學院』
2013:伊通公園畫廊群展(影像計劃:麻英金沖子文件)
2012: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2:〈感性知識〉主題展台北藝大關渡美術館(影像裝置)
2011:宜蘭綠色博覽會空間裝置藝術節(空間裝置)
2010-11:〈TAIWANCalling〉主題展匈牙利BUDAPESTMucsarnokMuseum(影像動畫裝置)
2010:竹圍(BambooCurtain)工作室15周年回顧展(影像動畫裝置)
2009:巴黎高等美院美術館〈TAIWAN.doc〉展(影像動畫裝置)Paris,France
2008:〈居無定所〉第一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雙年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影像動畫)
2008:「高雄鋼雕藝術節」高雄(複合媒體/互動式造形與空間裝置)
2007:北京藝術博覽會-當代藝術展中國北京(影像/動畫/多媒體空間裝置)
2006:「台灣戰後美術發展1950-2000」(9-12月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影像投影/文件裝置)
2006:〈零座標的疆域〉台北南海藝廊/台南藝象藝文中心/香港牛棚1aspace/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留足展覽廳(8月-12月)(影像/動畫/多媒體空間裝置)
2006:〈台北23〉主題展台北市立美術館(TFAM)(8月)(影像裝置)
2006:〈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空場〉國立臺灣美術館(影像動畫裝置)(6月)
2006:〈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空場〉關渡美術館(KdMoFa)(影像與多媒體文件裝置(2-5月)
2005:〈台灣1955-2005藝術史的承傳與衍生〉孫文紀念館國家畫廊(影像與多媒體文件裝置
2005:〈關渡英雄誌〉主題展(台北藝大)關渡美術館(多媒體空間裝置)
2005:〈樂透—可見與不可見〉主題展台北市立美術館(TFAM)(影像與多媒體空間裝置)
2004:〈90年代立異〉主題展台北市立美術館(TFAM)(影像投影裝置)
2003:〈2003CityNet〉主題展漢城美術館(SeoulMuseumofArt)韓國(影像投影裝置)
2003:〈台灣當代行為藝術錄像展〉豆皮藝術空間高雄(錄像展)
2003:〈目擊當代〉嘉義鐵道倉庫(影像裝置)
2003:〈靈光流匯〉科技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TFAM)(影像投影裝置)
2002:〈埔頂計畫〉主題展淡水河郵局堤岸(影像環境裝置)
2002:〈尋找城市〉(二)豆皮藝術空間高雄(網路互動多媒體展)
2001:〈複式城市(POLIPOLIS)〉漢堡藝術館(Kunsthaus)德國(影像多媒體物件互動裝置)
主要經歷/教職(曾授課程)
201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創作專題:跨領域創作〉
2007(1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雕塑系碩士班〈創作專題:創作理論與實踐/空間裝置/複合媒材〉
2006-08: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創作專題:創作觀念性與藝術機制〉
2002-2004: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觀念性與創作意志〉
2001-05:亞洲大學(原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資訊與設計系〈視覺與造型語言基礎與進階/設計素描/設計繪畫〉、資訊傳播學系〈影像操作分析/影像應用〉、多媒體設計研究所〈多媒體創作與表現專題〉
2000: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複合媒材〉
1998: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教室講座)〈視覺與造型語言解析〉
1993-94: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美勞系〈繪畫基礎〉
1992-93: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系〈複合媒體/(畢業)創作製作〉
1992—: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跨域研究所/美術創作碩士班/博士班〈人體(動態)素描/觀念性藝術表現與空間裝置/觀念性與創作機制〉〈綜合媒材(繪畫研習)/畢業製作/新媒體與當代藝術/影像創作研習〉
1991-99:財團法人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藝術系暨未來領袖學院講座
1991-93:私立實踐設計管理學院空間設計系〈美學/空間與繪畫元素〉
策展/關注於『總體環境轉換與跨領域策展』領域
2017-20:〈合力組裝米克斯〉台北當代藝術館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觀音區白千層林道區周邊埤塘)策動成立『三芝美術館』
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新屋海岸、八德埤塘)
2015-16:新桃花源互動裝置藝術計劃環境藝術節(桃園市文化局、三芝文化基金會)
2015:北海現地藝術檔案—浮生藝術環境裝置淡水藝術工坊、得忌利士洋行、觀潮廣場、十八巷五號(新北市文化局、三芝文化基金會)
2011:宜蘭綠色博覽會(空間裝置)環境藝術節。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主辦(集智館執行)。
宜蘭武荖坑。
2010: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年度策展專案贊助計畫+(台南文賢油漆)︰微影像。
台南文賢油漆藝術空間主辦、執行。
台南主場(文賢油漆行)、台北(乒乓藝術空間)。
2008:「國際藝術學院創作營-台北甩尾(TaipeiDrift)」台北藝術大學/台北市文化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主辦。
教育部、台北市文化局補助。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高雄鋼雕藝術節」高雄市三民區中都窯廠(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集智館執行)。
2007:「台北-福岡」青年藝術家交流展福岡市立美術館
2005:亞太藝術論壇(協同策展)台北藝術大學;關渡花卉藝術節(協同策展)台北藝術大學/農委會
2001:五十分鐘裝置展金華街李診所
2000:華麗的死亡姿態觀念性藝術專題展國立藝術學院圖書館7F展覽館
1997:「南寮漁港環境(空間裝置)藝術」新竹市南寮漁港新竹市政府文化局主辦。
1996:幸福社區——總體戰略之歡笑與淚水新世代專題展陳愷璜+在地實驗。
1995:交互作用——環境空間裝置觀念性藝術專題展三芝廢棄倉庫
1994:「新事實」實驗展伊通公園畫廊主辦+陳愷璜。
1993:台灣當代藝術的不可名狀之境:流亡與放逐(環台專題展);台北阿普/台南高高/高雄阿普畫廊+陳愷璜聯合主辦。
1991:伊通國際郵遞藝術(ITInternationalMailArts)展(協同策展)伊通公園畫廊
藝術相關/
2019-: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領域創作研究所(創所)所長
2017-: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
2017-: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2016-17: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
2015-16:工信工程、加拿大商龐巴迪、英商莫特麥克唐納「捷運三鶯線」公共藝術案總顧問
2014: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特聘教授
2013-16:財團法人三芝文化基金會董事兼董事長
2013-16: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2006-:曾參與三十餘案環境與公共藝術案執行(徵選)小組委員
2006-10: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主任兼所長、造型研究所所長、藝術跨域研究所(創所)所長
200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務長
2000:CommuniversityE-learning網路科技公司/CEO
2000:Lab.TCHENOGRAMME『藝術與觀念實驗室』
1999:成立『學校』(THESCHOOL/L’ECOLE)(因故旋即關閉)
1998:Dreamer’smedia網路藝術顧問
1996:BaleineDesignStudio藝術總監
1995:在地實驗總編輯/藝術總監(網路電視台(etatwebtvsite))
現職/
藝術與觀念(藝術強度)實驗室(Lab.TCHENOGRAMME/NON-PROFIT)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跨域研究所(美術系/美術創作碩士班/博士班/藝跨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201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文學跨領域創作研究所所長(2019—)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2017—)
新北市、宜蘭縣文化局公共藝術審議會審議委員(2015—)
主要著作/[專書]
(1)1993:《當代藝術的不可名狀之境—流亡與放逐》(300pages)。
(僅原型版,未正式大量出版)
(2)1995:《關於’TCHENOGRAMME‘》[aproposduTCHENOGRAMME’](485pages)[在地實驗出版].
(3)2001:《關於流動的必然滲為恢宏》(Whatoftheflowingpermeatedintothemagnificent)(140pages)Lab.TCHENOGRAMME(限量〈100本〉電子輸出出版)
(4)2006:《疲憊與等待之屋》(200pages)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出版
(5)2011-19:《文化測量:噁爛的長條》。
(僅原型版,未正式大量出版)
近期論文、論述與專業相關活動/
歷年主要論述/
2020:藝術計畫:「合力組裝米克斯」
2011:〈分裂考掘「微影像」的微生產機制〉
2010:〈「微影像」︰影音微生產及其日常佈署〉
2010:〈以重複達致革命?從「莊普地下藝術展」談起〉
2009-10:〈社會弱想望平台︰藝術場域裡「無能者」的影像變體實踐〉
2009:〈在這樣遙遠地方的「主體」運動………〉
2008:〈當「藝術計畫」成為現實的趨動媒介〉
2008:〈藝術生態測度︰在當代文藝實境脈絡中的「高雄鋼雕藝術節」〉
2008:〈一國兩大:在misenscene與教育政體間的藝術評圖事件實錄〉
2005:〈什麼是台灣當代雕塑〉
2005:〈現在時間告終〉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著陳愷璜譯
1993:〈談時尚——衣服的哲學思考:蔽體〉芙蓉坊
1993:〈從物體開始的幾則狀況〉雄獅美術
1992:〈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
1992:〈論藝術的有機撞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2:〈台灣邊陲符號總體處境與義大利超前衛之對質與省思〉雄獅美術
1992:〈亞熱帶植物〉誠品藝文
作品影像與創作紀錄片/
2018:〈維持現狀〉FullHD(21min.35sec.)
2014:〈莫那是島:能持續斷頭的魯道〉FullHD(20min.)
2010-11:〈麻英金沖子〉FullHD(18min.45sec.)
2006:〈疲憊與等待之屋〉DVD
2005:〈樂透—可見與不可見之“親花園”(TFAM)〉
2002:〈只是摺子;馬偕上岸的N種思考〉(8Min.)
1999-01:〈複製島(紀錄影片)〉(2H.)
1999-01:〈複製島(動畫影片)〉(2min.8Sec.)
1999-01:〈複製島(作品影片)〉(5min.)
2001:〈你知道這城嗎?(2)〉(5H.)….(漢堡circle)
2000:〈你知道這城嗎?(1)〉(7H.)…….(台北circle)德意志在哪裡?
1998:〈週/海徑——月亮是太陽〉(45H.)
1998:〈風洞,我們的前面?〉(1H40min.)
1997:〈穿越北緯23度28分——發出自己的聲音,就有藝術!〉(45min.)
1992-93:〈關於藝術,我們還有什麼?〉(15min.)
×
楊凱麟
「以書寫來擴增與暴漲書寫的可能性,與或許,書寫的不可能性。
在一切都已經過度世故與一切都已被宣告死亡之後,嘗試使文學的活體重新降生。
」
楊凱麟
教授
專長/
當代法國哲學、美學與文學評論
著作/
哲學
《分裂分析福柯:越界、褶曲與布置》、《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分裂分析德勒茲:先驗經驗論與建構主義》
散文與小說
《祖父的六抽小櫃:與台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虛構集,哲學工作筆記》、《發光的老房間》
翻譯
《德勒茲論傅柯》、《消失的美學》、《德勒茲-存在的喧囂》
×
舞鶴
舞鶴
駐校作家(109學年度)
1951年生,台灣台南人。
著作/
著有《悲傷》、《思索阿邦.卡露斯》、《十七歲之海》、《餘生》、《鬼兒與阿妖》、《舞鶴淡水》、《亂迷》。
《餘生》有英、法文譯本。
×
楊佳嫻
「如果你能持續從寫作中感受到強烈的美和嚮往,那種感受可以成為把你推向創作的力量。
」
楊佳嫻
駐校作家(109學年度)
專長/
詩創作、散文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台灣當代文學研究
著作/
詩集
《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
散文集
《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
×
胡淑雯
「文學無法輕率同意任何一種主義的昂揚。
主義的昂揚癱瘓的時刻,才是文學感興趣的,也是文學值得去觀看的時刻。
」
胡淑雯
駐校作家(109學年度)
專長/
小說創作散文創作
著作/
著有短篇小說《哀豔是童年》、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主編並合著《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錄白色恐怖政治犯的遺書與家書。
近兩年出版短篇小說實驗集《字母會》,與駱以軍,童偉格,陳雪,顏忠賢,黃崇凱合作,共出版A到Z共26冊。
榮譽/
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巫永福小說獎。
×
張娟芬
「寫不出來的時候,吃好睡飽,行正走穩。
這就是最高境界。
」
張娟芬
駐校作家(108學年度)
專長/
散文創作、論述、報導寫作
著作/
《十三姨KTV殺人事件》、《殺戮的艱難》、《走進泥巴國》、《無彩青春》、《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等書。
文學榮譽/
2010年:《殺戮的艱難》獲選為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破報年度十大好書、金鼎獎年度好書入圍、桃園縣政府年度好書。
2009年:《死亡故事》寫作計畫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獎助。
2007年:《走進泥巴國》獲選為中國時報每週好書,並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獎助。
2004年:《無彩青春》獲選為中國時報十大好書、文建會台灣文學獎,並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獎助。
2001年:《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獲選為中國時報網路票選十大好書,並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獎助。
學術榮譽/
2017年:博士論文JusitceInc.:the‘how’and‘why’ofthedeathsentencesinTaiwan2006-2015獲得特優(summacumlaude)。
×
鴻鴻
「文學雖為當下的事件而寫,卻不見得只為單一事件所用;詩歌亦如是,因為記錄了特定時空之中交會的能量,才具有不斷被閱讀的價值。
」
鴻鴻
駐校作家(108學年度)
專長/
詩創作、散文創作、小說創作、劇本創作、策展人
著作/
詩集
《仁愛路犁田》《暴民之歌》《樂天島》等
散文集
《第14屆南瀛文學傑出獎:夢遊的門-鴻鴻作品選》、《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曬T恤》等
小說集
《一尾寫小說的魚》、《尤西里斯生命之旅》(電影小說)、《灰掐》(與香港漫畫家智海合著)
主編/
《衛生紙詩刊》
電影劇本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楊德昌、楊順清、賴銘堂合著,獲第28屆金馬獎原著劇本獎)、《白米炸彈客》(與金篤蘭合著,改編自社會運動人士楊儒門真人事蹟)
榮譽/
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2008年度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文學傑出獎、第36屆吳三連文藝獎文學類得獎人。
×
張亦絢
「書寫痛苦不是自我沉溺,而是藝術責任。
」
張亦絢
駐校作家(108學年度)
專長/
小說創作、散文創作、論述、電影分析
著作/
《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看電影的慾望》、《小道消息》等多種
榮譽/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我們沿河冒險》獲國片優良劇本佳作
曾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
×
林婉瑜
「在精巧的尋思設計下,我想還是有詩,是既具深度又有強大感染力的,那是當思想抵達一種深切且迷人的情境時。
我經常從現實出走,尋找這樣的情境。
」
林婉瑜
駐校作家(108學年度)
專長/
詩創作歌詞創作
著作/
曾出版詩集《那些閃電指向你》、《愛的24則運算》、《剛剛發生的事》、《可能的花蜜》;文集《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寶云合編)。
榮譽/
第十一屆臺北文學年金、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2014臺灣詩選》年度詩獎等。
×
王盈勛
「我們沒有選擇。
忽略了權力結構,不進行社會改革,多元文化的期待很假掰。
而媒體,是能改變現況的力量。
」
王盈勛
教授
專長/
評論寫作、深度報導寫作
著作/
《我反對多元文化,有時候》、《理所不當然》、《何不斗膽一下》、《世界是斜的》等書
×
林正盛
「簡單,才能走一條漫長的路⋯⋯。
我知道那是條很漫長的路,走了好多年才成為電影導演。
」
林正盛
兼任教師
專長/
電影創作、劇本寫作
文字著作/
《未來,一直來一直來》、《魯賓遜漂流記》、《青春正盛》、《一閃一閃亮晶晶》、《轉彎的人生更美麗》等
榮譽/
《放浪》與《愛你愛我》獲選為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後者獲最佳導演銀熊獎。
《月光下,我記得》獲得第41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亞太影展最佳編劇。
《天馬茶房》與《魯賓遜漂流記》獲選入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春花夢露》獲坎城影展天主教評審團特別獎(人文精神)、東京影展青年導演銀櫻花獎。
《美麗在唱歌》坎城影展法國媒體評審團金棕櫚樹獎,東京影展最佳女主角(劉若英、曾靜同獲)。
書籍《未來,一直來一直來》獲2002年最佳文學出版金鼎獎。
×
林于竝
林于竝
副教授
專長/
劇本分析、戲劇批評、經典選讀、日本劇場
經歷/
早期曾加入「蘭陵劇坊」以及「筆記劇團」,曾任中時晚報記者,1991年赴日留學,專攻日本戰後劇場運動史。
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現代劇場,藝術評論以及劇場空間文化論。
曾擔任第八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決審團主席(2009年),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決審評審(2013年),「日本導演競賽」評審,日本「亞洲導演藝術節」評審(2011~2015年),以及2011年度日本「東京國際藝術節(F/T)」駐地劇評家等。
×
伊格言
「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
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
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
」
伊格言
兼任教師
專長/
小說創作、詩創作
著作/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榮譽/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臺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AsianLiterary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O’ConnorInternationalShortStoryAward)、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亦獲選《聯合文學》雜誌「二十位四十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
×
何曉玫
「我覺得舞蹈對我來說就像修行,透過舞蹈我慢慢認識自己是誰、喜惡為何,這是一個修行的道,而我可以繼續一直走下去。
」
何曉玫
教授
專長/
舞蹈創作、肢體開發
舞作/
《極相林》、《默島新樂園》、《淨水》、《假裝》、《親愛的》……等作品
經歷/
MeimageDance藝術總監,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專任教授,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教材研發總顧問。
曾任臺北越界舞團團長、雲門舞集2排練指導,並多次受邀擔任雲門舞集客席編舞家,為雲門編作舞碼:《水‧鏡》、《紙天空》。
2010年創立何曉玫MeimageDance。
創團精神在標示未來性,反映舞蹈與視覺文化的特殊風格。
×
朱國珍
「從寫作者視角來看,小說中的神聖或世俗、好或壞、都只是裂縫的差距。
」
朱國珍
兼任教師
專長/
散文創作、小說創作、現代詩
著作/
《古正義的糖》、《慾望道場》、《半個媽媽半個女兒》、《離奇料理》、《中央社區》、《三天》、《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等書。
榮譽/
曾連續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散文首獎、創下史無前例跨文類雙首獎記錄。
2013「拍台北」電影劇本獎首獎,2013《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
×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首頁
專注於創作,而非論文畢業的研究所。跨領域師資雲集,名作家、藝術家一對一指導。 ... 課程包含:當代思想與文學、當代文學經驗、當代文學實踐、獨立研究…
- 2鏡文學|創作學院
為守護臺灣創作者的熱情,我們成立「鏡文學創作學院」,由鏡文學總編輯董成瑜號召影視文壇知名創作人及IP產業專家,開辦名家講堂、實力系列課程及作家工坊,傳承創作心 ...
- 3文學與創作專業學程 -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大一, 文學與創作導論, 鑑賞類: 散文鑑賞與習作/小說鑑賞與習作/現代詩鑑賞與習作 現代戲劇名著選讀 田調與報導: 鄉土誌與社區調查/電影與視覺文化/性別與書寫
- 4深耕文學創作課程- 首頁 - Facebook
《第五届深耕文学创作线上课程》详情 日期:2021年1月至7月,2月休息。每一班的上课日期错开,一个月内的四个星期六有不同的班。每班共6堂课,全课程总共有24堂课。
- 5臺師大國文系文創課程 - Google Sites
課程簡介. 一、 學程名稱:文學創作學分學程(The Program of Literature Creation ... 必修課程包括新詩、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文類之創作;選修課程包括兒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