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犯成立界限之探討 以中性幫助行為為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性幫助行為成立幫助犯之可罰性問題,很早就相繼在德國及日本引發熱烈之討論,惟此議題於我國真正受到重視是受到Kuro 與ezPeer 案之影響,兩案同為網路服務提供業者因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6/1123:0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劉佩玲研究生(外文):PEI-LINGLIU論文名稱:幫助犯成立界限之探討─以中性幫助行為為中心論文名稱(外文):CanvasstheBoundarythatEstablishedofAccessory─Focusingon“NeutralHelpingBehaviors”指導教授:甘添貴指導教授(外文):Tian-GueyGan口試委員:謝庭晃、王玉全口試日期:2016-01-04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世新大學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學門:法律學門學類:一般法律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6畢業學年度:104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240中文關鍵詞:幫助犯、中性幫助行為、因果關係、不作為幫助、過失幫助、客觀歸責理論、科技中立、假設因果關係、風險升高相關次數:
被引用:1點閱:871評分:下載:1書目收藏:0
中性幫助行為成立幫助犯之可罰性問題,很早就相繼在德國及日本引發熱烈之討論,惟此議題於我國真正受到重視是受到Kuro與ezPeer案之影響,兩案同為網路服務提供業者因提供交換檔案軟體P2P,被法院以共同正犯罪名起訴並論罪,其中ezPeer案承審法院更是直接於判決爭點提及科技中立,認為網路平台提供P2P軟體屬「中性幫助行為」,而展開是否構成刑法上幫助犯之討論,使得攸關中性幫助行為議題之探討蔓延開來。
其實不只是提供科技軟體之行為符合中性幫助行為之定義,社會上不乏諸如此類為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及基於商業交易目的所為之中性行為,因遭他人之不法利用而構成事實上之促進,依幫助犯之構成要件理論檢驗後幾乎皆會被以幫助犯論處,而存在同樣之可罰性問題。
本文發現我國實務中性幫助行為之案例不在少數,各種行為類型都有,只是實務未曾正視,觀察其中之行為人主觀上對於其所提供之援助行為遭他人之違法利用多沒有明確認識,縱有所預見亦不及於對他人特定行為之認識,且由其客觀行為來看,對正犯之犯罪實行無密切關連,多屬可有可無具高度可替代性之行為,對於正犯之犯罪結果無實質影響力,並不足謂間接造成法益之侵害,欠缺可罰性。
然法院多作出認定成立幫助犯之判決,無異是要求行為人必須為非可歸咎於己之行為負責?從刑罰保護法益之目的來看,如此之處罰顯然毫無意義,有可罰性之質疑,顯得幫助犯成立範圍過廣,甚至亦出現進一步將行為人主觀之故意擴張認為是出於自己犯罪之意思而為行為之分擔,以其主觀之推論影響對客觀行為認定之現象,導致處罰範圍無限擴張,恐太過苛責行為人,將造成人們行為時無不思前想後,阻礙了社會經濟及科技之發展。
經對我國相關實務判決之評析所歸納整理出之實務判決基準,足以發現造成幫助犯成立範圍過廣之主因,並非幫助犯構成要件本身,而是對於幫助犯主客觀構成要件之判斷不夠詳盡所致,即實務傾向將論罪關鍵放在對行為人主觀故意之認定,卻全然忽略對應至客觀事實佐以判斷幫助行為及因果關係,因而致使對於行為人主觀故意之推論得以毫無限度之恣意擴張,導致幫助犯定罪率大為提高,並延伸處罰範圍至共同正犯。
此問題之存在證明了學說試從各角度提出限制處罰基準,以限縮中性幫助行為之處罰範圍確有其必要性。
本文認為為解決中性幫助行為可罰性問題,必須適當劃分幫助犯之成立界限,而解決之道就是針對實務判決基準操作所示之問題對症下藥,故將問題對應至學說相關之討論,藉此分析判斷何種基準有助於解決中性幫助行為可罰性問題,並參考這些學說中有意義之重點,形成自己之見解,嘗試歸結出一套幫助犯構成要件判斷基準,依此基準判斷實務相關案例,以檢視自己所提之基準是否可行,期能助於解決幫助犯成立範圍過廣之問題。
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研究範圍與架構..........................................................................3第三節研究方法.....................................................................................4第二章幫助犯之結構....................................................................................5第一節正犯與共犯之基本概念..............................................................5第二節正犯與共犯之區分......................................................................6第三節幫助犯之概念...........................................................................10第一項幫助犯之定義及從屬性......................................................10第二項幫助犯之成立要件.............................................................11第三項幫助犯之因果關係.............................................................14第四項幫助犯之歸責原理.............................................................19第四節小結...........................................................................................21第三章以幫助犯理論檢視中性幫助行為.................................................23第一節中性幫助行為之概念................................................................23第一項中性幫助之行為人主觀犯意─多出於未必故意...............24第二項過失幫助之可能性.............................................................29第三項中性幫助行為成立不作為犯之可能性..............................31第四項小結.....................................................................................34第二節中性幫助行為之學說見解........................................................36第一項日本學說之介紹與分析......................................................36第二項大陸學說介紹與分析..........................................................55第三項我國之學說見解.................................................................69第四項小結.....................................................................................86第三節學說見解之重點整理................................................................87第一項幫助犯之成立要件必須精緻化..........................................87第二項對幫助犯成立要件之特殊要求..........................................88第三項小結.....................................................................................95第四章實務判決分析................................................................................97第一節業務行為類型.........................................................................97第一項廣告公司承攬印製刮刮樂彩券及文宣案...........................97第二項記者刊登廣告案...............................................................100第三項謝老師代言減肥豐胸產品案............................................102第二節日常事務類型.......................................................................103第一項開車接送案.......................................................................103第二項騎車載人至犯罪現場案....................................................107第三項幫忙訂房、轉交購買機票費用案....................................110第三節提供場所類型.......................................................................112第一項提供房屋被朋友用作販毒場所案....................................112第二項提供房屋被朋友用以製毒案............................................116第三項提供房屋給他人被用作六合彩簽賭站案.........................118第四節人頭類型...............................................................................119第一項被詐騙集團騙成為人頭帳戶案........................................119第二項帳戶遺失成為人頭帳戶案................................................121第三項朋友拿走手機SIM卡成為人頭門號案............................124第五節網路服務提供之類型............................................................125第一項提供Kuro平台案..............................................................125第二項提供ezPeer平台案...........................................................127第三項提供FOXY平台案...........................................................132第六節日本涉及網路服務提供類型著名之案件.............................134第一項提供FileRogue平台案.....................................................135第二項撰寫者提供WinnyP2P程式案..........................................137第七節立法上針對網路平台侵害著作權所作著作權法修正............141第一項誘引侵權規定之文義解釋................................................142第二項問題討論...........................................................................143第八節小結.........................................................................................144第五章幫助犯成立界限探討與實務案例回顧評析...............................147第一節實務判決基準整理與分析......................................................147第一項於主觀基準認定上存有之問題........................................147第二項於客觀基準認定上存有之問題........................................155第三項採因果關係促進說導致諸多對法益保護無意義之處罰..............157第四項產生之問題─影響立法者增訂著作權法誘引侵權規定..............158第二節藉實務判決基準導致之問題檢討各理論之妥適性.................................159第一項各說傾向將於幫助故意限縮於直接故意之情形.............159第二項加強對客觀幫助行為之判斷............................................161第三項於因果關係之判斷考量假設替代原因............................163第三節本文之見解.............................................................................166第四節實務案例回顧及評析..............................................................171第一項職業行為類型...................................................................171第二項日常事務類型...................................................................180第三項提供場所類型...................................................................186第四項人頭類型...........................................................................192第五項網路服務提供之類型........................................................199第六項日本網路服務提供類型....................................................208第五節小結.........................................................................................212第六章結論...............................................................................................215參考文獻.....................................................................................................223
一、中文文獻(以姓氏筆畫為序)(一)專書1.甘添貴、謝庭晃,捷徑刑法總論,瑞興圖書公司,2006年6月修訂2版。
2.余振華,刑法總論,三民書局,2011年。
3.周光權,刑法總論,中國民眾大學出版社,2007年。
4.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自版,2007年10月增訂10版。
5.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修訂5版。
6.林書楷,刑法總則,2010年。
7.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
8.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上),2005年10月。
9.柯耀程,變動中的刑法思想,自版,2001年增訂2版。
10.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版。
11.張麗卿,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第3版。
12.章忠信,線上音樂與影片之著作權問題,經濟智慧財產局出版,2009年1月。
13.陳子平,刑法總論,元照出版社,2008年10月增修2版。
14.陳子平,刑法總則(下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2月初版。
15.黃榮堅,刑罰的極限,元照出版社,1999年4月。
16.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修訂3版。
17.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修訂3版。
(二)期刊論文1.方鵬,論計程車載乘行為成立不作為犯和幫助犯的條件,刑事法判解,2013年第1期。
2.月旦法學教室編輯部,實務見解選輯─詐欺罪幫助犯之認定,月旦法學教室,109期,2011年11月。
3.甘添貴,正犯與共犯:第四講-過失共同正犯與過失共犯,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3年4月。
4.甘添貴,正犯與共犯的界限,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2003年9月。
5.甘添貴,共犯處罰的理論基礎,月旦法學教室第14期,2003年11月。
6.甘添貴,幫助犯之因果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3期,1995年7月。
7.林東茂,信賴原則的適用範疇與界限,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11期,1996年12月。
8.林錦村,過失幫助犯與過失犯之幫助犯,司法週刊,1190期,2004年。
9.柯耀程,人頭帳簿,月旦法學教室,36期,2005年10月。
10.洪兆承,中性行為與幫助犯,政治大學法學碩士論文,2009年。
11.徐偉群,提供人頭帳戶之詐欺罪責-兼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六年度上易字第二六四一號暨台北地方法院九十六年度易字第八十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68期,2009年5月。
12.張富鈞,論提供人頭帳戶之法理問題--以行為人主觀犯意為討論中心,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13.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28〜31條註釋,國科會1996年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號碼:NSC-85-2417-H-004-002-C4,1997年9月31日。
14.許玉秀,客觀的故意概念?-評德國的間接故意理論,主観與客觀之間,春風許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1997年。
15.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2000年11月。
16.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共犯論之硏究㈠,1992年。
17.陳子平,論正犯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48期,1993年9月。
18.黃惠婷,中性行為之幫助性質,台灣法學雜誌,第114期,2008年10月。
19.黃惠婷,共同正犯與幫助犯之區別,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7期,2000年12月。
20.黃惠婷,幫助犯之幫助行為-兼探討網路服務提供者之刑責,中原財經法學,第5卷,2000年7月。
21.黃惠婷,幫助行為與因果關係,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2期,2000年7月。
22.黃惠婷,幫助故意,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1期,2008年9月。
23.黃榮堅,幫助犯之不法與故意─評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7142號等判決,法令月刊,第62卷3期,2011年3月。
24.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内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
25.蔡聖偉,論幫助行為之因果關係,政大法學評論,第134期,2013年9月。
26.蔡蕙芳,P2P網站經營者之作為幫助犯責任與中性業務行為理論之適用,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1期,2006年8月。
27.蔡蕙芳,故意犯罪(一)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2期,2005年7月。
28.鄭善印,人頭帳戶刑責之研究,律師雜誌,第320期,2006年。
29.盧映潔,由危險槪念論網路服務提供者或網站管理人成立刑事責任之可能性,中正法學集刊,第6期,2002年。
30.蕭宏宜,P2P業者的刑事責任問題-ezPeer與Kuro案判決評折,法令月刊,第59期,2008年09月。
31.蕭宏宜,擇一故意與幫助故意,台灣法學雜誌,第166期,2010年12月。
二、網路資源及資料庫1.陳洪兵,中立的幫助行為論,2008年,北大法律網,網址:http://big5.chinalawinfo.com/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47221,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7月6日。
2.少年搭計程車轟射民宅案,華視新聞,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5%BF%83%E6%83%85%E4%B8%8D%E5%A5%BD-%E5%B%B0%91%E5%B9%B4%E6%90%AD%E8%A8%88%E7%A8%8B%E8%BB%8A%E8%BD%9F%E6%B091%E5%AE%857%E6%A7%8D-105800607.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2月28日。
3.男子搭計程車以衝鋒槍彈打車行案,TVBS新聞,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9%82%84%E9%8C%A2%E5%95%A6-%E8%8E%E5%82%B5-%E8%A192%E6%A7%8D%E5%BD%88%E6%89%93%E8%BB%8A%E8%A1%8C-053400879.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2月28日。
4.胖達人案小S全身而退,Yahoo新聞,網址:http://tw.news.yahoo.com/%e8%83%96%e9%81%94%e4%ba%ba%e6%a1%88-%e5%b0%8fs%e5%85%a8%e8%ba%ab%e8%80%8c%e9%80%80-165729663.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2月11日。
5.戴假髮代言史雲遜藝人沒事,蘋果日報新聞,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mobile/article/issueid/20120501/,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5月22日。
6.「世紀高」增高產品廣告不實業者判詐欺藝人小亮哥代言列共犯,自由時報電子網,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apr/28/today-so9.htm,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2月08日。
7.旅行業者受託代購套票,提供帳號收到匯款後,竟成詐騙幫助犯!台灣法律網,網址: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2169,&job_id=134255&article_category_id=2003&a,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5月1日。
8.公僕好騙?被詐騙排名公務員、教師居半,TVBS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28654,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4月30日。
9.NOW.in宣布關站!網友嘆:雲端已死!可以出殯,ETtoday新聞雲,網址: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06/29541.htm,最後瀏覽日期:2015年10月12日。
10.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11.WestlawJapan法學資料庫。
三、日文文獻1.最高裁平成21年(あ)第1900号決定,判例タイムズ,No.1366,2012年5月1日。
2.山中敬一,中立的行為による幇助の可罰性,関西大学法学論集56卷1號,2006年6月。
3.小島秀夫,幇助の不法と可罰性の限界一規範構造と故意内容をめぐって,明治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博士学位請求論文,2012年。
4.上野幸彦,日常行為と可罰的幇助,日本法学,第77巻,第1号,2011年7月。
5.西貝吉晃,中立的行為による幇助における現代的課題,東京大学法科大学院ローレビュー,第5卷,2010年。
6.島田聡一郎,広義の共犯の一般的成立要件─いわゆる『中立的行為による幇助』に関する近時の議論を手がかりとして─」立教法学57号,2001年。
7.豊田兼彦,客観的帰属論と共犯の処罰根拠論の関係,刑法雜誌50卷1号,2008年4月,2010年06月。
8.豊田兼彦,共犯の処罰根拠と客観的帰属─「中立的行為による幇助」と「必要的共犯」を素材として,刑法雜誌47卷3号,2008年4月。
9.豊田兼彦,狭義の共犯の成立要件について─「中立的行為による幇助」および「必要的共犯」の問題を素材として,立命館法学,310号,2006年6期。
10.濱田新,関与者によって提供される物の利用状況と幇助犯の成否,法学政治学論究,第96号,2013年3月。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論提供人頭帳戶之法理問題—以行為人主觀犯意為討論中心
2.
中性行為與幫助犯
3.
中性行為幫助犯司法實務案例研究
4.
侵權行為法上因果關係之研究-以我國實務案例為中心
5.
論刑事醫療過失之判斷基準
6.
共犯處罰根據之研究-以2005年刑法總則修正為核心
7.
食品事件的損害填補機制
8.
幫助犯的因果關係
1.
3.甘添貴,正犯與共犯:第四講-過失共同正犯與過失共犯,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3年4月。
2.
4.甘添貴,正犯與共犯的界限,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2003年9月。
3.
6.甘添貴,幫助犯之因果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3期,1995年7月。
4.
7.林東茂,信賴原則的適用範疇與界限,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11期,1996年12月。
5.
9.柯耀程,人頭帳簿,月旦法學教室,36期,2005年10月。
6.
17.陳子平,論正犯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48期,1993年9月。
7.
20.黃惠婷,幫助犯之幫助行為-兼探討網路服務提供者之刑責,中原財經法學,第5卷,2000年7月。
8.
23.黃榮堅,幫助犯之不法與故意─評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7142號等判決,法令月刊,第62卷3期,2011年3月。
9.
24.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内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
10.
25.蔡聖偉,論幫助行為之因果關係,政大法學評論,第134期,2013年9月。
11.
26.蔡蕙芳,P2P網站經營者之作為幫助犯責任與中性業務行為理論之適用,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1期,2006年8月。
12.
28.鄭善印,人頭帳戶刑責之研究,律師雜誌,第320期,2006年。
1.
中性行為與幫助犯
2.
網路使用行為之刑事責任-以幫助犯為中心
3.
從「中性行為」論幫助犯的成立要件-以幫助因果性與幫助故意為中心
4.
中性行為幫助犯司法實務案例研究
5.
幫助犯的因果關係
6.
幫助行為成立之研究─以行為類型論為核心
7.
抽象危險犯的研究-兼論遺棄罪的危險性質
8.
自刑法違法性之觀點論基本權之開展
9.
中性業務行為之刑責問題-以偵查中律師之訴訟行為為核心
10.
論詐欺罪之幫助犯-以人頭帳戶之法律適用為中心
11.
以幫助犯處罰提供人頭帳戶行為之研究
12.
國際刑事法院發展逮捕移交互助整合之研究
13.
誤想防衛與誤想防衛過當之研究
14.
精神障礙犯罪者處遇制度之研究
15.
共同正犯概念之重塑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刑法之犯罪行為類型-共犯-知識百科-三民輔考
刑法之犯罪行為類型-共犯1-教唆犯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2-幫助犯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
- 2刑法教學-「幫助犯」
幫助行為:對於被幫助者之故意不法行為予以物質或精神上之支持或協助,使其得以或易於實現犯罪構成要件,或使其犯罪行為造成更大的損害,皆是所稱的幫助 ...
- 3他卻拿我借給他的刀去殺人,我也成立犯罪嗎? - 玉鼎法律事務所
所謂「幫助犯」,指的是自己以幫助他人犯罪的意思而參與犯罪,而且沒有共同支配實現犯罪的意思,其所參與的又是犯罪構成要件以外的行為者。 要注意的是,若行為人所參與的 ...
- 4幫助犯之判斷標準及其在實務上之相關問題 - 司法院
壹幫助犯之定義及立法沿革. 何謂幫助犯?依刑法第30 條第1. 項前段規定:「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 為者,為幫助犯。」準此,幫助犯之. 成立要件有四:.
- 5幫助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幫助犯(英語:accessory (legal term))是指基於幫助他人犯罪的意圖,為他人犯罪行為或所欲達成的犯罪結果提供助力,以促使犯罪結果實現的一種犯罪型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