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邏輯,或者叫做理則(英文:logic),源自希臘文 λόγος,係種推理嘅抽象模型;希臘字λόγος最初嘅意思有詞語、思想、概念、論點、推理等等。

1902年嚴復譯《穆勒名學》 ... 邏輯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邏輯,或者叫做理則(英文:logic),源自希臘文λόγος,係種推理嘅抽象模型;希臘字λόγος最初嘅意思有詞語、思想、概念、論點、推理等等。

1902年嚴復譯《穆勒名學》時,意譯佢做「名學」,但咁又搭唔上名家或者名教嘅名學個「名」字嘅本意。

邏輯學研究「有效推論同證明嘅原則、標準」[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作為形式科學,邏輯透過對推論嘅形式系統同自然語言入面嘅論證等等,研究同命題同埋論證嘅結構。

邏輯嘅研究包括核心議題好似謬論、悖論,又有用或然率推論,又有因果論證嘅分析。

到而家辯論理論(英文:Argumentationtheory)都會用到。

[1] 傳統研究上,通常當邏輯做哲學嘅分支。

19世紀中期開始,大家開始喺數學同電腦科學方面研究邏輯。

作為形式科學,通過對推論嘅形式系統同自然語言論證呢兩樣嘢嘅研究,邏輯研究、分類語句同論證嘅結構。

所以邏輯嘅研究範圍可以好廣,由佢嘅核心主題例如對謬論同悖論嘅研究,到專門嘅推理分析例如或然率正確嘅推理同埋涉及因果關係嘅論證。

另外,邏輯、文法、修辭呢三樣嘢被稱為古典三學科。

由十九世紀中,大家開始當形式邏輯(又叫符號邏輯)做數學基礎研究。

1903年,懷海德(Whitehead)同羅素(BertrandRussell)出版《PrincipiaMathematica》,試圖用形式邏輯造起成部數學。

[2]不過,除咗一啲基本嘢,佢哋呢套嘅地位畀集合論取代咗,一般已經唔用。

當形式邏輯研究擴張,唔再侷限喺基礎嘅議題,之後嘅各個數學領域被統稱為數理邏輯。

發展到而家,形式邏輯係電腦科學嘅基礎。

目錄 1本質 1.1相容性、可靠性同完備性 1.2對立嘅邏輯概念 1.3演繹同歸納 2發展史 3邏輯架構 4註 5參考 6睇埋 7出面網頁 本質[編輯] 形式係邏輯嘅核心,但係喺「形式邏輯」入面對「形式」嘅使用成日都唔太明確,所以令到佢嘅描述變得好難明。

符號邏輯只係形式邏輯嘅其中一種,佢同形式邏輯嘅另一種類型——淨係處理定言命題(又叫做類稱命題、範疇命題等等)嘅三段論唔同。

非形式邏輯係研究自然語言論證嘅一門學科。

對於謬論嘅研究係非形式邏輯入面非常重要嘅一個部分。

柏拉圖嘅作品[3]就係非形式邏輯嘅一個重要例子。

形式邏輯係以純形式內容研究推論嘅一門學科,呢種內容係相當明確嘅。

(一個推論有純形式內容,若果佢可以被表示成一個完全抽象嘅規則,即係不同任何特定事物或者性質有關規則嘅一種特定嘅應用。

形式邏輯嘅規則由亞里斯多德最先寫成。

[4]喺好多邏輯嘅定義當中,邏輯推論同帶有純形式內容嘅推論都係講緊同一種概念。

但係咁不代表非形式邏輯嘅概念係空洞嘅,因為冇任何一種形式語言可以捕捉到自然語言語義之間所有嘅微細差別。

) 符號邏輯係捕獲咗邏輯推論嘅形式特徵,並且將佢抽象化做符號嘅研究。

[2][5]符號邏輯通常被分為兩個分支:語句邏輯同埋謂詞邏輯。

數理邏輯係將符號邏輯放到其他領域入面嘅延伸,特別係喺模型論、證明論、集合論同遞歸論當中嘅研究。

「形式邏輯」通常被人當做係符號邏輯嘅同義詞,而非形式邏輯就被理解成唔包含符號抽象化嘅任何一種邏輯推論;呢個是由「形式語言」同「形式理論」之中類推得出黎嘅用法。

但係廣義黎講,形式邏輯有好耐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之前,而符號邏輯相對比較新,淨係得一個世紀左右嘅歷史。

相容性、可靠性同完備性[編輯] 邏輯系統可以擁有嘅有效性質有: 相容性,指系統入面任何定理都不會同其他定理互相矛盾。

可靠性,指系統嘅證明規則永遠不會允許一個有正確前提嘅錯誤推論。

若果一個系統可靠,而且佢嘅公理都正確,咁佢嘅定理亦都可以保證會係正確嘅。

完備性,指系統入面唔存在一個冇辦法喺系統之中被證明嘅正確命題。

絕對唔存在一個同時滿足上面三個性質嘅系統。

其中,庫爾特·哥德爾證明咗冇一個有用嘅算術系統可以同時滿足相容性和完備性;詳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5] 對立嘅邏輯概念[編輯] 邏輯產生於對辯論正確性嘅關注。

邏輯作為辯論嘅研究入面嘅概念喺在歷史上係好基本嘅課題,而且呢樣嘢亦都係唔同邏輯傳統嘅創立者例如柏拉圖同亞里士多德設想邏輯嘅方法。

現代嘅邏輯學家經常會希望確保對邏輯嘅研究侷限喺由適度一般化咗嘅推論入面所產生出黎嘅論證;所以例如《斯坦福哲學百科》入面會叫邏輯做「無論如何,都無辦法涵蓋住整個有效嘅推理,係理性理論嘅工作。

更加明確咁講,邏輯處理一種推論,佢嘅有效性可以追溯至包含住推論表述嘅形式特徵,佢可以係語言嘅,心理嘅,或其他嘅表述。

」(Hofweber2004). 相對地,伊曼努爾·康德引入咗另外一種概念黎到解釋咩係邏輯。

佢主張邏輯應該被設想做判斷嘅科學,這種諗法被戈特洛布·弗雷格接納,寫入佢嘅邏輯同哲學著作之中。

其中,思維(德語:Gedanke)呢個詞取代咗康德嘅判斷(德語:Urteil)。

喺此種觀點之下,有效嘅邏輯推論係遵循住判斷或者思維嘅結構特徵。

演繹同歸納[編輯] 演繹推理關注由特定嘅前提下可以得出啲咩。

而歸納推理(從觀察之中導出可靠廣義化嘅過程)有時亦都包含咗對邏輯嘅研究之中。

相對應地,必須要區分出演繹有效性同歸納有效性。

一個推論係演繹有效嘅若且唯若唔可能存在所有前提都真但係結論係假嘅狀況。

演繹有效性嘅概念可以用語義學當中已經明確理解嘅概念喺形式邏輯嘅系統入面被嚴格咁陳述。

另一方面,歸納有效性要求必須定義對某一觀察集合嘅「可靠廣義化」。

呢個定義可以用各種唔同嘅方式黎到完成,有啲方式會比其他方式更少形式化;有啲定義亦都會用到機率嘅數學模型。

大部份對邏輯嘅探討都淨係會處理演繹邏輯。

發展史[編輯] 內文:邏輯史 雖然好多文化都採用推理嘅複雜系統,但係作為將推理方法明確分析嘅邏輯學最初就淨係喺三個地方得到持續發展:前6世紀嘅印度,前5世紀嘅中國同埋前4世紀至到前1世紀之間嘅希臘。

現代邏輯嘅形式複雜處理明顥流傳自希臘嘅傳統,但係有人提出布爾邏輯嘅先驅可能識印度邏輯(Ganeri2001)。

希腊傳統本身黎自亞里士多德邏輯嘅傳播、伊斯蘭哲學家同中世纪邏輯學家對佢嘅評論。

歐洲以外嘅傳統冇存活到現代時期:喺中國,對邏輯嘅學術研究傳統喺韓非嘅法家哲學後被秦朝壓制。

喺伊斯蘭世界,阿修阿里學派嘅崛起壓制邏輯嘅原始工作。

但係喺印度,經院學派正理派嘅創新持續到18世紀早期。

佢冇存活到殖民地時期。

喺20世紀,西方哲學家例如StanislawSchayer同KlausGlashoff探究咗印度傳統邏輯學嘅一部分。

中世紀時期,喺亞里士多德嘅想法顯示同信仰大量兼容之後,佢嘅邏輯被人更加強調。

喺中世紀嘅後期,邏輯變咗哲學家嘅一個主要焦點,佢地想從事哲學論證嘅重要邏輯分析。

邏輯架構[編輯] 註[編輯] ↑J.RobertCoxandCharlesArthurWillard,eds.AdvancesinArgumentationTheoryandResearch,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83ISBN0-8093-1050-3,ISBN-13978-0809310500 ↑2.02.1AlfredNorthWhiteheadandBertrandRussell,PrincipiaMathematicalto*56,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7,ISBN0-521-62606-4 ↑Plato,ThePortablePlato,editedbyScottBuchanan,Penguin,1976,ISBN0-14-015040-4 ↑Aristotle,TheBasicWorks,RichardMckeon,editor,ModernLibrary,2001,ISBN0-375-75799-6,seeespecially,PosteriorAnalytics. ↑5.05.1Foramoremoderntreatment,seeA.G.Hamilton,LogicforMathematicians,Cambridge,1980,ISBN0-521-29291-3 參考[編輯] G.BirkhoffandJ.vonNeumann,1936.'TheLogicofQuantumMechanics'.AnnalsofMathematics,37:823-843. D.Finkelstein,1969.'Matter,SpaceandLogic'.InR.S.CohenandM.W.Wartofsky,(eds.),ProceedingsoftheBostonColloquiumforthePhilosophyofScience,Boston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vol13.ISBN90-277-0377-9. D.M.GabbayandF.Guenthner(eds.)2001-2005.Handbookofphilosophicallogic(2nded.).13volumes.Dordrecht,Kluwer. D.HilbertandW.Ackermann,1928.GrundzügedertheoretischenLogik(PrinciplesofTheoreticalLogic).Springer-Verlag,ISBN0-8218-2024-9. W.Hodges,2001.Logic.Anintroductiontoelementarylogic.PenguinBooks. T.Hofweber,2004.LogicandOntology.In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 R.I.G.Hughes(editor),1993.APhilosophicalCompaniontoFirst-OrderLogic.Hackett. W.KnealeandM.Kneale,1962/1988.TheDevelopmentofLogic.OxfordUniversityPress,ISBN0-19-824773-7. G.Priest,2004.Dialetheism.In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 H.Putnam,1969.IsLogicEmpirical?.Boston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volV. B.Smith,1989.'LogicandtheSachverhalt',TheMonist,72(1):52-69. 睇埋[編輯] 邏輯課題一覽 出面網頁[編輯] 陳力恒主編:〈基本語言與邏輯詞匯英中對照表〉 Template:Philosophynavigation 睇傾改哲學邏輯可以睇埋批判思考哲學分析定義·歧義·含糊·公信力·啦更·係-應該問題·理性邏輯邏輯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溯因推理·矛盾(悖論)論證前件·結論·證據·謬論因果關係·統計相關·相關唔蘊含因果知識論知識·常識·概念·信念·事實·意見·懷疑論解釋解釋力·奧坎剃刀·可否證性拉雜相關哲學(西方哲學)·修辭學·實用主義·認知(思維) 睇傾改科學各領域科學哲學·科學教育·科學文獻·科學史形式科學 邏輯 數學(應用數學·統計學) 理論電腦科學 系統科學 自然科學 物理科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天文學) 生命科學(生物學) 認知科學 語言學 神經科學 心理學 人工智能 社會科學 地理學 考古學 社會學 人類學 經濟學 資訊科學 政治學 應用科學 計量學 農學同農業科學 工程學 醫學 運動科學 法證科學 電腦科學 拉雜相關 精密科學 硬同軟科學 跨學科 假科學 科技同科幻 科學論 開放科學 睇埋 知識論(經驗主義) 商學 人文學 學術同學術出版 由「https://zh-yue.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邏輯&oldid=1610706」收 屬於1類:邏輯屬於2隱類:用緊ISBN魔術鏈嘅版有英文嘅文章 導覽選單 個人架生 未簽到同呢個互聯網地址嘅匿名人傾偈貢獻開戶口簽到 空間名 文章討論 粵語 expanded collapsed 外觀 閱改睇返紀錄 多啲 expanded collapsed 查嘢 導覽 頭版目錄正嘢時人時事是但一版關於維基百科聯絡處捐畀維基百科 交流 說明書城市論壇社區大堂最近修改 架撐 有乜連過嚟連結頁嘅更改上載檔案專門版固定連結此版明細引用呢篇文維基數據項 打印/匯出 下載PDF印得嘅版本 第啲維基項目 維基同享 第啲話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НохчийнکوردیCorsuQırımtatarca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eilge贛語KriyòlgwiyannenGalego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TaqbaylitKabɩyɛGĩkũyũҚазақшаភាសាខ្មែរ한국어Kurdî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LinguaFrancaNovaLadin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OccitanਪੰਜਾਬੀNorfuk/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Саха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okPisin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Тывадыл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epsänkel’TiếngViệtWalonWinaray吴语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中文文言Bân-lâm-gú 改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