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歷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清代歷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 清朝自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統治台灣,至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與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清代 ...
清代歷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清朝自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統治台灣,至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與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清代臺灣府臺灣縣共計有一百二十六任知縣。
1、沈朝聘 康熙二十三年由陞任四川茂州知州晉江知縣改任(1684),以憂去後陞任直隸霸州知州(1686)。
2、蔣相 康熙二十五年任(1686
延伸文章資訊
- 1知县_百度百科
知县,官名,别称县长、县台、县太爷等,明清官制正七品。唐代出现雏形,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代正式确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 ...
- 2知县的解释|知县的意思|汉典“知县”词语的解释
知县. 知县,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 ...
- 3清代歷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
清代歷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 清朝自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統治台灣,至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與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清代 ...
- 4古代的縣令、知縣和縣長有何區別? - 每日頭條
到了宋朝,縣長官稱知縣始成為定製,朝廷對那些戶口多、地理位置重要等縣由中央直接派官去管理,稱為「知縣」,而那些小縣的長官則由選人 ...
- 5知縣
知縣. 清代地方行政機關「縣」的最高長官。知縣之官制,始於唐朝之知縣事,為代理縣令之職;明朝以知縣為一縣之長官,清沿明制,正七品,其佐貳官有縣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