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9. 《攝大乘論》(真諦) 新編 - 菩薩藏佛教學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攝大乘論印度瑜伽行學派重要的著作,無著論師造,又稱攝論,為攝論宗的根本要典,為「十支論」中的「廣苞大義支」。

我國有三種譯本,一者後魏佛陀扇多譯, ... 佛法諮詢[email protected]法寶經書列表 091《攝大乘論真諦本》疏文斷句印度無著菩薩造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漢語佛典系列 10四月2019 點擊數:1727 Email 字數: 31495 贊助匯款: http://www.cittamatrin.com/index.php/project/sponsorship-remittance-account Readmoo讀墨: https://reurl.cc/52Xe7n GooglePlay圖書: https://reurl.cc/Zj8YyV Amazon: https://reurl.cc/l5n3N6 Pubu: https://reurl.cc/EZYOgg Kobo: https://shorturl.at/vFGP3 簡介: (書名)無著菩薩所造,有三譯:一為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

二為陳真諦譯,三卷。

三為唐玄奘譯,三卷。

前二謂之攝大乘論,後一謂之攝大乘論本。

法華玄義私記一末曰:「玄贊要集云:西方攝大乘經有七百卷,此方不來,有一品名攝大乘品,造攝大乘論解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攝大乘論  印度瑜伽行學派重要的著作,無著論師造,又稱攝論,為攝論宗的根本要典,為「十支論」中的「廣苞大義支」。

我國有三種譯本,一者後魏佛陀扇多譯,凡二卷,此譯本雖最早譯出,但由於他沒有譯出世親的《釋論》,所以影響不大。

二者陳代真諦譯,凡三卷,此即「攝論宗」所依的論典。

三者唐代玄奘譯,凡三卷。

西藏亦有譯本,凡四卷。

本書係解釋《大乘阿毘達磨經》的攝大乘品,以瑜伽行派的觀點,闡述大乘教義,以其內容賅攝大乘佛教之一切聖教法門要義,故稱《攝大乘論》。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攝大乘論(三卷 有慧愷序)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與《攝大乘論本》同。

分作十品。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epub格式電子書線上請書,您還可以到: Readmoo讀墨 GooglePlay圖書 樂天kobo   漢語佛典系列: 法寶經書列表   推薦閱讀: 略破中觀師刀不自割義 關於玄奘三藏於印度會破中觀宗的論據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問:漢語佛教古德並不懂梵文,彼等所說誤解中觀、唯識等義 問:藏語應成中觀勝於漢語唯識見。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瑜伽經》波顛闍利、自在黑、陳那、世親 破真常唯心論,阿賴耶識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關於近代學者舉《梵網經》偽經一點想法 一知半解者,最容易產生曲解 這不是苦,是什麼? 日本新年號:令和與《雜阿含經》 思辨的正信 五月二十四日,值得所有為了生命而思辨人生為何的人慶祝 執無為有體常住,能生一切,何異外道冥性等耶? 我與他者 正信應當去除奴性思想 《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如愚所分別,外境實皆無 〈有漏世間無不是苦〉 瑜伽燄口,又為施食 我見與心識 沒有教養,再怎麼修行也無用處。

如何觀察五心輪? 為什麼幫助別人反而被人害呢? 重返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 談談妄語 樹木植物等類能成佛嗎? 《唯識道次第略》 關於《梵網經》,唯識宗是否共許?以及無佛性與卜筮義。

略破中觀師刀不自割義 大乘學佛者之通病 於事者,一切世俗現象活動 更深沈的專注力 《唯識宗談如來藏義》 人類比動物可憐 現世之苦 散讀隨筆:羽溪了諦、印光法師文鈔、臺灣騰照大師 菩薩行 漢語不深刻,學佛也不會深刻 佛陀如何開示人要孝養父母? 無知 日本富山安居寺善無畏三藏 《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破邪空義 生是我,非不生 戒殺三品 善學忍辱 點評日本天台宗最澄《守護國界章》一二 形色谷響假觸應不是彼處? 智者不重複歷史,愚者重複歷史 群盲 問:玄奘三藏所翻《大般若經》並未說三性,顯見三性說非般若所說。

但依古釋,所據不同 雖為菩提心,亦是生滅事 清澤滿之是誰? 問:未證初地是否能伏貪欲? 日本奈良東大寺四聖、秋篠寺善珠隨記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問:何須學因明?是彼此辯論嗎? 虎頭山關公信仰隨記 文本原創與模仿 略述法相義Hackmd版 《法華》三問 不懂愛人,如何愛真理? 一問:中觀破相為宗,勝於唯識帶相為宗。

汝僧佉經中說鉢羅陀那不生如常,遍一切處亦處處去。

日本法相宗德一菩薩略 問:無情之法,佛授記嗎? 問:四智心品應當為常否? 第一義中諸業不生 如何學習一部經論? 慈恩宗高原明昱系 問:禪觀(禪修)之中,是否有諸邪相?若有,如何辨別? 異部宗輪論部派佛教心智圖 鑑真和上展 名言戲論 《天台教隨函目錄》(并序)疏文 同種相殘 淡泊明志,義學致遠 如何觀死相?   菩薩行系列: A007.《真如與阿賴耶識義》 A006.《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菩薩行系列W003《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27.《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A129.《略述法相義》新編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中觀根本論〈青目釋直譯〉試讀     唯識宗: A001.《瑜伽師地論》新編彌勒菩薩等造 A006.《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解譯 A045.《瑜伽師地論釋》新編 A125.《瑜伽師地論記》新編 170瑜伽師地論略纂疏文斷句 A021.《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新編 A022.《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新編 A023.《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新編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 A005.《成唯識論述記》新編 A004.《成唯識論》新編 A024.《大乘唯識論》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7.《唯識二十論》新編 A038.《唯識二十論述記》新編 A039.《唯識三十論頌》新編 A040.《唯識論》新編 A128.《唯識義林》略解 A130.《成唯識論述記序釋》新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四)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五)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六)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七)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八)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九)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四)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五)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六)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七)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八)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十九)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二十) 唯識對法(一) 唯識對法(二) 唯識對法(三) 唯識對法(四) 唯識對法(五) 唯識對法(六) 唯識對法(七) 唯識對法(八) 唯識對法(九) 唯識隨筆三十七篇 A129.《略述法相義》新編 A015.《三自性論》新編 A016.《三無性論》新編 A017.《大乘五蘊論》新編 A018.《大乘成業論》新編 A019.《大乘百法明門論》新編 A020.《大乘百法明門論疏》新編 A025.《大乘莊嚴經論》新編 A026.《大乘廣五蘊論》新編 A027.《中邊分別論》新編 A028.《六門教授習定論》新編 A029.《方便心論》新編 A030.《因明入正理論》新編 A031.《因明入正理論疏》新編 A032.《因明正理門論本》新編 A033.《如實論反質難品》新編 A034.《成唯識寶生論》新編 A035.《佛地經論》新編 A036.《取因假設論》新編 A042.《無相思塵論》新編 A043.《集量論略解》新編 A044.《業成就論》新編 A046.《解捲論》新編 A047.《轉識論》新編 A048.《攝大乘論》(佛陀扇多)新編 A049.《攝大乘論》(真諦)新編 A050.《攝大乘論本》新編 A051.《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陳天竺三藏真諦譯新編 A052.《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新編 A054.《辯中邊論》新編 A055.《辯中邊論述記》新編 A056.《顯揚聖教論》新編 A057.《顯識論》新編 A058.《觀所緣緣論》新編 A059.《觀所緣論釋》新編 A060.《觀總相論頌》新編 A062.《金剛般若經贊述》新編 A090.《大寶積經論》新編 A091.《無量壽經優波提舍》新編 A092.《彌勒菩薩所問經論》新編 A093.《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新編 A094.《涅槃論》新編 A095.《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新編 A096.《遺教經論》新編 A097.《⽂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新編 A098.《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新編 A099.《轉法輪經憂波提舍》新編 A100.《三具足經憂波提舍》新編 A101.《⼤乘四法經釋》新編 A126.《解深密經疏》疏文斷句 168妙法蓮華經玄贊疏文斷句 227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疏文斷句 229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疏文斷句 230入楞伽經疏文斷句 231大乘入楞伽經疏文斷句 232解深密經疏文斷句 233深密解脫經疏文斷句 234大乘密嚴經(地婆訶羅本)疏文斷句 235大乘密嚴經(不空本)疏文斷句 236注大乘入楞伽經疏文斷句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1《摩訶止觀》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2《法華經玄義》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3《妙法蓮華經文句》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4《觀音玄義》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5《觀音義疏》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6《金光明經文句》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7《金光明經玄義》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8《四念處》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09《法界次第初門》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0《方等三昧行法》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1《法華三昧懺儀》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2《六妙法門》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3《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4《禪門章》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5《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6《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7《普賢菩薩發願文》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8《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19《四教義》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0《觀心論》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2《三觀義》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3《觀心食法》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4《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5《維摩羅詰經文疏》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6《維摩經玄疏》新編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B027《五方便念佛門》新編 200天台八教大意疏文斷句 209天台四教集解疏文斷句 210天台四教儀備釋疏文斷句 197大乘止觀法門疏文斷句 202摩訶止觀義例疏文斷句 203摩訶止觀義例纂要疏文斷句 204摩訶止觀義例隨釋疏文斷句 205大乘止觀法門釋要疏文斷句     漢語中觀宗: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1.《中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2.《百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3.《十二門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4.《三論玄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5.《大乘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6.《二諦義》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7.《法華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8.《法華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09.《法華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0.《法華論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1.《金剛般若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2.《淨名玄論》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3.《維摩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4.《金光明經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5.《涅槃經遊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6.《觀無量壽經義疏》新編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J017.《無量壽經義疏》新編 A064.《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新編 A065.《中論》新編 【出版】《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 A067.《百論》新編 A069.《廣百論本》新編 A070.《大乘廣百論釋論》新編 A066.《十二門論》新編 226十二門論宗致義記疏文斷句 A074.《大乘中觀釋論》新編     相關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一)前言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二)〈總料簡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三)〈五心章〉、〈唯識義林〉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四)〈諸乘義林〉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五)〈諸藏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六)〈十二分章〉、〈斷障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序文(七)〈二諦義〉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編輯校對說明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提要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1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2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3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4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5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6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7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8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09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0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1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2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3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4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5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6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7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8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9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0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1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2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3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4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5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6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7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8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29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0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1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2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3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4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5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6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7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38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W003《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出版 《成佛正因》前言 《成佛正因》敘說 《成佛正因》真如不作正因,常法不作因緣義 《成佛正因》無始現行識不作正因義 《成佛正因》真如不生真如,復不自顯義 《成佛正因》五種性習種性義 《成佛正因》理事佛性義 《成佛正因》瓦石色法非佛性義 《成佛正因》執初際、本際義為外道見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真如法性體不能生諸相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理心非為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心義 《成佛正因》第八識體非諸法正因義 《成佛正因》第八藏識非佛正因,與無漏法相應而生無漏智義 《成佛正因》報身佛建立凝然常有四失義 《成佛正因》受用身非自性身義 《成佛正因》捨離煩惱、所知二障種者說為法身義 《成佛正因》能變第八識不是常住法義 《成佛正因》約所依真如性,故說為常義 《成佛正因》真如與第八識非名性種性,無漏種子殊勝義 《成佛正因》第八阿賴耶識體不得作為菩薩性種性義 《成佛正因》真如界非為性種性,無始法爾行性方名為佛性義 《成佛正因》理性佛性體性常住非展轉相續義 《成佛正因》真如若能生,即是無常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無種而能生,違多聖教義 《成佛正因》理心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執體空能生一切法,則同於無因論義 《成佛正因》真如能生無漏法,既違緣生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生因,生因是無常法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種子能生義 《成佛正因》真如作種子,有四過失義 《成佛正因》理性佛性與行性佛性義 《成佛正因》三種如來藏義 《成佛正因》據有種性而說應得因義 《成佛正因》了因、正因、生因辨義 《成佛正因》法身非本無今有、本有今無義 《成佛正因》五種性非本無今有辨義 《成佛正因》無行性人身中有行性佛性辨義 《成佛正因》事佛性,有即本有義 《成佛正因》無漏種不從有漏種生義 《成佛正因》有漏種不能熏習成無漏種義 《成佛正因》有漏熏習位,已有無漏心種子義 《成佛正因》真如及第八識非成佛正因,無漏種方為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 《成佛正因》不定性二乘成佛義 《成佛正因》一闡提與佛性論理性佛性義 《成佛正因》無性有情不成佛義與密意說一闡提無種子義           前一個 下一個 090《攝大乘論佛陀扇多本》疏文斷句印度無著菩薩所造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搜尋本站 主選單 請書   前往:GooglePlay圖書 Readmoo讀墨線上請書 kobo線上請書 阿毗達摩 佛教反同性戀嗎?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途中述懷 異生性略說 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

訂閱此RSS 最新出版 297《注三十頌》新編日本法相唯識宗解脫上人貞慶注 29七月2022 296《真言宗未決文‧未決答決‧德一未決答釋》對讀:日本法相唯識宗與真言密教的對談 17六月2022 294《般若燈論釋略註》印度清辯菩薩論釋台灣王穆提略註 28四月2022 292《掌珍量導》疏文斷句日本秀法師撰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22十一月2021 291《大乘法相研神章》疏文斷句日本護命撰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17十一月2021 推薦法寶書籍 065《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疏文斷句大唐慈恩寺窺基撰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045《瑜伽師地論》新編印度彌勒菩薩等造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046《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斷句大唐窺基法師著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085《集量論略解》疏文斷句印度陳那菩薩造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064《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疏文斷句印度安慧菩薩雜糅台灣王穆提疏文斷句 主選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