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心智理論能力的策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此提供幾項可以改善孩子心智理論能力的策略,做為大家參考。
實際例子的運用則列在"教學與分享"欄中。
(一)透過密集的互動與聊天.
三、提升心智理論能力的策略
在此提供幾項可以改善孩子心智理論能力的策略,做為大家參考。
實際例子的運用則列在"教學與分享"欄中。
(一)透過密集的互動與聊天
多給予時間陪伴孩子,跟孩子對話與互動是很重要的。
有研究指出(Hutchins,Bonazinga等,2008),主要照顧者如果一天能花上5個小時陪伴並跟孩子互動與聊天(不包含睡眠時間),孩子在心智理論測驗上的表現會比陪伴低於5小時的孩子來的好。
(二)透過增加日常生活經驗,從生活情境中隨機教學
增加孩子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更是提升孩子心智理論能力相當重要的要素。
生活經驗除了與家人相處,學校生活外,還可包括:獨立完成及與爸媽合作完成家務事、拜訪親友、到各地出遊、逛街、搭大眾交通工具、參與課外活動、志工活動、社區活動等等。
帶孩子走出去,體驗不同的生活,面對不同的人,可能產生新的狀況或是新的亮點,但無論過程如何,都是建立孩子心智理論能力最真實珍貴的教材。
(三)透過觀看有關人物互動的影片
可從日常生活中拍攝人物真實互動情境的影片,或者擷取適合的卡通或劇情片,或者上youtube網站尋找跟情緒動作有關的影片。
先前有個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屬於親子及孩子間互動的真實實境秀,卻也適合當作引導孩子心智解讀及社交技巧的教材,可以參考參考。
利用影片引導有幾項原則可以注意:
原則一:未免聲音干擾引發分心,可以先行關掉聲音,或將聲音降低,讓孩子可以專心看影像。
之後可再視情況打開聲音。
關掉聲音的另一功能是,避免孩子已先透過聲音的對話內容就知道角色的慾望意圖,而忽略了去看人物的表情肢體等。
原則二:在每個介入點予以暫停,提問後若孩子無法回應,再予以重播
在此提供以下影片來解說。
影片中男孩的表現,就有不少介入點來讓孩子觀察並提問。
提問參考內容:
(1)這地方是哪裡?(先確認孩子是否能透過觀察,知道這情境場所)
(2)這男孩在做什麼?(確認孩子的注意力)
(3)(影片5秒鐘處):
這男孩吃飯吃著,突然伸出了舌頭,為什麼?
他吐舌頭,跟他正在吃的飯有沒有關係?
還有他吐舌頭時,表情是開心好吃的嗎?
(4)(影片8秒鐘處):
這男孩在吹著飯。
這個動作代表什麼意思?
(5)(影片18秒鐘處):
這男孩現在邊吃飯邊搖身體,表示他現在的心情是如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
(6)(影片24秒鐘處):
這男孩的手在嘴巴前搧了幾下,代表什麼意思?他又伸出手,他伸出手想要做什麼?
(7)(影片34秒鐘處):
這男孩做這表情代表什麼?
(8)(影片51秒鐘處):
這男孩對著鏡頭伸出手掌的手勢。
猜看看,這個手勢代表什麼意思?他是想跟拍攝者說什麼?
(四)透過遊戲中的引導
遊戲,是孩子在人際互動中學習與人建立關係、解決問題、妥協合作、自我調控、建立人格等等最佳方式之一。
孩子透過遊戲,更能潛移默化地習得心智解讀能力。
學習了解互動夥伴或角色的意圖,慾望及情緒等。
以老鷹捉小雞的遊戲來說,家長可在這扮演遊戲過程中,詢問孩子這遊戲中每個角色的心情與想法。
例如:老鷹看到小雞,牠的心情是如何?母雞跟小雞看到老鷹來了,牠們心情又是如何?可能在想什麼?等等。
讓孩子在享受玩遊戲的樂趣時,也能清楚了解每個遊戲的內涵與裡中角色的立場。
像老鷹捉小雞是為動態的遊戲,然而,一些靜態的遊戲,諸如撲克牌,下棋(跳棋、象棋等)也均是很好的訓練心智解讀的媒介。
在玩樂中善加運用,適時介入,讓孩子在做中學,效果更佳。
(五)透過角色扮演(人物或玩偶)的示範
可以預先寫好腳本,然後跟孩子分配角色。
角色扮演的好處是讓孩子能夠暫時脫離自我,以站在所扮演的角色立場來考量演出。
對於孩子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狀況,如果孩子對扮演有所排斥,也可用玩偶替代來做角色扮演,讓孩子明瞭事件中周遭人的反應及應採取的合適言行。
(六)透過連環漫畫的自我覺察
視覺圖像對孩子而言多是有吸引力的,連環漫畫不僅能引起孩子動機,在事件角色中常也會畫出"思考泡泡"(亦即事件中他人內心的感覺及想法),讓孩子透過圖像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了解事件的過程中他人的感覺與想法,進而對自己的言行做一番覺察與省思,想出合宜的解決之道。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對自己發生過的事件是很敏感的,畫中的主角就用第三人替代,劇情也可採用不同但類似的事件來代替。
連環漫畫可以畫得簡易(人物如筷子人),也可以具體細節。
只要把事件的中心問題呈現出來即可。
以下為連環漫畫的範本之一:
上述圖畫中的空白泡泡即為思考泡泡。
留白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和孩子共同討論一個更合適的方式來應對此一狀況。
思考泡泡也呈現了互動對方的內心感覺,讓孩子可以透過圖像了解對方沒有說出口的話。
(七)透過繪本的情境脈絡的理解
繪本故事也是讓孩子了解他人心智狀態的媒介,一樣也可透過繪本角色的情節來讓孩子做對照與省思。
繪本對有些孩子吸引力很大,適時以此介入,會有不錯的效果。
以下就繪本故事內容來說明之:(擷取自心智解讀圖畫故事:"阿旺家的寶貝")
故事內容中,主角阿力未等他人先下車就急著上捷運以及直指別人身材缺點的問題,是孩子在公共場所或與人互動時可能會碰到的問題。
透過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可讓孩子思考對方的感受及覺察故事主角內心的狀態,並與自己是否曾發生的類似事件做一對照來予以省思改進。
(八)透過社會性故事的思考與覺察
社會性故事是由美國的CarolGray老師所發展出來的,是一種引導ASD兒童學習社會行為的方法,重視學生對社會行為及交際通則的了解。
社會性故事也可做對他人及自我情緒的覺察。
例如:
標題:有些禮物會令人失望(擷取自社會性技巧訓練手冊/CarolGray著)
內容:大多數的情況裡,禮物是個美好的驚喜。
偶爾也可能會出現令人失望的禮物。
當人們互相贈送禮物時,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會出現的。
有時候,失望是種出乎意料的悲傷感。
當一個人很高興地期望美好的東西出現,但卻沒有出現的時候,那個人會有點傷心,也可能很驚訝自己會有這樣的感受。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失望是快速降臨且沒有預警的悲傷感。
...........
安琪拉希望在她生日的時候,可以收到芭比娃娃。
她打開祖母送的禮物時,發現是襪子。
安琪拉看到襪子時,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她希望裡面是芭比娃娃。
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收到某件禮物時感到失望,所以爸爸、媽媽會教小孩怎麼面對令人失望的禮物。
這樣孩子會學習當收到令他們失望的禮物時,他們該怎麼想,如何說和做什麼。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心智解讀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學生社會溝通技巧之應用 - 教育部
高階心智理論能力包含次級錯誤信念. 的理解、區辨謊話與笑話,以及辦認失禮. 情境。次級錯誤信念是指個體能站在旁觀. 者(第三者)的角度去考量他人之間的想.
- 2心智理論教學提昇自閉症幼兒社會技巧成效之研究
本研究目的便在瞭解自閉症幼兒接受心智理. 論教學後社交技巧增進的情形。 貳、文獻探討. 一、典型發展幼兒的心智理論能力. 心智理論是指瞭解 ...
- 3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高階心智理論教學之成效研究以一名 ... - ntcuir
四、曾接受過基礎階段心智解讀教學且目前仍具備該項能力者。 貳、高階心智理論能力. 所謂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能力是指:理解自我與他人的心理狀態, ...
- 4利用心智理論課程提升自閉症兒童讀心能力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心智理論教學對於提升自閉症學生讀心能力、理解他人情緒感. 及社交人際互動上,都能獲得正面的成效。 四、結論. 自閉症兒童少有與他人視線直接接觸的 ...
- 5心智理論教學對增進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智解讀能力及改善負向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聽覺障礙學生接受九週的心智理論教學. 後,對增進其心智解讀能力及改善負向社交行為之成效,以兩名就讀於. 某國中普通班九年級心智解讀能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