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殷海光故居(上) - D2 兩岸徵文- 20171007 - 旺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又經過吳國楨事件之爭,救援雷震事件等等分歧,二人雖然都以自由主義為服膺,所主張之路線、道路重重,已經不太相同。
越到晚年,殷海光對胡適之的批評 ...
旺報
20171007・(之秋/北京清華大學學生)
尋訪殷海光故居(上)
大陸人看台灣
▲殷海光故居,藏身在台灣大學附近的小巷弄裡。
(作者提供)
2017年9月16日,是殷先生逝世48周年的日子。
殷海光生於民國八年,卒於民國五十八年,享年五十歲。
我對殷海光先生的了解,源自高中時期的一本書《雷震傳:民主在風雨中前行》,那時我讀書尚淺,所謂「三觀」,也未有框架。
這時讀到《雷震傳》,對我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在書中不僅了解到雷震,還讀到了晚年胡適,並且第一次了解到殷海光,這些名字就此埋下種子。
2013年前後,大陸掀起了所謂的「民國熱」浪潮,我也開始關注「南渡」知識分子的狀況,2015年9月從北京「南渡」到台灣訪學後,不僅在台大哲學系查閱各種資料,也親歷走訪故居、紀念館、甚至墓園,成為在台半年的樂趣之一。
在離開台大之前,我羅列了一份名單,在回大陸之前要去探訪的先生們,我圈定好路線,將其戲稱為「自由中國之旅」:先去南港的中研院,同適之先生道別;去政治大學人文社科圖書館的雷震紀念館;最後一站,圈定了溫州街的殷海光故居。
2016年1月的台北,幾乎一直在下雨。
台北冬季的雨雖然不大,但如絲如線,綿延數日,極少斷絕;雨中台北依舊繁忙,但多了幾分安謐,行人撐著各色雨傘,神色匆匆,也不多言語,整個台北的上空都籠著一層陰雲。
那一日出門時天氣雖然依舊陰沉,但還未見有雨,我一人輕裝打點,未帶任何雨具,便從台大乘班車去中研院「拜訪」胡適先生了。
從胡適公園出來,便尋路政治大學而去。
那日不巧,恰逢政大社科圖書館閉館,無緣「得見」雷震先生,悻悻而回。
在山上等車,雨兀地下了起來,吃了閉門羹又淋了一身雨,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於是轉了好幾趟公車,尋訪殷海光先生故居。
殷先生故居在台北市溫州街18巷16弄1之1號,門柱上掛著一塊木牌,上書「殷海光故居」幾個字。
推開藍色木門,進入故居內部,客廳、書房,都非常整潔。
電視播放著台大錄製的公開課,和紀錄片,書架上排列的是台大新版的《殷海光全集》,先生翻譯的海耶克《到奴隸之路》啟發了一代人,自然也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了解殷海光的人知道,殷海光的思想前後有較大轉折。
從學術脈絡而言,殷海光自邏輯學出身,是清華大學金岳霖先生的弟子,後來又在西南聯大完成了學業,但在學術上並未有太多創見;政治思想而言,殷先生早期堅持三民主義,為國民政府搖旗吶喊,後來轉向自由主義,1948年時任《中央日報》主筆的殷海光發表社論〈趕快收拾人心〉,引起蔣政府震怒,後到台灣以後主持《自由中國》,發表數篇政論,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啟蒙者、先行者、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談及殷海光與胡適,他們的關係前後是有波折的。
事實上,自1948年《中央日報》發表社論〈論胡適南來〉後,自由主義被殷海光視為是五四精神的接續,然而歷史沒有給殷海光機會。
南渡台灣後,殷海光在《自由中國》上繼續弘揚五四「民主」與「科學」之大旗,張揚「胡適精神」,認為只有「胡適精神」得以普及,五四才能延續香火,並進入到真正地國家制度層面的設計中去,進入到百姓群眾的思想改造中去。
但進入五十年代中後期,二人的分期逐漸顯現出來,在殷先生給張灝的信中,殷海光這樣說到:「我自封為apost-May-Fourthaian(五四後期人物)。
這種人,beingruggedlyindividualistic,不屬於任何團體任何團體也不要他。
……五四的兒子不能完全像五四的父親。
這種人,認為五四的父親太淺薄,無法認真討論問題,甚至被時代的浪潮沖退了色,被歲月磨掉了光彩。
而五四的父親則認為他是一個『欠穩健的時代叛徒』,有意無意的和他alienate起來」五十年代後期,殷海光認為如胡適者「淺顯激越」,已經難以適應今日徹底改造社會之需要,真正的自由者,需要對這個社會更多的「深切理性」,二人在《自由中國》上圍繞「容忍與自由」的論戰,逐漸使得這對「五四父子」漸行漸遠。
又經過吳國楨事件之爭,救援雷震事件等等分歧,二人雖然都以自由主義為服膺,所主張之路線、道路重重,已經不太相同。
越到晚年,殷海光對胡適之的批評就越多、越趨於激烈,認為胡適在倒退,成為了「鄉愿」,甚至說自己「超過胡適至少一百年」這樣的狂言,並對整個五四一代產生新的思考。
殷海光和胡適一生的交往,是殷海光精神足跡的一個縮影。
殷海光的早期,在寫下〈論胡適南來〉時,是對自由主義保持著某種嚮往的;到台灣以後,中國傳統文化還談不談?民主憲政還談不談?這些問題激發著殷海光不斷對時局作出回應,而自然也視胡適之為自由主義領袖,並希望胡適回到台灣後,大舉民主、自由旗幟;而進入五十年代後期,六十年代初期,殷海光與胡適的矛盾集中爆發,如何再談五四?真正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是怎樣的?一種基於自由主義理論的建構是怎樣的?這是晚年殷海光嘗試更加深入思考的問題。
可惜天妒英才,殷海光在正值創造力的年齡溘然長逝。
殷海光逝世不久,1971年,李敖被控「叛亂罪」第一次入獄;1973年,台大「哲學系事件」事發,成為「雷震案」、「殷海光事件」後,台灣又一政治恐怖事件,陳鼓應被迫害出走台灣二十餘年,台灣的民主運動落入低潮。
直到八十年代,這些先驅曾經所做的思想準備,如山洪爆發,為一代知識分子提供充足的理論基底,並真正從理論走向了政治實踐。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待續)
徵文啟事
延伸文章資訊
- 1【專欄】殷海光超過魯迅和胡適之處——紀念殷先生去世 ... - 民報
今天(9月16日)是殷海光先生去世50週年,今年12月是他誕生100週年。 ... 恐怖統治,胡適想爭取點民主,但被蔣介石一吆喝就縮回去,例如雷震事件。
- 2试析殷海光晚年的“五四”观——以《中国文化的展望》为中心
1960年,雷震案与《自由中国》事件发生,殷海光的人生道路发生重大的转折,从以撰写政论文章为主,转向以学术著译为主。6年之后,他的《中国文化的展望》 ...
- 3總統出席殷海光先生逝世40週年與「自由中國」發行人雷震先生 ...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出席殷海光先生逝世40週年與「自由中國」發行人雷震先生逝世30週年─「追求自由的公共空間:以《自由中國》為中心」學術研討會,並應邀致詞。
- 4當代新儒家的論敵:殷海光與《自由中國》|方格子vocus
殷海光晚年罹患胃癌,終於不堪身心雙重折磨,1969 年病逝,享年49 歲。 ... 中國民主黨要求公正選舉,實現真正的民主,事件觸碰國民黨當局的禁忌,三 ...
- 5殷海光評胡適:晚年只有四十分 - 人人焦點
有數之不盡的具體事例,足以說明晚年蔣經國爲了國政,真是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地步。1987年,國民黨軍方計劃於該年10月12號,在台灣新竹陸軍湖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