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 閱讀心得寫作比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相關書訊, 戰爭描寫是【三國演義】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三國的戰爭描寫既符合冷兵器時代大小戰爭的客觀規律,體現了以主帥的「謀略」得失成敗關鍵的原則,唯軍事工作者 ...
投稿編號:884
得獎種類:102學年第2學期 國中部 第一名
作者資料:國一02班45號 筆名21Y094B
指導老師
陳慧婷
書名
赤壁
作者
王擎天
出版社
全球華文
出版年
2008年
相關書訊
戰爭描寫是【三國演義】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三國的戰爭描寫既符合冷兵器時代大小戰爭的客觀規律,體現了以主帥的「謀略」得失成敗關鍵的原則,唯軍事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具有科學價值的材料,又不失優美的文采,刻劃了一系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人物藝術長廊。
古代描寫戰爭的作品有很多。
其中的首選之作就是『三國演義』。
它反映了東漢末期的歷史。
當時漢獻帝政權衰微,曹操、蜀漢、東吳三國鼎立,最後晉主司馬是崛起,篡魏、亡蜀、滅吳,結束三國離合紛爭的局面而歸附一統。
這段歷史時跨度將近一世紀,政治事件變幻莫測,戰爭場面驚心動魄,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故事展奇峰疊起,雲興霞蔚,充分顯示了我國古典小說不朽的藝術魅力。
內容摘要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p.32)
比海洋還壯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壯闊的事心胸。
有容乃大(p.101)
「人有旦夕禍福」,誰能保證不生病。
「天有不測風雲」,人又怎能料想的到呢!(p104)
天既生我周瑜,為何又生了孔明呢?(p.132)
我的觀點
我們可以說,整個赤壁之戰就是一場智慧的較量。
曹操素以奸詐聞名,他的聰明才智非常人所能比你;但在這場戰役中,東吳方面年輕的統帥周瑜卻似乎比他更聰明;而只居於幕後並沒有在前台指揮、卻能統觀全局、起到一種舉足輕重作用的諸葛亮,則又遠遠高出於曹操和周瑜之上,成了智慧的化身。
這次戰役也是典型以弱制強的例子。
劉備、孫權兩方就算聯合起來軍力也大不如曹操,但曹操有個致命的弱點在於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的問題。
因此雙方的鬥志就圍繞著這個基本問題而展開了。
聰明如曹操一開始就是發現了自己軍隊不習水戰的弱點,故大膽起用荊州降將蔡瑁和張允任水軍都督,加緊訓練水軍。
周瑜在前線視察中發現了曹軍的水寨深得標準水軍運籌之妙,大吃一驚,暸解情況後便決心設計要除掉蔡瑁和張允,以破壞曹操訓練水軍的計畫。
這就有了「反間計」的產生,使曹操在軍事上遭受重大損失。
對曹操來說,原本勝卷在握的戰況一下子又陷入了極不利己的局勢。
「反間計」是一次鬥智,一次謀略的較量,在這次較量中曹操輸了重要的一著。
火燒戰船,這是赤壁之戰中的中心策略,也是導致曹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為了火攻計的實施,又引出了苦肉計中的周瑜打黃蓋、龐統巧獻連環技等一連串鬥智、鬥勇,驚心動魄的情節。
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展現出曹操的機智,如一開始就發現並即時地解決軍隊不習水戰的問題,重是訓練水軍;但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他一系列的失誤,像是派庸碌無能的蔣幹,促成了對方反間計何和連環計實現等等。
除此之外,若將曹操和周瑜做個比較,可發現雙方不同的面貌。
龐統授連環計成功,曹操已經危在旦夕,可是卻沒有絲毫察覺,相反地還輕敵狂妄,盲目驕傲,這也是曹操由強轉弱,由主動轉入被動,並導致最後遭到慘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與此相反,周瑜勝卷在握,卻精細謹慎,毫不懈怠,一個盲目驕傲,粗心大意;一個行事謹慎,臨陣精細。
單是雙方精神狀態的對比,誰勝誰敗的結局就已經十分清楚了
討論議題
要是有一天你回到了這個時代,你會想要做什麼或是做一些改變
Copyright©MingdaoHighSchool
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議題四之議題討論
楊軒:雖然曹操在後人眼中是比較偏向壞人的,但我覺得當時天下三分,不論是劉備還是曹操抑或是孫權,三人並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只是之後的三國演義把曹操的形象全毀了,在 ...
- 2《三國演義》之文化現象舉隅與反思
歷年來,《三國演義》的研究多半侷限在文本的藝術形式及作者的考證上,對於《三國 ... 及《三國演義》中的女性人物等四個面向來討論,以期對此議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 3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101 學年度第1 學期班級讀書會閱讀心得 ...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敘述開國人物的雄豪,過人的行徑,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倍極. 細膩:如曹操是奸臣;孫策是英雄;趙雲是勇將;張飛是莽夫;周瑜以風流稱;關羽是 ...
- 4三國演義心得 - 學校名稱
一○相關書訊:. 三國演義是一本歷史小說,並不是簡單的說三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一定程度地描寫了其中人物的勾心鬥角,成功地塑造了一些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 5[議題討論]三國演義放入國文課本 - Li Yiting
這部世界聞名的作品寫入國文課本適合嗎? 我個人覺得不妥。 三國演義的內容中充斥的作者羅貫中個人的政治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不適合出現在教育界的,就像中華民國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