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蒙特梭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育理念 瑪麗亞·蒙特梭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MariaTeclaArtemisiaMontessori出生(1870-08-31)1870年8月31日意大利基亞拉瓦萊逝世1952年5月6日(1952歲-05-06)(81歲)荷蘭諾德韋克墓地荷蘭諾德韋克國籍 意大利王國教育程度羅馬智慧大學醫學學校職業醫生與教育家知名於建立蒙台梭利教育法信仰天主教兒女馬利歐·蒙特梭利 瑪麗亞·泰科拉·阿爾緹米希亞·蒙特梭利(義大利語:MariaTeclaArtemisia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博士,意大利醫生和教育家。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始創人。

目次 1生平 2教育理念 3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特徵 4著作 5參見 6參考資料 7外部連結 生平[編輯] 蒙特梭利成長於有教養的家庭。

她的父親亞歷山卓·蒙特梭利(AlessandroMontessori)在財政部工作,並管理國營菸草手工製造局。

母親芮妮爾.斯托帕尼(RenildeStoppani)是神學兼地質學教授安東尼奧·斯托帕尼[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ntonioStoppani)的姪女。

蒙特梭利結合神學和自然科學的理論,發展出她的宇宙教育理論。

早在學生時期,蒙特梭利即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因此就讀一所科技高中。

1890年蒙特梭利登記研讀醫學(這在意大利是在1875年才可能發生的事)。

在學業上,蒙特梭利特別專研胚胎學和進化論。

她的科學觀點原則為實證主義。

在最後兩學年中,她在羅馬一家心理專科醫院擔任助理。

蒙特梭利特別專注兒童醫學,並且在羅馬的大學兒童醫院的兒童心理部門擔任助理醫師,同時做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她重點針對那裡需要特別照顧的、精神上有障礙的兒童。

蒙特梭利被這些兒童沒有尊嚴、無人照顧的生活狀況深深觸動並致力補救。

因此她將讓·馬克·加斯帕爾·伊塔爾和愛德華·塞金(EdouardSeguin)逐漸被遺忘的、關於「心理學方法」的教科書翻譯成意大利文。

如同這兩位前輩,蒙特梭利相信如何對待「弱智」或「智障」不是醫學的問題而是教育的問題。

因此她要求設立針對這些被折磨兒童的特別學校。

1896年蒙特梭利完成精神病學有關「對抗的幻覺」的博士論文。

之後便開啟她最重要的研究歲月。

直到1907年蒙特梭利發展出人類生物學的理論,並且根據她的教育學和在兒童之家的實際實驗,奠定神經精神病學的基礎。

1898年蒙特梭利未婚生下兒子馬利歐。

她讓人照顧他並且去鄉下探望他。

之後馬利歐擔任蒙特梭利的秘書,直到她去世,或許他也是蒙特梭利所構想出成長理論的創造者之一。

直到馬利歐40歲時,蒙特梭利才告訴他是她的兒子。

1899年蒙特梭利獲得意大利教育部長圭多·巴切利(GuidoBacelli)授命,在羅馬舉行一系列關於精神障礙兒童的教育的演講。

得益於這門課程兩年後成立了以蒙特梭利為領導者的醫療衛生教育機構。

在這個時期蒙特梭利發展出針對語言課程和數學特別的教學法。

1901年蒙特梭利離開這個機構,並且開始人類學、心理學和教育哲學的課業。

1904年她在羅馬教育學機構講授人類學和教育學。

1907年1月6日蒙特梭利在羅馬勞工區聖勞倫佐(SanLorenzo)成立兒童之家,給那些來自社會上弱勢家庭的兒童。

這個時期她的一個重要經歷是對一個三歲小女孩的觀察。

這女孩完全沉浸在自己玩圓頂帽的世界,用最強烈的分散注意也不被影響。

蒙特梭利從對這個女孩的觀察,歸納出「注意力的兩極化」,其中的實驗性研究對她日後的研究貢獻很大。

從這個時期的經驗蒙特梭利發展出針對兒童教育的蒙特梭利教育法,至今幾乎所有的兒童都被此方法教過,並且在世界各地仍然很普遍。

雖然蒙特梭利的教學法在20世紀的30、40年代被很多醫院所遺棄,但在今日已被廣為熟知。

從1913年起在北美形成一股對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熱潮,之後這股熱潮再度消退,直到1960年南希·麥考密克·蘭布什[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ancyMcCormickRambusch)成立美國蒙特梭利學會才再度復甦。

第二次大戰前,雖然蒙特梭利在意大利的實驗學校曾接受墨索里尼政權下的意大利政府資助。

但當蒙特梭利看到自己的學校兒童也和青少年一樣接受統一的法西斯制服時,她覺悟到與這樣的政權結合是錯誤的,蒙特梭利不願與貝尼托·墨索里尼妥協,把孩子如同士兵一樣地訓練,這有違她的原則,乃逃往西班牙居住,直到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她又移居荷蘭。

在1939年,印度的神智協會(TheosophicalSociety)邀請蒙特梭利訪問印度。

她接受邀請,並與唯一的兒子馬利歐‧蒙特梭利先生抵達印度,這預告她與印度開始新的關係,她並在馬德拉斯(今名:金奈Chennai)的阿德雅爾區Adyar建造居所。

戰爭迫使她停留在印度,在馬利歐的協助下,主導了16個梯次被稱為印度蒙特梭利訓練課程,這些課程為印度的蒙特梭利活動奠立堅固的基礎。

在那裡,她並發展出宇宙教育的原則和地球兒童計畫。

蒙特梭利在荷蘭諾德韋克的墓 過世前蒙特梭利在荷蘭阿姆斯特丹Koninginneweg161號度過最後的歲月,該處現在成為蒙特梭利紀念館和國際蒙特梭利協會總部(AMI),今日她仍被奉為蒙特梭利國際協會的主席。

1952年5月6日她在拜訪朋友時在荷蘭友人所居住的海濱諾德韋克(NoordwijkaanZee)逝世,正如她的遺言「人生旅行的終點就是她的安眠處」,蒙特梭利被安葬在荷蘭諾德韋克(Noordwijk)的天主教墓地,她的墓誌銘以意大利語刻著『我祈禱我心愛的孩子們,所有人都能與我共同建造人類世界的和平。

(IOPREGOICARIBAMBINI,CHEPOSSONOTUTTODIUNIRSIAMEPERLACOSTRUZIONEDELLAPACENEGLIUOMINIENELMONDO)』。

在1952年蒙特梭利死後,馬利歐‧蒙特梭利繼續領導學會,直到1982年他去世。

教育理念[編輯] 兒童之家的教育理念: 兒童獨立性的尊重:只有獨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

兒童的好動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橫加干涉或禁止,師長千萬別「指揮」或「命令」孩子,要讓他自己指揮自己,自己聽從自己的命令。

尊重兒童的獨立性,兒童就能自然的活動他的筋骨,健康的身體隨之而至。

肅靜與活動:尊重兒童的獨立性,並非讓他為所欲為,且不可讓孩子以為安靜、順從、聽話、被動就是好事;而活動或工作就是壞事。

蒙特梭利的教學法強調兒童主動探索,並著力於設計啟發性的教學情境和教具,讓兒童藉由具體操作來學習,不只是聽講。

精神勝於方法:蒙氏希望她的學生不要「主動」的想去「教」孩子,應該做個「旁觀者」來注視孩子的一切行為。

唯一必須人為的就是設計或製作許多教具,甚至鼓勵孩子盡情的遊玩及操弄,就是對兒童最大的尊重。

因為蒙特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師,就是兒童本身。

個人自由先於社會紀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

傳統教育強調「群性」,而蒙氏注重「個性」。

蒙特梭利在1932年向英國的蒙特梭利學會發表的文章當中強烈痛責孩童受束於大人,比奴隸及工人都不如。

蒙氏畢生心血強調:「解放兒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兒童個人自由,應列為優先考慮。

」 童年期的秩序感:蒙特梭利發現兒童的行為特徵之一,就是秩序感。

一般人都認為孩子的房間或遊樂場一定亂七八糟,把玩具或紙屑丟的滿地都是,大人也因此相當頭疼,並認為這是孩子的嚴重教育問題,想辦法要及早培養孩子整齊清潔的習慣。

然而蒙氏相信,小孩之所以無法將屋內安排得井然有序,始作俑者是大人。

兒童本有順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權力」予以弄壞而已。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特徵[編輯] 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 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混合年齡教學 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 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 摒除獎懲制度 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 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 著作[編輯] 蒙特梭利一生出版了許多書籍,多數首版為意大利文,但有時為英文或其他語言。

以下是蒙特梭利的主要著作,按照第一版的順序排列.[1] (1909年)TheMontessoriMethod:ScientificPedagogyasAppliedtoChildEducationintheChildren'sHouses(《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1910年)PedagogicalAnthropology (1914年)Dr.Montessori'sOwnHandbook(《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1916)TheAdvancedMontessoriMethod,Vol.I:SpontaneousActivityinEducation;Vol.II:TheMontessoriElementaryMaterial.(針對學童的蒙特梭利教育法) (1922)IbambiniviventinellaChiesa(住在教堂的兒童) (1923)TheChildintheFamily() (1934)Psychogeometry() (1934)西班牙文:PsicoAritmética;意大利文:Psicoaritmetica (1936年)TheSecretofChildhood(《童年的秘密》) (1947)EducationforaNewWorld(為了新世界的教育) (1947)ToEducatetheHumanPotential() (1948)TheDiscoveryoftheChild(《發現孩子》) (1948)FromChildhoodtoAdolescence(從兒童時期到青少年) (1949)PeaceandEducation(教育與和平) (1949)TheFormationofMan (1949)TheAbsorbentMind(《有吸收力的心靈》) 參見[編輯] 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感官材料 參考資料[編輯] ^AMontessoriBibliography.MontessoriFamilyAlliance.July13,2017[2019-01-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特徵(陳秀芬演講,陳睿倩、翁靜育整理) AssociationMontessoriInternationa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mericanMontessoriSocie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197722 BNE:XX1063926 BNF:cb11916650q(data) BPN:84243293 CiNii:DA00356552 CONOR:6890339 FAST:37328 GND:118583697 ISNI:0000000121450228 LCCN:n79064558 LNB:000066935 NDL:00450373 NKC:jn19990005798 NLA:35359558 NLP:A11814305 NNL:000420564 NSK:000305874 NTA:070033374 SBN編號CFIV008262不正確。

SELIBR:278220 SNAC:w6jq3380 SUDOC:027036111 VIAF:9992983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瑪麗亞·蒙特梭利&oldid=69699115」 分類:​1870年出生1952年逝世意大利教育家女性教育家意大利哲學家學前教育義大利發明家意大利羅馬天主教徒在荷蘭的義大利人羅馬大學校友天主教哲學家教育哲學家隱藏分類:​CS1美國英語來源(en-us)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含有義大利語的條目生卒模板的分類索引未使用catIdx作為參數名的頁面含有法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P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錯誤規範控制信息的維基百科條目(SBN)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3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Hausa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Latina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KapampanganPolskiPiemontèis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СахатылаSard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