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因應法》初審,2050淨零碳排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行政院會4月21日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也將分階段,由大至小徵收碳費,最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2/05/13,政治PhotoCredit:[email protected]李秉芳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
現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經濟、財政、內政、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12)日聯席審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其中有關制定2050淨零碳排條文,立委提出同步制定2030、2040年減排量,或逐年限縮排放,但因討論多時難達共識,召委賴惠員裁示先保留。
行政院會4月21日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也將分階段,由大至小徵收碳費,最快2024年起實施。
行政院會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分階段徵收碳費,在野黨與環團批:給企業減碳優惠太多政院版修正草案第4條明定,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為達成目標,各級政府應與國民、事業、團體共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發展負排放技術及促進國際合作。
政院版修正草案也明定,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其協議或相關國際公約決議事項及國際情勢變化,適時調整該目標,送行政院核定並定期檢討。
淨零碳排目標和碳費徵收等關鍵條文都保留各黨立委提案訴求不同,62條當中保留27條,也就是有4成3的條文都保留,包括關鍵條文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是否要設定階段性目標、各部會權責入法、碳費和碳稅要入法、永續會常設組織的人力及財務等,都無法達成共識。
以最簡單的「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為例,立委提案多達20個版本,對淨零碳排過程要求、定期檢討期程略有不同;《中央社》報導,如台灣民眾黨團提案增加2035年溫室氣體減排50%、禁售新出廠燃油機車等;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要求至少每5年檢討淨零排放目標。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則提案要求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75%,2040年減排40%;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版本則要求在條文加入「逐年限縮溫室氣體排放量」,由於沒有設定減排量,具有一定彈性且能宣示決心,不會造成行政單位困擾。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現行溫管法明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必須減排50%,確實沒有制定過程中目標,但政院版草案第10條已明定5年一期的階段目標,且會舉辦公聽會匯聚意見,盼立委支持政院版草案。
由於討論許久仍難獲共識,最後主席裁示2050淨零碳排條文先予以保留。
另外各界關注的碳費如何徵收,《中央社》報導,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因為推動徵收碳費會考量到能量跟適應,徵收碳費會依循由大到小;至於碳盤查與查驗會建立分級管理,一樣是從大到小,若是企業有供應鏈需求,有碳盤查需求,環保署會盡量擴增查驗機構量能,並在較低成本執行。
第一階段徵收碳費對象會占全台灣碳排5、6成,若能達成效果就可分階段慢慢做,也不一定手段相同。
此外,修正草案明定事業單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符合指定減量目標者將適用優惠費率,外界質疑恐影響減碳效益。
張子敬解釋,當業者提出計劃並依查核點執行才會有優惠費率,沒達到要補繳,不會因為提出計畫就享有優惠。
《NOWnews》報導,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則表示,本來應該一步到位使用碳稅,現在卻以行政性的在環保署用碳費,碳稅具有經濟誘因制度,比較能節能減碳,排放越少抽的稅越少。
另外新加坡也有碳交易中心的目標,相對台灣較為被動。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這次把溫管法大修成氣候法,確實有很多概念對於公務體系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要動員的部會和各級政府、要納入的公民和產業參與、要制定的各種政策工具,涉及的層面很廣,而且高度專業,難度很高。
這兩天的審查,有將近一半的條文因為還沒取得共識而保留了,所以工作還沒完。
他接下來會繼續爭取部會權責入法、強化氣候科研、強化行政院統籌機制、精進調適專章、碳費外部成本內部化精神、公正轉型條款、公民賦權訴訟等等完備台灣氣候治理的各項主張。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表示,雖然完成初審算是小小的重要里程碑,不過還有很多地方沒共識,包括氣候變遷因應工作的減量期程目標、公民訴訟、部會明確分工等議題上,學者、環保團體與其他委員的想法與提出來的版本,仍有待後續協商。
另外如何落實氣候變遷工作上的社會正義,以保障與自然共存、保育自然資源卻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原住民族的權益,也是有待環保署與原民會進行後續討論。
民團籲機關權責入法、設氣候會報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政院版的修法不能像是泡麵一樣,外面廣告包裝很華麗,但打開卻不是如此;而且多數與會立委支持將各部會主責分工寫入母法,以確保各部會依法行政避免互相卸責,但對此意見,環保署回應為應保留彈性待黨團協商。
他們想問,各黨團已有高度共識,還須協商什麼?他們強調,民間長久以來便不斷呼籲部會權責應明訂入法,以避免過去《溫管法》架構下各部會互踢皮球的灰色地帶狀況,很可惜環保署仍堅持將機關權責列在說明欄,期盼在黨團協商時,各黨代表可堅定將機關權責明定入法。
另外,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多個環團也透過共同聲明表示,永續部無法有效協調部會,在氣候淨零轉型下,要能以「部部都是氣候部」的規模進行治理。
因此應拉高氣候治理的層級,於行政院下設立「氣候變遷會報」的機制,協調各部會權責分配、核定氣候治理行動策略,並能具體分配氣候行動預算。
在碳費的部分,環團認為,課徵碳費的目的是要讓排碳者付出成本,達到污染者付費的精神,落實排碳外部成本內部化,因此,碳費用途應著重使用於受到氣候變遷衝擊及氣候政策影響的族群,而非回頭補助企業。
且考量到碳費受限於特別公課的限制,政府應明確「碳稅」規劃的時程,落實「短期碳費、長期碳稅」。
延伸閱讀 詹順貴:肯定政府公布「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但仍有這11點缺失亟須補強 敦請蔡政府將原住民族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落實轉型正義,別讓原住民成為政策難民 氣候變遷進行式?從最新調查看台灣民眾與COP26的距離【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核稿編輯:翁世航
猜你喜歡Tags:氣候變遷法溫室氣體減量法碳排放碳費碳稅環保署環團張子敬淨零碳排2050淨零碳排永續部會報溫室氣體減量More...Sponsored2022/08/03,政治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智慧國家觀測報告智慧島嶼的日常可見數位創新、多元包容、環境永續,並善用科技融入生活、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之中,成為全球指標性智慧國家─本專欄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合作,以數位觀察報告培養公民對智慧科技思辨,並強化全民科普知識涵養。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稱「新國科會」),7月27日於科技大樓舉行揭牌及主任委員布達儀式,與會貴賓不只涵蓋產官學界,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親臨會場,共同見證我國科研事務推動最高權責機關成立,為政府組織改造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打造不只是科技部的科技,建立科技與臺灣社會的多元聯繫臺灣的科技不應該只有科技部,而是還有經濟部、衛福部等所有部會在一起,但是用科技部的名稱出去國外,好像就變成全臺灣的科技都是科技部的。
所以我說,科技不會只有科技部的科技,應該是所有部會的總合。
新國科會首任主委吳政忠在致詞開頭即強調「部會合作」的組織核心,表示「科技不只是科技,科技與經濟、社會、環境等面相都有密切的關係」,也因此不應侷限於某個部分,應當是多個部會、學術界、產業界等攜手合作推動。
有別於過去科技部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以合作關係來協調部會,未來新國科會改以委員會的組織形式運行,透過每月主要部會的首長共同商議策略方向,能夠整合部會資源,協作共達目標,此舉不只立下我國科技發展全新的里程碑,也讓臺灣能夠更靈敏的面對國際競爭。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主委吳政忠。
新國科會前身是1959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又於2014年改制為科技部,過去肩負推動全國整體科技發展、支援學術基礎研究,以及發展科學園區等三大使命,在歷任部長的努力下,更將創新創業加入推動目標。
如今的新國科會不只承接過去使命,主任委員吳政忠更提出以下四點未來新國科會所精進的方向:一、跨部會協力,布局新興科技與產業儘管臺灣小、科技預算不如國外,但臺灣部會之間高效率、精準連結的合作模式,將成為與國外競爭時的最大優勢,而「跨部會」溝通不只是未來新國科會的努力目標,也是新國科會最核心的思考架構。
二、基礎學術研究奠基回顧過去兩年臺灣新冠疫情的防疫成果,無論在病毒醫學還是疫苗研發領域,基礎科學研究一直都是技術開發的堅強後盾;所以在臺灣邁向國際頂尖的路上,無論半導體、太空、還是人工智慧,科技的基礎研究與國際互動都將是新國科會注重的發展方向。
三、打造精緻多元的生活科學園區過去半導體產業已替臺灣打下堅實的基礎,科技園區的產值從2.7兆成長到去(2021)年3.7兆,但除了半導體,其他的產業也需要布局,尤其是精準健康、智慧農醫、電動車、太空科技、低軌衛星等「接近生活」的重點產業。
四、實踐科技的人文社會價值隨著科技與生活拉近距離,未來的科技發展必然需要與社會需求、環境永續連結,回應外在社會環境的變化;此外,科技人才培育、加強臺灣女性在科技面的投入比例,都將是未來新國科會欲強化的目標。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進一步探究,就會發現上述新國科會的策略方針並非憑空發想,而是源自對產業發展的細微觀察與豐富的知識、經驗的珍貴結晶。
早在吳政忠任職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時,就已觀察到「當科技更接近生活,產品價值就會大幅度的翻倍成長」的現象,再回顧臺灣善於代工製造零件的發展歷史,才萌生「將臺灣強而有力的製造技術與創新想法整合」的初步想法。
但是「整合」一詞的背後,需要的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實務之間的環環相扣,過程不只涉及公私跨部門、跨領域的協調,也是一個漫長轉換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及。
最後,在數年醞釀及無數人的共同努力下,儘管過程困難重重,以「部會合作」思考為核心的組織架構「新國科會」終於順利誕生,讓整體國家的科技發展得以提升至行政院層級的高度,向下整合上中游的基礎研究、下游的應用研究及產業實務的連接,創造更多的商機與價值。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的挑戰與期許,後疫情時代的科技人文關懷如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關係變動不定,更面臨供應鏈重組、數位轉型等產業挑戰,科技作為國家發展重要的中堅力量,勢必需要更快速的布局因應,在變動中搶得先機。
但除了研究與創新,科技與人文社會的結合也是新國科會的一大核心。
隨著人工智慧、太空等科技發展,生活中科技將無所不在,因此未來傳統產業必然將被完全翻轉,此時人文社會科學就扮演嫁接技術與生活文化的重要橋樑,彰顯科學研究成果對人類福祉的巨大貢獻。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科技與社會必須主動伸手,彼此接觸、相互了解,攜手促進社會總體的福祉發展。
新國科會成立之日,同時也是「國科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註]」揭牌日,便能看見國科會對人文的用心,除了前述四大重點外,對於女性人才的培育、原住民教育的深耕、環境永續,都將是國科會的重點目標,如何透過科技連結社會的需求,正是新國科會追求的核心,因此新國科會不只是部會整合、資源分配與未來展望而已,更是將科技應用在民間的推動者,同時成為科技與人文交流的平台,最大化科技對總體社會福祉的貢獻。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廣告[註]:國科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於110年8月開辦,位於科技大樓1樓,是臺灣公共托育協會承接的第一間職場教保中心。
以平價、優質、非營利、社區化之方向營運,希望透過政府與公益法人團體協力的方式,結合民間團體資源,提供孩子優質的教保品質,減輕社區家庭照顧負擔,提升教保人員工作環境與權益。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猜你喜歡Tags:政府組織改造國科會陳建仁吳政忠科學園區新國科會唐鳳蘇貞昌人文社會價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部會合作蔡英文基礎學術研究科技部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拒絕再救赴柬埔寨受騙台人,全球反詐騙組織痛訴「救60人從沒一聲感謝」1則觀點日本留學生看台灣交通環境(下):機車騎士的怒火,重新審視「以汽車為主體」的社會1則觀點台大學生會迎新傳單陷本土語言爭議:「會長的話」以台語呈現遭抨擊,會長強調台灣是多語國家1則觀點政大卸任校長郭明政談政壇論文爭議:台灣過度重視論文,要年輕人要有什麼偉大創見是不可能的2則觀點2016年我把總統、立委、政黨票都投給民進黨,如今再也找不到護航的理由1則觀點換軌換軌,換個大頭鬼!看馬克宏就知道,法國雙首長制根本沒有「換軌」這回事1則觀點【關鍵專訪】清大招生策略中心研究員看考招新制:學習歷程檔案最大的特色,是能夠看到學生的「成長性」3則觀點移民日本到底好不好?其實台灣與日本最根本的差異,在於「信任」與「公共意識」1則觀點日本批准《2022防衛白皮書》:台灣局勢記載頁數較去年倍增,新設章節分析俄羅斯侵略烏克蘭1則觀點今年超過1/4指考生重考,但不適用新課綱的「末代指考生」明年還要重考嗎?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碳費機制訂定十版本攻防| 今晨必讀 - 經濟日報
- 22024開徵碳費每噸300元以下 - 工商時報
行政院已審查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建立碳定價機制,分階段徵收碳費,先大後小,先從大排放源收取碳費,徵收 ...
- 3政院通過氣候法拍板徵收碳費 - 工商時報
為宣示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決心,蔡英文總統2021年宣示2050淨零碳排。行政院會21日拍板「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同時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
- 4碳費2024年開徵政院拍板 - 聯合報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二○五○年淨零排放入法。同時建立碳定價 ...
- 5《氣候變遷因應法》初審,2050淨零碳排 - 關鍵評論網
行政院會4月21日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也將分階段,由大至小徵收碳費,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