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秘密刻一石碑,宋朝歷任皇帝遵照執行,官員受益卻被蒙鼓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朝滅亡後,就進入了長達50多年的五代十國混亂軍閥時期,最終是趙匡胤一統江山,建立大宋朝。
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雖然只在位16年,但是趙匡胤對大宋朝的貢獻卻是不容忽視的。
趙匡胤是一個英明仁慈的皇帝,他文以治國,武以安邦,並不像某些開國皇帝那樣,殺盡開國功臣,趙匡胤採取的是「杯酒釋兵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
在中國古代史上,文人給人的印象總是一副書生氣,文縐縐的,要想在官場上謀得更高的職位,是非常難的。
甚至在某些皇帝的眼中,文人是可有可無的,只會寫寫文章,又不能上戰場殺敵,保家衛國,所以並不重視文官。
但是宋朝的趙匡胤為什麼要如此重視文官呢?
因為趙匡胤總結了過去的唐朝滅亡,以及五代十國混亂時期的經驗,長期的戰亂,損耗國力不說,老百姓也跟著遭殃,政權也就跟著不穩固。
武將犯錯誤的危害,遠比文官犯錯誤的危害大,那就提高文官的地位,與武將形成一個平衡的局面,而且還能提高國家的文化水平,讓全國的文人都參與進來,百姓有了精神文化支撐,也不會想著添亂,凝聚了國力,百姓安定,國家減少戰亂,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為了讓大宋朝歷任皇帝都能重視文官,趙匡胤在生前,秘密刻了一塊石碑,要求每任皇帝都能遵照執行。
但是石碑的內容,只有每任皇帝一個人知道,即使是宰相,也不能告知。
所以朝廷上下,所有官員都被蒙在鼓裡。
直到後來金朝滅了宋朝後,在宋朝的皇宮處,才發現了這塊石碑的存在。
石碑中記載的內容主要有三點:一是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二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是 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文化事業的發展,一度非常昌盛,出現了一批批非常有能力的文官。
有些文官還經常跟皇帝鬥嘴,皇帝也並沒有將他們問罪。
有人說,怪不得宋朝老是被邊境的一些小國家欺負,原來是文官當道,軍事將領受到排擠,沒有戰鬥力造成的。
其實非也,宋朝在文化,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提高軍事力量的,而且軍事力量並不弱。
宋朝的多數皇帝考慮的是,發展國內經濟,提高國力,讓百姓安定過日子,所以能不戰就不戰,這跟趙匡胤的初衷也有關,但並不是害怕戰爭,真到了要開戰的地步,皇帝是沒有猶豫的,派出的將領,在戰場上也是非常勇猛的,曾一度打的邊境小國痛苦不堪。
當然,到了每朝每代的後期皇帝,都顯得能力不足,最終導致滅亡,也許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時代總還是要發展的。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夢回宋朝?
前幾年有一個熱門的話題,你最想回到哪個朝代?很多名人,作家都選擇的是宋朝。宋朝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羸弱,對外戰爭,多次失利不說,即使贏得了戰爭,也會向對方進行賠款。比如送出之時的團圓之門,宋朝明...
歷史上那些朝代的興衰滅亡:後人何必埋怨太祖們
他們是王朝的奠基人。除了追封的,他們也是王朝開創者。他們的知名度很高(亡國之君知名度也很高),他們是各朝的太祖。開創一個王朝自然不易,不管他們用何種手段開創的一個朝代,能力也不會差。不過,有人...
金兵攻陷開封,進入宋朝皇室的太廟,一座石碑讓天下人頓生敬意
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開國皇帝,都熱衷於制定一些祖宗家法,讓後世子孫效仿並不能隨便更改。在現代人看來,這些所謂的祖宗家法代表的是墨守成規和不思進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清代,其祖宗家法嚴重影響著後世皇...
開國皇帝的一道密詔,每屆皇帝秘密執行,數百年後終被發現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個英明仁慈的皇帝。任職期間,勵精圖治,為大宋開創盛世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都知道,趙匡胤對於開國功臣,為了不危及自己的帝位,採用的是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讓有功之臣得到妥善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