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八大虎將後裔,其中一人引起後人無數非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手下外姓大將眾多,五子良將加上典韋許褚和龐德等人無一不是威名赫赫之輩,曹操和他們算是第一代,在他們故去之後,那麼他們的後裔在曹丕和魏明帝曹叡或者司馬氏掌權時代又是如何呢?是否也如他們的父輩一樣戰功赫赫?其實除了少數幾位仍然活躍在軍中或者有所成就之外,大部分都比較平庸沒什麼名氣,可以說是泯然眾人矣,今天就盤點下曹操八大虎將的後裔們。

張遼之子張虎。

五子良將第一人張遼同時也是曹魏外姓大將第一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不過其子張虎就要比他平庸多了,張遼死後,張虎襲位晉陽侯,在司馬懿曹真時期曾隨軍出征蜀漢,軍職最高才到偏將軍,比起張遼的前將軍是天壤之別。

張郃之子張雄。

張郃雖是五子良將之一,但是曹操時期名將眾多,張郃雖能力出眾卻不是非常讓人矚目,曹丕和曹睿時期張郃的地位和作用才突顯出來,魏明帝對他十分重用和信任,諸葛亮和劉備視其為勁敵。

他死後爵位由其子張雄襲任,魏明帝同時封張郃其他四個兒子為列侯,最小的兒子為關內侯,這樣看來,張郃至少有六個兒子,不過都沒什麼名氣。

樂進之子樂綝。

樂進是五子良將中去世得最早之人,如果要在曹操眾將中選一個先鋒,此人非樂進莫屬,樂進每戰先登,曾在青泥之戰中擊敗關羽。

相比較而言,曹操麾下眾多外姓大將中應該屬樂進之子樂綝能力最強,樂綝果敢堅毅,有乃父之風,官至揚州刺史,在諸葛誕反對司馬昭之時被諸葛誕所殺。

徐晃之子徐蓋。

徐晃是五子良將中去世最晚之人,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意思是贊其治軍嚴謹,徐晃死後爵位由其子徐蓋繼承,也是沒什麼名氣,五子後人除樂進之子樂綝之外,其餘都是泯然眾人矣。

于禁之子於圭。

如果沒有襄樊之戰那一場滔天洪水,如果于禁的選擇是死難而不是投降,五子良將第一人就不是張遼而是于禁了;襄樊之戰前于禁地位很高是唯一被賦予假節鉞的大將,可以說軍中除了夏侯惇就是他了。

雖然他死後曹丕把益壽亭侯的爵位仍給了他兒子於圭,但是可想而知於圭在曹魏的日子一定是非常難熬。

龐德之子龐會。

龐德生前地位不如五子良將,但是鑒於他在襄樊之戰和于禁截然不同寧死不降的表現,龐德的後人在曹魏都受到很好的對待和重用,四個兒子都被賜爵關內侯,尤其是龐會一直活躍在軍中,司馬昭滅蜀之後,龐會」盡滅關氏家「,關羽後代被龐會屠殺一空(主要是關興一裔)。

龐會的這一泄私憤的舉動引起世人和後人對他很多非議,雖說龐德不降被關羽斬殺,但這是兩國交戰狀況下的正常行為;蜀漢亡國之後,龐會以這樣的手段對付關羽後人讓人不齒。

典韋之子典滿。

作為曹操最親近的保鏢典韋在宛城之戰中為掩護曹操而死,那時的曹操還沒資格封爵,不過他對典韋後人頗多善待,先是拜其子典滿為郎中,後又拜為司馬,跟隨在自己身邊;曹丕繼位後封典滿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許褚之子許儀。

許褚對曹魏忠心耿耿,曹操死後他哭至吐血,他的兒子許儀襲了他的爵位,官至牙門將(一個比較低級的雜號將軍),鍾會伐蜀之時僅僅因為戰馬蹄陷入坑中,一為遷怒,二為立威,鍾會居然就把作為先鋒的許儀斬首,實在可惜可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虎上將在歷史上存在嗎

五虎上將,指漢末三國時期,跟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並在文學作品、歷史書籍、個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在民間更是以藝術的形式被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