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留下六字真言,劉禪卻記反了,否則鄧艾打不進成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人對於三國時期的歷史,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對於那短短不到100年的歷史,能被演繹的如此精彩,還是得靠那時候三國之間的強強對決,讓我們拍案叫絕。
魏蜀吳這三個國家中,蜀國是最短的,只有42年。
川地天險,天然屏障的蜀漢按理說防守起來是天衣無縫,為什麼他卻滅亡最快?
在這個問題上,眾說紛紜。
有人說,夷陵之敗是蜀國滅亡最根本原因。
有些人認為諸葛亮不懂人才的培養,不懂得提拔青年,導致蜀國人才青黃不接;有些人認為,姜維連年征戰,勞民傷財,使國家入不敷出,民生哀怨。
在這些發言中的確存在一些事實,但除了這些理由之外,不應忽視一個重要因素。
那就是當年的丞相給太子的訓話中,「親賢臣,遠小人」這句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他向年幼的劉禪上奏,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出師表》大家應該也都學過。
什麼是賢臣呢?就是丞相推薦的蔣琬、董允、費禕、郭攸之,等等。
劉禪當然要遵循相父的教導,對這群大臣畢恭畢敬。
即使這些人嚴格要求,哪怕不准充實後宮,壓制他最喜歡的太監,讓他不開心,他也不會對這些人無禮
但是,當陳祗將董允頂替,並且和黃皓勾結弄權,接著黃皓掌權,開始插手國政,最以至於姜維都只能自請到沓中屯田避禍。
這個時候的劉禪,從原本的「親賢臣,遠小人」,變成了「親小人,遠賢臣」,小人誤國,黃皓認為魏軍打不到成都,劉禪竟然信了,於是沒有召集兵馬回援,使鄧艾區區數千人,便迫降了整個朝堂;因為聽信小人的話。
導致魏軍來攻之時,蜀漢朝堂中沒有主心骨,只能紛紛投降。
親賢遠小,變成了親小遠賢,六字沒變,但意義卻不在。
要是劉禪一直堅持「親賢臣,遠小人」,蜀國必定不至於導致滅國,會讓姜維被迫遠離政治中心嗎?羅憲也會得到重用,不會僅率兩千人留守在永安城。
鄧艾偷渡陰平的時候,也就不至於毫無抵抗能力了。
雖然我們知道三國演繹里的劉禪是被醜化了,真實的劉禪是「天資仁敏」,也頗有政治手段,但是,他確實是親小遠賢了,才導致了滅國
三國時期的蜀國,因為一個宦官而導致了最終的滅亡
宦官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特色,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大宦官,他們不是掌握朝政,就是貪贓枉法,直接導致民不聊生。當然也有一些好的,並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壞人。在三國時期,這樣的亂世也有宦官作祟,先是十常...
蜀漢第一奸臣,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被捕後司馬昭下令將其活剮
熟讀東漢末年歷史,漢靈帝因為寵信十常侍,導致宦官亂政誤國,從而民不聊生,天下大亂,黃巾起義爆發。先是十常侍之亂,身為季漢皇帝的劉禪為什麼還重用宦官黃皓呢?
三國唯一亂政太監 姜維點名要殺他 最終被司馬昭凌遲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太監最猖獗的時期之一。特別是東漢後期,皇帝與太監一道盤剝百姓、賣官鬻爵,使得朝政腐敗、民不聊生,釀成了席捲全國的黃巾大起義,埋下了東漢滅亡的導火線,拉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基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