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唯一敢和諸葛亮相比的謀士,卻低調的讓人心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賈詡,人稱「毒士」,奇謀百出,算無遺策。

在三國時期,曾侍奉多個不同的主公,其作為被人稱為「文和亂武」。

在亂世之中,賈詡不僅出計必成,而且能夠審時度勢懂得進退,堪稱三國中真正的大智慧之一。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西北軍閥董卓入京,廢立皇帝,震動朝野,並且濫殺無辜,株連無數。

於是,司徒王允設局讓呂布在朝廷上刺殺了董卓,董卓舊部李傕、郭汜見主帥身亡,心灰意冷,準備解散隊伍逃跑,在路上遇見賈詡。

賈詡為他們出謀劃策,結果卻給國家帶來了災禍。

當時董卓的舊部李傕和郭汜這兩個人準備解散了部隊就回老家去,抄小路回老家,算了,不幹了。

路上碰到賈詡,賈詡說二位將軍到哪裡去啊?他們說你看董大帥都死於非命了,咱還回西北去吧,嗨,賈詡說,就你們兩個這樣就想回西北去,你們的部隊呢?解散了。

你們這兩個人部隊都沒有了是個什麼將軍啊?告你吧,路上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拿歸案,你們這是找死去了。

這兩個說,那你說怎麼辦呢?賈詡說很簡單啊,收拾舊部,殺回長安,為董太師報仇,你殺回去成功了,奉國家以令天下,這個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如出一轍的,這個話。

你殺回長安去成功了以後你把皇帝當個寶貝抓在手上,號令天下;不成功你再走也不遲啊,你幹嗎現在就跑回去啊,兩個人想,是啊,我們幹嗎現在就解除武裝,灰溜溜地回去,殺回去,兩個殺回去了,一塌糊塗,這是賈詡幹的好事。

那麼這兩個傢伙回到長安以後禍亂國家,禍亂人民,屠殺大臣,賈詡自己都覺得這事兒是不是干錯了。

所以這兩個傢伙要給賈詡封個侯,賈詡說什麼救命之恩,這個是小事情了,我不要當侯。

賈詡想,這個地方我就不能再待了,我不能再在朝廷待下去了,走吧,他就辭去了官職,出來了。

賈詡離開長安以後,先投靠了一個叫段煨的人,段煨對他客客氣氣,但是賈詡終於還是決定要去投靠張繡。

當時就有朋友問賈詡了,說我們覺得段將軍對先生非常好啊,先生為什麼還要走呢?賈詡說,你們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們只看到段將軍對我客氣,你們沒看到段將軍他為什麼對我客氣,他是怕我,他知道我賈某人的聲望和謀略都在他之上,所以他遲早要對我下手,我必須離開這個地方。

他越是對我客氣,就越是證明他對我有戒備,我離開他他一定喜出望外。

而他這個人是沒有什麼外援的,是很孤獨的,或者說孤立的,他看見我到張繡那去以後,他希望我到張繡那去能幫他的忙,所以我走了以後他對我的家人一定會非常之好。

而張繡那裡呢,那是沒有謀士的,所以我如果投奔張繡,張繡也一定對我是言聽計從,這樣一來我安全了,我家裡人也安全了。

果然,賈詡到了張繡那兒張繡是奉為上賓,執子孫禮,就是把賈詡當長輩來伺候;而段煨呢,對賈詡留在他那兒的家人好得不得了。

出來了七轉八轉地最後就到了張繡這兒,張繡對他奉若上賓,言聽計從。

那麼張繡想反叛曹操的時候,賈詡就跟他設計了,就說你去跟曹操說,說我們的部隊要移防,就是部隊我要調動一下,防區要變一下,問曹操可不可以?曹操說可以啊,曹操那個時候得意洋洋麼。

然後又跟曹操說,說我們這個軍隊的運輸車比較小,很多東西裝不下,能不能允許我們的戰士把盔甲和武器都隨身攜帶,我們盔甲就穿在身上了,武器就拿在手上,以免我搬運起來比較困難,行不行?曹操這個時候風花雪月啊,可以可以。

於是這個張繡的部隊就穿著軍裝,扛著武器,開著戰車,堂而皇之地從曹操的軍營前走過,突然調過頭來,衝進曹營。

那當然是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結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丟盔卸甲。

曹操的長子曹昂,這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犧牲了,曹操最貼身的愛將典韋犧牲了,還搭上了一個侄子叫曹安民,曹操自己也差一點人頭落地。

漢獻帝建安三年的時候,四月份,曹操三征張繡。

打了一半又撤軍了。

這個撤軍是有原因的,曹操之所以撤軍,是他得到了一份緊急情報,說袁紹的謀士田豐向袁紹建議,趁著曹操打張繡的時候趕快突襲許都,把那皇帝給我搶回來。

這個皇帝比張繡重要多了,所以曹操趕快撤軍。

曹操一下令撤軍張繡就高興了,馬上下令追擊,賈詡攔住,將軍萬萬不可追,你追,必敗。

張繡說,不會啦,這曹操已經逃跑啦,我們不乘勝追擊啊?他說追,結果怎麼樣呢?結果被曹操打得大敗,丟盔卸甲,灰溜溜地回來了。

剛剛坐下,一口水還沒喝呢,賈詡說,將軍,趕快再追,張繡說,先生這話我就聽不懂了,上次張繡要去追先生說不能追,現在張繡都打敗回來了先生說趕快追,什麼意思啊?賈詡說你不要問什麼意思了,你現在追就是。

張繡想這個,這個沒道理啊,但是一想這個賈詡真是料事如神,那就追吧,好,了不起我再敗一回。

又收拾他的殘兵敗將,又追過去,大勝而歸。

這回來以後張繡就對賈詡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先生,第一回張繡是以精兵追退兵,先生說必敗;第二回張繡以敗兵追勝兵,先生又說必勝,張繡左思右想它怎麼都想不明白,先生能不能指點一下?。

嗨,賈詡說,這個事情其實非常地簡單,將軍你想一想,曹操和我們作戰,他有失利嗎?沒有;他有失誤嗎?沒有;他有失策嗎?沒有,那他為什麼要撤退?一定是他後面出事了,一定是他後院失火,朝中出事,所以他是撤退,不是潰退,他是有計劃地撤軍,因此以曹公之英明必親自斷後。

將軍您雖然是英勇善戰,實話實說,論打仗,比曹公那還差一點,所以將軍這樣追上去以後遇到親自斷後的是曹公,你必敗;而曹操之所以趕回去是他朝中出事了,所以他一定要匆忙趕路,他既然發現你已經被打敗了,他一定不再親自斷後,他一定率領前軍往前面走了,斷後的一定是打不過將軍你的,所以你必勝。

當時是曹操和袁紹這兩大集團在逐鹿中原,因此曹操集團和袁紹集團都要爭取中間力量,爭取第三種力量,因此他們也都在爭取張繡。

這一回袁紹的人倒是來得早,袁紹派了一個使節來見張繡,說你趕快投到我們這邊來吧,這個政治鬥爭你可別站錯了隊啊,站錯隊是沒有好下場的,我們袁大人如何如何。

張繡還沒有回話,賈詡馬上站起來說,哼哼,麻煩使節大人回去告訴你們袁將軍,就說我們主公說了,袁本初連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還能容忍我們嗎?就把袁紹的這個使節打發回去了。

張繡一聽,臉都嚇白了,說先生啊,你這麼一點面子不講就把袁紹的人打發走了,我們怎麼辦呢?賈詡說這個事情很好辦啊,張繡說怎麼辦啊?賈詡說,投靠曹操啊,哎呀,張繡說,虧你想得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是上回按你的計策我們都反叛過一次曹操了,我們去投降曹操?合著曹操現在又這麼弱,我們去投他幹什麼?

賈詡說告訴你,這正是我們要投降曹操的原因。

第一,曹操現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有優勢,投靠曹操對我們來說有理。

第二,曹操現在勢力比袁紹要弱,我們這麼一點人馬送到袁紹那裡,那叫做年三十兒的涼菜——有我們過年,沒我們他也過年;而曹操現在跟袁紹作對,他實力又不夠,我們送上門去,那叫雪中送炭啊,這叫做有利。

第三,據我看來曹操這個人胸懷大志,他要成就的是王霸之業,像這樣的人不會計較個人恩怨,他一定是把大局放在個人恩怨之上,他一定需要我們這樣一個反叛過他的人去投靠他,這叫做有安全。

將軍你放心地去投降吧,

果然,一聽說張繡來投降,曹操是極其熱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張繡的手問長問短,問寒問暖,親熱得不能再親熱,隻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當下擺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約為婚姻,我們做個兒女親家吧,給予極高地信任和款待。

從此張繡成為曹操帳下一員戰將,賈詡成為曹操幕中一位謀臣,而且曹操終其一生給予張繡的獎賞從來就是超過其他人的。

張繡最後是封到了兩千戶,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過一千戶,完全在賈詡的預料之中。

他為什麼神機妙算?就因為他看透了人性和人心,賈詡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知人的人,因此他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知己的人,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他非常清楚像他這樣從敵人的陣營里投降過來,又謀略過人的人,對於曹操意味著什麼,那既是利用對象,也一定同時是防範對象。

所以賈詡投降曹操以後,為人處事變得非常低調,輕易不出謀劃策,也不結交朋友,經常是閉門謝客,安安靜靜待在自個兒家裡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兒子、女兒要跟人家結婚,他也不找高門大戶。

結果賈詡的結局在三國時代的謀士中應該說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歲,壽終正寢,平安無事。

所以賈詡這個人,真是個聰明人。

賈詡做的這件事兒,也真是個聰明事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里舉世皆輸,唯此人獨贏

三國這段歷史絕對是民間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一段歷史。有長篇巨著《三國演義》珠玉在前,加上各種各樣評書的推波助瀾,使得「白面奸臣」曹操、「神機妙算」諸葛亮、「仁義無雙」劉玄德等人物形象已經定格在了民...

三國中最能明哲保身的謀士,沒有之一

這個人就是賈詡,他聰明絕頂,知人性,察人心,趨利避害,明哲保身,三國謀士無出其右者,史稱「亂武」。 讓我們看看他怎麼明哲保身的: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

文和亂武---三國時期最聰明的謀士

三國時代,一如先秦時期,謀士和武夫並非截然不同、各司其職的兩種行當,職號謀士而又武夫氣十足,或號為武將卻足智多謀,至少在三國時並不少見。曹操手下著名謀士程昱,曾得到曹操這樣的評價:"程昱的膽量...

三國第一聰明,至少是第一小聰明的謀士

賈詡,是三國中一個極具爭議的小人物。賈詡這個我們不太熟悉的人物,有可能是三國歷史上最聰明的人。當年陳壽撰《三國志》時,曾將賈詡與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並列立傳,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