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三國關羽之死,大意、謀殺還是其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到關公,無論古今現代都廣為流傳。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伐,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曹操為了避其鋒芒,與孫權商議讓其出兵背後襲擊,而自己正面進攻樊城,討伐關羽,最終,失荊州,走麥城,兵敗如山倒。
其實這裡有個疑問,當時劉備在哪兒,荊州如此情況,為何劉備沒有派一兵一卒支援?
看過《三國演義》後,大家總覺得關羽的死有點蹊蹺。
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去送死嗎?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也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為何劉備要見死不救呢?
呂布死後關羽是當時的第一勇將,曹操自己都說關羽十年內未逢敵手,可謂是天下無敵,再加上襄樊大戰前幾場戰役都是關羽勝了,先後,「斬龐德,降于禁,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那邊的人有人提議遷都。
因此當時的劉備有理由相信關羽不會戰敗,因此也用不著去救援了。
劉備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每天想的都是恢復漢室,可是漢室衰微的主要原因就是權臣當道,關羽和劉備是拜把子兄弟劉備害怕以後控制不了關羽。
如果排除劉備借刀殺關羽的可能性,那麼諸葛亮借刀殺關羽就比較合情合理了。
我們都知道關羽和諸葛亮不和,關羽經常的羞辱諸葛亮,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因此諸葛亮是有可能故意不去救援借曹操孫權之手殺關羽的。
曹操借漢獻帝的名義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這個稱號關羽十分看重,不管怎麼說,這代表著自己是漢朝的一名官員了。
即使是在之後,關羽重回劉備身邊,依然很珍惜這份榮譽,高調自稱「漢壽亭侯」,這明顯是在刺激大哥劉備,並且在大哥眼裡這就是關羽要背叛的徵兆。
華容道之戰,在關羽眼裡可能是還曹操當初善待的情義,但劉備的心也著實是涼了半截啊。
直到劉備收了西川不敢稱帝,自封為漢中王,接著為了照顧到關羽的心情,還特地封了他上將之首,然而關羽並不接受,在他眼裡大,哥劉備的這種行為就是僭越。
而此時關羽守著軍事要地荊州,這也讓他成了魏蜀吳三家老大的眼中釘肉中刺。
緊接著就是讓關雲長兵敗身死的戰役。
此戰開始,關羽節節勝利,一路過關斬將。
直到徐晃,吳家呂蒙出戰,關羽大意失荊州。
而此時的軍情難以傳到諸葛亮那邊,再者諸葛亮派兵救援也來不及。
考慮當時的環境,這種理由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廖化前往上庸求援,劉備的乾兒子劉封竟然拒絕救援,這可真是詭異。
不管從哪方面來說,如果沒有上頭的明示暗示,劉封應該不會如此。
關於「關雲長的死因之謎」有幾家說法,且不論是不是諸葛亮的「謀殺」,光是這一點「看不清形勢且居功狂傲」,就已經決定了他這亂世中的結局。
當關羽看到劉備率領趙雲、黃忠等人斬殺夏侯淵,擊退曹操親率的大軍,進主漢中,他是相當的受到鼓舞的。
對於關羽這樣自傲的人,是不甘於僅僅坐守荊州,渴望著外出斬將殺敵建功立業。
於是在公元219年,關羽北上困曹仁,圍宛城,更是以少勝多水淹七軍,斬龐德,降于禁。
但是東吳暗地撕毀盟約,白衣軍後襲關於大軍,致其前後受敵兵敗山倒,直至退守麥城,被吳軍擒殺。
一代戰神關羽之死解密:是誰策劃了這場「謀殺」?
「過五關、斬六將」一代梟雄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飲恨而亡。是狂妄讓他敗給了呂蒙,還是本就是這一場策劃好了的「謀殺」?心懷漢室,漢壽亭侯大義凜然 說起「關羽」之死,不得不提一人——曹操。早年...
是陰謀還是輕敵?關羽之死,哪些人應當為此負責?
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
關羽為何必須死?他不死三國沒出路
千百年來,「武聖」關羽除了是忠義的化身,也以勇武著稱。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斬文丑、千里走單騎、過關斬將、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風光無限,為後人所津津有味。在關羽打威震三國的狀況下,短時間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