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中被埋沒的六大名將,排名第一的鞠義你可認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筱佰科給大家說一說三國歷史中被被埋沒的六大名將

第六名、李典

李典,字曼成,圍毆呂布的六猛將之一,看似儒將性格,卻是低調奢華的武力內容,曾一箭救樂進,讓張遼大勝東吳戰神太史慈,可真謂一箭價值連城,多次和許褚齊名的猛將,只是被許多人小看。

他年紀輕輕,就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被軍民們尊稱為長者。

與當時其他以軍功著稱的同僚不同,他以知識豐富、精通典籍著稱。

在國家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他被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所重用,臨危受命,解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他的一生,堪稱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他就是

——李典

第五名、文聘

荊城火燒關羽戰船、江夏痛擊孫權兵馬,這就是曹魏名將文聘!文聘是何許人也呢?根據歷史記載,文聘字仲業,其生卒年月沒有詳細的記錄。

他是現今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陽人士,早期他跟隨成武侯劉表一同打天下,幫助劉表多次成功抵禦了北方一帶的諸侯叛亂之爭!後來劉表死後,劉表的小兒子劉琮帶頭議和曹操。

然而曹操也曾對文聘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仲業,卿真忠臣也。

」個論武力正史中沒有明確記載。

但是文聘忠勇是肯定的。

鎮守江夏幾十年。

是曹操在南方倚為屏障的大將之一。

領兵攻擊過關羽的 糧草 燒過關羽的戰船。

在江夏鎮守擊退過孫權的進犯。

這些戰功 三國名將 可以名副其實了。

文聘駐守江夏數十年,威恩並施,「名震敵國」,使孫吳不敢進犯。

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為列侯,又賜文聘從子文厚爵關內侯。

文聘死後,追諡曰壯侯。

岱又先亡,又賜文聘養子文休爵關內侯,文休死後,賜其子文武爵。

第四名、祖茂

東漢末年武將。

孫堅的心腹將領。

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

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

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閒燒柱,因伏草中。

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

《三國演義》中說祖茂字大榮,《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中有記載。

孫堅前期四大將,可惜死太早,要不然赤壁也大有作為。

第三名、臧霸

曹操殺死呂布後,臧霸降服——然後繼續掌管青州徐州,兩州啊大哥,沒幾個降將有這份資格和殊榮。

不過戰場上攻破的韓當呂范都屬於二流水平,橫行江表聽起來很拽,但攻勢一緩就被徐盛全琮來個小反殺,再結合臧霸不許張遼退軍的記載來看,臧霸骨子裡還是有一股徐州豪傑或山賊的痕跡,好(第四聲)沖不好退,進攻性強,但破綻也大,這種人是做不了一流將軍的,進退有序不動如山才是名將作風。

以臧霸的優良卻非逆天能力,卻幾乎在三國史初期就能獨轄青徐,曹魏建國後官職甚至在戰績和能力比他更強的張遼之上,可以說曹操父子已經物盡其才待他很好了。

演義里,呂布手下有八健將,其中張遼、臧(zàng)霸都是名將,但張遼曾經威震逍遙津,名氣大得很,相比之下臧霸就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了。

但名氣小不代表臧霸比張遼弱,正史上臧霸的表現絲毫不比張遼差。

如果說張遼是治孫權的一味猛藥,那臧霸就可以說是專克孫權的一個偏方。

第二名、高順

忠勇之將,我覺得至少是樂進李典之倫,在呂布手下地位甚至比張遼更高,部下陷陣營也是戰力極強的部隊,呂布曾將他的陷陣營劃給大舅哥曹豹統轄,只有打仗的時候才讓高順臨時指揮,高順也毫無怨言,最後下坯城破拒降而死,忠勇一生卻不得其主,還是很可惜的。

高順也是一個忠臣。

他死心塌地的跟隨呂布,雖然他知道呂布不會成就大事。

高順經常勸諫呂布說:「凡是破家亡國的君主,並不是手下沒有忠臣和能臣,是因為君主不能用人。

將軍每次的言行舉動,都不肯深思熟慮,事後推委於『失誤』,將軍的這種失誤太多了。

」高順這段話,不僅適用用於治兵理國,對現代企業用人也很有現實意義。

呂布也知道高順是個忠臣,但是他出於種種考慮不能用高順(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英雄記)。

呂布和郝萌反後,更加疏遠高順。

魏續和呂布有親戚關係,呂布便將高順的部屬全部交給魏續帶領,實際上就是奪了高順的兵權。

但有戰事的時候,呂布也離不了高順,還讓他指揮他原來的部隊去作戰,而平日,這些部隊歸魏續統領。

即便如此,高順從跟隨呂布,到為呂布赴義,始終沒有恨意怨言。

建安三年,曹操東征呂布,圍城三月,呂布眾叛親離,開城投降的,卻包括了呂布最信任的魏續。

呂布勢敗被俘,張遼見大勢已去,率領部曲投降,臧霸隻身逃亡,而高順則被降將所俘。

關於這些人物的下場,史書與演義大致相差無幾,看看演義中的描寫:呂布多方乞命,自然不足道;陳宮慷慨就義,然死前不免挂念老母妻小;張遼破口大罵,與其說膽略,更不如說是明知必死後的破罐破摔。

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順,在曹操問起時一言不發,從容就義。

無言中透出來的那種輕蔑,那是一種"老子不屑與你說話"的氣魄!

第一名、鞠義

說到鞠義這個名字大家都是基本無視。

其實這才是傳說級將領,不是潘上將那種。

鞠義是涼州人,從小就精通羌族的武術戰法等等。

後來成為韓馥的部將。

大家都知道韓馥官權不小但是沒有大志,鞠義出身貧寒但心有大志便看上了袁紹這個有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

於是鞠義領著手下的本部親兵投奔袁紹,前腳剛走後腳韓馥的追兵就到了。

大家想一個部將能有多少本部兵馬自己不知道自己前主子還能不知道?所以韓馥派來的追兵肯定是有壓倒性優勢的,但鞠義愣是打敗了追兵,這裡能看出來最起碼鞠義具備身先士卒萬夫不當之勇,且在部將裡面威信極高否則不可能取勝。

他甚至就勢聯繫袁紹脅迫韓馥給了袁紹冀州牧的名分,這說明小伙還有很高深的智謀和遠見。

鞠義歸順袁紹以後受到了重用每次用兵都是袁紹的首選,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這類都是給他領左右軍打下手的。

當南匈奴單于劫張楊反叛的時候麴義又領軍在鄴南大破匈奴。

在和袁紹大敵公孫瓚的摩擦當然也少不了他的摻和。

界橋之戰-鞠義領中軍首先與公孫瓚開戰,公孫贊的精銳騎兵白馬侍從天下諸侯那個不畏懼,鞠義毫無畏懼一戰即擊潰了公孫瓚大軍全殲滅白馬義從並生擒了先鋒嚴綱,隨後更是直接殺奔後軍親自奪得了公孫瓚的帥旗,雄赳赳氣昂昂的公孫瓚大敗潰逃至勃海一蹶不振。

稍有常識就知道先鋒是幹啥的論用兵和勇武嚴綱絕對不在虛構的趙雲之下,估計趙雲的很多事跡照搬嚴綱也不是不可能的,另有說法趙雲只是個白馬義從罷了頂多是個百夫長級別。

而「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精銳騎兵部隊,曾在漠北打得鮮卑人丟盔卸甲,卻在界橋戰役這種強強正面對抗中被鞠義的「先登營」所殲滅,可見鞠義用兵之強。

嚴綱的門牙被拔掉後給放回去了鞠義視公孫瓚大將為草芥更是在心理上大大打擊了對手。

可惜其功高震主被袁紹以議事為名召至中軍誘殺,併兼並了他的部下。

綜合上述的種種來說,鞠義勇武在顏良、文丑、張郃這類人員之上他們都沒有這麼多的立功機會和重用機會。

而統御能力起碼在關羽之上,關羽打仗沒正面啃過幾個硬骨頭,白馬義從更是當時最強牛逼的騎兵部隊,鞠義能正面全殲他們很說明問題。

帶兵能力強萬夫不當並能獨當一面的將領智商也應該不會太差。

(其實他的權利應該算是都督級別的僅次於袁紹大哥小弟的關係)

由於出身的因素政治權術他就不行了所以被算計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