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最該拍的一次戰鬥,陳賡大將在七亘村兩次成功伏擊日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馮玄一

戰場上有一個公認的原則,叫作「用兵不復」。

意思就是不在同一場戰役中用相同的兵法,或者說不對同一批敵人用同樣的方法。

因為如果在同一場戰役中用相同的兵法,被敵人識破的可能性會加大。

敵人的警惕性會變強,自己的得手的幾率就會減小。

伏擊戰更是如此,在同一個地點不可能打兩次伏擊。

但是,萬事都有例外。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129師386旅就在同一個地點打了兩次伏擊戰,而且都獲得了勝利。

這在抗日戰爭史上並不多見。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七亘村伏擊戰。

1937年10月,劉伯承率領129師386旅開進到山西平定地區,當時日軍正在猛攻娘子關。

娘子關戰役開始於1937年10月11日,於11月2日解釋,是中國軍隊為保衛太原而進行的一次重大戰役,也是太原會戰的重要戰役之一。

為了配合娘子關戰役,劉伯承將軍經過慎重研究後,決定在七亘村設伏,打擊來犯日軍。

經過查看,劉伯承認為七亘村是非常理想的伏擊地點,這裡是井陘至平定的必經小道,這條小路是狹長的峽谷,谷深數10米,底寬不足3米,地勢十分險峻。

於是,劉伯承迅速命令386旅第772團在七亘村附近駐守,等待伏擊時機。

第一次伏擊戰

10月25日,一隊日軍果然朝七亘村方向開來,這股部隊是日軍第20師團的一部分。

劉伯承得到消息後,立即命令部隊進入戰鬥狀態。

26日9時許,日軍果然進入了埋伏圈。

一聲令下,陡坡頂上的機槍、步槍「嘩嘩」地朝日軍射擊,日軍頓時像無頭的馬蜂似的亂開了,死的死,傷的傷。

猛烈的火力襲擊後,八路軍戰士們隨著一片喊殺聲,奮勇跳入敵群,跟日軍展開了白刃戰。

這次伏擊戰,經過了2個小時的交火,以八路軍獲勝宣告結束。

這次伏擊,消滅了日軍300人,繳獲騾馬300餘匹,還有大批軍需物資。

第二次伏擊戰

第一次伏擊戰過後,一部分日軍逃回了測魚鎮。

劉伯承判斷,日軍輜重在測魚鎮,他們料定八路軍不會在同一地點設伏兩次,所以,後續部隊肯定還會從七亘村經過。

於是,劉伯承再次命令部隊,仍舊在七亘村設伏,等待日軍上鉤。

28日的早晨,日軍果然再次開進到七亘村。

這次,日軍的輜重部隊前面有100多騎兵開路,300多步兵作掩護。

日軍在這裡吃過虧,所以這次他們格外小心。

一路加強了警戒,遇有可疑處便發炮轟擊。

承擔此次伏擊任務的是第772團第3營,官兵們看到日軍進入到伏擊圈,一個個都很興奮。

只聽見一聲令下,戰士們槍彈齊發,打得日軍措手不及。

這次伏擊持續時間比第一次長,從早上一直打到了傍晚。

黃昏時分,日軍分兵突圍,八路軍因兵力有限沒有及時堵住,導致一部分日軍逃出了包圍圈。

這次伏擊,一共殲滅日軍100餘人,繳獲騾馬30餘匹。

這次伏擊戰,劉伯承將軍不拘泥於常規,同一地點兩次設伏,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體現了劉伯承的高超指揮能力,不愧有戰神之稱。

另外,當時承擔伏擊任務的386旅長旅長是陳賡,戰後,他向戰士們總結說:「這一仗打得很漂亮,但這僅僅是個開頭。

我們要認真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再接再厲,創造更大的戰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