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鬧洞房竟然是為了夫妻「助興」,其他王朝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結婚大概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喜事了,很多地方的習俗在結婚的時候都有鬧洞房的習俗,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祝賀新人。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歷史上關於鬧洞房的這個習俗演變得越來越多的花樣。
鬧房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向新人拋撒糖果、喜果有的則對新人勸酒,甚至灌酒還有的將蘋果用線拴在帳上,讓新人對啃。
本來美妙的洞房花燭夜,變成了難熬的惡作劇。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中國歷史各個時期有哪些鬧洞房的陋習?西漢時,鬧洞房嫁娶之夕,男女無別。
《漢書》記載燕地風俗,有這樣一句話:嫁娶之夕,男女無別。
說明結婚那天晚上,大家不需要過分拘束,甚至可以暫時拋開禮節,為新婚夫婦助興。
東漢魏晉,鬧洞房喜歡灌酒講粗話。
當時各地鬧的方式不一,有的令人吃驚。
例如根據文人仲長統等人的記述,人們對新郎官十分放肆,要求他做一些大膽動作。
如果新郎不情願,還可以用棒子敲打他,或者以灌酒的方式來督促他完成任務,捶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趣之情慾。
對於新娘,也毫無顧忌,在大庭廣眾之下問一些粗話,於稠眾中,問以醜言。
這完全是任性而為,興致一高便無法控制,以至於鬧出事故。
在東漢汝南郡(今河南中南部一帶),就發生過一起樂極生悲的事。
當時有一位叫張妙的人,到朋友杜士家喝喜酒,結果喝高了,鬧洞房的時候乾脆用繩子將新郎吊起來,棍棒交加。
打了二十多下,新郎一命嗚呼。
轉眼之間,喜事成了喪事。
最後張妙被告上府衙,好在斷案的官員仁慈,網開一面,酒後相戲,原其本心,無賊害之意,宜減死。
張妙僥倖逃脫死罪,杜士卻不能復活,真是活生生的悲劇。
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須睡在洞房。
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
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
雖然到現在,鬧洞房的這個習俗已經慢慢得取消了,畢竟這些陋習並不是指的流傳的東西,在城市這種風俗已被鞠躬取代,但在鄉村,此種陋俗依然存在。
以至於我們常常看到某些地方因為鬧洞房而出現的哪些譴責的新聞。
黃月英為何要發明新娘子的紅蓋頭 驗真心
如今,我們只知道新娘子結婚的時候,頭上有紅蓋頭,但卻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發明新娘子紅蓋頭的黃月英。黃月英是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三國時期荊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陽)人。因為從小...
鬧洞房陋習竟然這麼多 一看嚇一跳
鬧洞房陋習有哪些?從古至今,結婚對於所有的新人來說,都是有喜有憂。喜的是結婚就是找到未來找到相濡以沫一輩子的愛人,憂的是結婚當天還要應付眾人的鬧洞房,普通的鬧洞房也罷了,偏偏是這樣的陋習。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