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是因為開顱才殺的華佗?你可能這麼多年都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關羽刮骨療毒,德川幕府時代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作品

三國時期,一代名醫,中國外科手術的鼻祖華佗命喪一代梟雄曹操之手,臨死前被收監拷問致死,相當慘烈。

臨終,華佗把已整理出來的一部醫學書稿《青囊書》交給獄吏,並告訴他:「此可以活人。

」但是獄吏怕受到牽累,不敢接受。

華佗在極度悲憤中把它燒了。

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一代名醫華佗究竟犯了什麼罪,使曹操非要致他於死地呢?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個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時刻心繫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權貴的華佗,他不畏權貴,借關羽刮骨療毒之英雄氣概諷刺曹操膽小多疑,讓曹顏面掃地,後因強留華佗做他的侍醫。

華佗不從曹操徵召,遂為所殺。

此事三國演義七十八回中做了詳細描述。

操即差人星夜請華佗入內,令診脈視疾。

佗曰:「大王頭腦疼痛,因患風而起。

病根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不可治療。

某有一法: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殺孤耶!」佗曰:「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腦袋安可砍開?汝必與關公情熟,乘此機會,欲報仇耳!」呼左右拿下獄中,拷問其情。

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是要藉機殺他,於是命令左右將華佗收監拷問,致使一代神醫屈死在獄中。

三國演義帶有明顯的個人主觀色彩,對曹操的著墨也帶足了有色眼鏡,所講內容三分實七分虛。

華佗死於建安十三年,即208年,而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219年,此時距離華佗被殺十一年,能為關羽做「刮骨療毒」手術的肯定不是華佗。

(圖)華佗,張雷(繪)

但是,三國演義有一點卻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上華佗確實是死於曹操之手,只是沒有利斧取風涎一說,曹操貴為丞相,而華佗只是鄉間醫生,何事非要置他於死地呢?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頭風病時有發作,發作時痛不欲生,心亂目眩,不能理事,軍醫們對此都束手無策。

有人推薦民間名醫華佗來試試,華佗到來後,不緊不慢,拿一根長針出來,對著曹操的胭俞穴扎了下去,竟然針到病除,「佗針鬲,隨手而差。

」看來這神醫的名頭真不是蓋的。

曹操對華佗的醫術自然是大加佩服,正要重賞,沒想到華佗接下來的一句話把曹操燃起的希望瞬間燒滅。

華佗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

」意思是說,你的病在短期內很難徹底治好,即使長期治療,也只能苟延歲月。

曹操一聽就炸了,想自己蓋世英雄,竟要被這頭風病折磨,剛想發作,想到頭痛時痛不欲生的感覺,又忍住了。

曹操輕聲細語的問華佗:「先生可留在營中,隨時診治,我可許你一世榮華富貴。

華佗抬眼看了看由於長期征戰飽經風霜的曹操,叩首一拜說道:「老夫感念丞相厚愛,只是近日收到家書,家中有事需要回去處理,等處理完家事再議不遲。

華佗知道,「頭風」病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病,需要長期精神放鬆,營養均衡的加以調理,才會慢慢康復,而曹操要運籌帷握,長期兵馬勞頓,憂心戰事,心情不可能放鬆,長期在軍營,營養也必不會均衡,對於病情有害無益,頭風病只會逐漸加重。

確實,即使放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很多頭痛病仍然無法找到病因,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想要徹底治癒確實很困難,華佗雖為神醫,也未必有治癒的良策。

華佗藉口家裡有事離開了,而隨著政務和軍務的日益繁忙,曹操的「頭風」病在日益加重,每次病發,都極其渴望華佗神醫的那根長針。

曹操越來越感覺自己對華佗的依賴。

於是,曹操多次寫信向華佗訴說思念之苦,盼望先生及早歸來。

而華佗閒雲野鶴習慣了,在家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多好,長期待在軍營里,隨軍打仗居無定所,被人差遣,還要忍受背井離鄉之苦,因此,總是以妻子生病離不開人為由拖著不肯走。

(圖)電視劇《三國》劇照

剛開始寫信,曹操還極盡客氣,語氣誠摯感人,沒想到華佗一再打太極,曹操的耐心在一點點消磨,終於在一次頭痛病發後,曹操命令郡縣官員將華佗遣送回來,但華佗依然固執不肯回。

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並命令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賜給四十斛小豆,並放寬期限;如果華佗說謊,就拘捕押送他回來。

最終,得知華佗只是藉故不出,他妻子在家身體康健,曹操怒了,隨即下令將華佗關進監獄拷問致死。

華佗死後,曹操頭痛時有發作,普天之下,真還找不出第二個可以手到痛除之人,每發作一次,他都會想起華佗的那根神針,只可惜軍中那麼多醫生,終究沒有一個人會用,敢用。

曹操雖時時念及華佗,但依然固執地和別人說,殺華佗這個人他從來就不後悔,為什麼呢?因為華佗是個小人,明明能治好這病,卻故意拖著,就是想藉此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不殺他,他也會拿此病做長期要挾,不會為他斷了病根的。

曹操原話「佗能愈此。

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

其實,病發時曹操未嘗不曾後悔。

這或許是他為自己的行為的一句開脫,人都死了,後悔又有何用,自尋煩惱還遭世人恥笑。

只是後來在他的愛子倉舒病重的時候,還是流露了悔恨之心,「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殺華佗一事終究還是被他惦記在心。

假如曹操不殺華佗,會怎樣呢?我們來設想一下。

他可以禮賢下士,像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借個外出巡遊的機會拜訪華佗先生,拿出誠心再三邀請,指不定根本不用三顧,華佗先生就會感動,死心踏地 的為他診病。

他可以給華先生一個自由的空間,不一定非去軍營守著,畢竟已經六十幾歲的高齡,葉落歸根,年紀大了不願離開故土也是情有可原。

曹丞相可以出資在華佗家鄉為其開辦醫館,讓華先生潛心研究醫學,帶徒弟,教徒弟,惠及四方的同時,說不定真能研究出治療頭風病的方子來。

(圖)電視劇《三國》劇照

退一萬步講,即使華佗真的如他所言,以診病相要挾謀求個一官半職,封他一職又有何不可?華佗也曾是士人,熟讀四書五經,把他留在身邊,一可診病,二可排憂解難,又有何不可?

只是曹操終究咽不下那口氣,容不下被欺騙,被無視,也小看了華佗的醫術,盛怒之下殺了華佗,也斷了自己的後路,殺名醫的名聲在外,天下名醫都唯恐避之而無不及,哪還有人敢自去請命為曹效命診治,稍不如意可是砍頭的罪啊!

殺了華佗,華佗手下弟子自是對之恨之入骨,必毫無保留的為敵軍效命,流傳於世的為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就是華佗的弟子執刀。

歷史沒有假如,時至今日,重提舊案,我們仍要嘆息惋惜發明麻沸散,並且開外科醫術之先河的一代名醫華佗因小事被曹操殺害,同時,我們也遺憾曹操這一世英雄,在這件事上做的真不英明,因一時慪氣,不僅自己又忍受了十幾年頭風病折磨,還因拯救無方,失去了愛子的性命,並且在歷史上留下了殺名醫的壞名聲被千古流傳。

本可以留神醫性命,在歷史上留下愛惜時人才的美名,卻因了他一時的任性,枉喪了兩條人命。

*作者:米微,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真相:華佗究竟有沒有幫關羽刮骨療傷?

華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三國志·華佗傳》...

曹操殺華佗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華佗太有野心?

對於華佗醫治曹操的頭風病,是因為曹操對華佗是在當時的名醫,但是為什麼後來曹操卻殺死了華佗呢?而在背後的真相,都是如何的?對於華佗被殺死的原因也所有著幾點的原因,而對於華佗也是想要為百姓而治病,不...

不作死就不會死:揭秘華佗真正的死因

華佗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進行脾臟摘除手術,足可見其醫術之高明。而他所發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純中藥手術麻醉劑,功效神奇,可以使受術者在手術過程中竟如醉死,一無所知。在羅貫中的...

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華佗嗎?

一代武聖、三國名將「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經由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通過《三國演義》的文學渲染,不但呈現出關公鐵骨錚錚的男子漢英雄氣概,也展示了一代名醫華佗高超的外科手術,以至被後人世代相傳...

「軍醫」之死:專家解密史上最嚴重的傷醫事件

賈永特別推薦: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郭繼衛。郭繼衛是誰?他是一位會寫小說的醫學博導,長篇小說《坼裂》《賭下一顆子彈》分別獲得過茅盾文學獎提名獎等多種獎項;他是"制生物權"理論的首創者,著有《制生權...

華佗是怎麼死的,真是曹操殺的嗎?

翻開《三國演義》,羅貫中對曹操和華佗有這樣一段描寫:曹操頭風痛不可忍,遍尋良醫也不得根治,百官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這時曹操部下華歆對曹操說:「大王知有神醫華佗否?」操曰:「即江東醫治周泰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