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究:顏良文丑為何被關羽秒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悲劇猛將:出場沒多久就被殺
關於顏良、文丑,雖然小說中從未給他們以正面的肖像描寫,但他們在尚未出場就讀者先聞其威名了。
並在小說中多次提到過「顏良、文丑」之威名。
關東各路諸侯共戰董卓之時,董卓手下有上將華雄來戰十八路諸侯,斬多員名將於陣前。
此時盟主袁紹曾這樣嘆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
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這就是說顏良足以匹敵華雄。
網絡配圖
至顏良、文丑出場,就遇韓馥手下耿武、關純。
顏良立斬耿武、文丑砍死關純。
使得袁紹入翼州。
袁紹磐河戰公孫瓚之時,文丑更是盡顯威風,磐河橋上打得公孫瓚狼狽之極。
瓚軍中健將四員一齊出戰,竟被文丑一槍刺死一人。
直到趙雲出場,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瓚部下救軍到,文丑這才撥回馬去了。
袁紹遣顏良作先鋒,進攻白馬戰曹操。
顏良統兵打仗還是有一手的,其排好嚴整的陣勢足以令善於排兵布陣的曹操汗顏。
原呂布手下的宋憲、魏續竟不怕威振天下的顏良!敢來出戰、罵戰。
被顏良三合斬宋憲,一合殺魏續。
接下來是徐晃與顏良的單挑。
曹操問手下:「誰敢上前與顏良一戰?」此時在曹操手下尚還不算大將但是武藝高強的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了二十合,敗歸本陣。
確實不是顏良的對手,且戰久了有戰死或是受傷的危險,所以只打了二十回合體面回到曹營陣中。
使得操軍諸將栗然。
就連曹操都大驚曰:「真勇將也!
文丑聞顏良被誅,怒曰:「顏良與我如兄弟,今被曹賊所殺,我安得不雪其仇。
」是役更是勇猛異常,面對張遼、徐晃兩名虎將,竟還能連放兩箭,其中一箭射中馬之面頰。
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失去了戰鬥力。
文丑回馬復來,只虧是徐晃截住了文丑廝殺才救了張遼。
文丑血戰兩將而有餘力!
但是白馬坡下,黃河邊上,顏良和文丑只在數日之間,俱被關羽一刺而死!勇將驟死,英雄末路!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二 、對兩將戰死的幾點疑問
小說中對顏良、文丑之死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
首先是在人的方面,特別是在武力方面(注釋:我們這裡所說的武力就是武藝,武藝是一項綜合指標,除了射箭外,其他如力量、速度、技巧、反應都是武力的因素)。
顏良、文丑,是河北名將,是三國時期大諸侯袁紹極為倚重的統軍大將。
關東各路諸侯共戰董卓之時,就從袁紹的口中側面地印證了他們的武力。
就在白馬之戰前,沮授曾諫曰:「顏良性狹,雖驍勇,不可獨任」;(袁)紹曰:「吾之上將,非汝等可料」。
從這可以看出袁紹對顏良的倚重!
且不論翼州之地,顏良立斬耿武、文丑砍死關純。
因為耿武關純之輩確非屬名將之流。
但是在其後的磐河戰公孫瓚之時,文丑盡顯威風,打得公孫瓚狼狽之極。
公孫瓚何人也?
關東諸侯會師攻董卓之時曾對公孫瓚這麼描述:「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
戰不數合,瓚敗走。
」呂布又是何許人?我想這個人不用在此多做解釋了。
凡是懂點三國的人都知道他是共認的「戰神」。
公孫瓚尚能在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武力和裝備下逃生,可想而知,他也並不愧對「白馬將軍」之稱。
文丑竟能打得他狼狽之極。
更加意外的是在後面:當時趙子龍從草坡左側轉出,飛馬挺槍,直取文丑。
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三國裡面單挑超過50回合的屈指可數,兩個武將能打50回合,至少他們武力相差不大,由此可想文丑時乃真悍將也!
再看顏良,立斬耿武之後,他的再次出現是在白馬之戰。
這更是他顯威名的時候了,他戰不三合斬宋憲,一合劈魏續。
按書中的說法宋、魏可是「飛將」呂布手下的健將啊!竟也只能在顏良手下走一回合。
二十合敗徐晃,更是使得曹營諸將栗然可嘆!值得注意的是「諸將栗然」這麼幾個字,栗然――發抖害怕的樣子。
操營諸將何以會栗然呢?顏良所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只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顏良斬健將、速敗勇將所表現出來的駭人氣勢。
身為操營勇將猛將的徐公明竟然只敵得區區二十合!
須知當此時曹營眾將中,張遼、張郃、夏侯惇、夏侯淵之輩莫不與徐晃差不多的水平。
這使得「虎痴」許褚都未能吭聲。
許褚者,自典韋死後曹營第一高手。
悍將也!嘗與馬孟起裸衣大戰,曾在曹操敗走華容道,眾將盡皆膽寒時,騎無鞍馬斗張飛。
這樣一個猛人,竟也被栗然!這更加能顯示出顏良的厲害。
在此作者所強調的這一切是為了突出顏良之強的目的。
猛將徐晃居然也是二十合敗陣!這份功力足以與渭水馬超二十合敗張郃、鑲山趙雲三十合敗張郃交相輝映了。
無怪乎曹操驚呼「真勇將也」。
且不論此,文丑還有更加精彩的表現:文丑挺身獨戰曹軍,從容撤退。
曹營張遼、徐晃兩員大將齊出追擊,他竟能不慌不忙,箭如流星,若不是徐晃提醒,號稱「不在關羽、張飛之下」的張遼恐怕就丟了命了。
在《三國演義》全書中一流武將互相單挑中,以一挑多的情境比較正常的場合只有3個:呂布關前戰關、張;文丑戰張遼、徐晃;趙雲戰張合、徐晃。
而就是這三場之中,呂布和對方打了個平手;趙雲也只是震住了對方;只有文丑,以一敵二,泰然自若,並擊敗了赫赫有名的兩員一流武將。
後人不得不承認他的勇猛。
徐晃原為楊奉手下,使用大斧,武藝過人,曾協助楊奉保護獻帝,擊退郭汜的追擊。
後降曹操,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
受到過曹操的多次讚揚。
他的武力超群,全書中徐晃出戰約計有14-15次,利斧下的亡魂有:崔勇、李樂、汪昭、彭安;擊敗過袁紹之大將韓猛;戰許褚五十合平;與右臂受傷少力的關羽戰八十合處上風。
—位典型的一流將領。
曹操也評價「徐晃乃真良將也」。
就是這樣一個虎將,在顏良手上20合便敗走了。
況趙雲實乃是三國中真虎將,死在其刀下的武人不勝數舉,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超級武將,文丑尚能對拼50合而不落敗!這無不襯託了顏良、文丑之強。
徐晃戰關羽尚能走上80回合而不落敗,而獨顏良能20合而勝之,然顏良卻被關羽一刀刺死。
於理來說不符。
有人說,顏良文丑之死妙在飛刺之「飛」。
當時關羽騎的可是有神駒之稱的馬中赤兔。
而顏良文丑具是死於關羽之飛刺下,能一刀殺顏良的關鍵就是赤兔馬的原因。
也許這也是有原因,但是在小說第五回中呂布揮戟戰武安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安國竟能從戰神、赤兔下帶傷而走。
公孫瓚亦如此。
而張飛也能50合而戰平呂布。
[8]稍了解的人都認同呂布武力強於關羽。
但是顏良,文丑在面對一個武力與己幾乎相同的人,卻莫名的被刺死了!難道就在於赤兔的快嗎?非也!
又有人說顏良之死,死在其鈍。
尚未反應,即被羽斬於中軍。
難道這就是原因嗎?非也!顏良是袁紹的第一勇將,如果尚屬「反應遲鈍」之類,其不早死於陣前,何需關羽來砍呢?再者如小說所說:羽提刀橫殺而來,良於中軍,當關羽「鳳目圓睜、蠶眉直豎」,顏良陣地。
反應再慢之人也醒了。
所以這個理由也是不成立的。
我們再來看小說是怎麼描寫顏良和文丑之死的:
嘉靖元年本「卷之五『雲長策馬刺顏良』是這樣描述的:「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
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
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
……雲長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頭,……飛身上馬,提刀出陣,似入無人之境。
」
再看毛本:「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河北兵將大驚,不戰自亂。
曹軍乘勢攻擊,死者不可勝數;馬匹器械,搶奪極多。
關公縱馬上山,眾將盡皆稱賀。
公獻首級於操前。
」
羅本中對關羽上陣的描寫:「將盔取下放於鞍前」— 「放開一條大路」— 「
恰欲問之」都說明這是一場出其不意的奇襲!「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這是打仗的陣勢嗎?或許更加像是來訪的使者。
而顏良軍是怎樣對待使者關羽呢?「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這不是對使者的態度嗎?而顏良是怎樣對關羽呢?「見關羽來,不準備迎敵」這種情況下被關羽斬於馬下,一句「方欲問時」,蘊涵了多少問題於其中?這讓顏良死得不明不白,也讓他的沉冤能被後世之人昭雪。
對於這些方面,毛本似乎少了一些描述語。
但字裡行間之下,也可略見端倪:首先關羽的大刀是倒提著的,麻痹了顏良,如果是準備單挑或沖陣,斷無單手執刃且刀頭衝下的道理;其次如果是河北軍有意阻擋,不會出現波開浪裂(分作兩邊狀)的場面,要麼層層圍裹,要麼四散奔逃;再次「方欲問時」也可說明問題,顏良根本未將關羽視作敵人,也根本沒有做好戰鬥準備,那麼顏良究竟準備問什麼呢?試想當時劉備正「做客」袁紹營中,況關羽曾「杯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天下早已廣為贊之,連曹操都視之為珍寶,顏良尚不知乎?劉備,就是因為這個關鍵的不穩定因素存於袁紹營中,從戰前劉玄德與袁紹說的:「二弟不知音耗,妻小陷於曹賊;上不能報國,下不能保家:安得不憂?」多少可以推敲出在袁紹營中,劉備可能對袁紹、顏良描述過關羽形貌。
更有羅本生怕讀者看不明白還注釋了這樣一段話:「原來顏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使青龍大刀……如見他,可教急來。
』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
」另文中附有贊詩一首道出玄機:「……只因玄德臨行語,致使英雄束手亡。
」
就是因為劉備,讓顏良死得不明不白!可以說是劉備害死了顏良。
最後這個「刺」字也值得揣摩,用大刀殺敵的不用砍、劈等常用動作,而是刺!眾所周知,古代刺客,他們行刺時,都是採取出其不意的方式。
這裡關羽殺顏良用個刺字同樣也是出其不意、而攻其不備。
細心的看客可能看出來了,小說在前面描寫顏良和前面包括徐晃在內的人交手時,都是先叫陣,再擺好陣勢廝殺。
如長坂坡趙雲單騎救阿斗時便大喊了許多聲:「吾乃常山趙子龍~!!!」正是因為這句,使得趙雲形象深深留於曹操腦中,更加蕩漾在讀者的心裡。
而關羽是不宣而戰,忽然來偷襲。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都說得很簡單:關羽來時,顏良剛跨上馬,還沒準備好,而被關羽斬於馬下的。
再來看文丑被一刺而死:「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
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單說「心怯」兩字,《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是這樣描述的:「(紹)遂仍請玄德上帳坐,議報顏良之仇。
帳下一人應聲而進曰:『顏良與我如兄弟,今被曹賊所殺,我安得不雪其恨?』玄德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獬豸,乃河北名將文丑也。
」
再觀其與徐晃張遼戰,特別是號稱「不在關羽、張飛之下」的張遼。
文丑竟能不慌不忙,箭如流星,奈何關羽一出,其便「心怯」而去?按理,他是找關羽為其兄弟報仇,更應血戰而死!為何其不出一箭而去?於情理不合!這次出戰是劉備與其一起的,劉備之來是為探雲長的實信!文丑急走,難不成又有其他原因在其中?結果又如顏良般,被一刀飛刺而死!
當然,我們知道這只是演義刻畫關羽形象的一種寫作手法。
在正史中關羽於亂軍之中擊殺顏良,而文丑則死於亂軍之中。
因此作者雖然考慮到顏良的死因,卻在文丑為其報仇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理想的元素,於是文丑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被關羽秒殺了。
顏良文丑勇猛無比,為何曹操會讓關羽出戰?難道曹操手下無人可用?
三國,數不盡的英雄讚歌,道不盡的兒女情長。猛將,傲氣沖天,獨戰天下。謀臣,羽扇綸巾,談笑間滅盡檣櫓。這是亂世,卻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三國最被輕視的兩個武將,差點要了張遼的命,還能力敵趙雲!
每逢亂世便英雄輩出,三國時期正是如此,不斷湧現出很多英雄人物,不論肚中慢慢的全是策略的諸葛亮還是天下無人可敵的呂布,想來都是被受人們喜愛,但是有兩人他們一直都被關羽搶走了風頭,但是他們真的有那麼...
被人忽視的顏良,真正的實力力壓關羽
顏良是袁紹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帶兵打戰的,不是二百五。久經沙場的大將,看見敵方陣中衝出一人,破開己方的軍陣,直朝自己殺來。管你認不認識,傻子都知道,要先把敵人拿下,至少阻止他。還跟人家問好?
揭秘三國中被低估的兩位大將,關羽真的打得過顏良嗎?(一)
顏良(?-200年),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建安四年(199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今河南許昌)。建安五年(200年),兵進黎陽(今河南濬縣),遣顏良攻...
《三國演義》中被關羽秒殺的顏良文丑究竟實力如何?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關羽寄居在曹操手下時曾斬顏良,誅文丑,大展威風,嚴重挫傷了袁紹的士氣。而成為刀下鬼的顏良文丑二將也成為了水貨的代名詞。但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咱們避開正史不談,就用書...
被當做「墊腳石」的無雙上將?為何《三國演義》中死的如此可悲?
關羽白馬坡斬顏良、黃河邊刺文丑婦孺皆知。就因為這個,無論是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大家的茶餘飯後的談論中,該二將都被排在了一流之外。畢竟,被人一刀殺的人是不能視為一流的。然而,顏良單挑張遼、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