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曹操為什麼讓司馬懿輔佐曹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劇中曹植選擇楊修丁儀來輔佐自己,曹丕選擇了司馬懿陳群來輔佐自己,實際也是曹操來安排的。

曹操向來對自己的兒子教育都十分重視,除了言傳身教,還請最優秀的人才來教。

曹沖最為聰慧,也最得曹操喜歡,時常帶在身邊,還請名士徐庶來教導自己的這個兒子。

曹操一生中佩服的不多,關羽算一個,幫助曹操屢立奇功的郭嘉也算一個,本來曹操是打算讓郭嘉來輔佐自己的繼承人,無奈郭嘉命薄。

郭嘉在臨終時曾說,司馬懿能用則用之,不能用則殺之,可見郭嘉對司馬懿的重視,曹操也不得不重新選擇。

曹操之所以選司馬懿做為曹丕的輔佐是經過一番考察的。

首先是曹操和漢室老臣的矛盾激化,同為漢室老臣兒子的楊修和司馬懿都使招來解救自己的父親。

他們很早就嗅出了味道,楊修選擇了不擇手段,損人利已的方法來解救自己的父親,而司馬懿則四處求救,不惜裝死,又死命求荀令君也得以保全自己的父親。

整個過程不過是曹操演的一齣戲,一是敲打一下這些漢室老臣不要亂來,另一個則是考察一下新銳子弟的能力,以便為其所用。

司馬懿為了拒絕曹操的任命,不得不自傷裝病來應付。


曹操最中意的繼承人是曹沖,無奈早夭,曹操的長子曹昂又在宛城戰張繡是戰死,剩下的幾個兒子中只有曹丕和曹植能力稍強。

曹植的詩造詣很高,很受曹操喜歡,不過做事優柔寡斷,就選擇了楊修做事果斷,不擇手段來教再植,以便和曹丕來爭儲。

曹丕做事敢做敢為,什麼事都敢幹,有時不考慮後果,司馬懿做事則比較穩重,靜水流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高深莫測,正好適合曹丕,磨鍊曹丕。

楊修雖然聰慧,然則做事鋒芒太露,一個絕妙好辭的猜字遊戲竟然比曹操快出三十里,曹操本是個極聰明的人,讓曹丞相何以自居。

後來在奉王命出城犒軍時遇門吏阻攔,為了完成使命,不惜殺掉門吏,足見其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再後來因自解軍中口令雞肋,被以造謠,禍亂軍心處死。

司馬懿則相反,時時懂得隱晦自己,有極強的忍耐力和逢場作戲的本領。

在曹丕因為手下汲布私自放走逃犯徐庶,曹操令其三日之內捉拿歸案。

司馬懿則為曹丕出策,令其搭仁義台,汲布歸案,而免死罪,即收買了人心,又解決了問題。

而司馬懿始終在幕後沒有漏面,足見其老謀深算,連曹操也不得不佩服。

在奉王命犒軍時,又受門吏阻攔沒出城門,輸給了曹植,反而為曹丕贏得了一分。

曹操深知司馬懿的能力,怕自己的兒子曹丕駕馭不了。

就說,劉備曾送我一匹馬,名叫的盧,我沒有收,聽說的盧妨主。

曹操把司馬懿比作的盧,對曹操自己來說駕馭司馬懿,駕輕就熟,真是有點擔心自己的兒子。

曹丕則表示自己一定能駕馭好這匹的盧,曹丕在後面表現,足見其馭人的能力。

經過連年的戰亂,魏國百姓已經疲憊不堪,再曹丕和司馬懿新政的實施下,為魏國的強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魏國成為三國之中最強的國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為什麼不殺曹丕?曹丕為什麼要殺曹植?

曹丕是怎樣稱帝的作為三國時代魏國的開創者,曹丕並不是用兵權打下的江山,而是他的君主漢獻帝拱手相讓。這漢獻帝心智上難道存在缺陷,將漢朝的大好江山拱手交給自己的臣子?這樣說可就真真冤枉了劉協。這皇位...

這部劇豆瓣才給8.3,打分太低了!

追了一部劇大半個月,終於耐不住要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它就是——《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這部劇開播時很是低調,因為有許久未出山的吳秀波,所以去瞄了兩眼,沒想到就此每晚都要苦等12點更新,熬黑了眼...

楊修之死怪不得曹操?收放自如才是大軍師

楊修之死為什麼怪不得曹操,懂的收放自如才是大軍師。在謀略上,楊修確實是一位大軍師。從他輔佐曹植與司馬懿輔佐曹丕中可以看出來,曹丕曹植兩人來回過招而不敗,能和司馬懿打個平手也是很厲害了。只是為什麼...

站錯隊伍的楊修才是他最終死因!

1800年以來,由於受《後漢書》、《三國演義》的影響,後世人一直以為,楊修死於小聰明,並且言之鑿鑿地舉出多個實例加以註解。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門寫下個「活」字,楊修令將門改小;曹操在酥餅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