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中國人的宗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段時間以來,研讀歷史成為了讀書界的潮流。
孔子言: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但孔先生並未出走海上的,而是在家裡「治《春秋》」,披閱增刪,微言大義,作起了歷史。
所以,於生活的現實中不能「談德論道」的時候,中國的知識分子便讀史談史。
這正如西方的知識分子,每至歷史的關鍵時期,比如黑暗的壓迫時期,改革興起的時候等,便普遍地談論宗教一樣,歷史正是中國人的宗教。
中國有漫長的歷史時期,也是一個幾近徘徊停滯的歷史時期,要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之下,考察史事,思考成因,探索得失。
以今天為例,自19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到今天,整整37年。
像我這樣年紀,與這個時代相伴而長的人,想起三十年前,真是有著恍若隔世之感。
與37年前比,在物質上、文化上,特別是人的精神形態上,變化何其大焉。
古今相比,讀史者就不能不思考,為什麼一個中國(大陸地區),僅僅只用了三十餘年的時間,國民之生活就會有如此之變化?而在此之前,是什麼、是誰束縛了國民向文明演進的腳步?現在還有沒有新、舊的束縛,在制約著民國再向前進一步,或者就是使國民歸入了世界潮流的大勢而持續向前?我覺得,這應當成為所有讀史者總的、根本的著眼之點。
第二,要仔細考量研讀歷史的立場,取一種慎重的態度。
從讀史立場這個角度上講,一般有三種:一是權力者的立場,也就是帝王的立場。
自孔子起,中國的歷史差不多就有這個立場的了,到唐、宋,便成為了主流,其代表則是《資治通鑑》。
所謂以歷史為鑑,就是讓帝王們來照鏡子,而不是讓平民來「知興替」的。
在權力者看來,平民百姓照不照這個鏡子,沒有多大的用處。
因為權力與國民的關係,只有國民的服從。
當然,歷代帝王都來照這個鏡子,最後起到了什麼作用,各有不同。
有人從中看到了帝王之術、御人之法;有人從中照到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還有人乾脆什麼也沒有照出來,依然我行我素,「我死之後,縱然是洪水濤天,與我何干!」
二是平民的立場。
首先的問題是,在中國,這一方面的史書不多,一些「野史」,可能接近於這個立場。
比如清朝初年的《揚州三日》《嘉定屠城》等。
以平民的立場所寫的歷史,我覺得應當是這樣的:一個是記錄平民的生存狀態,所思、所想、所生存等;第二是從平民生存的角度來看待生活,思考生活,在想我們平民該怎過日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日子等。
而不是天天想著的所謂「家國情懷」。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有一個誤區,即過分地強調了國家的富強。
而實際的情形是,國民生活得安然與舒暢,由這國民組成的國家自然也就安定與和平。
而一旦這樣的國家遇到了外侵,國民便會自願起而保衛,因為捍衛國家就是保衛自己,而保衛了自己自然也就是捍衛了國家。
張岱的《夜航船》載有一則故事:「堯時有老人,含哺鼓腹,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這老人便幾近於合格的國民,你做你的帝王,我做我的農民。
不要說我的生活是來自於你的恩德,更不能說我離了你皇帝便沒法生活。
我想,假如有外敵犯了老人的土地,欲搶奪老人的水井,老人定會起而捍衛的。
而他老人家保護自己的土地與水井,豈不就是保衛了他那片土地所在的國家麼?
第三是這種立場,寫到一定的程度,可能會有罵皇帝的文字,因為在生活之中,皇帝是會幹預平民的生活的,它會弄得平民的生活很不舒服。
皇帝,以及由他所代表的集團與平民,有時是對立的兩個群體。
在以平民視角讀史的情況下,有一個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一種歷史,看上去是以平民的立場來寫的,比如我們現所讀的「階級的歷史」,把過去的權力立場下所寫歷史中的亂民和亂匪等,一律改成了「農民起義」「農民革命」,近的如太平天國,從權力的立場上看,就是造反的叛亂;再比如義和拳,當然,在權力的歷史中,義和拳也是一個亂黨—收編—亂黨的過程。
這些在「階級歷史」中,都被寫成了「農民革命戰爭」,或是「義和團」反清反封建的革命。
這看上去是以平民的視角來寫歷史、解讀歷史了,比如農民生活得如何苦,如何艱難,沒有任何權力可言,處在被壓迫、被剝削、被奴役的地位。
而那些統治階級呢,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全是平民生產出來的。
所以,農民們起來革命,造他們的反,是理所應當的,是正義的等等。
可是,如果我們以多側面來看這種歷史觀,就會發現,這也是有問題的。
問題就在於過分地強調了階級鬥爭這一個題目。
在歷史中,如果一個題目被推上至上的位置,就可能變成為一種取得權力的另一種權術。
因為,如果仔細地想,這種說法與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所喊出來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一個意思。
待利用這種歷史觀,達到了目的,可能就會變成他們所反對的樣子。
陳勝、吳廣沒有取得成功,如果成功了,誰能保證他們不是另一個劉邦、朱元璋?所以說,這種歷史觀,不能簡單地劃入平民立場的歷史觀。
第三個是客觀的立場,或者是第三方的立場,就是既不站在帝王的位置,也不站在平民的立場,而是站得更高一點,更遠一點,來看歷史。
無論是帝王的立場還是平民的立場,都是當事人的立場。
我們今天來看歷史,已經與歷史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那麼我們就站在這個距離之外,儘量客觀地來看我們的歷史,看看那些歷史時空中的帝王將相與平民百姓們,看看他們的生活的情況。
從中得一點感想與思考。
當然,這種想法也是理想主義的,真正客觀的歷史,是難以看到的。
我們只能是儘量地做到這一點。
也許,我們在努力地去朝這一個方面來做,但做出來的,卻未必是客觀的。
因為在我們的腦子裡,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的先入之見,比如在學校里讀過教課書的歷史,看過一些「主流的歷史劇」等,都會有一些遺留的印象,在潛意識裡做著干擾。
所以,現在雖有讀史的潮流,但要真正地讀好,讀出反思,讀出順應文明大勢的感悟,其難度,並不小於歐洲歷史上馬丁·路德當年所發起的新教革命。